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6分)

如圖所示,長l=1 m的輕質細繩上端固定,下端連接一個可視為質點的帶電小球,小球靜止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37°。已知小球所帶電荷量q=1.0×10–6 C,勻強電場的場強E=3.0×103 N/C,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小球所受電場力F的大小。

(2)小球的質量m。

(3)將電場撤去,小球回到最低點時速度v的大小。

【答案】F=3.0×10-3N;m=4.0×10-4kg;v=2.0m/s

【解析】根據(jù)電場強度定義式可知,小球所受電場力大小為:

F=qE=1.0×10-6×3.0×103N=3.0×10-3N

小球受mg、繩的拉力T和電場力F作用,如下圖所示

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和圖中幾何關系有:mgtan37°=F

解得:m=4.0×10-4kg

撤去電場后,小球將繞懸點擺動,根據(jù)動能定理有:mgl(1-cos37°)=-0

解得:v==2.0m/s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鐵架臺上,用重物帶動紙帶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裝置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①已準備的器材有打點計時器(帶導線)、紙帶、復寫紙、帶鐵夾的鐵架臺和帶夾子的重物,此外還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

A.直流電源、天平及砝碼

B.直流電源、毫米刻度尺

C.交流電源、天平及砝碼

D.交流電源、毫米刻度尺

②實驗中需要測量物體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到某點時的瞬時速度v和下落高度h。 某同學對實驗得到的紙帶設計了以下四種測量方案。這些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

A.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h,由打點間隔數(shù)計算出下落時間t,通過v=gt計算出瞬時速度v

B.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h,并通過計算出瞬時速度v

C.根據(jù)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這點前后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測算出瞬時速度v,并通過計算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h,根據(jù)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這點前后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測算出瞬時速度v

③安裝好實驗裝置,正確進行實驗操作,從打出的紙帶中選出符合要求的紙帶,如下圖所示。圖中O點為打點起始點,且速度為零。選取紙帶上打出的連續(xù)點A、B、C、…作為計數(shù)點,測出其中E、F、G點距起始點O的距離分別為h1、h2、h3。已知重錘質量為m,當?shù)刂亓铀俣葹?/span>g,計時器打點周期為T。為了驗證此實驗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計算出從O點到F點的過程中: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ΔEp=_______,動能的增加量ΔEk=_______ (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

④某同學在實驗中測出各計數(shù)點到起始點的距離h,并計算出各計數(shù)點的速度v,用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繪制出v2-h圖線,圖象是一條直線,此直線斜率的物理含義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物理——選修3–3](15分)

(1)(5分)如圖,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tài)a出發(fā),經過等容過程ab到達狀態(tài)b,再經過等溫過程bc到達狀態(tài)c,最后經等壓過程ca回到狀態(tài)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5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

A.在過程ab中氣體的內能增加 B.在過程ca中外界對氣體做功

C.在過程ab中氣體對外界做功 D.在過程bc中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

E.在過程ca中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

(2)(10分)一種測量稀薄氣體壓強的儀器如圖(a)所示,玻璃泡M的上端和下端分別連通兩豎直玻璃細管K1和K2。K1長為l,頂端封閉,K2上端與待測氣體連通;M下端經橡皮軟管與充有水銀的容器R連通。開始測量時,M與K2相通;逐漸提升R,直到K2中水銀面與K1頂端等高,此時水銀已進入K1,且K1中水銀面比頂端低h,如圖(b)所示。設測量過程中溫度、與K2相通的待測氣體的壓強均保持不變。已知K1和K2的內徑均為d,M的容積為V0,水銀的密度為ρ,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求:

(i)待測氣體的壓強;

(ii)該儀器能夠測量的最大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6分)某探究小組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將畫有坐標軸(橫軸為x軸,縱軸為y軸,最小刻度表示1 mm)的紙貼在桌面上,如圖(a)所示。將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軸上的B點(位于圖示部分除外),另一端P位于y軸上的A點時,橡皮筋處于原長。

