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圖所示,在水平平行正對金屬板MN間有勻強電場,M板帶負電,N板帶正電.在M板上有一小孔O(孔略大于帶電粒子大。槐群蔀8.0×105C/kg的粒子從O的正下方貼近N板處的P點,在電場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通過孔O進入M板上方空間.在M板上方為以O(shè)為圓心,以R=0.1m為半徑的半圓形區(qū)域I內(nèi),有磁感應(yīng)強度為B1=0.5T的勻強磁場,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外,在M板上方、區(qū)域I外的區(qū)域II中分布有磁感應(yīng)強度為B2的勻強磁場,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不計粒子所受重力).
(1)若粒子能進入?yún)^(qū)域Ⅱ,求MN兩板間電壓U的范圍;
(2)以O(shè)為原點,沿M板水平向右為x軸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xoy.求當MN兩板間電壓U1=1.0×103V時,粒子從區(qū)域Ⅰ進入?yún)^(qū)域Ⅱ時在邊界上的位置坐標;
(3)調(diào)節(jié)電壓至U2=4.0×103V時發(fā)現(xiàn)粒子恰經(jīng)過O點回到出發(fā)點P,求B2的值.

分析 (1)粒子進入磁場I內(nèi)做勻速圓周運動,設(shè)軌跡半徑為r,要使粒子能進入?yún)^(qū)域Ⅱ,須有 r>$\frac{1}{2}$R.再根據(jù)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列式求解粒子速度范圍,由動能定理求電壓U的范圍.
(2)當MN兩板間電壓U1=1.0×103V時,由動能定理和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粒子的軌跡半徑,由幾何知識求粒子從區(qū)域Ⅰ進入?yún)^(qū)域Ⅱ時在邊界上的位置坐標;
(3)U2=4.0×103V時粒子恰經(jīng)過O點回到出發(fā)點P,先求軌跡半徑,畫出軌跡圖,由對稱性和數(shù)學知識結(jié)合求解B2的值.

解答 解:(1)設(shè)粒子在區(qū)域 I內(nèi)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速率為v,軌跡半徑為r,粒子能進入?yún)^(qū)域Ⅱ,則r>$\frac{1}{2}$R,又:
 qvB1=m$\frac{{v}^{2}}{r}$,得 r=$\frac{mv}{q{B}_{1}}$
在電場中,由動能定理得 qU=$\frac{1}{2}m{v}^{2}$
聯(lián)立解得MN板間電壓 U>$\frac{{R}^{2}q{B}_{1}^{2}}{8m}$
即 U>250V    
(2)當U1=1.0×103V時,由
 r1=$\frac{m{v}_{1}}{q{B}_{1}}$
及 qU1=$\frac{1}{2}m{v}_{1}^{2}$
得軌跡半徑 r1=0.1m                 
粒子軌跡如圖,由幾何關(guān)系可知△OO1A為等邊三角形,

故粒子從區(qū)域Ⅰ進入?yún)^(qū)域Ⅱ時在邊界上的位置坐標:x1=$\frac{1}{20}$m;y1=$\frac{\sqrt{3}}{20}$m,即A的位置坐標為($\frac{1}{20}$m,$\frac{\sqrt{3}}{20}$m)         
(3)若U2=4.0×103V時,由  
 r2=$\frac{m{v}_{2}}{q{B}_{1}}$
及 qU2=$\frac{1}{2}m{v}_{2}^{2}$
解得 r2=0.2m;                
粒子軌跡由對稱性如圖所示,設(shè)軌跡交于邊界坐標為(x2,y2),則

$({r}_{2}-{x}_{2})^{2}$+${y}_{2}^{2}$=${r}_{2}^{2}$
${x}_{2}^{2}+{y}_{2}^{2}={R}^{2}$
解得:x2=$\frac{1}{40}$m               
設(shè)粒子在區(qū)域Ⅱ內(nèi)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軌跡半徑為r0
則 $\frac{{x}_{2}}{{r}_{2}}$=$\frac{{r}_{0}}{{r}_{2}+{r}_{0}}$
可得 r0=$\frac{{r}_{2}}{7}$
又 $\frac{{r}_{0}}{{r}_{2}}$=$\frac{{B}_{1}}{{B}_{2}}$   
解得   B2=7B1=3.5T
答:
(1)若粒子能進入?yún)^(qū)域Ⅱ,MN兩板間電壓U的范圍為U>250V.  
(2)粒子從區(qū)域Ⅰ進入?yún)^(qū)域Ⅱ時在邊界上的位置坐標為($\frac{1}{20}$m,$\frac{\sqrt{3}}{20}$m).
(3)B2的值為3.5T.

