如圖所示,相同的乒乓球1、2落臺后恰好在等高處水平越過球網(wǎng),過網(wǎng)時的速度方向均垂直于球網(wǎng),不計乒乓球的旋轉(zhuǎn)和空氣阻力,乒乓球自起跳到過網(wǎng)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過網(wǎng)時球1的速度等于球2的速度
B、球1的速度變化率大于球2的速度變化率
C、球1的飛行時間小于球2的飛行時間
D、球1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等于球2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邢臺二中高二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930年勞倫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臺回旋加速器,其核心部分如圖所示.勻強磁場垂直D 形盒底面,兩盒分別與交流電源相連.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加速器的半徑越大,粒子射出時獲得的動能越大
B.粒子獲得的最大動能由交變電源的電壓決定
C.加速器中的電場和磁場都可以使帶電粒子加速
D.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周期與交變電壓的周期同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貴州貴陽六中高三元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輕質(zhì)彈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與質(zhì)量為m、套在粗糙豎直固定桿A處的圓環(huán)相連,彈簧水平且處于原長。圓環(huán)從A處由靜止開始下滑,經(jīng)過B處的速度最大,到達C處的速度為零,AC=h。若圓環(huán)在C處獲得一豎直向上的速度v,則恰好能回到A點;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之內(nèi),重力加速度為g,則圓環(huán)
A.下滑過程中,加速度一直減小
B.下滑過程中,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
C.下滑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D.在C處,彈簧的彈性勢能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云南師大附中高考適應(yīng)性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電路可以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其中是一個定值電阻,R是一個電阻箱,在閉合開關(guān)S前應(yīng)使電阻箱的阻值達到最大值,閉合開關(guān)S,改變電阻箱的阻值R,測出R兩端的電壓U。
(1)某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建立好的坐標系中畫出圖像,測得的圖像是一條斜率為k,與縱軸的截距為b的直線,則電源的電動勢E=__________,內(nèi)電阻r=_____________。(用k、b、
表示)。
(2)用此電路測得的電動勢與實際值相比__________,測得的內(nèi)電阻與實際值相比_____________。(均填“偏大”“偏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西南昌二中高三上期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傾角為30°、高為L的固定斜面底端與水平面平滑相連,質(zhì)量分別為3m、m的兩個小球A、B用一根長為L的輕繩連接,A球置于斜面頂端,現(xiàn)由靜止釋放A、B兩球,球B與弧形擋板碰撞過程中無機械能損失,且碰后只能沿斜面下滑,它們最終均滑至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一切摩擦。則
A.小球A、B在水平面上不可能相撞
B,B球剛滑至水平面時速度大小為
C.A球剛滑至水平面時速度大小為
D.整個過程中,輕繩對B球做功為9mgL/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貴州遵義航天中學高三模擬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在通電長直導線AB的一側(cè)懸掛一可以自由擺動的閉合矩形金屬線圈P,AB在線圈平面內(nèi).當發(fā)現(xiàn)閉合線圈向右擺動時( )
A.AB中的電流減小,用楞次定律判斷得線圈中產(chǎn)生逆時針方向的電流
B.AB中的電流不變,用楞次定律判斷得線圈中產(chǎn)生逆時針方向的電流
C.AB中的電流增大,用楞次定律判斷得線圈中產(chǎn)生逆時針方向的電流
D.AB中的電流增大,用楞次定律判斷得線圈中產(chǎn)生順時針方向的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樹德中學高二12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動勢E恒定,內(nèi)阻r=1Ω,兩電表均為理想電表,定值電阻。當開關(guān)K斷開與閉合時,ab段電路消耗的電功率相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阻可能分別為
B、電阻可能分別為
C、開關(guān)K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一定小于K閉合時的示數(shù)
D、開關(guān)K斷開與閉合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化量大小與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化量大小之比一定等于1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高一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小球從空中由靜止釋放,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2 s末小球的速度為10 m/s
B.前2 s內(nèi)小球的平均速度為20 m/s
C.第2 s內(nèi)小球的位移為10 m
D.前2 s內(nèi)小球的位移為20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湖南長沙長郡中學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4.0kg的物體,物體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10s后水平拉力減為。該物體的v---t圖象如圖所示,求
(1)物體受到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
(2)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