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歷史熱點:豬流感等公共衛(wèi)生事件

 

 

一.熱點背景

截至4月27日,墨西哥國內發(fā)現(xiàn)的豬流感疑似病例,已經猛增到了4000多例,目前已有81人死亡。疑似病例的猛增,讓首都墨西哥城內,處處可見這樣的場景:不僅市民們自覺戴上了口罩;軍隊和衛(wèi)生部門人員,還在街頭給民眾分發(fā)。與此同時,美國、新西蘭也確認了多例,疑似豬流感患者。隨著紐約市和俄亥俄州分別確認8例和1例豬流感患者,美國豬流感患者的總數(shù)已達20人。

新型豬流感病毒散播速度之快,也讓亞太地區(qū)各國嚴陣以待:美國衛(wèi)生部官員表示,美國可能無力制止病毒的蔓延,疾控中心準備向墨西哥疫區(qū)派出專家,以了解更多的情況;日本、韓國都已在機場和碼頭,加強了對來自墨西哥乘客的檢查;日本的防疫部門還在機場,免費向乘客發(fā)放口罩,并讓乘客接受體溫檢查;澳大利亞政府則敦促那些,曾于近期前往墨西哥、并有流感癥狀的人士,立即前往醫(yī)院接受檢查;來自新西蘭衛(wèi)生部的最新消息,該國有10名高中生,被查出流感病毒檢測呈陽性,這些病例的樣本,已經被送往世衛(wèi)組織,以確定是否是H1N1型豬流感病毒。

豬流感是由豬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

性呼吸道傳染病,但極少傳染給人。本次疫情患者感染的是一種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新毒株,它包含人流感病毒、北美禽流感病毒和北美、歐洲、亞洲三類豬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這種病毒已被證實經由人際傳播,人感染后會出現(xiàn)高燒、精神不振、厭食、咳嗽等癥狀?茖W家指出,打噴嚏、咳嗽和物理接觸都有可能導致這次新型豬流感病毒在人群間傳播。這次豬流感病毒呈現(xiàn)的另一大特點是對青壯年攻擊性強,目前確診豬流感死者中大多數(shù)年齡都在25歲到45歲之間。不過科學家指出,豬流感病毒可防、可控,現(xiàn)有治療普通流感病毒的藥物對防治這種豬流感病毒同樣有效。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特別指出,人不會因吃豬肉或豬肉產品感染豬流感,豬肉加熱到攝氏71度,就能殺死豬流感病毒。W.w.w.k.s.5.u.c.o.m

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宣布,此次疫情為“具有國際影響的公共衛(wèi)生緊急事態(tài)”,所有國家都應加強對非正常暴發(fā)的流感類疾病和嚴重肺炎的監(jiān)控。世衛(wèi)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25日表示,豬流感病毒有在全球廣泛暴發(fā)的可能性,情況嚴重,須嚴密監(jiān)控。全球多個國家已展開緊急應對。中國衛(wèi)生部26日在官方網站掛出“關于防控人感染豬流感病毒疫情的答問”,指出雖然目前中國尚未發(fā)現(xiàn)疫情,但需加強宣傳,提高公眾的自我保護能力。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27日召開全國疾控會議,部署豬流感防控措施。國家質檢總局25日緊急公告稱,前往人感染豬流感流行地區(qū)的人員,可以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及其國際旅行衛(wèi)生保健中心了解該地區(qū)的疫情;旅行中或旅行后出現(xiàn)流感相關癥狀者,應立即就醫(yī),并在入境時向檢驗檢疫機構申報。同時,來自人感染豬流感流行地區(qū)的人員,如有流感樣癥狀的,入境時應主動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口頭申報過去兩周去過流行地區(qū)的人員,入境后出現(xiàn)流感樣癥狀的,要及時與當?shù)爻鋈刖硻z驗檢疫機構聯(lián)系。W.w.w.k.s.5.u.c.o.m

 

 

 

二.高考考綱

1.中國古代史(醫(yī)學成就)

W.w.w.k.s.5.u.c.o.m

(1)先秦時期:扁鵲是戰(zhàn)國時期最著名的醫(yī)生,后代把他奉為“脈學之宗”,他采用望聞問切四診法,從脈象中診斷病情。切脈是扁鵲的主要成就。四診法成為我國中醫(yī)的傳統(tǒng)診病法,兩千多年來一直為中醫(yī)所沿用。

(2)兩漢時期:①戰(zhàn)國問世、西漢編定的《黃帝內經》是我國現(xiàn)存較早的重要醫(yī)學文獻。它奠定了祖國醫(yī)學的理論基礎。②東漢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③東漢末年的名醫(yī)華佗,擅長外科手術,被人譽為“神醫(yī)”,發(fā)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④東漢末年的名醫(yī)張仲景,被稱為“醫(yī)圣”,其代表作《傷寒雜病論》是后世中醫(yī)的重要經典。W.w.w.k.s.5.u.c.o.m

