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電壓表由電流表G和電阻R串聯而成.若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現此電壓表的讀數總比準確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種措施可以改進( )
A. 在R上串聯一個比R大得多的電阻
B. 在R上串聯一個比R小得多的電阻
C. 在R上并聯一個比R小得多的電阻
D. 在R上并聯一個比R大得多的電阻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Rt為熱敏電阻,R1為光敏電阻,R2和R3均為定值電阻,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V為理想電壓表,現發(fā)現電壓表示數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A. 熱敏電阻溫度升高,其他條件不變
B. 熱敏電阻溫度降低,其他條件不變
C. 光照減弱,其他條件不變
D. 光照增強,其他條件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某種單色光做雙縫干涉實驗時,已知雙縫間距離d=0.25mm.雙縫到毛玻璃屏間距離L的大小也由圖中毫米刻度尺讀出(如圖⑤所示),實驗時先移動測量頭(如圖①所示)上的手輪,把分劃線對準靠近最左邊的一條亮條紋(如圖②所示),并記下螺旋測微器的讀數x1(如圖③所示),然后轉動手輪,把分劃線向右邊移動,直到對準第7條亮條紋并記下螺旋測微器讀數x7(如圖④所示),由以上測量數據可求得該單色光的波長.
圖示中雙縫的位置L1=__________mm,毛玻璃屏的位置L2=__________mm,螺旋測微器的讀數x1=__________mm,螺旋測微器的讀數x7=__________mm,請用以上測量量的符號表示出該單色光波長的表達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質量為M的木板靜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現有一質量為m的滑塊以一定的初速度v0從木板左端開始向右滑行.兩者的速度大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乙)所示,則由圖可以斷定( )
A. 滑塊與木板間始終存在相對運動
B. 滑塊未能滑出木板
C. 滑塊質量大于木板質量
D. 在t1時刻滑塊從木板上滑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發(fā)射地球同步衛(wèi)星時,先將衛(wèi)星發(fā)射至近地圓軌道1,然后經點火,使其沿橢圓軌道2運行,最后再次點火,將衛(wèi)星送入同步圓軌道3.軌道1、2相切于Q點,軌道2、3相切于P點,則( )
A. 衛(wèi)星在軌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軌道1上的速率
B. 衛(wèi)星在軌道1上經過Q點時的速率小于它在軌道2上經過Q點時的速率
C. 衛(wèi)星在軌道3上的角速度等于在軌道1上的角速度
D. 衛(wèi)星在軌道2上經過P點時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軌道3上經過P點時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恩格斯評價說:“他用這本書(雖然是怯懦的而且可以說是在臨終時)來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會權威挑戰(zhàn)。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這里的“他”是指( )
A. 哥白尼 B. 伽利略 C. 開普勒 D. 牛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做“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先測得擺線長為97.50 cm,擺球直徑為2.00 cm,然后用秒表記錄了單擺振動50次所用的時間,如圖所示,則:
(1)該擺擺長為______cm,秒表所示讀數為______s.
(2)如果測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測擺線長時擺線拉得過緊 |
B.擺線上端懸點未固定,振動中出現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 |
C.開始計時時,秒表過遲按下 |
D.實驗中誤將49次全振動記為50次 |
(3)為了提高實驗精度,在實驗中可改變幾次擺長l并測出相應的周期T,從而得出一組對應的l與T的數據,再以l為橫坐標,T2為縱坐標,將所得數據連成直線如圖所示,并求得該直線的斜率為k,則重力加速度g=______(用k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幾個速度中,指瞬時速度的是( )
A. 上海磁懸浮列車行駛過程中的速度為400km/h
B. 乒乓球運動員扣出的乒乓球速度達23m/s
C. 子彈在槍膛內的速度為400 m/s
D. 飛機起飛時的速度為300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下列各運動中,可以當作質點的有( )
A. 觀看旋轉動作的體操運動員的動作
B. 測定遠洋航行中的巨輪的離岸距離
C. 研究轉動著的螺旋漿的轉速
D. 繞地球運動的衛(wèi)星的姿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