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老子》)

7、詩詞鑒賞(8分)

太常引  辛棄疾

       健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一輪秋影轉(zhuǎn)秋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青光更多

14、月亮的別稱除本文外,還有:        等。(1分)

15、選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3分)

A、起句“轉(zhuǎn)”、“又”字,抒發(fā)了日月輪回,人生短暫的感傷,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

B、“把酒問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是通過問月來表達年事漸高、無可奈何的情感。

C、“斫去桂婆娑,人道是、青光更多”是運用借喻手法表達鏟除朝廷中投降派的決心。

D、本詞運用了虛實結(jié)合、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借月詠懷,語言蘊藉而又不失明快。

16、散文家梁衡在《把欄桿拍遍》一文中說“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用刀和劍刻成的!薄安皇怯媚珌韺,而是蘸著血和淚涂抹而成的!,結(jié)合本詞內(nèi)容,談談對這兩句話的理解。(4分)

 

 

8、D

請在這里輸入關鍵詞: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老子的自然文藝觀

玄珠

如果說先秦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文藝觀最突出的特點是“尚用”,那么先秦時代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文藝觀最突出的特點則是“貴真”。“貴真”的觀念由莊子提出,其前提是“法天”,“法天”的思想即是繼承了老予“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的。由“道法自然”出發(fā),老子的文藝觀可定論為自然文藝觀。

老子的自然文藝觀是以其“道”論為基礎的!暗馈笔侵袊軐W的基本概念,也是中國古典文論的基本概念!暗馈弊衷诩坠俏闹猩袥]出現(xiàn),西周早期金文與文獻中的“道”僅指道路,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道的內(nèi)涵不斷擴展并成為中華文化的核心和理論原點。經(jīng)過道儒兩家的詮釋及后世發(fā)展,道在中華文化中的含義有:道是世界的本原和本體;道是萬物運行的規(guī)律、法則和必然;道是事物內(nèi)在的規(guī)定性和本質(zhì);道是公正、善、高尚;道是美,是藝術(shù)的真諦。

老子的“自然之道”用于社會政治,就是“無為而治”!笆且允ト颂師o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盁o為’’有兩層意思,一是完全順應自然規(guī)律,不妄為,不強為,不做違反自然規(guī)律的事情。二是凡合乎自然規(guī)律的事則必須去做,在做的過程中也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雖然老子反對言說,其主要的觀點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但老子的“自然之道”的觀念仍然可運用于對語言藝術(shù)的要求,主要是在言辭表達上要合手自然。正如老子自己所說,“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語言的表述,也應該是以“淡”益的。老子與孔子一樣痛恨巧言令色,但孔子主張必言傳道,老子卻主張“希言”,主張“善者不辯,辯者不善”,主張“大辯若訥,大巧若拙”,這雖然有些偏激,也不妨視為對堆砌辭藻的語言表達方式的一種蔑視。

老子在論述大道玄奧莫測時,用“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來形容它。因為它們在事實上又觸及到文藝的高超玄妙的境界,所以又可視為對老子自然文藝觀的闡發(fā)。在老子看來,高超的藝術(shù)境界是“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顧易生、蔣凡先生在《先秦兩漢文學批評史》中解釋“大音之聲”的含義大致為:“自然完美、蘊蓄宏深、變化多端之音,其聲悠揚回蕩,若斷若續(xù),混沌要妙,莫辨宮商,達到高度的和諧,聞者既不能聽清,也不聲聽!边@種大音,就相當于是自然的音樂,而“大象無形”,應是指大道法象,它不是具體的事物形狀,同樣是天道自然之象。這些表述都可以成為老子自然文藝觀的注腳。

從崇尚自然,反對聲色修飾的角度出發(fā),老子認為世俗的那些享樂會使人失去本心。因此他提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的觀點,其目的是強調(diào)圣人應保持內(nèi)心的純樸平靜。而夸飾失真的文藝,因為使人心動亂性,所以成為老子反對的對象。

老子的自然文藝觀影響到莊子,被莊子發(fā)揮為“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發(fā)揮為“天樂”、“天籟”,發(fā)揮為“大美”,對中國后世文化藝術(shù)的影響也頗為深遠的,陶淵明、司空圖等等都是受其濡染了的。

根據(jù)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老子自然文藝觀的一項是

A.不應堆砌辭藻,言辭表達要合乎自然的規(guī)律。

B.強調(diào)文藝的社會功能,反對空洞、沒有教化作用的文章。

C.藝術(shù)的至高境界高度和諧,是無法用具體的形態(tài)來描述的。

D.夸飾失真的文藝,會使人動搖心性,遠離內(nèi)心的純樸平靜。

下列對“道”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道”是中國哲學的基本概念,并被應用到古典文論中,成為一種審美標準。

B.“道”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創(chuàng)造并發(fā)展的特有的哲學觀念,對中華文化影響深遠。

C.“道”在中華文化中的內(nèi)涵十分豐富,而且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不斷演進變化。

D.《老子》用“道”這個核心概念來闡釋很多不同領域的觀點。

下列各項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老子的自然文藝觀主張“道法自然”,反對違反自然規(guī)律的夸飾,這與他的整體哲學觀念是一致的。

B.《老子》中的一些文字并非直接討論文藝問題,但后人可以從中體會到老子崇尚自然的文藝觀念。

C.儒家主張以言傳道,而老子卻主張“希言”,更為深刻的反映出語言形式和文章內(nèi)容之間的關系。

D.莊子受老子自然文藝觀的影響并有所發(fā)揮創(chuàng)造,對中國后世的文化藝術(shù)發(fā)展有很深刻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3屆江西省高二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

