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6%
8.如圖所示,絕緣的中空軌道豎直固定,圓弧段COD光滑,對應圓心角為120°,C、D兩端等高,O為最低點,圓弧的圓心為O′,半徑為R;直線段AC、HD粗糙且足夠長,與圓弧段分別在C、D端相切.整個裝置處于方向垂直于軌道所在平面向里、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的勻強磁場中,在豎直虛線MC左側(cè)和虛線ND右側(cè)存在著電場強度大小相等、方向分別為水平向右和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現(xiàn)有一質(zhì)量為m、電荷量恒為q、直徑略小于軌道內(nèi)徑、可視為質(zhì)點的帶正電小球,從軌道內(nèi)距C點足夠遠的P點由靜止釋放.若小球所受電場力的大小等于其重力的33倍,小球與直線段AC、HD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重力加速度為g,則(  )
A.小球在第一次沿軌道AC下滑的過程中,最大加速度amax=233g
B.小球在第一次沿軌道AC下滑的過程中,最大速度vmax=\frac{\sqrt{3}mg}{3μqB}
C.小球進入DH軌道后,上升的最高點比P點低
D.小球經(jīng)過O點時,對軌道的彈力最小值一定為|2mg-qB\sqrt{gR}|

分析 A、根據(jù)重力與電場力的大小,即可知帶電小球與管壁無作用力,當下滑后,導致洛倫茲力增加,從而使得與管壁的作用力增加,進而滑動摩擦力增大,由牛頓第二定律,即可求解;
B、根據(jù)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等于電場力與重力的合力,從而即可求解;
C、根據(jù)動能定理,結(jié)合電場力、重力的合力與摩擦力做功的之和為零,從而即可求解;
D、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結(jié)合機械能守恒定律,與左手定則及洛倫茲力表達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A、小球第一次沿軌道AC下滑的過程中,由題意可知,電場力與重力的合力方向恰好沿著斜面AC,則剛開始小球與管壁無作用力,當從靜止運動后,由左手定則可知,洛倫茲力導致球?qū)鼙谟凶饔昧�,從而導致滑動摩擦力增大,而重力與電場力的合力大小為:
F=\sqrt{(mg)^{2}+(\frac{\sqrt{3}mg}{3})^{2}}=\frac{2\sqrt{3}}{3}mg,
其不變,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因剛下滑時,加速度最大,
即為amax=\frac{F}{m}=\frac{2\sqrt{3}}{3}g;故A正確;
B、當小球的摩擦力與重力及電場力的合力相等時,洛倫茲力大小等于彈力,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小球的速度達到最大,
即為qvB=N,而μN=f,且f=\frac{2\sqrt{3}}{3}mg,因此解得:vmax=\frac{2\sqrt{3}mg}{3μqB},故B錯誤;
C、根據(jù)動能定理,可知,取從靜止開始到進入DH軌道后,因存在摩擦力做功,導致上升的最高點低于A點等高,故C正確;
D、對小球在O點受力分析,且由C向D運動,當磁感應強度B很小,即洛倫茲力很小,故軌道彈力豎直向上,
由牛頓第二定律,則有:N-mg+Bqv=m\frac{{v}^{2}}{R};
由C到O點,機械能守恒定律,則有:mgRsin30°=\frac{1}{2}mv2;
由上綜合而得:對軌道的彈力為2mg-qB\sqrt{gR}
當小球由D向C運動時,則對軌道的彈力為2mg+qB\sqrt{gR},
當磁感應強度B很大,即洛倫茲力很大,故軌道彈力豎直向下,
由牛頓第二定律,則有:Bqv-N-mg=m\frac{{v}^{2}}{R}
由C到O點,機械能守恒定律,則有:mgRsin30°=\frac{1}{2}mv2;
由上綜合而得:對軌道的彈力為2mg+qB\sqrt{gR},故D錯誤;
故選:AC.

點評 考查力電綜合應用,掌握牛頓第二定律、動能定理與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綜合運用,理解左手定則的內(nèi)容,注意重力與電場力的合力正好沿著斜面是解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關(guān)于原子結(jié)構(gòu)和核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盧瑟福在α粒子散射實驗基礎(chǔ)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jié)構(gòu)模型
B.天然放射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質(zhì)子和中子組成的
C.據(jù)圖可知,原子核A裂變成原子核B和C要放出核能量
D.據(jù)圖可知,原子核D和E聚變成原子核F要吸收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1所示的裝置,可用于探究恒力做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水平軌道上安裝兩個光電門,小車上固定有力傳感器和擋光板,細線一端與力傳感器連接,另一端跨過定滑輪掛上砝碼盤.實驗首先保持軌道水平,通過調(diào)整砝碼盤里砝碼的質(zhì)量讓小車做勻速運動以實現(xiàn)平衡摩擦力,再進行后面的操作,并在實驗中獲得以下測量數(shù)據(jù):小車、力傳感器和擋光板的總質(zhì)量M,平衡摩擦力時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zhì)量m0,擋光板的寬度d,光電門1和2的中心距離s.

