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做單向直線運動的物體,關于其運動狀態(tài)下列情況可能的是( )
A. 物體的速率在增大,而位移在減小
B. 物體的加速度大小不變(加速度不為零),速率也不變
C. 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加速度達到最大
D. 物體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當加速度減小時,速度也隨之減小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填正確答案序號。選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5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
A.荷葉上面的小水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有液體表面張力
B.物體從單一熱源吸收的熱量可全部用于做功
C.氣體如果失去容器的約束就會散開,這是因為氣體分子之間存在斥力的緣故
D.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分別經(jīng)等容過程和等壓過程,溫度均由T1升高到T2,則等容過程比等壓過程吸收的熱量少
E.空氣相對濕度越大,空氣中水蒸氣壓強越接近飽和氣壓,水蒸發(fā)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
3分,選對3個得4分。每選錯1個扣2分,最低得分為0分)
A. 將一塊品體敲碎后,得到的小顆粒是非晶體
B. 晶體的分子(或原子、離子)排列是有規(guī)則的
C. 單晶體和多晶體有固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
D. 在完全失重的狀態(tài)下,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壓強為零
E. 熱量總是自發(fā)地從分子平均動能大的物體傳遞到分子平均動能小的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游樂園中,游客乘坐能加速或減速運動的升降機,可以體會超重與失重的感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當升降機加速上升時,游客是處在失重狀態(tài)
B.當升降機減速下降時,游客是處在超重狀態(tài)
C.當升降機減速上升時,游客是處在失重狀態(tài)
D.當升降機加速下降時,游客是處在超重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_。
A. 在真空容器中注入氣體,氣體分子迅速散開充滿整個容器,是因為氣體分子間的斥力大于引力
B. 分子間的距離r增大,分子間的作用力做負功,分子勢能增大
C. 懸浮在液體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時間撞擊它的液體分子數(shù)越多,布朗運動越明顯
D. 溫度升高,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增大,但并非每個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個組織起來的團體擁有設備和資金,都在致力于科學研究事業(yè)。其中最負盛名的,是建立于1662年的倫敦皇家學會和建立于1666年的法國皇家科學院。他們舉行會議,提議研究項目和出版論文,不僅涉及各種自然科學和數(shù)學,而且還涉及古文書學、錢幣學、年代學、法學史以及自然法。”這說明( )
A.資產(chǎn)階級當權推動了科技的進步
B.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活躍于政府建立的科研機構
C.自然科學發(fā)展實現(xiàn)了專門化
D.追求自然知識呈現(xiàn)制度化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600年,布魯諾因“異端思想”罪被燒死;1633年,伽利略在宗教法庭上被迫公開宣布放棄自己關于地動學說的科學信仰。而到了1662年,倫敦成立皇家學會;1666年,巴黎成立法蘭西科學院。此變化最能說明( )
A.基督教神學無法抵擋住科學的進步
B.牛頓創(chuàng)立經(jīng)典力學推動科學的進步
C.法國啟蒙思想的廣泛傳播影響深遠
D.科學的進步促使宗教影響逐漸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 飛船中懸浮的水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張力作用的結果
B. 布朗運動就是分子的熱運動
C. 多晶體的物理性質表現(xiàn)為各向異性
D. 空氣中水蒸氣的壓強和同一溫度時水的飽和汽壓之比叫空氣的相對濕度
E. 空調既能制冷又能制熱,說明在不自發(fā)的條件下熱傳遞方向性可以逆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氣體吸熱后,溫度一定升高熱量不可能自發(fā)地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分子勢能隨分子距離的增大,可能先減小后增大氣體壓強的大小跟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分子的密集程度有關單晶體和多晶體的物理性質是各向異性的,非晶體是各向同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