(4)隋唐時期:①唐朝杰出的醫(yī)學家孫思邈的《千金方》,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yī)藥學成果,并有許多創(chuàng)見,在我國醫(yī)藥學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醫(yī)元丹貢布編著的《四部醫(yī)典》,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③唐高宗時期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要點。

(4)明清時期: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藥物一千八百多種,方劑一萬多個,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yī)藥學,被譽為“東方醫(yī)藥巨典”。李時珍重視實地考察和試驗觀察,注意運用比較方法,所以他對藥物的認識和總結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本草綱目》對藥物的分類反映了由低級到高級的生物進化觀。李時珍還提出“鳥產于林,故羽似葉”的觀點,反映了他在動物適應環(huán)境、相關變異以及遺傳特征等方面的新認識。

2.中國近現(xiàn)代史

(1)抗日戰(zhàn)爭:從1941年開始,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大“掃蕩”,實行野蠻的“三光”政策,甚至施放毒氣和進行細菌戰(zhàn),制造無人區(qū),妄圖消滅抗日根據地。關東軍的“七三一”部隊是侵華日軍研究細菌戰(zhàn)的專業(yè)部隊。抗戰(zhàn)勝利后,日軍在中華大地上遺留了大量細菌彈、毒氣彈,有不少仍有較大危害性,如2004年5月24日晚發(fā)生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侵華日軍遺留化學武器中毒事件。

(2)新中國成功防治血吸蟲。骸扒Т逖笕诉z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這些是毛澤東1958年揮寫的《送瘟神》詩中的名句。由此詩起,“瘟神”成了血吸蟲病的代名詞。而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成功防治血吸蟲病被認為是我們國家建立農村公共衛(wèi)生體系的重要標志。

(3)2008年“5?12”大地震以來,國家也積極采取措施做好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預防工作,防止出現(xiàn)“大災之后的大疫”。

3.世界近現(xiàn)代史

(1)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封建國家的殖民擴張開始,歐洲殖民者對美洲土著印第安人除了屠殺和奴役外,還帶來了麻疹、流感、百日咳、天花等傳染病。

(2)17世紀至20世紀初科技成就:19世紀60年代,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發(fā)明了“高溫消毒法”一些傳染病防治疫苗,奠定了微生物的基礎。

 

 

附1:補充閱讀資料    《中國古代的流行病及其防范》

從歷史上看,中國是個流行病多發(fā)的國度在傳統(tǒng)史籍中,對流行病的記載比比皆是,所用的名稱有疫、疾疫、癘等,而一般統(tǒng)稱為疫,合稱疾疫。從現(xiàn)代疾病分類學看,這些疾疫包括瘟疫、瘴氣、痢疾、流行性感冒、麻風病等,是一個較為廣泛的概念。根據明代吳有性《瘟疫論》的說法:“疫者,以其延門合戶如徭役之役,眾人均等之謂也!庇纱丝芍,在中國古代,凡是具有高傳染性的疾病都被歸為疫類。 

中國歷史上最早記載的疾疫發(fā)生在周代。春秋時,魯莊公二十年夏,“齊大災”。按照《公羊傳》的解釋,此大災即大疫。此后,關于疾疫的記載不斷增多。據鄧拓在《中國救荒史》一書中的不完全統(tǒng)計,歷代發(fā)生疫災的次數(shù)為:周代1次,秦漢13次,魏晉17次,隋唐17次,兩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從紀元前七世紀起的2000余年間,疫災的發(fā)生逐漸增加并呈加速度發(fā)生的特征。而隨著人口的日益增加,疫災對人的殺傷力也日見增強,每次死亡人數(shù)都很驚人。從死亡人數(shù)看,程度最嚴重的一次是金朝開興元年(1232年),汴京大疫,50日間,“諸門出死者九十余萬人,貧不能葬者不在是數(shù)”(《金史?哀宗紀》)?梢,疾疫對人類社會的破壞力的確非同一般。 

鑒于疾疫對人類社會的巨大危害,人們在很早以前即開始致力于對疾疫的研究,以期控制和杜絕疾疫的發(fā)生。但在先秦以后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于疾疫的起因不甚了解,或認為是瘟神作怪,或認為是陰陽失和所致。大約從宋朝起,始提出癘氣說,認為是癘氣導致疾疫的發(fā)生。明代吳有性進一步明確了癘氣說,認為是一種有毒癘氣導致疾疫發(fā)生。雖然此說并非建立在現(xiàn)代病毒學和細菌學的基礎上,但在當時的醫(yī)學條件下實屬不易。 

