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D(A“槌”應該讀“chuí”,B“淥”應該讀“l(fā)ù”,C“咎”應該讀“jiù”)
2.C(A“溟”應為“冥”,B“萋”應為“凄”,D“催”應為“摧”)
3.C(A“音容笑貌”常用作懷念之詞,B“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莊嚴或正大,C“換湯不換藥”一般指形式改變而實質沒有變,D“慷慨激昂”指情緒激動昂揚,而非“大方不吝惜”之意)
4.D(A語序不當,應將“不僅”移至“國外”之前;B主賓搭配不當,“問題”是…“過程”搭配不當;C表意不明,“位于石家莊市區(qū)22公里處”不能說明確切位置)
5.B(A項“到底答不答應他的要求,我的小寶貝?”這是一句話,“我的小寶貝”在句子里是稱謂倒裝,應將“請求”后的問號改為逗號;C項應用省略號表示斷斷續(xù)續(xù)地說話,而不應該用破折號;D項前面三句話提出了三個問題,但都不是疑問,而是陳述三個方面的問題,因此不應該使用問號)
6.D(“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意氣慷慨,“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格調悲涼,詞的下片不是由悲涼而慷慨,而是由慷慨而悲涼)
7.C(經過前面的鋪寫渲染,詩人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離愁別緒噴涌而出,這不是含蓄地表達送別之情而是直抒胸臆)
8.B(B項四句都寫到了景物,且將深深的感情寓于寫景之中,寫法與本詩相同)
9.B(“戶”是“門”,“趨”是“小步快走”,“檄”是指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曉諭或聲討的公文)
10.D(A句“從”意為“參加”;B句“從”意為“跟隨”;C句“從”意為“聽從”;D句“從”是使動用法,或譯為“帶領”,與“從數騎出”中的“從”用法相同)
11.C(第356都是寫史可法的)
12.C(C項說“師生二人都是優(yōu)秀的軍事人才”無文中依據,從文中敘述看,不能判斷左光斗是優(yōu)秀的軍事人才)
13.參考譯文
1左忠毅公看完文章后,就脫下貂皮外衣蓋在這個讀書人的身上(并)為(他)關門(以防風寒)。
2有一天,(獄卒)讓史可法換上破衣服,穿著草鞋,背著筐,拿著長產?,裝作打掃垃圾的人。
3(他)與我去世的父親交好,說獄中的話語是親自從史公處聽到的。
14.默寫
1只是當時已惘然 2暮靄沉沉楚天闊 3千巖萬轉路不定 4鏡中衰鬢已先斑
5萬里悲秋常作客 6羽扇綸巾,檣櫓灰飛煙滅 7舞榭歌臺 8縱豆蔻詞工
9花自飄零水自流 10幽咽泉流冰下難 11非常之觀 12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15.⑴以動寫靜,動靜結合,(1分),老牛自行歸來,寒鴉站立牛背,寒鴉之靜附于牛之動,牛之動包含了寒鴉之靜,動靜相襯,構成了新穎的畫面(2分)
⑵通過寫青竹繞籬,綠水映陂,榆錢落盡,槿花稀疏,牛背寒鴉等景物,描繪出一幅靜謐淡雅的略帶清寂氣息的村居圖,表達了詩人閑適寧靜的心境(3分)
16.1驚詫是因為小蟲在快要被水淹沒之際突然躍上水面,借助水面張力迅速逃生;2敬佩是因為小小的蟲兒不僅知道潛藏絕技,更懂得尋常之時留一手,把絕技用于危難之時的逃生。
17.主要采用對比手法。文章中小蟲的水中遇險自救與人類危難來臨時的茫然無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18.“水”是本文的線索,起著組織材料、貫穿全文的作用。文章開頭寫作者習劍后被水困于曲橋,看到小蟲遇水逃生,然后寫老者介紹水上漂浮的方法,再寫作者由此想到人們落水時不懂利用水的浮力逃生,最后寫作者站在岸上回望澤國,都是圍繞一個“水”字展開的。
19.A、D,A“表達了對人類生存的憂患之情”理解有誤;D“表達了作用脫險之后的喜悅之情”表述不當。
20.角度一:1從公司選人角度,公司選才“任人唯賢(能)”,不以學歷高低為標準,這種轉變值得稱道。
角度二:2從人的自身發(fā)展角度,只要有真才實學,就有施展的空間,不必因學歷低而自卑。
3從社會角度,社會用人標準的變化有利于人盡其才,有益于社會和諧發(fā)展。
4從學校角度,企業(yè)量才錄用,有利于學?朔逃e弊,培養(yǎng)能力型人才。
(任選兩個角度,各2分,觀點明確1分,有說服力、表述完整1分)
21.又如:1用人不疑,疑人不用(2分)意思是任用某人就不要懷疑他,懷疑人家就干脆別任用他,強調用人重在信任。
2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意思是價格低廉的東西肯定不好,好的東西肯定價格不低廉,強調事物的價值和獲取它的代價相當。
3響水不開,開水不響,意思是燒水時發(fā)出聲響表明水還沒有燒開,水真正燒開了反倒不會發(fā)出聲響,強調真正有本領的人不會自我吹噓(或夸夸其談的人往往沒有真才實學)。
22.作文評改按高考要求。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