(1)用一只測力計將橡皮筋的P端沿y軸從A點拉至坐標原點O,此時拉力F的大小可由測力計讀出。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b)所示,F(xiàn)的大小為 N。

(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點;現(xiàn)使用兩個測力計同時拉橡皮筋,再次將P端拉至O點,此時觀察到兩個拉力分別沿圖(a)中兩條虛線所示的方向,由測力計的示數(shù)讀出兩個拉力的大小分別為F1=4.2 N和F2=5.6 N。

(i)用5 mm長度的線段表示1 N的力,以O點為作用點,在圖(a)中畫出力F1、F2的圖示,然后按平形四邊形定則畫出它們的合力F;

(ii)F的大小為 N,F(xiàn)與拉力F的夾角的正切值為 。

若F與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實驗所允許的誤差范圍之內,則該實驗驗證了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8分)

如圖1所示,用質量為m的重物通過滑輪牽引小車,使它在長木板上運動,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記錄小車的運動情況。利用該裝置可以完成“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

(1)打點計時器使用的電源是 (選填選項前的字母)。

A.直流電源 B.交流電源

(2)實驗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其他阻力。正確操作方法是 (選填選項前的字母)。

A.把長木板右端墊高 B.改變小車的質量

在不掛重物且 (選填選項前的字母)的情況下,輕推一下小車,若小車拖著紙帶做勻速運動,表明已經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響。

A.計時器不打點 B.計時器打點

(3)接通電源,釋放小車,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將打下的第一個點標為O。在紙帶上依次去AB、C……若干個計數(shù)點,已知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測得A、BC……各點到O點的距離為x1、x2、x3……,如圖2所示。

實驗中,重物質量遠小于小車質量,可認為小車所受的拉力大小為mg,從打O點打B點的過程中,拉力對小車做的功W= ,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v= 。

(4)以v2為縱坐標,W為橫坐標,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3所示的v2–W圖象。由此圖象可得v2隨W變化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根據(jù)功與能的關系,動能的表達式中可能包含v2這個因子;分析實驗結果的單位關系,與圖線斜率有關的物理量應是_________。

(5)假設已經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響,若重物質量不滿足遠小于小車質量的條件,則從理論上分析,圖4中正確反映v2–W關系的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個消毒用電器P,電阻為20 ,它只有在電壓高于24 V時才能工作.今用一個光敏電阻R1對它進行控制,光敏電阻的阻值在有光照時為100 Ω黑暗時為1 000 Ω.電源電動勢E36 V,另有一個定值電阻R2電阻為1 000 Ω.下列電路電鍵閉合后能使消毒用電器在光照時正常工作,黑暗時停止工作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質量m1kg的物塊(可視為質點)以v010ms的初速度從粗糙斜面上的P點沿斜面向上運動到達最高點后,又沿原路返回,其速率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已知斜面固定且足夠長.且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物塊所受的重力與摩擦力之比為52

B. t1st6s的時間內物塊所受重力的平均功率為50W

C. t6s時物體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為20W

D. t0t1s時間內機械能的變化量大小與t1st6s時間內機械能變化量大小之比為1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勻強磁場的邊界為平行四邊形ABDC,其中AC邊與對角線BC垂直,一束電子以大小不同的速度沿BCB點射入磁場不計電子的重力和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于電子在磁場中運動的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AB邊出射的電子的運動時間都相等

B. AC邊出射的電子的運動時間都相等

C. 入射速度越大的電子,其運動時間越長

D. 入射速度越大的電子其運動軌跡越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個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甲固定在粗糙絕緣水平面上O,另一個電荷量為+q、質量為m的點電荷乙A點以初速度v0沿它們的連線向甲運動,B點時速度減小到最小值v,已知點電荷乙與水平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A、B間距離為L0,靜電力常量為k,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OB間的距離為

B. 在點電荷甲產生的電場中,B點的場強大小為

C. 點電荷乙在A點的電勢能小于在B點的電勢能

D. 在點電荷甲產生的電場中A、B間的電勢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