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2-67所示,或門的輸入端輸入信號為何時,輸出端輸出“0”             (    )

A.0   0    B.0  1  C.1  0   D.1  1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量m的關系”實驗.如圖1為實驗裝置簡圖,A為小車,B為電火花計時器,C為裝有砝碼的小桶,D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方形木板,實驗中認為細繩對小車拉力F等于砝碼和小桶的總重量.

(1)在“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時,保持砝碼和小桶質量不變,改變小車質量m,分別得到小車加速度a與質量m數(shù)據(jù)如下表:
次   數(shù) 1 2 3 4 5 6 7 8 9
小車加速度a/m?s-2 1.98 1.72 1.48 1.25 1.00 0.75 0.48 0.50 0.30
小車質量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0.75 1.00 1.67
根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為直觀反映F不變時a與m的關系,請如圖2的方格坐標紙中選擇恰當物理量建立坐標系,并作出圖線.(如有需要,可利用上表中空格)
(2)在“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保持小車的質量不變,改變小桶中砝碼的質量,該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加速度a與合力F圖線如圖 3所示,該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試分析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的原因.
答:
實驗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實驗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甲圖中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是
10.050
10.050
cm.乙圖中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是
3.200(3.199~3.201)
3.200(3.199~3.201)
mm.

(2)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裝置如圖丙.
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C
AC

A.在測量同一組數(shù)據(jù)F1、F2和合力F的過程中,橡皮條結點O的位置不能變化
B.彈簧測力計拉細線時,拉力方向必須豎直向下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D.為減小測量誤差,F(xiàn)1、F2方向間夾角應為90°
②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如圖丁所示,由圖可知拉力的大小為
4.00
4.00
 N.

(3)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量m關系的實驗,圖1為實驗裝置簡圖.(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

①圖2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根據(jù)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3.2
3.2
m/s2
②保持砂和砂桶質量不變,改變小車質量m,分別得到小車加速度a與質量m及對應的1/m,數(shù)據(jù)如表: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7 8
小車加速度a(m/s2 1.90 1.72 1.49 1.25 1.00 0.75 0.50 0.30
小車質量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1.67
1/m(1/kg) 4.00 3.45 3.03 2.50 2.00 1.41 1.00 0.60
請在圖3左的方格坐標紙中畫出a-1/m圖線,并從圖線求出小車加速度a與質量倒數(shù)1/m之間的關系式是
a=
1
2m
a=
1
2m

③保持小車質量不變,改變砂和砂桶質量,該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加速度a隨合力F的變化圖線如圖3右所示.該圖線不通過原點,其主要原因是
實驗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實驗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9?朝陽區(qū)一模)(1)如圖1所示,是某同學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按照一定的標度畫出的力的圖示.F1、F2、F、F′中不是由彈簧測力計測得的力是
F′
F′
(填字母).在該實驗中需要記錄和觀察的是
AD
AD

A.記錄F1、F2的大小和方向
B.記錄F1、F2的夾角
C.觀察F1、F2的大小是否在誤差允許范圍內相同
D.觀察F、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在誤差允許范圍內相同
(2)要測量一未知電阻Rx的阻值,實驗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A.待測電阻Rx
B.電源E:電動勢約為3V
C.電流表A1:量程為0~5mA,內阻r1不超過10Ω
D.電流表A2:量程為0~1mA,內阻r2為50Ω
E.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50Ω
F.電阻箱R′:阻值0~9 999.9Ω
G.開關、導線若干
①由于沒有電壓表,甲同學利用電流表A2和電阻箱改裝了一個0~3V的電壓表(表盤刻度為改),則電流表A2應與電阻箱
串聯(lián)
串聯(lián)
(填“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電阻箱的阻值應為
2950
2950
Ω.該同學利用電流表內接法和電流表外接法分別測量Rx兩端的電壓和通過Rx的電流,讀出兩表的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接法次數(shù)物理量
接法一 接法二
1 2 3 1 2 3
A1:I1/mA 1.50 2.00 2.50 1.50 2.00 2.50
A2:I2/mA 0.50 0.67 0.84 0.43 0.57 0.71
請你根據(jù)測量結果判斷接法二是電流表
(填“內”或“外”)接法.用表示A2改裝后的電壓表,在測量Rx的以下實驗電路中誤差較小的是
B
B


