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華.要求開放天津.寧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嚴辭拒絕.并表示如果“夷商將貨船駛至浙江.天津地方 .“定當立時驅逐出洋 . (1)材料一反映了當時中.英兩國怎樣的歷史狀況? 材料二 18世紀中期以后.廣州是清政府對外貿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開埠后.城市商業(yè)中心由城東南的“南市 逐漸轉移到城北沿蘇州河新閘一帶的租界地區(qū).全國對外貿易的中心逐漸由廣州轉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開埠后.城市經濟中心由城東北沿河一帶逐漸轉移到城東南的租界地區(qū).天津逐漸成為北方外貿中心.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廣州.上海.天津發(fā)展成近代大城市. (2)廣州.上海.天津被開辟為通商口岸各依據什么不平等條約?概括材料三反映的中國近代口岸城市發(fā)展的主要特點. 圖一 圖二 圖三 (3)依據.結合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說明新時期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格局.指出圖三所示地區(qū)與前兩地開發(fā)時相比.在經濟運行環(huán)境方面的最大優(yōu)勢. (4)依據材料二.三和圖一-三示.并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分別指出近代.當代中國經濟發(fā)展與世界經濟發(fā)展趨勢的關系. 答案 (1)英國工業(yè)革命已開始.需要開辟海外市場,中國處于封建社會末期.閉關鎖國. (2)廣州.上海依據.天津依據,開埠通商引起全國外貿中心的轉移.設立租界引起相關城市商業(yè)或經濟中心的轉移. (3)逐漸形成“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內地 的格局.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形成.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