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932年,勞倫斯和利文斯設(shè)計出了回旋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圖(甲)所示,置于高真空中的D形金屬盒半徑為R,兩盒間的狹縫很小,帶電粒子穿過的時間可以忽略不計.磁感應(yīng)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與盒面垂直.A處粒子源產(chǎn)生的粒子,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初速度為0,在加速器中被加速,加速電壓為U,加速過程中不考慮相對論效應(yīng)和重力作用.
(1)求粒子第1次和第2次經(jīng)過兩D形盒間狹縫后軌道半徑之比;
(2)求粒子從靜止開始加速到出口處所需的時間t;
(3)近年來,大中型粒子加速器往往采用多種加速器的串接組合.例如由直線加速器做為預(yù)加速器,獲得中間能量,再注入回旋加速器獲得最終能量.n個長度逐個增大的金屬圓筒和一個靶,它們沿軸線排列成一串,如圖(乙)所示(圖中只畫出了六個圓筒,作為示意).各筒相間地連接到頻率為f、最大電壓值為U的正弦交流電源的兩端.整個裝置放在高真空容器中.圓筒的兩底面中心開有小孔.現(xiàn)有一電量為q、質(zhì)量為m的正離子沿軸線射入圓筒,并將在圓筒間的縫隙處受到電場力的作用而加速(設(shè)圓筒內(nèi)部沒有電場).縫隙的寬度很小,離子穿過縫隙的時間可以不計.已知離子進入第一個圓筒左端的速度為v1,且此時第一、二兩個圓筒間的電勢差φ12=-U.為了使離子以最短時間打到靶上且獲得最大能量,金屬圓筒的長度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并求出在這種情況下打到靶上的離子的能量.

分析 (1)電場力時粒子在電場中加速,根據(jù)動能定理求得速度,洛倫茲力提供粒子在磁場中做圓周運動所需要的向心力即可求得半徑;
(2)根據(jù)$qvB=\frac{m{v}^{2}}{R}$求得粒子射出時具有的最大動能,所具有的動能為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獲得的,根據(jù)加速次數(shù)即可求得運動時間;
(3)由動能定理可以求出筒的長度與粒子獲得的動能.

解答 解:(1)設(shè)粒子第1次經(jīng)過狹縫后的速度為v1,半徑為r1.$qU=\frac{1}{2}mv_1^2$
qv1B=$m\frac{v_1^2}{r_1}$
解得:${r_1}=\frac{1}{B}\sqrt{\frac{2mU}{q}}$
同理,粒子第2次經(jīng)過狹縫后的半徑${r_2}=\frac{1}{B}\sqrt{\frac{2m•2U}{q}}$
則$\frac{r_1}{r_2}=\frac{1}{{\sqrt{2}}}$
(2)粒子在磁場中運動一周,被電場加速兩次.設(shè)粒子到出口處被加速了n次.nUq=$\frac{1}{2}mv_m^2$
qvmB=$m\frac{v_m^2}{R}$
解得:$n=\frac{{q{B^2}{R^2}}}{2mU}$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周期$T=\frac{2πr}{v}=\frac{2πm}{Bq}$
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總時間$t=\frac{n}{2}T=\frac{{πB{R^2}}}{2U}$
(3)為了使離子以最短時間打到靶上且獲得最大能量,要求離子每次穿越縫隙時,前一個圓筒的電勢比后一個圓筒的電勢高U,穿過每個圓筒的時間恰好等于交流電的半個周期.由于圓筒內(nèi)無電場,離子在筒內(nèi)做勻速運動.設(shè)vn為離子在第n個圓筒內(nèi)的速度,則第n個圓筒的長度${L_n}={v_n}•\frac{T}{2}=\frac{v_n}{2f}$
$(n-1)qU=\frac{1}{2}m{v_n}^2-\frac{1}{2}m{v_1}^2$
${v_n}=\sqrt{\frac{2(n-1)qU}{m}+{v_1}^2}$
第n個圓筒的長度應(yīng)滿足的條件為${L_n}=\frac{1}{2f}\sqrt{\frac{2(n-1)qU}{m}+{v_1}^2}$(n=1,2,3,…)
離子打到靶上的能量${E_{km}}=(n-1)qU+\frac{1}{2}m{v_1}^2$(n=1,2,3,…)
答:1)粒子第1次和第2次經(jīng)過兩D形盒間狹縫后軌道半徑之比1:$\sqrt{2}$;
(2)求粒子從靜止開始加速到出口處所需的時間t為$\frac{πB{R}^{2}}{2U}$;
(3)金屬圓筒的長度應(yīng)滿足${L_n}=\frac{1}{2f}\sqrt{\frac{2(n-1)qU}{m}+{v_1}^2}$(n=1,2,3,…)
這種情況下打到靶上的離子的能量${E_{km}}=(n-1)qU+\frac{1}{2}m{v_1}^2$(n=1,2,3,…).