從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觀點看,疾疫的發(fā)生是由于細菌和病毒侵入人體所致。從細菌和病毒的歷史看,是由于人類進入農耕時代后的生產生活方式所導致的。關于這一問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生理學家戴蒙德在其獲得普利策獎的歷史著作《槍支、細菌、鋼鐵:人類社會的各種命運》一書中,從細菌與病毒的歷史探討了流行病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其中有些觀點非常具有啟發(fā)性。他談到,人類傳染病的病毒與細菌是農耕社會家畜與家禽飼養(yǎng)業(yè)的產物。歐亞舊大陸農耕社會發(fā)達的飼養(yǎng)業(yè)以及密集的人口居住方式,是傳染病發(fā)生的溫床。其中,人口居住越是密集,傳染病的傳播也就越是迅速、廣泛。中國文明自古以農業(yè)為基礎,家畜飼養(yǎng)業(y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八九千年以前。進入文明時代后,日益增加的人口和繁榮的農業(yè),必然帶來病毒和細菌的大量繁殖,并給人類傳染了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從中國古代呈現(xiàn)加速度發(fā)生的疫災情況看,這一規(guī)律也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從中國古代疫災發(fā)生的具體原因看,疫災的發(fā)生往往與其他災害相伴生。一般而言,大災之后,人畜大量死亡,如果尸體得不到及時處理,細菌和病毒便會大量繁殖,從而導致疫災發(fā)生。如隋代大業(yè)八年(612年),天下大旱,繼而發(fā)生大疫,染疫者多死(《隋書?煬帝紀》)。宋朝慶歷八年(1048年),河北發(fā)生大水災。次年三月,又繼發(fā)疫災(《宋史?仁宗紀》)。元代至順二年(1331年),衡州連歲大旱,接著發(fā)生疫癘之災,“死者十九”(《元史?文宗紀》)。 

從疾疫傳染情況看,大量增加的流動人口是疫災發(fā)生的一個重要誘因。如《宋史?五行志》載,南宋隆興二年(1164年)冬,“淮甸流民二三十萬避亂江南,結草舍遍山谷,暴露凍餒,疫死者半,僅有還者亦死”。同時,還將疾疫傳染給了江南民眾,“是歲,浙之饑民疫死者尤眾! 

鑒于疾疫問題對社會的巨大影響,中國古代從很早開始就進行了各種預防和控制嘗試,具體措施主要有六個方面: 

1.順應節(jié)氣。先秦典籍《禮記?月令》中提到:孟春行秋令,則其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仲夏行秋令,民殃于疫;孟秋行夏令,民多瘧疾。三國時,曹植在《說疫氣》一文中提到,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癘氣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原因在于“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是故生疫”。因而,先民們在有所興作時非常重視順應節(jié)氣。 

2.巫術的精神控制先秦時期,傳說帝顓頊有三子,生而亡去為鬼,其中一個居江水是為瘟鬼。為此,人們每于疾疫發(fā)生時,作法以驅除疫鬼!吨芏Y?夏官》中所提到的方相氏四狂夫即是專門的驅疫鬼者。此四人身披熊皮,頭帶面具,執(zhí)戈揚盾,帥百隸逐室毆疫,此即后世儺戲的由來。除此以外,歷代流行的設醮、紙船送瘟神等民俗,也都是驅疫鬼的具體形式,甚至連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也與驅疫鬼有關。這種迷信的辦法,對于防治疾疫當然不會有任何作用。 

3.注意公共衛(wèi)生。盡管很長時間內人們都將疾疫的發(fā)生歸因于瘟神作怪或陰陽失序,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還是逐漸認識到疾疫發(fā)生與公共衛(wèi)生之間的關系,從而開始重視公共衛(wèi)生事業(yè)。如南宋真德秀在泉州任職期間,鑒于泉州城內水溝湮閼歲久,“淤泥惡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為癘疫”,乃作《開溝告諸廟祝文》,興工清理溝渠。又如吳芾于乾道二年(1166年)知隆興府,當?shù)亍芭f有豫章溝,比久湮塞,民病途潦。公曰:‘溝洫不通,氣郁不泄,疫癘所由生也!矫杩,民得爽塏以居!(《朱文公文集》卷88《吳公神道碑》) 

4.派遣醫(yī)生巡診及無償施藥。最早的巡診制度見于先秦時期,《周禮?地官》中有司救一職,其職責就是:“凡歲時有天患民病,則以節(jié)巡國中及郊野,而以王命施惠!贝丝杀灰暈槭侵袊糯苍\制度的濫觴!逗鬂h書?光武紀》載:光武帝時,天下疾疫,朝廷乃“遣光祿大夫將太醫(yī)巡行疾病”!逗鬂h書?靈帝紀》載:“建寧四年三月大疫,使中謁者巡行致醫(yī)藥!钡搅怂未,對疾疫的治療較之以往各代都更為重視。每當疾疫流行,宋廷多詔命太醫(yī)局及翰林醫(yī)官前往救治,藥費多由朝廷無償撥付。此外,地方上一旦發(fā)生疾疫,各地官員也多方措置,極力救治,廣為施醫(yī)散藥。除了派出醫(yī)生巡診之外,從中央到地方還廣泛設有惠民藥局和其他一些地方性藥局,平時以平價售藥為主,疾疫流行時,則無償施藥以濟民疫。 

