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電場中有一點P,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若放在P點的電荷的電荷量減半,則P點的場強減半
B.若P點沒有試探電荷,則P點場強為零
C.P點的場強越大,則同一電荷在P點受到的電場力越大
D.P點的場強方向為放在該點的電荷所受電場力的方向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總是從正確走向錯誤!边@句話適用于描述下列哪項物理事實?( 。
A.哥白尼的日心說B.機械能守恒定律
C.經典力學的局限性D.利用萬有引力發(fā)現(xiàn)未知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彈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一定存在彈力
B.通常所說的壓力,支持力和繩的拉力都是彈力
C.書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書發(fā)生微小的形變而產生的
D.在斜面上保持靜止的物體對斜面的壓力方向一定豎直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是某同學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他在氣墊導軌上安裝了一個光電門B,滑塊上固定一遮光條,滑塊用細線繞過氣墊導軌左端的定滑輪與力傳感器相連,傳感器下方懸掛鉤碼,每次滑塊都從A處由靜止釋放。
(1)該同學用游標卡尺測量遮光條的寬度d,如圖乙所示,則d=___mm.
(2)下列不必要的一項實驗要求是___.(請?zhí)顚戇x項前對應的字母)
A.應使A位置與光電門間的距離適當大些
B.應將氣墊導軌調節(jié)水平
C.應使滑塊質量遠大于鉤碼和力傳感器的總質量
D.應使細線與氣墊導軌平行
(3)實驗時,將滑塊從A位置由靜止釋放,由數(shù)字計時器讀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B的時間t,若要得到滑塊的加速度,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___;
(4)為研究滑塊的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改變鉤碼質量,測出對應的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F和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t,通過描點作出線性圖象,處理數(shù)據(jù)時,縱軸為F,橫軸應為___
A、t B、t2 C、1/t D、1/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B兩物體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B的質量分別為mA=10kg,mB=20kg,A、B之間、B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5。一輕繩一端系住物體A,另一端系于墻上,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7°,今欲用外力將物體B勻速向右拉出,求所加水平力F的大小。(取g=10m/s2,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表面光滑、半徑為R的半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O的正上方O′處有一無摩擦定滑輪,輕質細繩兩端各系一個可視為質點的小球掛在定滑輪上,如圖所示.兩小球平衡時,若滑輪兩側細繩的長度分別為L1=2.4R和L2=2.5R,則這兩個小球的質量之比為 ,小球與半球之間的壓力之比為,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興趣小組為測一遙控電動小車的額定功率,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用天平測出電動小車的質量為0.4kg;
②將電動小車、紙帶和打點計時器按如圖甲所示安裝;
③接通打點計時器(其打點周期為0.02s);
④使電動小車以額定功率加速運動,達到最大速度一段時間后關閉小車電源,待小車靜止時再關閉打點計時器(設小車在整個過程中小車所受的阻力恒定).
在上述過程中,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所打的部分點跡如圖乙所示.請你分析紙帶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Ⅰ)該電動小車運動的最大速度為 m/s;
(Ⅱ)該電動小車的額定功率為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物理學的研究方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在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段近似看成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運用了等效替代法
B. 當Δt→0時,稱做物體在時刻t的瞬時速度,應用了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
C. 用來描述速度變化快慢,采用了比值定義法
D. 伽利略利用斜面實驗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時,采用的是微小放大的思想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紅、黃兩隊拔河比賽,結果紅隊勝,那么比賽進行中( )
A.紅隊拉繩子的力大于黃隊拉繩子的力
B.紅隊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大于黃隊與地面間的摩擦力
C.紅、黃兩隊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紅、黃兩隊拉繩子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