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1.如圖所示,變阻器R1的變化范圍為0~10Ω,電源電動勢ε=6V,電源電阻r=1Ω,電阻R2=5Ω,R3=4Ω.求:
(1)R1取何值時,R1有最大功率?此時R1的最大功率為多少?
(2)R1取何值時,R2或R3有最大功率?
(3)R1取何值時,電源有最大輸出功率?最大輸出功率為多少?

分析 (1)將出去R1的部分視為等效電源,等效電源的電動勢等于開路電壓,等效電源的內電阻等于將電源換成導線時兩端的電阻;當R1的電阻值等于等效電源的電阻時,等效電源輸出功率最大;
(2)R2與R3都是定則電阻,當其兩端電壓最大時,功率最大;
(3)當外電路的電阻值與電源的電阻越接近,電源的輸出功率越大.

解答 解:(1)視R3為電源內阻,R2再與該電源內阻并聯(lián),求出等效電源內阻(此時外電路就一個R1)r;
r=$\frac{{{R_2}({{R_3}+r})}}{{{R_2}+{R_3}+r}}$=$\frac{2×(4+1)}{5+4+1}$=2.5Ω,
R1=r=2.5Ω時,R1有最大功率.此時R1與R2并聯(lián),有:
${R_{12}}=\frac{{{R_1}{R_2}}}{{{R_1}+{R_2}}}=\frac{2.5×5}{2.5+5}=\frac{5}{3}$Ω,
R1兩端電壓為:${U}_{1}=\frac{{R}_{12}}{{R}_{12}+{R}_{3}+r}•ε=\frac{\frac{5}{3}}{\frac{5}{3}+4+1}×6=\frac{3}{2}V$,
所以,R1的最大功率為:${P_{1m}}=\frac{{{U_1}^2}}{R_1}=\frac{{{{({1.5})}^2}}}{2.5}$=0.9W;
(2)R2有最大功率時,R1最大,故有:R1=10Ω;
R3有最大功率時,R1應最小,故有:R1=0;
(3)因為外電路電阻一定大于內阻,外電路電阻越小,電源輸出功率越大,因此,當R1=0時,電源有最大輸出功率,為:
P出m=P3m=${(\frac{ε}{{R}_{3}+r})}^{2}•{R}_{3}=({\frac{6}{4+1})}^{2}×4=5.76W$;
答:(1)R1取2.5Ω時,R1有最大功率,此時R1的最大功率為0.9W;
(2)R1取10Ω時,R2有最大功率;R1取0時,R3有最大功率;
(3)R1取0時,電源有最大輸出功率,最大輸出功率為5.76W.

點評 本題關鍵是明確當外電路電阻等于電源的內電阻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而對于定值電阻,其兩端的電壓越大,電功率越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為了測量小滑塊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某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擋板可固定在桌面上,輕彈簧左端與擋板相連,圖中桌面高為h,O1、O2、A、B、C點在同一水平直線上.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空氣阻力可忽略不計.
實驗過程一:擋板固定在O1點,推動滑塊壓縮彈簧,滑塊移到A處,測量O1A的距離,如圖甲所示.滑塊由靜止釋放,落在水平面上的P點,測出P點到桌面右端的水平距離為x1;
實驗過程二:將擋板的固定點移到距O1點距離為d的O2點,如圖乙所示,推動滑塊壓縮彈簧,滑塊移到C處,使O2C的距離與O1A的距離相等.滑塊由靜止釋放,落在水平面上的Q點,測出Q點到桌面右端的水平距離為x2
 
(1)為完成本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
A.必須測出小滑塊的質量         B.必須測出彈簧的勁度系數
C.彈簧的壓縮量不能太小         D.必須測出彈簧的原長
(2)寫出動摩擦因數的表達式μ=$\frac{{x}_{1}^{2}{-x}_{2}^{2}}{4dh}$(用題中所給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3)小紅在進行實驗過程二時,發(fā)現滑塊未能滑出桌面.為了測量小滑塊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還需測量的物理量是滑塊停止滑動的位置到B點的距離.
(4)某同學認為,不測量桌面高度,改用秒表測出小滑塊從飛離桌面到落地的時間,也可測出小滑塊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此實驗方案不可行(選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滑塊在空中飛行時間很短,難以把握計時起點和終點,秒表測時間誤差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在利用打點計時器驗證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機械能守恒的實驗中.

(1)需要測量物體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到某點時的瞬時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小組的同學利用實驗得到的紙帶,共設計了以下四種測量方案,其中正確的是D
A.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h,并測出下落時間t,通過v=gt計算出瞬時速度v
B.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h,并通過v=$\sqrt{2gh}$計算瞬時速度v
C.根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紙袋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這點前、后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測算出瞬時速度v,并通過h=$\frac{{v}^{2}}{2g}$計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h,根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紙袋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這點前、后相鄰兩點的平均速度,測算出瞬時速度v
(2)已知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使用交流電的頻率為f.在打出的紙帶上選取連續(xù)打出的五個點A、B、C、D、E,如圖所示.測出A點距離起始點O的距離為s0,A、C兩點間的距離為s1,C、E兩點間的距離為s2,根據前述條件,如果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滿足關系式32g(s0+s1)=f2(s1+s22,即驗證了物體下落過程中機械能是守恒的.而在實際的實驗結果中,往往會出現物體的動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勢能的減小量,出現這樣結果的主要原因是打點計時器對紙帶的阻力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有220V、100W燈泡一個,其工作時燈絲電阻是484Ω.若每天使用5小時,則8月份耗電15.5度,若每度電的費用為0.56元,則應付電費8.68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所示,質量為M=2kg的圓環(huán)狀彈性物塊A(可視為質點),套在質量為m=1kg、長L=6.9m的直立均勻桿B上端,A、B間的最大靜摩擦力是f=mg,且滑動摩擦力與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相等,桿下端距地面高H=0.8m,重力加速度為g=10m/s2,將桿和物塊均從靜止開始釋放,桿下端與地面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彈,不計碰撞時間及空氣阻力,求:
(1)桿第一次剛要觸地時速度的大小v0;
(2)物塊在桿上運動的時間;
(3)物塊剛要觸地時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6.為尋找月面上平坦著陸點,嫦娥三號先在月面上方100m高空的A點懸停,然后從A點出發(fā)沿水平面上軌跡ABCDBE運動,如圖所示.嫦娥三號在AB段做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0.2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在圓周BCDB上做勻速圓周運動,在BE段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E時速度恰好為零,E點是理想著陸點F的正上方.已知AB長10m、BE長20m、圓BCDB半徑為$\frac{10}{π}$m,設嫦娥三號質量為300kg,忽略噴氣對嫦娥三號質量的影響,求:
(1)在水平面上運動過程中嫦娥三號的最大速率;
(2)BE段減速過程中嫦娥三號所受的合外力;
(3)從A到E過程中嫦娥三號運動的總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關于質點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質點運動的加速度為零,則速度為零,速度變化也為零
B.質點速度變化率越大,則加速度越大
C.位移的方向就是質點運動的方向
D.質點某時刻的加速度不為零,則該時刻的速度也不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a、b分別為甲、乙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時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圖象,其中a為過原點的傾斜直線,b為開口向下的拋物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乙始終沿正方向運動
B.t1時刻甲、乙兩物體的位移相等、速度相等
C.t1到t2時間內兩物體的平均速度相同
D.0~t2時間內物體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物體甲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如圖所示,五塊完全相同的木塊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與地面間的摩擦不計.當用力F推1使它們共同加速運動時,第2塊木塊對第3塊木塊的推力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