5.處理尸體。尸體是病毒和細菌借以大量繁殖的最主要載體,處理尸體,即是切斷疾疫流行的一個重要渠道。據《周禮》所載,從先秦時期開始,就有了處理無主尸體的做法。此后,凡遇大疫,官府一般都有掩埋死者尸體的做法。如南朝梁武帝時,郢城大疫,全城十余萬口,“死者十七八”。朝廷遂命給死者賜棺器盛殮,以防止疾疫傳染(《南史?梁武帝紀》)。這方面仍以宋朝處理得較好。在宋代,官方每于災害過后招募僧人掩埋尸體,以度牒為獎勵。如嘉定元年(1208年),江淮一帶大疫,官府遂招募志愿者,凡掩埋尸體達200人者則給度牒一道作為獎勵(《宋史?五行志》)。此外,從北宋末年開始,各地普遍設立漏澤園制度,以掩埋因貧困無以安葬的無主尸體。宋代以后,各地均效仿這一制度,普遍建立漏澤園,從而減少了由尸體繁殖傳染病毒細菌的機會。 

6.病人隔離。對于疾疫的傳染性問題,先秦以前,還不大了解。自東漢以后,開始有了隔離病人的記載,顯示人們已經開始重視流行病的傳染性問題。“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yī)藥”(《漢書?平帝紀》)。此可視為對病人實行隔離措施的最早記錄。至遲到晉朝,則已成為制度。蕭齊時,太子長懋等人曾設立了專門的病人隔離機構――六疾館,以隔離收治患病之人(《南朝齊會要?民政》)。唐代則是由僧人開設乞丐養(yǎng)病坊,以隔離收治病患者。從宋代開始,出現(xiàn)大量官辦養(yǎng)病機構,都有隔離病患的作用。較著名者如熙寧九年(1076年)趙?在越州所創(chuàng)之病坊,其起因是:當年春天,越州“大疫,為病坊,處疾病”(《元豐類稿》卷19《越州趙公救災記》)。此后不久,蘇軾于元?四年(1089年)在杭州設立“安樂坊”,養(yǎng)病機構有了進一步發(fā)展(《長編》卷435)。北宋末年以后,各地廣泛設置安濟坊,以專門隔離病患者,效果顯著。此后,元、明、清三代,官方設置的醫(yī)療機構除了藥局外,其他則漸呈萎縮局面。不過,由于民間慈善機構的大量興起,對于疾疫的控制方面仍較有效。 

至于治療疾疫的藥物,除了專業(yè)醫(yī)書所載的藥方之外,散見于古代文集筆記之中的驗方、偏方尚有不少,其中不少藥方值得后人認真總結和繼承。如蘇軾在《與王敏仲書》中提到治療瘴疫方為:“用姜、蔥、豉三物,濃煮熱呷,無不效者!薄端问?外國?吐蕃》中提到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六谷吐蕃的鐸督部族發(fā)生疾疫,宋廷提供的治疫藥物為白龍腦、犀角、硫磺、安息香、白石英等76種。沈括《夢溪筆談》中記載的一則事例,所用治疫藥物為柏葉,頗有神奇之效!毒缚导o聞》中記載的治疫藥方為黑豆湯,其方為:“黑豆二錢(令炒香熟)、甘草二寸(炒黃色),右二味以水二煎一盞,時時服之自愈。”元人筆記《輟耕錄》中記載:元朝初年時,元軍發(fā)生疾疫,以大黃療治,所活近萬人,效果亦極顯著。

附2:補充閱讀資料       《新中國防治血吸蟲病》

新中國建立伊始,黨和政府十分關心肆虐已久的血吸蟲防治工作,一批又一批的醫(yī)務工作者投入到這場生死搏斗中來,與“瘟神”開展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

為兌現(xiàn)在毛主席面前做出的“限定年限消滅是可能的”這一諾言,上海醫(yī)學院一級教授、我國流行病學重要奠基人蘇德隆教授終生扎進我國的血防事業(yè)。而由他領導的一場血防戰(zhàn)役也拉開了歷史的帷幕。

1958年初,蘇德隆帶領俞順章等上海醫(yī)學院20多位年輕人在青浦擺開戰(zhàn)場,成立了“血防試驗田”。青浦是血吸蟲病最為嚴重的區(qū)域之一,其嚴重程度令人觸目驚心。20萬人口中,有4萬多人染病,其中僅任屯村全家死絕的有11戶,全家死剩1人的有32戶。

隊伍開到朱家角,這里河道縱橫,水網密布,村民沿河而居,在石駁岸中和水碼頭里隱藏著大量釘螺。這么大面積,這么多釘螺,如何防治?條件艱苦,白手起家,要啥沒啥,怎么辦?在教授的帶領下,年輕人沒有退卻。滅螺,沒藥,不要緊,自己做,用砒霜加上石灰,配伍成砒酸鈣,效果不錯。雖然砒酸鈣有毒,不小心沾到皮膚上,不少人手腳發(fā)炎、潰爛,但滅螺工作始終沒有停止。

