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2013·北京通州二模,19題)空間某一靜電場的電勢φ在x軸上分布如圖所示,x軸上兩點B、C點電場強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分別是EBx、Ecx,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B、C兩點的電場強度大小EBx<Ecx
B.EBx的方向沿x軸正方向
C.電荷在O點受到的電場力在x方向上的分量最大
D.負電荷沿x軸從B移到C的過程中,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3·北京朝陽二模,19題)如圖所示,一個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甲,固定在絕緣水平面上的O點。另一個電荷量為+q、質(zhì)量為m的點電荷乙,從A點以初速度v0沿它們的連線向甲運動,運動到B點時速度為v,且為運動過程中速度的最小值。已知點電荷乙受到的阻力大小恒為f,AB間距離為L0,靜電力常量為k,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點電荷乙從A點向甲運動的過程中,加速度逐漸增大
B.點電荷乙從A點向甲運動的過程中,其電勢能先增大再減小
C.OB間的距離為
D.在點電荷甲形成的電場中,AB間電勢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3·北京東城二模,20題)如圖所示,圖甲中MN為足夠大的不帶電薄金屬板,在金屬板的右側(cè),距離為d的位置上放入一個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O,由于靜電感應(yīng)產(chǎn)生了如圖甲所示的電場分布。P是金屬板上的一點,P點與點電荷O之間的距離為r,幾位同學(xué)想求出P點的電場強度大小,但發(fā)現(xiàn)問題很難。幾位同學(xué)經(jīng)過仔細研究,從圖乙所示的電場得到了一些啟示,經(jīng)過查閱資料他們知道:圖甲所示的電場分布與圖乙中虛線右側(cè)的電場分布是一樣的。圖乙中兩異號點電荷電荷量的大小均為q,它們之間的距離為2d,虛線是兩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由此他們分別對P點的電場強度方向和大小做出以下判斷,其中正確的是
A.方向沿P點和點電荷的連線向左,大小為
B.方向沿P點和點電荷的連線向左, 大小為
C.方向垂直于金屬板向左,大小為
D.方向垂直于金屬板向左,大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3·北京朝陽二模,22題)(16分)如圖所示,遙控賽車比賽中一個規(guī)定項目是“飛躍壕溝”,比賽要求:賽車從起點出發(fā),沿水平直軌道運動,在B點飛出后越過“壕溝”,落在平臺EF段。已知賽車的額定功率P=10.0W,賽車的質(zhì)量m=1.0kg,在水平直軌道上受到的阻力f=2.0N,AB段長L=10.0m,BE的高度差h=1.25m,BE的水平距離x=1.5m。若賽車車長不計,空氣阻力不計,g取10m/s2。
(1)若賽車在水平直軌道上能達到最大速度,求最大速度vm的大小;
(2)要越過壕溝,求賽車在B點最小速度v的大小;
(3)若在比賽中賽車通過A點時速度vA=1m/s,且賽車達到額定功率。要使賽車完成比賽,求賽車在AB段通電的最短時間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3·北京豐臺二模,23題)(18分)有一個豎直固定在地面的透氣圓筒,筒中有一勁度為k的輕彈簧,其下端固定,上端連接一質(zhì)量為m的薄滑塊,圓筒內(nèi)壁涂有一層新型智能材料——ER流體,它對滑塊的阻力可調(diào)。起初,滑塊靜止,ER流體對其阻力為0,彈簧的長度為L,F(xiàn)有一質(zhì)量也為m的物體從距地面2L處自由落下,與滑塊碰撞后粘在一起向下運動。為保證滑塊做勻減速運動,且下移距離為時速度減為0,ER流體對滑塊的阻力須隨滑塊下移而變。試求(忽略空氣阻力):
(1)下落物體與滑塊碰撞過程中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
(2)滑塊下移距離d時ER流體對滑塊阻力的大小。
(3)已知彈簧的彈性勢能的表達式為(式中k為彈簧勁度系數(shù),x為彈簧的伸長或壓縮量),試求:兩物體碰撞后粘在一起向下運動距離,速度減為零的過程中,ER流體對滑塊的阻力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3·北京海淀二模,22題)(16分)如 圖11,水平桌面固定著光滑斜槽,光滑斜槽的末端和一水平木板平滑連接,設(shè)物 塊通過銜接處時速率沒有改變。質(zhì)量m1=0.40kg的物塊A從斜槽上端距水平木板高度h=0. 80m處下滑,并與放在水平木 板左端的質(zhì)量m2=0.20kg的物塊B相碰,相碰后物塊B滑行x=4.0m到木板的C點停止運動,物塊A滑到木板的D點停 止運動。已知物塊B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0.20,重力加 速度 g=10m/s2 ,求:
