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學生進行了一個探究小車加速度a與小車所受合力F及質量m關系的實驗,圖(a)為實驗裝置簡圖.
(1)圖(b)為某同學實驗得到的紙帶,已知每兩個記數(shù)點 之間還有四點沒有畫出來,圖中上部數(shù)字為相鄰兩個記數(shù)點間的距離,計時器的電源頻率為50Hz.,可求得紙帶的加速度為a=______m/s2.(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在實驗中有一位同學通過實驗測量作出了圖(c)中的A圖線,試分析:①A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的原因是______;  ②A圖線上部彎曲的原因是______.

解:(1)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t=0.02s×5=0.1s,
紙帶的加速度a==≈2.01m/s2
(2)①由a-F圖象可知,圖象不過原點,在F軸上有截距,這是實驗前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夠造成的;
②當砂桶總質量遠小于小車質量時,可以認為小車受到的拉力等于砂桶重力,a與F成正比,當砂桶質量太大,
砂桶質量沒有遠小于小車質量時,小車受到的拉力小于砂桶重力,a-F圖象不再是直線而發(fā)生彎曲.
故答案為:(1)2.01;(2)①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夠;②砂桶質量沒有遠小于小車質量.
分析:(1)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由勻變速運動的特點△x=at2可以求出小車的加速度.
(2)實驗時要平衡摩擦力,如果平衡摩擦力不夠,則圖象在F軸上截距不為零,如果過平衡摩擦力,則圖象在a軸上截距不為零.
點評: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時,要平衡小車受到的摩擦力,應控制砂桶總質量遠小于小車質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質量為2kg的物體同時受到2N和6N的兩個共點力的作用,則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1. A.
    1m/s2
  2. B.
    3m/s2
  3. C.
    5m/s2
  4. D.
    7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一列以速度v勻速行駛的列車內(nèi)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處有一小球.若車廂中的旅客突然發(fā)現(xiàn)小球沿如圖(俯視圖)中的虛線從A點運動到B點.則由此可以判斷列車的運行情況是


  1. A.
    減速行駛,向南轉彎
  2. B.
    減速行駛,向北轉彎
  3. C.
    加速行駛,向南轉彎
  4. D.
    加速行駛,向北轉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以下所列舉出的物理量中不屬于標量的有


  1. A.
    動能
  2. B.
  3. C.
    動量
  4. D.
    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做勻加速運動的列車出站時,車頭經(jīng)過站臺某點O時速度是1m/s,車尾經(jīng)過O點時的速度是7m/s,則這列列車的中點經(jīng)過O點時的速度為__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以5m/s的恒定速度運動,傳送帶長L=7.5m,今在其左端A將一工件輕輕放在上面,工件被帶動,傳送到右端B,已知工件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試求:工件經(jīng)多少時間由傳送帶左端A運動到右端B?(取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物體p以較大的初速度在斜面上勻速下滑,在下滑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地面對斜面的靜摩擦力為零.現(xiàn)在下滑過程中對物體p施加一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力F(F的大小未知),在繼續(xù)下滑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 A.
    物體P仍可能繼續(xù)勻速下滑
  2. B.
    地面對斜面的靜摩擦力仍然為零
  3. C.
    地面對斜面的靜摩擦力水平向左
  4. D.
    地面對斜面的靜摩擦力水平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質量為m的物體置于傾角為θ的固定斜面上.物體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作用于物體上,使其能沿斜面勻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于物體上,也能使物體沿斜面勻速上滑,則兩次力之比數(shù)學公式


  1. A.
    cosθ+μsinθ
  2. B.
    cosθ-μsinθ
  3. C.
    1+μtanθ
  4. D.
    1-μta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物理學史上,用理想斜面實驗推翻“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物理學家是


  1. A.
    亞里士多德
  2. B.
    牛頓
  3. C.
    伽利略
  4. D.
    愛因斯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