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屆高考備考復習理科綜合能力測試(10)(物理卷)
14、下列是關于物理學史的一些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 )
A.盧瑟福在α粒子散射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質子
B.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轉變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中子
C.瑪麗?居里發(fā)現(xiàn)鈾具有放射性
D.伊麗芙?居里發(fā)現(xiàn)了正電子
15、如圖所示,光在真空和介質的界面MN上發(fā)生偏折,那么( )
②介質的折射率為1.73
③光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為1.73×lO8m/s
④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成600角
則下列組合正確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6、若已知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物質的摩爾質量、摩爾體積,則不能計算出( )
A. 固體物質分子的大小和質量
B. 液體物質分子的大小和質量
C. 氣體分子的大小和質量
D. 氣體分子的質量和分子間的平均距離
17、蹦床是跳水運動員日常訓練時的重要輔助器材。一個運動員從高處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彈起到原高度,利用儀器測得該運動員從高處開始下落到彈回的整個過程中,運動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圖中 Oa 段和 cd 段為直線.由圖可知,運動員發(fā)生超重的時間段為( )
A. t1~t2
B.t2~t3
C. t3~t4
D.t4~t5
18、神舟六號飛船飛行到第5圈時,在地面控制中心的控制下,由橢圓軌道轉變?yōu)閳A軌道。軌道的示意圖如圖所示,O為地心,軌道1是變軌前的橢圓軌道,軌道2是變軌后的圓軌道。飛船沿橢圓軌道通過Q點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別設為v1和a1,飛船沿圓軌道通過Q點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別設為v2和a2、比較v1和v2以及a1和a2的大小,有( )
A.v1>v2,a1=a2
B.v1<v2,a1≠a2
C.v1>v2,a1≠a2
D.v1<v2,a1=a2
19、有一個在y方向上做簡諧運動的物體,其振動曲線如圖甲所示。關于圖乙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圖甲 圖乙
A.圖(1)可作為該物體的速度v―t圖象
B.圖(2)可作為該物體的回復力F―t圖象
C.圖(3)可作為的物體的回復力F―t圖象
D.圖(4)可作為的物體的回復加速度a―t圖象
20、關于靜電場的有關性質,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帶電粒子沿電場線移動,電勢能一定變化.
B.電勢降低的方向就是場強的方向.
C.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場強可能增大.
D.電場線有可能與等勢面不垂直.
21、如圖所示,空間存在相互垂直的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電場的方向豎直向下,磁場方向水平(圖中垂直紙面向里),一帶電油滴P恰好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撤去電場,P可能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若撤去磁場, P 可能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若給 P 一初速度, P 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D.若給 P 一初速度, P 可能做順時針方向的勻速圓周運動
22、(18分)Ⅰ。(6分)某同學想在家里做“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但沒有合適的擺球,他找到了一塊大小為3 cm左右、外形不規(guī)則的大理石塊代替小球(見圖).他設計的實驗步驟是:
A.將石塊用一根不可伸長的細線系好,結點為,將線的上端固定于點;
B.用刻度尺測量OM間細線的長度作為擺長;
C.將石塊拉開一個大約α=30°的角度,然后由靜止釋放;
D.從擺球擺到最高點時開始計時,測出30次全振動的總時間t,由得出周期;
E.改變OM間細線的長度再做幾次實驗,記下相應的和;
F.求出多次實驗中測得的L和T的平均值作為計算時使用的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
(1)你認為該同學以上實驗步驟中有錯誤的是步驟 (填序號);
(2)該同學用OM的長作為擺長,這樣做引起的系統(tǒng)誤差將使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還是偏小? .
Ⅱ.(12分)有一待測的電阻器R,其阻值約在40-50Ω之間,實驗室準備用來測量該電阻值的實驗器材有:
電壓表V(量程O~10 V,內電阻20 kΩ);
電流表A1(量程0~50 mA,內電阻約20Ω);
電流表A2(量程O~300 mA,內電阻約40Ω);
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為20Ω,額定電流為
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為300Ω ,額定電流為O
直流電源E(電動勢為9 V,內電阻約為0.5Ω);
開關;此外還有若干根供連線用的導線.
實驗要求電表讀數(shù)從零開始變化,并多次測出幾組電流、電壓值,以便畫出電流一電壓的關系圖線。為了實驗能正常進行,減少測量誤差,還要求滑動變阻器便于調節(jié).
