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圖象.量取其傾角.由.求出加速度C. 依次算出通過連續(xù)兩計數(shù)點間的加速度.然后求它們的平均值.作為小車的加速度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實驗室給同學們提供了如下實驗器材:滑輪小車、小木塊、長木板、
秒表、砝碼、彈簧秤、直尺,要求同學們用它們來粗略難證牛頓第二定律。
(1)實驗中因涉及的物理量較多,須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來完
成該實驗,即:先保持            不變,驗證物體      
越小加速度越大;再保持          不變,驗證物體          越大,
加速度越大。
(2)某同學的做法是:將長木板的一端放在小木塊上構成一斜面,用小木塊改變
斜面的傾角,保持滑輪小車的質量不變,讓小車沿不同傾角的斜面由頂端無初速釋放,
用秒表記錄小車滑到底端的時間。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改變斜面傾角的目的是                                     
②用秒表記錄小車下滑相同距離(從斜面頂端到底端)所花的時間,而不是記錄下滑相同時間所對應的下滑距
離,這樣做的好處是                              

(3)如果要較準確地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則需利用打點計時器來記錄滑輪小車的運動情況。某同學得到一條用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并在其上
取了O、A、B、C、D、E、F共7個計數(shù)點(圖中每相鄰兩個記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打點記時器打下的點未畫出),打點計時器接的是50HZ的低壓交流電源。他將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紙上,其零刻度和記數(shù)點O對齊。
①下表是某同學從刻度尺上直接讀取數(shù)據(jù)的記錄表,其中最后兩欄他未完成,請你幫他完成

線段
OA



 
 
數(shù)據(jù)(cm)




 
 
②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打點計時器在打A、B、
C、D、E各點時物體的速度,其中打E點的速度
vE=        m/s(取三位有效數(shù)字)
③如某同學已求得A、B、C、D四點的瞬時速度分
別為0.077 m/s、0.120 m/s、0.161 m/s 、0.203 m/s。試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和你求得的E點速度在下面所給的坐標中,作出v-t圖象。要求標明坐標及其單位,坐標的標度值(即以多少小格為一個單位)大小要取得合適,使作圖和讀數(shù)方便,并盡量充分利用坐標紙。從圖象中求得物體的加速度
a=         m/s2(取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實驗室給同學們提供了如下實驗器材:滑輪小車、小木塊、長木板、秒表、砝碼、彈簧秤、直尺,要求同學們用它們來粗略難證牛頓第二定律。

(1)實驗中因涉及的物理量較多,須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來完成該實驗,即:先保持            不變,驗證物體       越小加速度越大;再保持          不變,驗證物體          越大,加速度越大。

(2)某同學的做法是:將長木板的一端放在小木塊上構成一斜面,用小木塊改變斜面的傾角,保持滑輪小車的質量不變,讓小車沿不同傾角的斜面由頂端無初速釋放,用秒表記錄小車滑到底端的時間。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改變斜面傾角的目的是                                      ;

②用秒表記錄小車下滑相同距離(從斜面頂端到底端)所花的時間,而不是記錄下滑相

同時間所對應的下滑距離,這樣做的好處是                                    。

(3)如果要較準確地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則需利用打點計時器來記錄滑輪小車的運動情況。某同學得到一條用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并在其上取了O、A、B、C、D、E、F共7個計數(shù)點(圖中每相鄰兩個記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打點記時器打下的點未畫出),打點計時器接的是50HZ的低壓交流電源。他將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紙上,其零刻度和記數(shù)點O對齊。

①下表是某同學從刻度尺上直接讀取數(shù)據(jù)的記錄表,其中最后兩欄他未完成,請你幫他完成

線段

OA

數(shù)據(jù)(cm)

②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打點計時器在打A、B、C、D、E各點時物體的速度,其中打E點的速度vE=        m/s(取三位有效數(shù)字)