無數(shù)的水碼頭是滅螺重中之重,師生們發(fā)動群眾,抽干河水,鏟除淺灘,噴藥滅螺,重砌石岸與碼頭。半年中,為新建水碼頭共用去水泥38噸,黃沙140噸,青磚10萬塊,石灰15000公斤,五氯酚鈉500 0 公斤……更讓人可敬的是,教授和年輕人一起風餐露宿,搬運石塊,修壘河埠,并提出“毀其居,滅其族”的滅螺方針。

為紀念消滅血吸蟲病這一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勝利,毛主席于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寫了兩首七律詩《送瘟神》:其一:“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天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逼涠骸按猴L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附3:補充閱讀資料        《幾次大瘟疫改變西方文明史》

人類歷史上傳染病大規(guī)模流行的最重要的渠道有三個。第一個渠道是戰(zhàn)爭,大規(guī)模的征戰(zhàn)使得士兵們從一個地方跑到很遠的另外地方―――今天有的傳染病名字仍然保留著戰(zhàn)爭帶來傳染的痕跡,像“非洲軍團病”就是典型。第二個渠道是通商,商人們從一個地方到很遠的另外地方。第三個渠道是傳教士的宗教活動。這些都是有規(guī)模的遠距離人口流動的幾種分類。

在公元前431年,開始了西方史上最早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之一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這次戰(zhàn)爭之前,古希臘人從來沒有遭到像天花這樣的傳染病的攻擊,雖然那時侯可能已有流感、結核和白喉等病發(fā)生。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使得新型流行病從非洲傳到了波斯即今天的伊朗一帶,再在公元前430年到了希臘。這次重大傳染病造成的后果非常慘重,它使得雅典軍隊的生力軍1/4死亡,瘟疫繼續(xù)在南部希臘肆虐,導致了城邦人口的1/4死亡。根據修昔底得描述的病人們的慘狀,以后的科學家們推斷,那場瘟疫有好多種疾病,包括鼠疫、天花、麻疹和傷寒等等。這次瘟疫造成西方文明史上一次重大的改變。因為雅典本來有稱霸整個希臘半島的雄心―――雅典是古希臘所有城邦國中最強大的兩個之一―――但因為這次瘟疫,死了那么多軍隊,死了那么多平民,仗也難再大打下去了,雅典就稱霸不起來了。到了公元165―180 年間,在羅馬帝國時期發(fā)生了另一場非常厲害的黑死病瘟疫―――那時候羅馬是安東尼稱帝,史書稱之為“安東尼時期黑死病”―――瘟疫在15年左右的時間內導致了羅馬帝國本土1/3的人口死亡。很快,過了不到兩代人的時間,到了公元211~266 年間,羅馬又遭到第二次傳染病的大襲擊。這兩次瘟疫橫行之后,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羅馬帝國就衰落下去了。這便造成了西方文明史上又一次重大的改變。所以,不要看不起小小的病毒細菌,它們把不可一世的羅馬帝國折磨得氣喘噓噓,不堪重擊。然后蠻族一入侵進來,它就完蛋了。

到了公元1347 ―1351 年間,也就是中世紀發(fā)生的那次大瘟疫就更不得了了,整個西歐范圍內蔓延黑死病,許多地方1/3到 l / 2 的人口都沒有了。那一次造成的慘重后果,影響了西方文明的差不多一切方面。比如說它帶來了宗教的改變。因為當時那么多人痛苦,那么多人死亡,宗教就要對此作出回應,就要找到新的教義來對這種苦難作出解釋。那個時期,西歐宗教中死神的形象特別突出,并且藝術也是突出一個“死”字。再比如說―――從社會科學角度看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xiàn)象―――它導致了農奴的解放。在此之前,農奴不怎么值錢,土地相對更值錢,但因為有1/3到1/2 的人被黑死病掃掉之后,勞動力一下子就變得珍貴了。當時很多土地空出來以后,產權一下子就變得容易界定了:土地無主,誰占了就是誰的了。農奴逐漸獲得了自由身份,成為自由勞動者。這次的影響極其巨大,可以說是造成了西方文明史上另一次重大的全面的改變。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傳染病大規(guī)模的流行對于人類文明有著非常深刻和全面的影響,它往往比戰(zhàn)爭、革命、暴動來得還要劇烈,因為它直接打擊了文明的核心和所有生產力要素中最根本的――人類本身,打擊了他們的身體,也打擊了他們的心靈。

