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兩個分別用長度相同的絕緣細線懸掛于同一點的相同球形導(dǎo)體,帶有同種等量電荷(可視為點電荷).由于靜電斥力,它們之間的距離為10cm.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7°,已測得每個球形導(dǎo)體質(zhì)量是m=4.5×10-5kg,g=10m/s2,sin37°=0.6,cos37°=0.8,靜電力常量k=9.0×109Nm2/C2,求它們所帶的電荷量.
分析:對其中一個小球受力分析,由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可得出小球受到的庫侖力,由庫侖力公式可得出小球所帶電荷量.
解答:解:對其中一個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拉力及庫侖力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
由圖可知:
F=mgtan37°
由F=
kq2
l2

q=
mgtanθl2
k
=
4.5×10-5×10×
3
4
9×109
=
15
2
×10-8C
;
答:它們所帶的電荷量為
15
2
×10-8C
;
點評:本題兩邊的球是對稱的,故分析其中一個小球即可得出正確結(jié)論;
在電場中處理問題的方法與力學是一致的,做好受力分析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水平固定的兩個足夠長的平行光滑桿MN、PQ,兩者之間的間距為L,兩光滑桿上分別穿有一個質(zhì)量分別為MA=0.1kg和MB=0.2kg的小球A、B,兩小球之間用一根自然長度也為L的輕質(zhì)橡皮繩相連接,開始時兩小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圖1所示.現(xiàn)給小球A一沿桿向右的水平速度v0=6m/s,以向右為速度正方向,以小球A獲得速度開始計時得到A球的v-t圖象如圖2所示.(以后的運動中橡皮繩的伸長均不超過其彈性限度.)
(1)在圖2中畫出一個周期內(nèi)B球的v-t圖象(不需要推導(dǎo)過程);
(2)若在A球的左側(cè)較遠處還有另一質(zhì)量為MC=0.1kg粘性小球C,當它遇到小球A,即能與之結(jié)合在一起.某一時刻開始C球以4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在A的速度為向右大小為2m/s時,C遇到小球A,則此后橡皮繩的最大彈性勢能為多少?
(3)C球仍以4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試定量分析在C與A相遇的各種可能情況下橡皮繩的最大彈性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圖1是交流發(fā)電機模型示意圖.在磁感應(yīng)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有一矩形線圈abcd可繞線圈平面內(nèi)垂直于磁感線的OO?軸轉(zhuǎn)動,由線圈引起的導(dǎo)線ae和df分別與兩個跟線圈一起繞OO?轉(zhuǎn)動的金屬圈環(huán)相連接,金屬圓環(huán)又分別與兩個固定的電刷保持滑動接觸,這樣矩形線圈在轉(zhuǎn)動中就可以保持和外電路電阻R形成閉合電路.圖2是線圈的主視圖,導(dǎo)線ab和cd分別用它們的橫截面來表示.已知ab長度為L1,bc長度為L2,線圈以恒定角速度ω逆時針轉(zhuǎn)動.(只考慮單匝線圈)
精英家教網(wǎng)
(1)線圈平面處于中性面位置時開始計時,試推導(dǎo)t時刻整個線圈中的感應(yīng)電動勢e1 的表達式;
(2)線圈平面處于與中性面成φ0夾角位置時開始計時,如圖3所示,試寫出t時刻整個線圈中的感應(yīng)電動勢e2的表達式;
(3)若線圈電阻為r,求線圈每轉(zhuǎn)動一周電阻R上產(chǎn)生的焦耳熱.(其它電阻均不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變電流的頻率為50Hz,選擇打點清晰記錄小車做勻變速運動的紙帶,在紙帶上分別用數(shù)字0~5標注6個計數(shù)點,相領(lǐng)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紙帶上從0點起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依次分別為2.80cm、4.40cm、5.98cm、7.60cm、9.19cm,如圖所示.由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可知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shù)點“3”時,小車的速度為
 
m/s;小車的加速度為
 
(所填結(jié)果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數(shù)字)
精英家教網(wǎng)
精英家教網(wǎng)
(2)、(1)用螺旋測微器量電阻絲的直徑,結(jié)果如圖甲所示,則讀數(shù)是
 
mm.
       (2)用主尺最小分度為1mm,游標上有20個分刻度的游標卡尺測一工件長度,如圖乙所示,則讀數(shù)是
 
cm.
       (3)某同學用圖1所示裝置通過半徑相同的A、B兩球的碰撞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圖中PQ是斜槽,QR為水平槽.實驗時先使A球從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靜止開始滾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記錄紙上,留下痕跡,重復(fù)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個落點痕跡.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讓A球仍從位置G由靜止開始滾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別在記錄紙上留下各自的落點痕跡.重復(fù)這種操作10次.圖1中O點是水平槽末端R在記錄紙上的垂直投影點.B球落點痕跡如圖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點與O點對齊.
①確定B球落點平均位置的方法:
 

②碰撞后B球的水平路程應(yīng)取為
 
cm.
③在以下選項中,哪些是本次實驗必須進行的測量?答
 
(填選項號).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時,測量A球落點位置到O點的距離
(B)A球與B球碰撞后,測量A球落點位置到O點的距離
(C)測量A球或B球的直徑
(D)測量A球和B球的質(zhì)量(或兩球質(zhì)量之比)
(E)測量G點相對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0-2011學年重慶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理綜)物理部分 題型:計算題

水平固定的兩個足夠長的平行光滑桿MN、PQ,兩者之間的間距為L,兩光滑桿上分別穿有一個質(zhì)量分別為MA=0.1kg和MB=0.2kg的小球A、B,兩小球之間用一根自然長度也為L的輕質(zhì)橡皮繩相連接,開始時兩小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圖(a)所示,F(xiàn)給小球A一沿桿向右的水平速度,以向右為速度正方向,以小球A獲得速度開始計時得到A球的v-t圖象如圖(b)所示。(以后的運動中橡皮繩的伸長均不超過其彈性限度。)

(1)在圖(b)中畫出一個周期內(nèi)B球的v-t圖象(不需要推導(dǎo)過程);

(2)若在A球的左側(cè)較遠處還有另一質(zhì)量為MC=0.1kg粘性小球C,當它遇到小球A,即能與之結(jié)合在一起。某一時刻開始C球以4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在A的速度為向右大小為時,C遇到小球A,則此后橡皮繩的最大彈性勢能為多少?

(3)C球仍以4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試定量分析在C相遇的各種可能情況下橡皮繩的最大彈性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