③如某同學已求得A、B、C、D四點的瞬時速度分別為       、            、       。試根據(jù)發(fā)上數(shù)據(jù)和你求得的E點速度在下面所給的坐標中,作出v-t圖象。要求標明坐標及其單位,坐標的標度值(即以多少小格為一個單位)大小要取得合適,使作圖和讀數(shù)方便,并盡量充分利用坐標紙。從圖象中求得物體的加速度a=         m/s2(取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系”實驗中,設計出如下的實驗方案,其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已知小車質量M=214.6 g,砝碼盤質量m0=7.8 g,所使用的打點計時器交流電頻率f=50 Hz.其實驗步驟是:

A.按圖中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
B.調節(jié)長木板的傾角,輕推小車后,使小車能沿長木板向下做勻速運動;
C.取下細繩和砝碼盤,記下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m;
D.先接通電源,再放開小車,打出一條紙帶,由紙帶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
E.重新掛上細繩和砝碼盤,改變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重復B-D步驟,求得小車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回答下列問題:
(1)按上述方案做實驗,是否要求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_______  
(填“是”或“否”).
(2)實驗中打出的其中一條紙帶如下圖所示,由該紙帶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_ m/s2.

(3)某同學將有關測量數(shù)據(jù)填入他所設計的表格中,如下表,
次數(shù)
1
2
3
4
5
砝碼盤中砝碼的重力F/N
0.10
0.20
0.29
0.39
0.49
小車的加速度a/(m·s-2)
0.88
1.44
1.84
2.38
2.89
他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畫出a-F圖象(如圖).造成圖線不過坐標原點的一條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該圖線延長線與橫軸的交點可求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其大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系”實驗中,設計出如下的實驗方案,其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已知小車質量M=214.6 g,砝碼盤質量m0=7.8 g,所使用的打點計時器交流電頻率f=50 Hz.其實驗步驟是:

A.按圖中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
B.調節(jié)長木板的傾角,輕推小車后,使小車能沿長木板向下做勻速運動;
C.取下細繩和砝碼盤,記下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m;
D.先接通電源,再放開小車,打出一條紙帶,由紙帶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
E.重新掛上細繩和砝碼盤,改變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重復B-D步驟,求得小車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回答下列問題:
(1)按上述方案做實驗,是否要求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________(填“是”或“否”).
(2)實驗中打出的其中一條紙帶如圖所示,由該紙帶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

(3)某同學將有關測量數(shù)據(jù)填入他所設計的表格中,如下表,
次數(shù)
1
2
3
4
5
砝碼盤中砝碼的重力F/N
0.10
0.20
0.29
0.39
0.49
小車的加速度a/(m·s-2)
0.88
1.44
1.84
2.38
2.89
他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畫出a-F圖象.造成圖線不過坐標原點的一條最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從該圖線延長線與橫軸的交點可求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大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系”實驗中,設計出如下的實驗方案,其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已知小車質量M=214.6 g,砝碼盤質量m0=7.8 g,所使用的打點計時器交流電頻率f=50 Hz.其實驗步驟是:

A.按圖中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
B.調節(jié)長木板的傾角,輕推小車后,使小車能沿長木板向下做勻速運動;
C.取下細繩和砝碼盤,記下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m;
D.先接通電源,再放開小車,打出一條紙帶,由紙帶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
E.重新掛上細繩和砝碼盤,改變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重復B-D步驟,求得小車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回答下列問題:
(1)按上述方案做實驗,是否要求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________(填“是”或“否”).
(2)實驗中打出的其中一條紙帶如圖所示,由該紙帶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

(3)某同學將有關測量數(shù)據(jù)填入他所設計的表格中,如下表,
次數(shù)
1
2
3
4
5
砝碼盤中砝碼的重力F/N
0.10
0.20
0.29
0.39
0.49
小車的加速度a/(m·s-2)
0.88
1.44
1.84
2.38
2.89
他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畫出a-F圖象.造成圖線不過坐標原點的一條最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從該圖線延長線與橫軸的交點可求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大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