再讓我們把觀察歷史的眼光從歐洲轉移到世界其他地方,同樣有幾次大流行病值得非常注意。待到歐洲近代向外擴張即殖民主義時期,瘟疫造成了全球范圍內的不同病毒之間的交流,在這之前病毒還基本上只是在以歐洲為中心的包括接近于中亞地區(qū)的陸地上的交流,歐亞之間的病毒交流也受到距離的限制。到了15世紀左右,哥倫布等人航海的時候,也就是近代資本主義的早期,傳染病橫行的范圍就擴大了。在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前,美洲的土著印地安人的人口,現(xiàn)在的專家們估計在5千萬到1億之間。在歐洲殖民主義者對美洲擴張過程中,真正因為打仗或屠殺而死的印地安人并不占很大的比例,大部分倒是死于歐洲人帶去的天花、麻疹、霍亂、傷寒、鼠疫、流感、白喉等嚴重的傳染病―――它們這些殺人魔王使得美洲土著90%的人口毀滅了。本來歐洲殖民主義者到美洲去以后,發(fā)現(xiàn)這個大陸土地如此肥沃,當?shù)赝林丝谔烊痪褪秦S沛的勞動力,誰知道他們自己帶去的那些病毒、傳染病把當?shù)氐慕洕娊o毀掉了。歐洲殖民主義者就不得不想另外的辦法尋找勞動力,這就引起了大規(guī)模非洲黑人奴隸的販賣,這也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巨大的制度性的改變。我們設想,如果印地安人不死于那些病毒,也許零星的奴隸販賣會有,但絕不會成為后來那么一種規(guī)模的制度性的活動。有很多人問:歐洲殖民主義者跑到美洲去,為什么他們帶去的病毒能殺死那么多的本地人,而本地的病毒卻沒有能夠對于歐洲人造成同等程度的傷害呢?病毒不能只“欺負”美洲人啊。注意,任何人口流動尤其是大規(guī)模的人口流動都必然引起不同細菌病毒之間的交流,至于細菌病毒交流是否會引起人群的疾病則要視具體情形而定。中國俗語“水土不服”和“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有著豐富的經驗性智慧,也包含了我們這里所講的病菌交流。

我們再從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與病菌存活、傳播之間的關系尋找答案的啟示。歐洲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xiàn)農耕文明的地方之一,待到14―15世紀白人殖民主義者從歐洲到美洲去的時候,歐洲人種本身已經經歷過不知道多少次大大小小的傳染病、瘟疫的“洗禮”了:每次疾病大傳染都要殺死一些人,使一些較體弱的人成為犧牲品,而存活下來的人就有了免疫力,有些免疫力可以傳給下一代。所以,14―15世紀的歐洲人已經與形形色色的病菌來來回回打過無數(shù)次仗了。而美洲人祖先是在“冰河期”晚期大約l萬2千年以前,從歐亞大陸經由“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那時候“白令海峽”是把歐洲和美洲連起來的狹長形狀的陸地。以后隨著氣候的變化,海水水位上升,陸地被淹沒,使得整個美洲脫離了世界文明的中心,變成獨立生長的一個世界。最早那批過去的人群,慢慢從北美洲蔓延到南美洲,他們的人口壓力相對來說很輕,在那個土地廣闊資源豐沛的大陸上并沒有發(fā)展出像歐洲、亞洲這么復雜的農耕文明。他們飼養(yǎng)的動物很少,沒有像歐洲那樣人跟動物之間有著密切的互動關系。所以那時代的美洲人抵抗力非常弱。歐洲人從歐洲帶去的傳染病菌對于美洲人的殺傷力,遠遠勝過美洲本地的傳染病菌對于歐洲人的殺傷力。這之間的“人菌戰(zhàn)爭”是不對稱的,這種不對稱正是由于兩大洲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幾千年里的不同所造成的。

如果說美洲對于歐洲或世界其他地方有什么“疾病報復”的話,那就是梅毒。梅毒是從美洲傳過來的,是西班牙人把梅毒從美洲帶到了歐洲。歐洲航海者很快就把梅毒帶到了遠東,先是中國,然后是日本,一一“中招”。日本島國上原來的傳染病是不多的,后來多半是從外部傳入的。

公元552年朝鮮的佛教傳教活動把天花帶到了日本―――公元700年至1050 年的三百多年間,日本歷史上稱之為“瘟疫時代”,期間發(fā)生過好幾次大流行病。人們認為最重要的是18世紀末英國醫(yī)生愛德華?琴納發(fā)現(xiàn)了“牛痘”技術對于天花的防御。其實,對天花防御最早的辦法可能是中國人發(fā)現(xiàn)的,這種方法在公元10世紀的時候,從中國傳到中亞,再傳到歐洲。但中國是用比較土的辦法,成效不可靠,風險也高,而琴納是用生物化學的方法,可以不斷地制造疫苗。1979 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布,天花被徹底消滅,這是人類傳染病史上的大事!