②為測量電阻Rx,乙同學設計了如圖2電路,他確定:只要保持滑動變阻器的畫片P位置固定,無論怎樣調節(jié)電阻箱,分壓電路的輸出電壓變化都很。@是因為待測電阻Rx
遠大于
遠大于
滑動變阻器R(填“遠大于”、“遠小于”或“大致等于”).
他的操作步驟如下:
A.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放在最左端,閉合開關S;
B.將電阻箱的阻值調節(jié)到零,調節(jié)滑動變器,使電流表A2的指針達到滿偏;
C.保持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不動,調節(jié)電阻箱,使電流表的指針達到半偏;
D.讀出電阻箱的示數(shù),記為R0
E.斷開開關,整理器材.
請你根據(jù)已知量與測量量,寫出待測電阻Rx的表達式
R0-r2
R0-r2
.該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
偏大
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建筑、橋梁工程中所用的金屬材料(如鋼筋鋼梁等)在外力作用下會伸長,其伸長量不僅與和拉力的大小有關,還和金屬材料的橫截面積有關.人們發(fā)現(xiàn)對同一種金屬,其所受的拉力與其橫截面積的比值跟金屬材料的伸長量與原長的比值的比是一個常數(shù),這個常數(shù)叫做楊氏模量.用E表示,即:E=
F
S
 )
△L
L
 )
;某同學為探究其是否正確,根據(jù)下面提供的器材:不同粗細不同長度的同種金屬絲;不同質量的重物;螺旋測微器; 游標卡尺;米尺;天平;固定裝置等.設計的實驗如圖1所示.
該同學取一段金屬絲水平固定在固定裝置上,將一重物掛在金屬絲的中點,其中點發(fā)生了一個微小下移h.用螺旋測微器測得金屬絲的直徑為D;用游標卡尺測得微小下移量為h;用米尺測得金屬絲的原長為2L;用天平測出重物的質量m(不超量程).
①在一次測量中:
a.螺旋測微器如圖2甲所示,其示數(shù)為
3.853
3.853
mm;
b.游標卡尺如圖2乙所示,其示數(shù)為
11.14
11.14
mm;

②用以上測量量的字母表示該金屬的楊氏模量的表達式為:E=
2mgL
L2+h2
πD2h(
L2+h2
-L)
2mgL
L2+h2
πD2h(
L2+h2
-L)

(2)在探究“牛頓第二定律”時,某小組設計雙車位移比較法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3所示,將軌道分上下雙層排列,兩小車后的剎車線穿過尾端固定板,由安裝在后面的剎車系統(tǒng)同時進行控制(未畫出剎車系統(tǒng)).通過改變砝碼盤中的砝碼來改變拉力大。ㄟ^比較兩小車的位移來比較兩小車的加速度大小,是因為位移與加速度的關系式為
s=
1
2
at2
;
s=
1
2
at2
;
.已知兩車質量均為200g,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中所示:
實驗次數(shù) 小車 拉力F/N 位移s/cm 拉力比F/F 位移比s/s
1 0.1 22.3 0.50 0.51
0.2 43.5
2 0.2 29.0 0.67 0.67
0.3 43.0
3 0.3 41.0 0.75 0.74
0.4 55.4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到結論:
在實驗誤差范圍內當小車質量保持不變時,由于s∝F說明a∝F;
在實驗誤差范圍內當小車質量保持不變時,由于s∝F說明a∝F;

該裝置中的剎車系統(tǒng)的作用是
控制兩車同時運動和同時停止;
控制兩車同時運動和同時停止;

為了減小實驗的系統(tǒng)誤差,你認為還可以進行哪些方面的改進?(只需提出一個建議即可)
調整兩木板平衡摩擦力(或使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等).
調整兩木板平衡摩擦力(或使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