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5 A .探究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其浸人深度的關系 B .說明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的體積大小有關 C . 探究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D .驗證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10 .兩個電阻.分別通過相同的電量后產生相等的熱量. A .兩個電阻的阻值一定相等 B .通過兩個電阻的電流一定相等 C .兩個電阻兩端的電壓一定相等 D .兩個電阻的通電時間一定相等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同一物體分別逐漸浸入到水和酒精中,為了便于操作和準確收集數(shù)據(jù),用升降臺調節(jié)溢水杯的高度來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他們觀察并記錄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及排開液體的體積.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

液體種類 實驗
序號
物體重力
G/N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N 物體受到的
浮力F/N
排開液體
體積V/cm3
水ρ=
1.0 g/cm3
1 2 1.5 0.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
ρ酒精=
0.8 g/cm3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結論:當
液體密度
液體密度
相同時,物體
排開液體體積
排開液體體積
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1、4或2、5或3、6
1、4或2、5或3、6
可初步得出結論: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2)通過比較每次實驗中物體受到的浮力和它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系,還可以驗證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
原理.
(3)本實驗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選用了不同液體并進行了多次實驗,其目的是
A
A
 (選填字母序號). A.尋找普遍規(guī)律   B.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4)實驗中小明同學觀察到將同一個物體浸沒在密度越大的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
.于是他靈機一動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重1.5N的物塊,如圖甲所示.當他把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0.5N,他就在0.5N處對應標上1.0g/cm3的字樣;當他把物塊浸沒在酒精中時,如圖丙所示,應該在彈簧測力計刻度盤的
0.7
0.7
N處對應標上0.8g/cm3字樣,聰明的他就將圖甲所示裝置改裝成了一個能測液體密度的密度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同一物體分別逐漸浸入到水和酒精中,為了便于操作和準確收集數(shù)據(jù),用升降臺調節(jié)溢水杯的高度來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他們觀察并記錄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及排開液體的體積.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

 液體種類
 實驗序號
 物體重力
G(N)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N)
 物體受到浮力F(N)
 排開液體體積V(cm3
 水
ρ=1.0g/cm3
 1
 2
 1.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
ρ酒精=0.8g/cm3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實驗所用物體的重力為  N,第一次實驗中物體所受的浮力F=  N.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結論:當液體的種類相同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越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可初步得出結論: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3)請你計算出第一次實驗中物體排開水受到的重力G=  N.通過比較每次實驗中物體受到的浮力和它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系,還可以驗證  原理.
(4)本實驗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選用了不同液體并進行了多次實驗,其目的是為了  (選填字母序號).
A.尋找普遍規(guī)律
B.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5)實驗中小明同學觀察到將同一個物體浸沒在密度越大的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  .于是他靈機一動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重1.5N的物塊,如圖甲所示;當他把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0.5N,他就在0.5N處對應標上1.0g/cm3的字樣;當他把物塊浸沒在酒精中時,如圖丙所示,應該在彈簧測力計刻度盤的  N處對應標上0.8g/cm3字樣,聰明的他就將圖甲所示裝置改裝成了一個能測液體密度的密度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同一物體分別逐漸浸入到水和酒精中,為了便于操作和準確收集數(shù)據(jù),用升降臺調節(jié)溢水杯的高度來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他們觀察并記錄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及排開液體的體積.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

 液體種類

 實驗序號

 物體重力

G(N)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N)

 物體受到浮力F(N)

 排開液體體積V(cm3

 水

ρ=1.0g/cm3

 1

 2

 1.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

ρ酒精=0.8g/cm3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實驗所用物體的重力為  N,第一次實驗中物體所受的浮力F=  N.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結論:當液體的種類相同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越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可初步得出結論: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3)請你計算出第一次實驗中物體排開水受到的重力G=  N.通過比較每次實驗中物體受到的浮力和它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系,還可以驗證  原理.

(4)本實驗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選用了不同液體并進行了多次實驗,其目的是為了  (選填字母序號).

A.尋找普遍規(guī)律

B.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5)實驗中小明同學觀察到將同一個物體浸沒在密度越大的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  .于是他靈機一動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重1.5N的物塊,如圖甲所示;當他把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0.5N,他就在0.5N處對應標上1.0g/cm3的字樣;當他把物塊浸沒在酒精中時,如圖丙所示,應該在彈簧測力計刻度盤的  N處對應標上0.8g/cm3字樣,聰明的他就將圖甲所示裝置改裝成了一個能測液體密度的密度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華同學探究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他用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測得一石塊的重力為10牛如圖(a)所示,將這塊石頭一部分浸在酒精中如圖(b)所示,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8牛;將這塊石頭浸沒在酒精中如圖(c)所示,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6牛;最后將石頭浸沒在水中如圖(d)所示,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5牛.請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及相關條件歸納得出結論:

①分析比較圖中(b)和(c)的實驗,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
②分析比較圖中(c)和(d)的實驗,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同一物體分別逐漸浸入到水和酒精中,為了便于操作和準確收集數(shù)據(jù),用升降臺調節(jié)溢水杯的高度來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他們觀察并記錄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及排開液體的體積.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

液體種類實驗
序號
物體重力
G/N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N物體受到的
浮力F/N
排開液體
體積V/cm3
水ρ=
1.0 g/cm3
121.50.550
21.01.0100
30.51.5150
酒精
ρ酒精=
0.8 g/cm3
421.60.450
51.20.8100
60.81.2150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結論:當______相同時,物體______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可初步得出結論: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2)通過比較每次實驗中物體受到的浮力和它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系,還可以驗證______原理.
(3)本實驗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選用了不同液體并進行了多次實驗,其目的是______ (選填字母序號). A.尋找普遍規(guī)律  B.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4)實驗中小明同學觀察到將同一個物體浸沒在密度越大的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______.于是他靈機一動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重1.5N的物塊,如圖甲所示.當他把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0.5N,他就在0.5N處對應標上1.0g/cm3的字樣;當他把物塊浸沒在酒精中時,如圖丙所示,應該在彈簧測力計刻度盤的______N處對應標上0.8g/cm3字樣,聰明的他就將圖甲所示裝置改裝成了一個能測液體密度的密度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