即使是到了20世紀初,也還有過兩次非常大的傳染病流行。一次是1918-1919 年“西班牙流感”,全球有2500-5000 萬人喪失生命;再一次是1920 年代昏睡性的“腦炎”――主要發(fā)生在歐洲,然后傳到別的地方去。迄今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一個說法,完全解釋這兩次大流行病為什么那么厲害。在這之后,我們曉得,最重要的就是愛滋病、埃波拉病這些東西?梢赃@樣講,我們現(xiàn)在所知道的歷史上最重要的傳染病之大規(guī)模流行,都是人類文明進化帶來的。它們是人類文明進程中付出的非常慘重的代價,對人類本身提出了嚴重的挑戰(zhàn)。人類文明每一次戰(zhàn)勝了這些挑戰(zhàn),就又獲得了更強有力的技術手段和社會組織方式。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附4:補充閱讀資料    《從歷史到現(xiàn)實的一些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

歷史上的鼠疫大流行:鼠疫首次大流行發(fā)生于6世紀(520―565),起源于中東自然疫源地,流行中心在中近東地中海沿岸。這次流行持續(xù)了50-60年,流行極期每天死亡5000-10000人,死亡總數(shù)近1億人。這次大流行導致了東羅馬帝國的衰退。第二次大流行發(fā)生于14世紀(1346―1665),其起源眾說不一。有人認為起源于美索布達米亞,因十字軍遠征,波及其它國家和地區(qū)。不少醫(yī)學史家認為此次流行可能起源于中國、印度、中亞和俄羅斯南部,上述國家和地區(qū)存在著古老的鼠疫疫源地。此次流行此起彼伏持續(xù)近300年,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歐洲為甚。歐洲死亡人2千5百萬人,占當時歐洲人口的四分之一;意大利和英國死者達其人口的半數(shù)。這次大流行在醫(yī)學史上稱為“黑死病”。第三次大流行始于19世紀末(1894年),它是突然爆發(fā)的,至20世紀30年代達最高峰,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個國家,死亡達千萬人以上。此次流行傳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區(qū)之廣,遠遠超過前兩次大流行。這次流行的一個特點是疫區(qū)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區(qū),家棲及半家棲動物中也有猛烈流行;另一個特點是控制流行比前兩次迅速、徹底?刂蒲杆、徹底的原因是當時已發(fā)現(xiàn)了鼠疫的病原體――鼠疫桿菌(耶爾森菌),初步弄清了鼠疫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并加強了國際檢疫措施,使人類與鼠疫的斗爭進入了科學階段。(原載《傳染病信息》1998年第11卷第3期一戰(zhàn)期間)

歷史上的霍亂:霍亂病名始見于中醫(yī)經典《內經》,漢朝《傷寒論》中也有所論述,清朝還有專著《霍亂論》。它是由病菌引起、由不潔飲食傳染的急性腸道傳染病,患者劇烈腹瀉、脫水甚至死亡,因為發(fā)病猛、傳播快、影響大,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確定為必須國際檢疫的傳染病之一。20世紀90年代,霍亂患者數(shù)量呈現(xiàn)上升趨勢。世界衛(wèi)生組織稱,它是對全球的永久威脅,并說“威脅在增大”。專家認為,霍亂之所以多年后卷土重來與環(huán)境惡化、衛(wèi)生設施落后、居住條件惡劣、營養(yǎng)不良等因素有關,比如1991年秘魯霍亂肆虐,主要在于它缺少清潔飲用水;魜y很容易防治,只要不飲被病菌污染的水、不吃生冷不潔食物就不會感染。自2006年8月津巴布韋暴發(fā)霍亂疫情以來,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數(shù)持續(xù)上升。哈特爾首先指出,這次津巴布韋霍亂疫情之所以如此嚴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該國供水和衛(wèi)生方面的基礎設施落后。另外,該國的衛(wèi)生系統(tǒng)也處于癱瘓狀態(tài)。

非典(SARS):非典型肺炎,簡稱非典,專業(yè)術語稱作“嚴重急性呼吸系統(tǒng)綜合征”。非典曾經像一位不速之客,于2002年的冬季悄然降臨于我國南方,在2003年的春夏之交迅速蔓延至全國大多數(shù)地方,并造成世界范圍的流行。其來勢之猛,危害之烈,至今想來仍令人心悸!這次非典是一次重大的突發(fā)性公共衛(wèi)生事件,它為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改革與社會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敲響了警鐘。非典為什么會發(fā)生?為什么會大面積流行?我們靠什么最終戰(zhàn)勝了它?抗擊非典的勝利給了我們哪些經驗與啟示?在非典過去6年后的今天,重新回顧非典從發(fā)生到蔓延再到被戰(zhàn)勝的全過程,對于我們解答這些問題,無疑是會有益處的。

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種由病毒(VIRUS)感染偶蹄類動物(如豬、牛、羊、鹿等)所產生的疾病,其特征為受感染之偶蹄類動物的口、足等部位皮膚會出現(xiàn)水泡,而造成部份動物死亡,影響畜牧產業(yè)的發(fā)展甚巨,故普受各國的重視。人類可能通過接觸受感染動物而罹患口蹄疫,但這種情況很罕見, 因為口蹄疫病毒對胃酸敏感,所以人類通常不會通過食用肉類感染口蹄疫病毒。值得注意的是,該癥狀與另外一種病毒疾病的癥狀類似,那種疾病通常稱為“手足口病”,更頻繁地發(fā)生在人類身上,特別是小兒;那種疾病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另一種病毒引起,它是一種稱為柯薩奇A病毒的腸道病毒。