(1)實驗需用螺旋測微器測量擋光板的寬度d,如圖2所示,d=1.702 mm
(2)某次實驗過程:力傳感器的讀數(shù)為F,小車通過光電門1和2的擋光時間分別為t1、t2(小車通過光電門2后,砝碼盤才落地),砝碼盤和砝碼的質(zhì)量為m,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則對該小車,實驗要驗證的表達式是C
A.mgs=\frac{1}{2}M(\fracrzhh5jl{{t}_{2}}2-\frac{1}{2}M(\fracfbld75j{{t}_{1}}2            
B.(m-m0)gs=\frac{1}{2}M(\frac7vxphx7{{t}_{2}}2-\frac{1}{2}M(\fracpzr5jhz{{t}_{1}}2 
C.(F-m0g)s=\frac{1}{2}M(\fracd75vndb{{t}_{2}}2-\frac{1}{2}M(\frachp5bbb5{{t}_{1}}2
D.Fs=\frac{1}{2}M(\fracpzj7bzp{{t}_{2}}2-\frac{1}{2}M(\fracbtjjlbv{{t}_{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下列有關(guān)實驗過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C.
A.本實驗不必用停表測出重物下落的時間
B.驗證時,必須測量重物的質(zhì)量或重力
C.實驗操作時,注意手提著紙帶使重物靠近計時器,先接通計時器電源,然后松開紙帶
D.如果打點計時器沒有豎直放置,重物下落時,其重力勢能有一部分消耗在紙帶摩擦上,就會造成重力勢能的變化小于動能的變化
(2)該同學正確操作得到的打點紙帶,在紙帶后段每兩個計時間隔取一個計數(shù)點,依次為1,2,3,4,5,6,7,測量各計數(shù)點到第一個計數(shù)點的距離h,并正確求出打相應點時的速度v,各計數(shù)點對應的數(shù)據(jù)見表:
計數(shù)點1234567
h/m0.1240.1940.2790.3800.4970.6300.777
v/m•s-1 1.942.332.733.133.50 
v2/(m2•s-2 3.765.437.459.8012.3 
請在如圖所示的坐標系中,描點作出v2-h圖象;由圖線可知,重物下落的加速度g=9.75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若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80m/s2,根據(jù)作出的圖線,能粗略驗證自由下落的重物機械能守護的依據(jù)是圖線為通過坐標原點的一條直線,斜率g′與g基本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三個同樣的電阻,額定功率均為20W,把其中兩個并聯(lián)再與第三個串聯(lián)接入電路,已知阻值不隨溫度變化而變化,則此電路允許消耗的最大功率是( �。�
A.20WB.30WC.40WD.5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在電場中把一個電荷量為6×10-6C的負電荷從A點移到B點,克服電場力做功3×10-5J,求A與B間的電勢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虛線a、b、c代表電場中的三個等勢面,相鄰等勢面之間的電勢差相等,即Uab=Ubc,實線為一帶正電的點電荷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通過該區(qū)域時的運動軌跡,P、Q是這條軌跡上的兩點,據(jù)此可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三個等勢面中,c的電勢最高
B.該點電荷通過P點時的電勢能較Q點小
C.該點電荷通過P點時的動能較Q點小
D.該點電荷通過P點時的加速度較Q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用電器中,利用電流熱效應工作的是( �。�
A.電視機B.電熱杯C.電風扇D.電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且相互絕緣、正交的金屬環(huán),可沿軸線OO′自由轉(zhuǎn)動,現(xiàn)通以圖示方向電流,沿OO′看去會發(fā)現(xiàn)(  )
A.A環(huán)、B環(huán)均不轉(zhuǎn)動
B.A環(huán)將逆時針轉(zhuǎn)動,B環(huán)也逆時針轉(zhuǎn)動,兩環(huán)相對不動
C.A環(huán)將順時針轉(zhuǎn)動,B環(huán)也順時針轉(zhuǎn)動,兩環(huán)相對不動
D.A環(huán)將順時針轉(zhuǎn)動,B環(huán)將逆時針轉(zhuǎn)動,兩者吸引靠攏至重合為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