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如圖在紙面內(nèi)有一勻強電場,一帶正電的小球(不計重力)在恒力F作用下沿虛線從A點勻速運動到B點.已知力F和AB間的夾角θ,點A、B間的距離為d,小球帶電q,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①場強大小為E=$\frac{Fcosθ}{q}$
②A、B兩點間的電勢差為$\frac{-Fdcosθ}{q}$
③帶電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電勢能增加了Fdcosθ
④若帶電小球從B點向A點做勻速直線運動,則F必須反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分析 小球只受到拉力F與電場力,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它受到的合力為0,拉力與電場力是一對平衡力.再根據(jù)電場力做功的特點求出其他的物理量.根據(jù)功能關系求電勢能的增加量.

解答 解:①由題意可知,小球只受到恒力F與電場力,做勻速直線運動,合力為0,則恒力F與電場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電場力的大小也是F,方向與恒力F的方向相反.即有qE=F,則得E=$\frac{F}{q}$.故①錯誤.
②從A到B的過程,電場力做功的大。篧=-F•dcosθ.則AB兩點的電勢差為:U=$\frac{W}{q}$=$\frac{-Fdcosθ}{q}$,故②正確.
③從A到B的過程,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大小為F•dcosθ,故③正確.
④要使帶電小球由B向A做勻速直線運動,合力仍為0,電場力不變,故F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變.故④錯誤.
故選:C

點評 對小球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得出拉力與電場力是一對平衡力是解決該題的關鍵.要注意電場力做功與恒力F做功符號的不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所示,垂直紙面的通電直導線的上方靜止著一個小磁針,試根據(jù)小磁針的指向,在圖上畫出通電直導線中的電流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1所示,長直均勻光滑桿一端固定在光滑轉(zhuǎn)軸O處,在水平桿的另一端A下擺經(jīng)過的軌跡上安裝光電門,用來測量A端的瞬時速度vA,光電門位置和轉(zhuǎn)軸O的高度差可以調(diào)節(jié),有一質(zhì)量m=1kg小球套在光桿上,重力加速度為g.
(1)若桿的質(zhì)量忽略不計,小球固定在桿的中點處,由靜止釋放,請寫出光電門測量到的速度vA與高度差h的關系式.
(2)若桿的質(zhì)量忽略不計,小球沒有固定在桿上,僅套在桿上某一位置,則桿由靜止釋放后小球?qū)⒆鲈鯓拥倪\動?小球下落H高度后脫離桿,則小球脫離高桿的瞬間速度多大?
(3)實際情況下桿的質(zhì)量M不能忽略,拿走小球后重復實驗,得到了如圖2所示的vA2所示與h關系圖線,g取10m/s2,證明桿繞O點轉(zhuǎn)動時的動能Ek=$\frac{1}{6}$Mv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各個電阻都是2Ω,電流表內(nèi)阻不計,在B、C兩點間加3V電壓時,則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 。
A.0.5AB.1AC.1.5AD.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R1、R2和R3都是100Ω的電阻,A、B之間的總電阻是(  )
A.200ΩB.33.3ΩC.66.7ΩD.15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實線表示某一電場的電場線.僅在電場力作用下,有一定初速度的一帶電粒子經(jīng)A點飛向B點,徑跡如圖中虛線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粒子帶正電
B.粒子在A點加速度比B點小
C.粒子在A點速度比B點大
D.帶電粒子在A點電勢能比在B點的電勢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某電場的電場線分布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c點場強大于b點場強
B.a點電勢高于d點電勢
C.若將一試探電荷+q由a點釋放,它將沿電場線運動到b點
D.將試探電荷-q由c移至b的過程中,電勢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有兩根不同材料的金屬絲,長度相同,甲的橫截面的圓半徑以及電阻率都是乙的2倍,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
A.甲乙的電阻之比是1:2
B.甲乙的電阻之比是8:1
C.把它們并聯(lián)在電路中,甲乙消耗的電功率之比是2:1
D.把它們串聯(lián)在電路中,甲乙消耗的電功率之比是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B.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變,速度方向也保持不變
D.加速度大小保持不變,速度大小也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