老子的自然文藝觀

玄  珠

如果說先秦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文藝觀最突出的特點是“尚用”,那么先秦時代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文藝觀最突出的特點則是“貴真”!百F真”的觀念由莊子提出,其前提是“法天”,“法天”的思想即是繼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的。由“道法自然”出發(fā),老子的文藝觀可定論為自然文藝觀。

老子的自然文藝觀是以其“道”論為基礎的。“道”是中國哲學的基本概念,也是中國古典文論的基本概念!暗馈弊衷诩坠俏闹猩袥]出現(xiàn),西周早期金文與文獻中的“道”僅指道路,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道的內(nèi)涵不斷擴展并成為中華文化的核心和理論原點。經(jīng)過道儒兩家的詮釋及后世發(fā)展,道在中華文化中的含義有:道是世界的本原和本體;道是萬物運行的規(guī)律、法則和必然;道是事物內(nèi)在的規(guī)定性和本質(zhì);道是公正、善、高尚;道是美,是藝術(shù)的真諦。

老子的“自然之道”用于社會政治,就是“無為而治”。“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盁o為”有兩層意思,一是完全順應自然規(guī)律,不妄為,不強為,不做違反自然規(guī)律的事情。二是凡合乎自然規(guī)律的事則必須去做,在做的過程中也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雖然老子反對言說,其主要的觀點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但老子的“自然之道”的觀念仍然可運用于對語言藝術(shù)的要求,主要是在言辭表達上要合乎自然。正如老子自己所說,“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語言的表述,也應該是以“淡”益的。老子與孔子一樣痛恨巧言令色,但孔子主張必言傳道,老子卻主張“希言”,主張“善者不辯,辯者不善”,主張“大辯若訥,大巧若拙”,這雖然有些偏激,也不妨視為對堆砌辭藻的語言表達方式的一種蔑視。

老子在論述大道玄奧莫測時,用“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來形容它。因為它們在事實上又觸及到文藝的高超玄妙的境界,所以又可視為對老子自然文藝觀的闡發(fā)。在老子看來,高超的藝術(shù)境界是“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顧易生、蔣凡先生在《先秦兩漢文學批評史》中解釋“大音之聲”的含義大致為:“自然完美、蘊蓄宏深、變化多端之音,其聲悠揚回蕩,若斷若續(xù),混沌要妙,莫辨宮商,達到高度的和諧,聞者既不能聽清,也不聲聽!边@種大音,就相當于是自然的音樂,而“大象無形”,應是指大道法象,它不是具體的事物形狀,同樣是天道自然之象。這些表述都可以成為老子自然文藝觀的注腳。

從崇尚自然,反對聲色修飾的角度出發(fā),老子認為世俗的那些享樂會使人失去本心。因此他提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略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的觀點,其目的是強調(diào)圣人應保持內(nèi)心的純樸平靜。而夸飾失真的文藝,因為使人心動亂性,所以成為老子反對的對象。

老子的自然文藝觀影響到莊子,被莊子發(fā)揮為“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發(fā)揮為“天樂”、“天籟”,發(fā)揮為“大美”,對中國后世文化藝術(shù)的影響也頗為深遠的,陶淵明、司空圖等等都是受其濡染了的。

1.根據(jù)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老子自然文藝觀的一項是(。

  A.不應堆砌辭藻,言辭表達要合乎自然的規(guī)律。

  B.強調(diào)文藝的社會功能,反對空洞、沒有教化作用的文章。

  C.藝術(shù)的至高境界高度和諧,是無法用具體的形態(tài)來描述的。

  D.夸飾失真的文藝,會使人動搖心性,遠離內(nèi)心的純樸平靜。

2.下列對“道”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道”是中國哲學的基本概念,并被應用到古典文論中,成為一種審美標準。

   B.“道”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創(chuàng)造并發(fā)展的特有的哲學觀念,對中華文化影響深遠。

   C.“道”在中華文化中的內(nèi)涵十分豐富,而且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不斷演進變化。

   D.《老子》用“道”這個核心概念闡釋很多不同領域的觀點。

3.下列各面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老子的自然文藝觀主張“道法自然”,反對違反自然規(guī)律的夸飾,這與他的整體哲學觀念是一致的。

   B.《老子》中的一些文字并非直接討論文藝問題,但后人可以從中體會到老子崇尚自然的文藝觀念。

   C.儒家主張以言傳道,而老子卻主張“希言”,更為深刻地反映出語言形式和文章內(nèi)容之間的關系。

   D.莊子受老子自然文藝觀的影響并有所發(fā)揮創(chuàng)造,對中國后世的文化藝術(shù)發(fā)展有很深刻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

填寫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6分)(任選六空)

    1、錦江春色來天地,                       (杜甫《登樓》)

2、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            。(王羲之《蘭亭集序》)

3、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韓愈《師說》)

4、                        ,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

5、受任于敗軍之際,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諸葛亮《出師表》)

6、                      ,白發(fā)誰家翁媼。(辛棄疾《清平樂》)

7、                      ,俯不怍于人。(《孟子》)

8、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

填寫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選6空)(6分) 

   ① 志士仁人,            ,          。(《論語•衛(wèi)靈公》)

   ②                ,詩成泣鬼神。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                 。(韓愈《師說》)

            ,幽咽泉流冰下難。(白居易《琵琶行》)

⑤最喜小兒無賴,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⑥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      。(王羲之《蘭亭集序》)

⑦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設計必修五語文語文版 語文版 題型:043

課文中第三節(jié)的“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幾句,層層排比,兩兩相對,增強了氣勢,你能試著用這種句式寫一段話來說明一個道理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