點評 回旋加速器中的電場起加速作用,磁場起偏轉(zhuǎn)作用;電場的周期應(yīng)與粒子做圓周運動的周期相等.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假設(shè)若干年后人類發(fā)現(xiàn)了一顆太陽系外宜居行星,并進行了探索,發(fā)現(xiàn)該行星的自轉(zhuǎn)周期為T,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發(fā)射一顆衛(wèi)星需要的最小發(fā)射速度為v,引力常量為G,若發(fā)射一顆該行星的同步衛(wèi)星,則同步衛(wèi)星離該行星表面的高度為( 。
A.v$\root{3}{\frac{v{T}^{2}}{4g{π}^{2}}}$-$\frac{{v}^{2}}{g}$B.$\root{3}{\frac{v{T}^{2}}{4g{π}^{2}}}$-$\frac{{v}^{2}}{g}$
C.v$\root{3}{\frac{v{T}^{2}}{4g{π}^{2}}}$-$\frac{{v}^{4}}{g}$D.$\root{3}{\frac{v{T}^{2}}{4gπ}}$-$\frac{{v}^{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某實驗小組在“測定金屬電阻率”的實驗過程中,正確操作獲得金屬絲的直徑讀數(shù)是0.999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在某次光電效應(yīng)實驗中,分別用頻率為V1和V2兩種光得到的遏制電壓Uc1和Uc2,電子電荷量為-e,已知V1>V2,則Uc1>Uc2(填“>”或“<”).普朗克常量可表示為$\frac{{U}_{c1}-{U}_{c2}}{{v}_{1}-{v}_{2}}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以恒定速率v1運行,一小物塊以初速度v2從與傳送帶等高的水平面上的A處滑上傳送帶.從小物塊滑上傳送帶開始計時,小物塊在傳送帶上運動的v-t圖象如圖乙所示,則( 。
A.t2時刻,小物塊離A處最遠
B.0~t2時間內(nèi),小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恒定不變
C.0~t2時間內(nèi),摩擦力對小物塊一直做負(fù)功
D.t3<2t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0.用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1)某同學(xué)通過實驗得到如圖(b)所示的a-F圖象,造成這一結(jié)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時木板與水平桌面間的傾角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2)該同學(xué)在平衡摩擦力后進行實驗,實際小車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拉力小于砝碼和盤的總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為了便于探究、減小誤差,應(yīng)使小車質(zhì)量M與砝碼和盤的總質(zhì)量m滿足M>>m的條件.
(3)某同學(xué)得到如圖(c)所示的紙帶,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 A、B、C、D、E、F、G是紙帶上7個連續(xù)的點.△s=sDG-sAD=1.80cm.由此可算出小車的加速度a=5.0m/s2(加速度a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如圖所示,一輕彈簧上、下兩端各連接質(zhì)量均為m的兩物塊A、B,開始時,系統(tǒng)靜止在水平面上,現(xiàn)用一豎直向上的恒力F拉物塊A,使其向上運動,直到物塊B剛好要離開地面,重力加速度為g,則(  )
A.A的加速度不變
B.此過程恒力F做的功等于物塊A增加的機械能
C.此過程中恒力F的功率可能先增大后減小
D.此過程彈簧彈力對物塊A做功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若高空中某處的重力加速度為$\frac{g}{2}$,則該處距地球表面的高度為($\sqrt{2}$-1)R,在該高度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衛(wèi)星的線速度大小為$\sqrt{\frac{\sqrt{2}g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如圖所示,電路中a點電勢為3V,b點接地,電阻R1:R2=1:5,電容器電容C為3pF,開始時ap相接,電路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現(xiàn)在斷開ap,邊接bp直至電路重新穩(wěn)定,則在這一過程中(  )
A.通過R3的電流方向先向左后向右B.通過R3的電流方向一直向右
C.通過R3的電荷量為2×10-12CD.通過R3的電荷量為9×10-12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