(1) 物塊A沿斜槽滑下與物塊B碰撞前瞬間的速度大。
(2) 滑動摩擦力對物塊B做的功;
(3) 物塊A與物塊B碰撞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3·北京通州二模,23題)(18分)十三陵抽水蓄能電站的工作原理是,在用電低谷時,電站利用電網(wǎng)多余電能把水抽到高出蓄水池中,到用電高峰時,再利用蓄水池中的水發(fā)電。電站利用十三陵水庫為下游水庫,在蟒山后上寺溝頭修建上游水庫。電站的年發(fā)電量約為10億kW·h,年抽水用電量約為14億kW·h。如圖所示,上游水庫近似視為長方體,可用于發(fā)電的庫容量為V,蓄水后上游水庫的平均水深為d,蓄水后水位高出下游水面高度為H。已知下游水庫的庫容量遠大于上游水庫的庫容量。
(1)求十三陵抽水蓄能電站的總效率η;
(2)求能用于發(fā)電的水的最大重力勢能EP;
(3)若把抽水蓄能電站產(chǎn)生的電能輸送到北京城區(qū)。已知輸電功率為P,輸電線路的總阻值為R。要使輸電線路上損耗的功率小于ΔP,
a.求輸電電壓的最小值U;
b.在輸電功率P一定的情況下,請?zhí)岢鰞煞N能夠降低輸電過程中功率損耗的方法,并加以評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3·北京朝陽一模,22題)(16分)如圖所示,ABCD為固定在豎直平面內(nèi)的軌道,其中ABC為光滑半圓形軌道,半徑為R,CD為水平粗糙軌道。一質(zhì)量為m的小滑塊(可視為質(zhì)點)從圓軌道中點B由靜止釋放,滑至M點恰好靜止,CM間距為4R。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1)求小滑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求小滑塊到達C點時,小滑塊對圓軌道壓力的大;
(3)現(xiàn)使小滑塊在M點獲得一初動能,使它向左運動沖上圓軌道,恰能通過最高點A,求小滑塊在M點獲得的初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3·北京大興一模,23題)(18分)面對能源緊張和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混合動力汽車應(yīng)運而生。所謂混合動力汽車,是指擁有兩種不同動力源(如燃油發(fā)動機和電力發(fā)動機)的汽車,既省油又環(huán)保。車輛在起步或低速行駛時可僅靠電力驅(qū)動;快速行駛或者需急加速時燃油發(fā)動機啟動,功率不足時可由電力補充;在制動、下坡、怠速時能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電能儲存在電池中備用。假設(shè)汽車質(zhì)量為M,當它在平直路面行駛時,只采用電力驅(qū)動,發(fā)動機額定功率為P1,能達到的最大速度為v1;汽車行駛在傾角為θ的斜坡道上時,為獲得足夠大的驅(qū)動力,兩種動力同時啟動,此時發(fā)動機的總額定功率可達P2。已知汽車在斜坡上行駛時所受的摩擦阻力與在平直路面上相等,運動過程阻力不變,重力加速度為g。
求:1、汽車在平直路面上行駛時受到的阻力
2、汽車在斜坡道上能達到的最大速度。
3、若汽車在斜面上以恒定功率P1從靜止做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時間剛好達到最大速度V1,求這段時間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北京海淀一模,23題)(18分)一般來說,正常人從距地面1.5m高處跳下,落地時速度較小,經(jīng)過腿部的緩沖,這個速度對人是安全的,稱為安全著地速度。如果人從高空跳下,必須使用降落傘才能安全著陸,其原因是,張開的降落傘受到空氣對傘向上的阻力作用。經(jīng)過大量實驗和理論研究表明,空氣對降落傘的阻力f與空氣密度ρ、降落傘的迎風(fēng)面積S、降落傘相對空氣速度v、阻力系數(shù)c有關(guān)(由傘的形狀、結(jié)構(gòu)、材料等決定),其表達式是f=cρSv2。根據(jù)以上信息,解決下列問題。(取g=10m/s2)
(1)在忽略空氣阻力的情況下,計算人從1.5m高處跳下著地時的速度大。ㄓ嬎銜r人可視為質(zhì)點);
(2)在某次高塔跳傘訓(xùn)練中,運動員使用的是有排氣孔的降落傘,其阻力系數(shù)c=0.90,空氣密度取ρ=1.25kg/m3。降落傘、運動員總質(zhì)量m=80kg,張開降落傘后達到勻速下降時,要求人能安全著地,降落傘的迎風(fēng)面積S至少是多大?
(3)跳傘運動員和降落傘的總質(zhì)量m=80kg,從h=65m高的跳傘塔上跳下,在下落過程中,經(jīng)歷了張開降落傘前自由下落、張開降落傘后減速下落和勻速下落直至落地三個階段。圖12是通過固定在跳傘運動員身上的速度傳感器繪制出的從張開降落傘開始做減速運動至達到勻速運動時的v-t圖像。根據(jù)圖像估算運動員做減速運動的過程中,空氣阻力對降落傘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