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半徑相同的金屬小球甲和乙,所帶電荷量之比為1:2相距r時相互作用力為F.先把甲移近驗電器,金箔張開一定角度,再把乙移向驗電器,金箔張角先減小至0°后又張開.移走驗電器,把甲、乙放回原位置后用一個完全相同的不帶電的金屬球先與乙接觸,再與甲接觸后也移走,這時甲、乙兩球的作用力變?yōu)椋、乙可視為點電荷)( 。
分析:根據(jù)驗電器夾角的變化,可以判斷甲乙金屬球的帶異種電荷,在根據(jù)異種電荷電量先中和再平分的原則可以分析甲、乙兩球的作用力的大。
解答:解:當(dāng)把乙移向驗電器時,金箔張角先減小至0°后又張開,說明甲乙?guī)У碾姾墒钱惙N電荷.
設(shè)甲帶電量為Q,則乙?guī)щ娏繛?2Q,
當(dāng)完全相同的不帶電的金屬球與乙接觸時,電荷量平分,此時乙?guī)У碾姾闪繛?Q,金屬球帶的電荷量也為-Q,當(dāng)在再與甲接觸的時候,它們的電荷量恰好完全中和,所以接觸之后甲不帶電,所以此后甲和乙之間的庫侖力為零.所以B正確.
故選B.
點評:要清楚帶電體相互接觸后移開,同種電荷電量平分,異種電荷電量先中和再平分.
根據(jù)庫侖定律的內(nèi)容,找出變化量和不變量求出問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所示,長l=2m水平絕緣臺面處于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中,a、b是兩個形狀相同的金屬小滑塊,b滑塊的質(zhì)量是a滑塊質(zhì)量的5倍,b滑塊不帶電,放在水平臺面的右邊緣C處,臺面左端B平滑地連接半徑為R=0.32m的光滑半圓環(huán)AB,光滑半圓環(huán)處在勻強電場之外.已知a滑塊帶正電荷,與臺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5.開始時給a滑塊一個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大小為v0=10m/s,滑塊恰好能在臺面上做勻速運動,之后與b滑塊發(fā)生正碰,碰后b滑塊落到地面上.設(shè)碰撞時間極短,碰后總電荷量沒有損失且平分,a滑塊還在桌面上,且平臺右端的電場足夠?qū),不計a、b間的庫侖力.已知臺面高度h=0.5m,g取l0m/s2,碰撞后a滑塊恰好能通過圓環(huán)的最高點,求滑塊b落地時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兩個完全相同的金屬小球,分別帶有+3Q和-Q的電荷量,當(dāng)它們相距r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是F.若把它們接觸后分開,再置于相距r/3的兩點,則它們的庫侖力的大小將變?yōu)?小球半徑比r小得多)

A.F/3             B.F                C.3F             D.9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0-2011學(xué)年浙江省高三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兩個完全相同的金屬小球,分別帶有+3Q和- Q的電荷量,當(dāng)它們相距r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是F. 若把它們接觸后分開,再置于相距r/3的兩點,則它們的庫侖力的大小將變?yōu)?小球半徑比r小得多)(       )

A.F/3             B.F                C.3F             D.9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0年云南省高二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物理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兩個完全相同的金屬小球,分別帶有+3Q和-Q的電荷量,當(dāng)它們相距r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是F. 若把它們接觸后分開,再置于相距r/3的兩點,則它們的庫侖力的大小將變?yōu)?小球半徑比r小得多)(      )

A.F/3             B.F                C. 3F             D.9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廣東省清遠市質(zhì)檢)如圖所示,長水平絕緣臺面處于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中,a、b是兩個形狀相同的金屬小滑塊,b滑塊的質(zhì)量是a滑塊質(zhì)量的5倍,b滑塊不帶電,放在水平臺面的右邊緣C處,臺面左端B平滑地連接半徑為R=0.32m的光滑半圓環(huán)AB,光滑半圓環(huán)處在勻強電場之外.已知a滑塊帶正電荷,與臺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0.45.開始時給a滑塊一個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大小為10m/s,滑塊恰好能在臺面上做勻速運動,之后與b滑塊發(fā)生正碰,碰后b滑塊落到地面上.設(shè)碰撞時間極短,碰后總電荷量沒有損失且平分,a滑塊還在桌面上,且平臺右端的電場足夠?qū),不計a、b間的庫侖力.已知臺面高度0.5m,g取l0m/s2,碰撞后a滑塊恰好能通過圓環(huán)的最高點,求滑塊b落地時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