(1)電流表應選用__________________;
(2)滑動變阻器應選用__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實驗器材的代號)
(3)請在虛線方框內畫出實驗電路。
23、(16分)跨過定滑輪的輕繩兩端,分別系著物體A和物體B,物體A放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如圖所示。已知物體A的質量為m,物體A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滑輪的摩擦不計,要使物體A靜止在斜面上,求物體B的質量的取值范圍。
24、(18分)如圖所示,兩根完全相同的“”字形導軌與倒放在絕緣水平面上,兩導軌都在豎直平面內且正對、平行放置,其間距為,電阻不計。兩條導軌足夠長,所形成的兩個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都是.兩個金屬棒和的質量都是電阻都是,與導軌垂直放置且接觸良好.空間有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
(1)如果兩條導軌皆光滑,讓固定不動,將釋放,則達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如果將與同時釋放,它們所能達到的最大速度分別是多少?
25、(20分)如圖所示,一輛質量M=
(1)平板車第一次與墻壁碰撞后向左運動的最大距離;
(2)平板車第二次與墻壁碰撞前瞬間的速度v2;
(3)若滑塊始終不會滑到平板車右端,平板車至少多長?
2009屆高考備考復習理科綜合能力測試(10)(物理卷)
參 考 答 案
14、BD; 15、B; 16、C; 17、BC; 18、D; 19、C; 20、AC; 21、CD;
22、(18分)Ⅰ。(6分)(1)BCDF ;(2)偏小.
Ⅱ.(12分)(1)A2 (2)R1 (3)見右圖。
23、(16分)解析:
先選物體為研究對象,它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根據(jù)平衡條件有: ①
再選物體為研究對象,它受到重力、斜面支持力、輕繩拉力和斜面的摩擦力作用,假設物體A處于將要上滑的臨界狀態(tài),則物體A受的靜摩擦力最大,且方向沿斜面向下,這時A的受力情況如圖所示,根據(jù)平衡條件有:
②
③
由摩擦力公式知: ④
以上四式聯(lián)立解得
再假設物體A處于將要下滑的臨界狀態(tài),則物體A受的靜摩擦力最大,且方向沿斜面向上,根據(jù)平衡條件有:
⑤
⑥
由摩擦力公式知: ⑦
①⑤⑥⑦四式聯(lián)立解得
綜上所述,物體B的質量的取值范圍是:
24、(18分)解析:(1)運動后切割磁感線,產(chǎn)生感應電流,而后受到安培力,當受力平衡時,加速度為,速度達到最大,受力情況如圖所示.則:
(1分)
又 (1分)
(1分)
(1分)
聯(lián)立上式解得 (1分)
(2)若將、同時釋放,因兩邊情況相同,所以達到的最大速度大小相等,這時、都產(chǎn)生感應電動勢而且是串聯(lián).
∴ (1分)
(1分)
(2分)
∴ (2分)
25、(20分)解析:平板車第一次與豎直墻壁發(fā)生碰撞后速度大小保持不變,但方向與原來相反.在此過程中,由于時間極短,故滑塊的速度與其在車上的位置均未發(fā)生變化.此外,由于相對運動,滑塊和平板車間將產(chǎn)生摩擦力,兩者均做勻減速運動,由于平板車質量小,故其速度減為時,滑塊m仍具有向右的不為的速度,此時起,滑塊m繼續(xù)減速,而平板車反向加速一段時間后,滑塊M和平板車將達到共同速度,
一起向右運動,與豎直墻壁發(fā)生第二次碰撞……
(1)設平板車第一次碰墻壁后,向左移動s,速度減為.(由于系統(tǒng)總動量向右,平板車速度為時,滑塊還具有向右的速度).
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代入數(shù)據(jù)得:
(2)假如平板車在第二次碰墻前還未和滑塊相對靜止,那么其速度的大小肯定還是
(3)平板車與墻壁第一次碰撞后到滑塊與平板車又達到共同速度前的過程,可用圖(a) (b) (c)表示.圖(a)為平板車與墻碰撞后瞬間滑塊與平板車的位置,圖(b)為平板車到達最左端時兩者的位置,圖(c)為平板車與滑塊再次達到共同速度時兩者的位置.在此過程中滑塊動能減少等于摩擦力對滑塊所做功,平板車動能減少等于摩擦力對平板車所做功(平板車從到再回到的過程中摩擦力做功為),
其中 ,分別為滑塊和平板車的位移.滑塊和平板車動能總減少為,
其中為滑塊相對平板車的位移.此后,平板車與墻壁發(fā)生多次碰撞,每次情況與此類似,最后停在墻邊.
設滑塊相對平板車總位移為,則有:
,
即為平板車的最短長度.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