禽流感:禽流感(Bird Flu或Avian Influenza)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也能感染人類,感染后的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高熱、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數(shù)伴有嚴重的肺炎,嚴重者心、腎等多種臟器衰竭導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和眼結膜等多種途徑傳播,人員和車輛往來是傳播本病的重要因素。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它是一種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種亞型(也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被國際獸疫局定為甲類傳染病,又稱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按病原體類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類。非致病性禽流感不會引起明顯癥狀,僅使染病的禽鳥體內產生病毒抗體。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類出現(xiàn)輕度呼吸道癥狀,食量減少,產蛋量下降,出現(xiàn)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為嚴重,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的雞群常!叭姼矝]”。

瘋牛。号DX海綿狀病,簡稱BSE。這種病多發(fā)生在4歲左右的成年牛身上。其癥狀不盡相同,多數(shù)病牛中樞神經系統(tǒng)出現(xiàn)變化,行為反常,煩躁不安,對聲音和觸摸,尤其是對頭部觸摸過分敏感,步態(tài)不穩(wěn),經常亂踢以至摔倒、抽搐。發(fā)病初期無上述癥狀,后期出現(xiàn)強直性痙攣,糞便堅硬,兩耳對稱性活動困難,心搏緩慢(平均50次/分),呼吸頻率增快,體重下降,極度消瘦,以至死亡。食用被瘋牛病污染了的牛肉、牛脊髓的人,有可能染上致命的克羅伊茨費爾德―雅各布氏癥(簡稱克-雅氏癥),其典型臨床癥狀為出現(xiàn)癡呆或神經錯亂,視覺模糊,平衡障礙,肌肉收縮等。病人最終因精神錯亂而死亡。

 

 

 

 

三.高考真題

01.(2001上海歷史5)祖國醫(yī)學在世界上獨樹一幟,下列人物按他們所處時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C W.w.w.k.s.5.u.c.o.m

A.張仲景 扁鵲 孫思邈 李時珍    B.孫思邈 扁鵲 張仲景 李時珍

C.扁鵲 張仲景 孫思邈 李時珍    D.扁鵲 李時珍 張仲景 李時珍

試題詳情

兔  【釋名】┅┅  【集解】┅┅(時珍曰)┅┅或謂兔無雄,而中秋望月中顧兔以孕者,不經之說也。┅┅

肉  【氣味】辛,平,無毒。┅┅(弘景曰)兔肉為羹,益人。妊娠不可食,令子缺唇,┅┅(藏器曰〕兔┅┅,子從口出,故妊婦忌之,非獨為缺唇也。  【主治】補中益氣

【發(fā)明】┅┅其性寒而解熱┅┅,故又能治消漏,┅┅虛寒者,宜戒之。┅┅  【附方】┅┅

血  【氣味】┅┅

                          ――李時珍:《本草綱目》第五十一卷,“獸部”。

問題:

(1)《本草綱目》一般分那幾個門類來介紹一種藥物?其中糾正了前人關于兔子的什么錯誤說法?(4分)

(2)從材料看,《本草綱目》有何不足之處?(2分)

(3)總結《本草綱目》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史上的主要貢獻。(3分)

答案要點及解析:

(1)(根據括號中的詞語作答,集解中有關于兔子受孕的說法)釋名、集解、氣味、主治、發(fā)明、附方等;望月而孕。

(2)(從對兔肉的說明中可看出)沒有否定或糾正前人的某些錯誤說法(如孕婦忌吃兔肉)。

(3)(結合教材和材料,進行適當概括)對16世紀以前傳統(tǒng)中醫(yī)藥的研究進行了全面總結;創(chuàng)立了新的藥物分類法;糾正了前人的一些錯誤說法。

 

 

試題詳情

四.預測演練

01.為中醫(yī)學奠定理論基礎的著作是   B

A.《神農本草經》   B.《黃帝內經》    C.《傷寒雜病論》  D.《四部醫(yī)典》

試題詳情

02.韓劇《大長今》的播出,擴大了中醫(yī)在世界的影響。下列關于中醫(yī)表述正確的是  A

①《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yī)學的理論基礎 ②李時珍被譽為中國的“藥王”

③《唐本草》是最早的官方頒布的藥典 ④華佗被譽為“神醫(yī)”是“四診法”的創(chuàng)始人

A.①③    B. ②④    C.①④    D.②③

試題詳情

03.新中成立以來,1958年成功防治血吸蟲病,2003年取得“非典”斗爭的偉大勝利……主要依靠的都是    D

①黨和政府的領導  ②醫(yī)學科技的進步  ③國際上廣泛合作  ④群眾的參與和努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試題詳情

04.近年來,禽流感、口啼疫、豬流感等新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不斷發(fā)生,甚至鼠疫、霍亂等舊的傳染病也在局部地區(qū)死灰復燃……這些現(xiàn)象給我們的主要啟示是    C

A.人類末日來臨               B.進行醫(yī)學研究        

C.貫徹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         D.尋找更衛(wèi)生、更安全的宜居環(huán)境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