點評 分析清楚離子運動過程、作出其運動軌跡是正確解題題的前提與關(guān)鍵,要熟練推導粒子圓周運動的半徑公式,運用幾何知識解決軌跡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_{90}^{232}$Th經(jīng)過一系列α衰變和β衰變后變成${\;}_{82}^{208}$Pb,則${\;}_{82}^{208}$Pb比${\;}_{90}^{232}$Th少( 。
A.16個中子,8個質(zhì)子B.8個中子,16個質(zhì)子
C.24個中子,8個質(zhì)子D.8個中子,24個質(zhì)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甲、乙兩位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合力做的功與動能改變關(guān)系”的實驗,他們采用不同的思路去探究.

甲同學的思路:將光電門固定在水平軌道上的B點,用重物通過細線拉小車,然后保持小車和重物的質(zhì)量不變,通過改變小車釋放點到光電門的距離s進行多次實驗,實驗時要求每次小車都由靜止釋放.
乙同學的思路:將光電門固定在水平軌道上的B點,用重物通過細線拉小車,保持小車質(zhì)量不變,改變所掛重物質(zhì)量多次進行實驗,每次小車都從同一位置A由靜止釋放.
(1)兩位同學為了避免實驗過程中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實驗前都通過墊高木板的一端,使得小車在無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
(2)兩位同學用游標卡尺測出遮光條的寬度d如圖乙所示,d=1.140cm.
(3)按照甲同學的思路,如果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為t,小車到光電門的距離為s.該同學通過描點作出線性圖象來反映合力做的功與動能改變的關(guān)系,則他作的圖象關(guān)系是下列哪一個時才能符合實驗要求D.
A.s-t   B.s-t2 C.s-t-1 D.s-t-2
(4)按照乙同學的思路,測出多組重物質(zhì)量m和相應(yīng)小車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速度v,作出的v2-m圖象如圖丙所示,乙同學發(fā)現(xiàn)他作的v2-m圖線的AB段明顯彎曲,產(chǎn)生了誤差,為減小誤差請?zhí)岢鲆环N解決措施:必須滿足重物的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質(zhì)量為m、電量為q的帶電粒子以速率v垂直磁感線射入磁感應(yīng)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在洛侖茲力作用下做勻速圓周運動,帶電粒子在圓周軌道上運動相當于一個環(huán)形電流,該環(huán)形電流大小為$\frac{{q}^{2}B}{2π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a、b是x軸上的兩個點電荷,電荷量分別為Q1和Q2,沿x軸a、b之間各點對應(yīng)的電勢高低如圖中曲線所示,P為電勢最低點,從圖中可看出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和b一定都是正電荷,且a的電量小于b的電量
B.電勢最低的P點的電場強度為零
C.A、B間各點的電場方向相同
D.把帶負電的檢驗電荷沿x軸由A移到B的過程中,電場力對該電荷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2M的小車A靜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質(zhì)量為3M的物體B靜置于A車車廂內(nèi),B左端用輕彈簧與A車連接,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k且水平,處于原長,小車底面光滑.質(zhì)量為M的小車C以速度v0向小車A滑過去,并在與小車A碰撞后立即與A車粘連,整個過程中B始終不與車廂側(cè)壁碰撞.求之后的運動過程中彈簧的最大長度與最短長度之差.(彈簧彈性勢能表達式為Ep=$\frac{1}{2}$kx2,x為彈簧形變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鏈式反應(yīng)在任何條件下都能發(fā)生
B.核反應(yīng)過程中如果核子的平均質(zhì)量減小,則要吸收核能
C.中等核的比結(jié)合能最小,因此這些核是最穩(wěn)定的
D.光子的能量與動量成正比關(guā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是某空間部分電場線分布圖,在電場中取一點O,以O(shè)為圓心的圓周上有M、Q、N三個點,連線MON與直電場線重合,連線OQ垂直于MO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點的場強小于N點的場強
B.O點的電勢等于Q點的電勢
C.將一負點電荷由M點移到Q點,電荷的電勢能增加
D.一正點電荷只受電場力作用能從Q點沿圓周運動至N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1所示,一傾角為37°的傳送帶以恒定速度運行.現(xiàn)將一質(zhì)量m=1kg的小物體放上傳送帶,物體相對地面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2所示,取沿傳送帶向上為正方向,g取10m/s2,sin 37°=0.6,cos37°=0.8.求:
(1)0~6s內(nèi)物體位移的大小
(2)物體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3)0~6s內(nèi)物體機械能增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