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要測量一均勻新材料制成的圓柱體的電阻率ρ。步驟如下:
(1)先用多用電表對電阻大小進行粗測,測出該電阻的阻值約為100Ω。
(2)該同學想用伏安法更精確地測量其電阻R,現(xiàn)有的器材及其代號和規(guī)格如下:
待測圓柱體電阻R
電流表 A1(量程0~3 mA,內阻約50 Ω)
A2(量程0~30 mA,內阻約20 Ω)
電壓表 V1(量程0~3 V,內阻約10 kΩ)
V2(量程0~15 V,內阻約25 kΩ)
直流電源E(電動勢4 V,內阻不計)
滑動變阻器R(阻值范圍0~10 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2.0 A)
開關S 導線若干
根據(jù)題意,該同學應選擇電流表 ,電壓表 (請?zhí)顚戨姳淼拇?.
(3)如果既要滿足測量要求,又要使測量誤差較小,請在方框中畫出測電阻的電路圖。
(4)若待測電阻的測量長度用l表示,直徑用D表示,加在電阻兩端的電壓用U表示,通過電阻的電流用I表示,則此圓柱體材料的電阻率表達式為ρ= 。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某同學用“探究a與F、m之間的定量關系”的相關實驗思想、原理及操作,進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動能變化的關系”的實驗:
①為達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細繩及托盤,通過調整墊片的位置,改變長木板傾斜程度,根據(jù)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連接細繩及托盤,放入砝碼,通過實驗得到如圖所示的紙帶。紙帶上O點為小車運動起始時刻所打的點,選取時間間隔為0.1 s的相鄰計數(shù)點A、B、C、D、E、F、G。實驗時小車所受拉力為0.2 N,小車的質量為0.2 kg。
請計算小車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車動能的變化Ek,補填表中空格(結果保留至小數(shù)點后第四位)。
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可知: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W=Ek,與理論推導結果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絕緣細圓環(huán)的環(huán)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場強為E的勻強電場與環(huán)面平行.一電荷量為+q、質量為m的小球穿在環(huán)上,可沿環(huán)做無摩擦的圓周運動,若小球經(jīng)A點時,速度vA的方向恰與電場垂直,且圓環(huán)與小球間沿水平方向無力的作用,求:
(1)速度vA的大;
(2)小球運動到與A點對稱的B點時,對環(huán)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關于科學家在電磁學中的貢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密立根測出了元電荷e的數(shù)值
B. 法拉第提出了電場線和磁感線的概念
C. 奧斯特發(fā)現(xiàn)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并且總結出了右手螺旋定則
D. 安培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與一個恒壓直流電源連接,下極板通過A點接地,一帶正電小球被固定于P點,現(xiàn)將平行板電容器的下極板豎直向下移動一小段距離,則( )
A. 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值將變小
B. 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小
C. 帶電小球的電勢能將減小
D. 若先將下極板與A點之間的導線斷開,再將下極板向下移動一小段距離,則帶電小球所受電場力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關于參考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參考系必須是靜止不動的物體
B.參考系必須是正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
C.參考系必須是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
D.描述物體的運動時,參考系可以任意選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已知長為L的光滑斜面,物體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當物體的速度是到達斜面底端速度的一半時,它沿斜面下滑的位移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汽車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運動,剎車后的加速度為5m/s2,那么剎車后4s與剎車后6s汽車通過的路程比為( )
A、1:2
B、 1:1
C、 3:4
D、 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關于簡諧運動與機械波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同一單擺,在月球表面簡諧振動的周期大于在地面表面簡諧振動的周期
B.受迫振動的振幅與它的振動頻率無關
C.在同一種介質中,不同頻率的機械波的傳播速度不同
D.在波的傳播過程中,質點的振動方向總是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