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在地面上有豎直放置的靜止物體A和B,A、B之間用不計質(zhì)量的輕彈簧栓接在一起,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100N/m,A、B的質(zhì)量都為1kg,現(xiàn)用F=20N的豎直向上恒力作用在物體A上,使A豎直上升,重力加速度g=10m/s2,設彈簧始終是在彈性限度內(nèi),空氣阻力不計.求
(1)從力F開始作用到物體B剛離開地面的過程中拉力F作的功.
(2)物體B剛離開地面時物體A的速度大。
(3)設物體B剛離開地面時彈簧的總長度L,當B離開地面以后,彈簧第一次出現(xiàn)總長度等于L時,物體A、B的速度各為多大.

分析 (1)設當B剛要離開地面時,彈簧伸長量為X2,此時物體A的加速度為a,B的加速度為0,由胡克定律和牛頓第二定律列式即可求解;
(2)初始狀態(tài),彈力等于小物塊的重力,物體B剛離開地面時,彈力等于小物塊的重力,故初始和末狀態(tài),彈性勢能沒有發(fā)生變化,拉力做功轉化為A的重力勢能和動能,根據(jù)動能定理求出A的速度大小.
(3)B離地后,F(xiàn)正好等于整個系統(tǒng)的重力,整個系統(tǒng)合外力為0,動量守恒,當彈簧長度再一次達到L時,彈性勢能不變,相當于動能之間相互轉化,根據(jù)各關系聯(lián)立方程求解.

解答 解:(1)設未施加拉力時彈簧的縮短量為x1,設B剛要離地是彈簧伸長量為x2
得:kx1=mAg
kx2=mBg
拉力做功:W1=F(x1+x2)=4J
(2)由于彈簧的形變量在初始狀態(tài)和末狀態(tài)相等,即彈性勢能相等,
物塊B的重力勢能和動能也沒有發(fā)生變化,則拉力做功使A的重力勢能和動能發(fā)生變化.
設末狀態(tài)A的速度為V,根據(jù)動能定理得:$\frac{1}{2}{m}_{A}{v}^{2}={W}_{1}-{m}_{A}g({x}_{1}+{x}_{2})$
代入數(shù)據(jù)得:v=2m/s
(3)因物體B缸體開地面時物體A的速度為v,物體B的速度為0,物體B離開地面以后,彈簧第一次出現(xiàn)總長度等于L的時刻,A、B的速度分別為vA、vB
因為:F=mAg+mBg
所以B物體離開地面以后,A和B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
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mAv=mAvA+mBvB
從B離開地面后到彈簧的總長度再次等于L時,彈簧的狀態(tài)一樣,彈性勢能不變,合外力做功為0.
根據(jù)能量轉化關系:$\frac{1}{2}{m}_{A}{v}^{2}=\frac{1}{2}{m}_{A}{{v}_{A}}^{2}+\frac{1}{2}{m}_{B}{{v}_{B}}^{2}$
聯(lián)立以上兩式,代入數(shù)據(jù)得:vA=0或vA=2m/s
相應的:vB=2m/s或vB=0
由于B離開地面后,彈簧先伸長,到最長時,AB速度相等,然后B繼續(xù)加速,A減速,故彈簧第一次出現(xiàn)總長度為L的時刻:vA<vB
所以:vA=0,vB=2m/s
答:(1)從力F開始作用到物體B剛離開地面的過程中拉力F作的功為4J.
(2)物體B剛離開地面時物體A的速度大小2m/s.
(3)物體A、B的速度各為0,2m/s.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胡克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動能定理的直接應用,要求同學們能正確分析物體的運動情況,能求出物塊A的總位移,和變化特征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氣體對器壁的壓強就是大量氣體分子作用在器壁單位面積上的平均作用力
B.氣體對器壁的壓強就是大量氣體分子單位時間內(nèi)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作用力
C.氣體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減小,氣體的壓強一定減小
D.單位體積的氣體分子數(shù)增加,氣體的壓強可能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做直線運動的電子束射入與它的初速度垂直的勻強磁場中,電子在磁場中運動時( 。
A.速度不變B.動能不變
C.加速度不變D.所受洛侖茲力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一足夠長的絕緣材料的光滑斜面與地面成θ角,其上端放有一塊質(zhì)量為m,帶有負電荷q的金屬塊,整個裝置放在垂直于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中,其磁感應強度為B,
求:(1)金屬塊開始下滑時的加速度a
(2)它沿斜面的最大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橫截面是直角三角形ABC的三棱鏡對紅光的折射率為η1=$\frac{\sqrt{6}}{2}$,對紫光的折射率為η2=$\sqrt{3}$,寬度都為a的紅光和藍光從同一位置由棱鏡的一側斜邊AB垂直射入,從另一側面直角邊AC折射出來并射到光屏上,已知棱鏡的頂角∠B=60°,AC邊平行于光屏MN,為使另種色光射到光屏MN上時不重疊,試求棱鏡AC邊與光屏至少相距多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一個10kg的猴子爬上根無質(zhì)繩,繩子跨過無摩擦的樹枝連到地面上一個15kg的箱子上(見圖).
(1)為了能提起地面的箱子,猴子向上爬的最小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如果箱子被拉起之后猴子停止爬動而抓著繩,那么猴子加速度的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此時繩子中的張力多大?
第(1)問提示:要把地上的箱子提起繩上的張力至少應達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假設雨滴下落過程中受到的空氣阻力f=kSv2,其中k為比例常數(shù),S為雨滴的橫截面積,v為下落速度.已知雨滴可看作球體,且球體積公式V=$\frac{4}{3}$πr3,其中r為半徑,若兩個雨滴的半徑之比為1:2,則兩個雨滴最終勻速運動的速度之比為( 。
A.1:$\sqrt{2}$B.1:2C.1:4D.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

(1)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應接交流電源(選填“交流”或“直流”);為了用沙和沙桶的重力表示繩上拉力,實驗中小車質(zhì)量應遠大于沙和沙桶的總質(zhì)量.(選填“遠大于”、“遠小于”或“等于”)
(2)該同學實驗中打出了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為0.02s,從比較清晰的點起,每5個點取1個計數(shù)點,量出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OA=1.40cm,AB=1.70cm,BC=2.00cm,CD=2.30cm,由此可知,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0.30m/s2
(3)在實驗中保持小車質(zhì)量不變,改變沙和沙桶的總質(zhì)量,測的沙和沙桶的總重力F和加速度a的數(shù)據(jù)如表:
①根據(jù)測得的數(shù)據(jù),在圖3中作出a=F圖象;
F/N0.210.300.400.490.60
a/(m•s-20.100.210.290.410.49
②由圖象可知,小車與長木板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為0.12N(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關于慣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材料不同的兩個物體(滑動摩擦因數(shù)不同)放在地面上,用一個相同的水平力分別推它們,則難以推動的物體慣性大
B.乘坐汽車時系好安全帶可減小慣性
C.兩個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速度大的,其慣性大
D.拋出去的標槍、手榴彈等是靠慣性向遠處運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