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9年熱映的《流浪地球》中,人類帶著地球逃出太陽系,采取了轉(zhuǎn)圈扔鐵餅的方式。先把地球繞太陽的公轉(zhuǎn)軌道I由圓形改為橢圓形軌道Ⅱ,再進入木星的圓軌道Ⅲ,途中只需在P和Q進行兩次引擎推進,P和Q分別是橢圓軌道Ⅱ與軌道I和軌道III的切點,則( )
A. 地球在軌道I運動的速率小于在軌道III的運動速率
B. 地球在軌道I運動的周期大于在軌道III運動的周期
C. 途中兩次引擎推進分別設(shè)置在P點加速,Q點減速
D. 地球在軌道Ⅱ經(jīng)過P點速度大于經(jīng)過Q點的速度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設(shè)有甲、乙兩分子,甲固定在O點,r0為其平衡位置間的距離,今使乙分子由靜止開始只在分子力作用下由距甲0.5r0處開始沿x方向運動,則( )
A. 乙分子的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
B. 乙分子到達r0處時速度最大
C. 分子力對乙一直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
D. 乙分子一定在0.5r0~10r0間振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勻減速直線運動就是加速度為負值的運動
B. 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定與時間成正比
C.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
D. 速度先減小再增大的運動一定不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同一地點同時開始沿同一直線運動的兩個物體I、II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在0~t2時間內(nèi),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I、II兩個物體所受的合外力都在不斷減小
B. I物體的加速度不斷增大,II物體的加速度不斷減小
C. I、II兩個物體在t1時刻相遇
D. 物體平均速度的大。I物體的大于,II物體的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校運動會上,某同學將鉛球斜向上拋出(不計空氣阻力),如圖所示,鉛球從拋出到落地的過程中( )
A. 鉛球運動的加速度一定不變B. 鉛球運動的速度可能不變
C. 鉛球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D. 比賽時記錄的成績是鉛球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某次表演中地面上的人通過定滑輪用輕繩將質(zhì)量正m=60kg的演員從靜止豎直向上拉高24m,用時t=6s,演員在豎直方向上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再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后靜止在高空。其加速和減速過程中的加速度之比為1:5,忽略滑輪的質(zhì)量和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力。(g=10m/s2)求:
(1)演員在勻加速上升過程中的加速度a的大小?
(2)勻加速上升過程中繩子對地面上的人的拉力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電源的電動勢為E,內(nèi)阻為r,R1為定值電阻,R2為光敏電阻,C為電容器,L為小燈泡,電表均為理想電表,閉合開關(guān)S后,若增大照射光強度,則
A. 電壓表的示數(shù)增大
B. 小燈泡的功率減小
C. 電容器上的電荷量增加
D. 兩表示數(shù)變化量的比值||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Hz,記錄小車運動的紙帶如圖1所示,在紙帶上選擇6個計數(shù)點A、B、C、D、E、F,相鄰兩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各點到A點的距離依次是2.0cm、5.0cm、9.0cm、14.0cm、20.0cm.
(1)根據(jù)學過的知識可以求出小車在B點的速度為vB= ______ m/s.CE間的平均速度為 ______ m/s;
(2)以打A點時為計時起點,建立v-t坐標系如圖2所示.請在圖中作出小車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圖線;
(3)根據(jù)圖線可得小車做 ______ 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回旋加速器是加速帶電粒子的裝置,其核心部分是分別與高頻交流電極相連接的兩個D形金屬盒,兩盒間的狹縫中形成的周期性變化的電場,使粒子在通過狹縫時都能得到加速,兩D形金屬盒處于垂直于盒底的勻強磁場中,如圖所示,要增大帶電粒子射出時的動能,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增大磁場的磁感應(yīng)強度 B. 增大勻強電場間的加速電壓
C. 增大D形金屬盒的半徑 D. 減小狹縫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