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25%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4.一個不穩(wěn)定的原子核質量為M,處于靜止狀態(tài),放出一個質量為m的粒子后反沖,已知放出的粒子的動能為Ea,則原子核反沖的動能為(  )
A.mMmEaB.MmMmEaC.EaD.mMEa

分析 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求出放出的粒子和反沖核速度的關系,從而得出動能的關系,求出原子核反沖的動能.

解答 解:放出質量為m的粒子后,剩余質量為M-m,該過程動量守恒,有:mv0=(M-m)v ①
放出的粒子的動能為:{E}_{α}=\frac{1}{2}m{{v}_{α}}^{2}   ②
原子核反沖的動能:{E}_{k}=\frac{1}{2}(M-m){v}^{2}
聯(lián)立①②③得:{E}_{k}=\frac{m}{M-m}{E}_{α},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點評 動量守恒定律在宏觀和微觀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學習原子物理時注意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4.如圖寬0.5m的勻強磁場區(qū)域,磁場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B=1T,一邊長為0.2m的正方形線框位于紙面內以垂直于磁場邊界的恒定速率v=0.2m/s通過磁場區(qū)域,線框電阻為1Ω,請計算線框進入磁場時的感應電動勢和感應電流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某物理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一個粗測小球擺動到最低點時速度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所用器材有:質量為0.5kg可看成質點的小球、拉力傳感器長度為0.006m、細繩長度為0.190m.實驗步驟如下:
(1)實驗前,將細繩的一端固定在懸點0處,細繩的另一端連接傳感器,傳惑器的另一端連接小球.將細繩拉至水平位置,使細繩剛好拉直,調節(jié)傳感器,使其讀數(shù)為零;
(2)將小球從靜止釋放,小球擺動經過最低點后再向另一側擺動,此過程中拉力傳感器的最大示數(shù)為F;
(3)多次重復步驟(1)、(2),記錄各次的F值如下表所示:
序號12345
F(N)14.7014.7514.6514.7214.68
根據以上數(shù)據,可求出小球經過最低點時對細繩的拉力大小為14.70N;小球經過最低點時的速度大小為1.96m/s.(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1)在做“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時,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鉛筆、圖釘之外,下列
器材中還需要的是CF.
A.游標卡尺          B.秒表
C.坐標紙                 D.天平
E.彈簧測力計             F.重垂線
(2)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D.
A.應使小球每次從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滾下
B.斜槽軌道必須光滑
C.斜槽軌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軌跡更好地反映真實運動,記錄的點應適 當多一些
E.為了比較準確地描出小球運動的軌跡,應該用一條曲 線把所有的點連接起來
(3)甲同學在研究平拋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中,各自讓鋼球多次沿同一軌道運動,通過描點法畫出鋼球平拋運動的軌跡.得到A、B、C三點的坐標標記如圖所示,坐標原點為拋出點,其中B點的位置或坐標有明顯錯誤,根據你認為正確的數(shù)據計算出鋼球平拋的初速度為1.0m/s(g=10m/s2).(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用m表示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質量,h表示它距地面的高度,R0表示地球半徑,g0表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則同步衛(wèi)星所受地球對它的萬有引力的大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將物體P從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斜面體Q的頂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往下滑,如圖所示.在下滑過程中,P的速度越來越小,最后相對斜面靜止,那么P和Q組成的系統(tǒng)(  )
A.動量守恒
B.水平方向動量守恒
C.豎直方向動量守恒
D.最后P和Q以一定的速度共同向右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_{90}^{232}Th衰變成{\;}_{82}^{208}Pb要經過 6 次α衰變和 4 次β衰變
B.湯姆孫的α粒子散射實驗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結構
C.β衰變中產生的β射線實際上是原子的核外電子掙脫原子核的束縛而形成的
D.升高放射性物質的溫度,熱運動加快,可縮短其半衰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θ的斜面頂端P點以初速度v0水平拋出一個小球,最后落在斜面上的Q點,求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 �。�
A.\frac{{2{v_0}tanθ}}{g}B.\frac{{{v_0}tanθ}}{g}C.\frac{{2{v_0}}}{gtanθ}D.\frac{v_0}{gta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用總能量為13eV的一個自由電子與處于基態(tài)的氫原子發(fā)生碰撞(不計氫原子的動量變化),則電子可能剩余的能量( �。�
A.0.9l eVB.2.8eVC.10.2eVD.12.75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