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9%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8.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的電動勢E=28V,內阻r=2Ω,電阻R1=12Ω,R2=R4=4Ω,R3=8Ω,C為平行板電容器,其電容C=3.0pF,虛線到兩極板的距離相等,極板長L=0.20m,兩極板的間距d=1.0×10-2 m.
(1)若開關S處于斷開狀態(tài),則將其閉合后,流過R4的電荷量為多少?
(2)若開關S斷開時,有一個帶電微粒沿虛線方向以v0=2.0m/s的初速度射入平行板電容器的兩極板間,帶電微粒剛好沿虛線勻速運動,問:當開關S閉合后,此帶電微粒以相同的初速度沿虛線方向射入兩極板間,能否從極板間射出?(要求寫出計算和分析過程,g取10m/s2

分析 (1)根據串聯(lián)電路電壓與電阻成正比的特點,運用比例法求解電阻R3 兩端電壓.流過R4的總電量等于電容器電量的變化量,由公式△Q=C△U求解.
(2)若開關S斷開時,帶電微粒沿虛線方向應該做勻速直線運動,電場力與重力平衡;當開關S閉合后,粒子做類平拋運動,假設粒子能從電場飛出,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結合,求出粒子的偏轉距離,即可分析能否從電容器C的電場中射出.

解答 解:(1)S斷開時,電阻R3兩端電壓:U3=ER3R2+R3+r=28×84+8+2V=16V                              
S閉合后,外電路的總電阻R=\frac{{R}_{1}({R}_{2}+{R}_{3})}{{R}_{2}+{R}_{3}+{R}_{1}}=\frac{12×(4+8)}{4+8+12}Ω=6Ω   
路端電壓U=\frac{RE}{R+r}=\frac{6×28}{6+2}V=21V
電阻R3兩端的電壓U′3=\frac{{R}_{3}}{{R}_{2}+{R}_{3}}U=14 V               
流過R4的電荷量△Q=CU3-CU′3=6.0×10-12 C.
(2)設帶電微粒的質量為m,帶電荷量為q,當開關S斷開時有\frac{q{U}_{3}}3jvyadv=mg   
當開關S閉合后,設帶電微粒的加速度為a,則mg-\frac{qU{′}_{3}}zhzxkr3=ma 
假設帶電微粒能從極板間射出,則水平方向t=\frac{L}{{v}_{0}}            
豎直方向y=\frac{1}{2}at2
由以上各式得y=6.25×10-3 m>\frachuszmex{2}               
故帶電微粒不能從極板間射出.
答:(1)若開關S處于斷開狀態(tài),則將其閉合后,流過R4的電荷量為6.0×10-12 C.
(2)帶電微粒不能從極板間射出.

點評 本題由電場偏轉與電路的綜合,它們之間聯(lián)系的紐帶是電容器的電壓,電壓由歐姆定律求解.將類平拋運動分解成兩個相互垂直的簡單直線運動的合成,再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進行研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甲、乙兩物體在同一條直線上運動,折線是物體甲運動的圖象,直線是物體乙運動的圖象,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0-2s內甲、乙兩個物體運動方向相同
B.2-6s內甲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為10m/s
C.乙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是5 m/s2
D.甲乙兩物體在距甲的出發(fā)點60m處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相距很近的平行板電容器AB,A、B兩板中心各開有一個小孔,如圖甲所示,靠近A板的小孔處有一電子槍,能夠持續(xù)均勻地發(fā)射出電子,電子的初速度為v0,質量為m,電量為e,在AB兩板之間加上圖乙所示的交變電壓,其中0<k<1,U0=\frac{m{v}_{0}^{2}}{6e};緊靠B板的偏轉電場的電壓也等于U0,板長為L,兩板間距為d,偏轉電場的中軸線(虛線)過A.B兩板中心,距偏轉極板右端\frac{1}{2}處垂直中軸線放置很大的熒光屏PQ,不計電子的重力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電子在電容器AB中的運動時間忽略不計.
(1)在0-T時間內,熒光屏上有兩個位置發(fā)光,試求這兩個發(fā)光點之間的距離(結果采用L、d表示,第2小題亦然)
(2)以偏轉電場的中軸線為對稱軸,只調整偏轉電場極板的間距,要使熒光屏上只出現(xiàn)一個光點,極板間距應滿足什么要求?
(3)撤去偏轉電場及熒光屏,當k取恰當的數值時,使在0-T時間內通過電容器B板的所有電子能在某一時刻形成均勻分布的一段電子束,求k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回答下列問題:
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運動,用每隔0.1s曝光一次的頻閃照相機拍攝下不同時刻小球的位置照片如圖1所示.選小球的五個連續(xù)位置A、B、C、D、E進行測量,測得距離s1、s2、s3、s4的數據如表格所示.(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s1(cm)s1(cm)s1(cm)s1(cm)
針8.209.3010.4011.50

①據以上數據可知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為1.1m/s2
②據以上數據可知小球在位置A時的速度為0.76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如圖甲所示,兩塊水平平行放置的導電板,板距為d,大量電子(質量為m,電荷量為e)連續(xù)不斷地從中點O沿與極板平行的OO′方向射入兩板之間,當兩板不帶電時,這些電子通過兩板之間的時間為3t0,當在兩板間加如圖乙所示的周期為2t0、幅值恒為U0的周期性電壓時,所有的電子均能從兩板間通過(不計重力).求這些電子穿過平行板時距OO′的最大距離和最小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變速自行車通過變速器調整鏈條在輪盤和飛輪的掛入位置,從而來改變行駛速度.輪盤和飛輪的齒數如下表所示.
名稱輪盤飛輪
E輪A輪B輪C輪D輪
齒數N/個4836241813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A輪與C輪組合時,兩輪的線速度之比為1:1
B.當A輪與C輪組合時,兩輪的線速度之比為1:2
C.當B輪與E輪組合時,兩輪的角速度之比為1:3
D.當B輪與E輪組合時,兩輪的向心加速度之比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有質量為m=3kg的物體A和質量為M=6kg的物體B重疊在一起,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1,B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15,在A物體上施加外力F=5N使得A物體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有( �。�
A.物體B受到5個力的作用
B.物體A向右運動的加速度為1m/s2
C.物體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13.5N
D.物體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若外力F增大到一定程度,則物體B可以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一個半徑較大的光滑球上端用繩子系在天花板上,下面和斜面接觸,當斜面被水平向左移動時,懸繩中的拉力大小如何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一滑塊由靜止從足夠長斜面頂端勻加速下滑,第5s末的速度是6m/s,求:
(1)滑塊的加速度;
(2)第4s末的速度;
(3)前7s內的位移;
(4)第3s內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