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如圖甲所示,波源S在垂直于x軸的方向上做簡諧運動,并形成沿x軸正方向、負方向傳播的橫波,波源兩側的P、Q兩點相距2.4m,t=0時刻波源從平衡位置開始震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圖乙中實線為P點的振動情況,虛線為Q點的振動情況,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波的波長為3.2m
B.t=2s時,波源經(jīng)過平衡位置向上振動
C.P點與波源S相距0.8m
D.該波在該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為0.8m/s
E.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為2.4m/s

分析 根據(jù)波在一個周期內傳播的距離是一個波長,分析PQ間距離與波長的關系,求解波長.介質中各個質點起振方向與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由圖乙讀出周期,再由波速求出波速.

解答 解:A、由圖知,該波的周期 T=4s,波從S傳到P的時間為:tP=1s=$\frac{T}{4}$,則有:SP=$\frac{λ}{4}$
波從S傳到Q的時間為:tQ=2s=$\frac{T}{2}$,則有:SQ=$\frac{λ}{2}$
由SP+SQ=2.4m,解得波長為:λ=3.2m,故A正確.
B、t=2s時,Q點向上振動,則t=0時刻波源經(jīng)過平衡位置向上振動,由于t=2s=$\frac{T}{2}$,所以t=2s時,波源經(jīng)過平衡位置向下振動.故B錯誤.
C、P點與波源S相距為:SP=$\frac{λ}{4}$=0.8m,故C正確.
DE、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為:v=$\frac{λ}{T}$=$\frac{3.2}{4}$s=0.8s,故D正確,E錯誤.
故選:ACD

點評 本題的關鍵要理解質點振動與波形成過程之間的聯(lián)系,知道介質中各個質點起振方向與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波在一個周期內傳播的距離是一個波長,根據(jù)距離來求解波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某人沿著半徑為 R的水平圓周跑道跑了1.75圈時,他的( 。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為3.5πR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的大小為$\sqrt{2}$R
C.路程為3.5πR、位移的大小為$\sqrt{2}$RD.路程為0.5πR、位移的大小為$\sqrt{2}$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所述的實例中,機械能守恒的是(  )
A.木箱沿斜面勻速向下滑行的過程B.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下降的過程
C.人乘坐電梯加速上升的過程D.小鋼球在空中做平拋運動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當使用電壓表的“-”和“3”接線柱時,圖中刻度盤上的示數(shù)是2.40V;若用“-”和“15”兩個接線柱,圖中刻度盤示數(shù)是12.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真空中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的兩個等量異號的點電荷,電荷量為Q,它們之間的距離為r,為使兩電荷保持靜止,現(xiàn)加一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靜電力常量為k)
(1)兩電荷之間的庫侖力的大。
(2)所加勻強電磁的場強E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動車從甲站開到乙站,可近似看作先勻加速直線運動,再勻速直線運動,最后勻減速直線運動,已知減速過程加速度大小是加速度大小的兩倍,甲乙兩站間距為57.5km,從甲站到乙站公用時650s,已知動車在加速階段的10s末到20s末通過的距離為150m,求動車加速過程加速度及勻速運動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關于分子勢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設兩分子相距無窮遠時分子勢能為零)( 。
A.體積增大,分子勢能增大,體積縮小,分子勢能減小
B.分子間距離r=r0時,分子間合力為零,所以分子勢能為零
C.當分子間作用力為引力時,體積越大,分子勢能越大
D.當分子間作用力為斥力時,體積越大,分子勢能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所示,MN、PQ為平行光滑導軌,間距L=0.2m,其電阻忽略不計,導軌與水平地面成30°角固定.N、Q間接一電阻R′=3Ω,M、P端與電池組和開關組成回路,電源的內阻r=1Ω,兩導軌間加有與兩導軌所在平面垂直的勻強磁場B=5T.現(xiàn)將一根質量m=40g,電阻R=5Ω的金屬棒置于導軌上,并保持棒ab與導軌垂直(取g=10m/s2
(1)若只閉合開關K1時棒ab恰能靜止不動,畫出棒受力的示意圖并求電流和電動勢的大。
(2)斷開K1并立即合開關K2,ab棒下滑到底端MP前能勻速運動,求勻速運動的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物理小組在一次探究活動中測量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實驗裝置如圖1,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裝有定滑輪;木板上有一滑塊,其一端與電磁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另一端通過跨過定滑輪的細線與托盤連接.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Hz,開始實驗時,在托盤中放入適量砝碼,滑塊開始做勻加速運動,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小點.

(1)圖2給出的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0、1、2、3、4、5、6、7是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圖2中未標出),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2所示,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計算得加速度a=0.496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回答下列兩個問題:
①為測量動摩擦因數(shù),下列物理量中還應測量的有CD(填入所選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長度lB、木板的質量m1
C、滑塊的質量m2D、托盤和砝碼的總質量m3
E、滑塊運動的時間t
②測量①中所選定的物理量時需要的實驗器材是刻度尺.
(3)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m}_{3}g-({m}_{2}+{m}_{3})a}{{m}_{2}g}$(用被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為g),與真實值相比,測量的動摩擦因數(shù)偏大(填“偏大”或“偏小”),寫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個論據(jù):沒有考慮紙帶與打點計時器間的摩擦和空氣阻力等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