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飲酒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1)前四句詩刻畫了詩人自己的形象,請你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說,“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用得最妙,若改成“看”或“望”字則大失其趣,請分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lián)系以前學過的知識,說說中間四句景物描寫的含義。這種描寫與前四句的人物描寫有什么聯(lián)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0年上海市吳淞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題。(12分)
文人與山
⑴“廬山,沒有了文人本來也不要緊,卻少了一種韻味,少了一種風情!边@是余秋雨的一句話。不排除文人的自作多情,但不得不承認,山不在高,有“文”則名。
⑵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于是,泰山成為天下名山。這引得無數(shù)文人都想登到山頂,領略一下“小天下”的滋味。杜甫就發(fā)過宏愿,“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后來還真登上了泰山之巔,在日觀峰看日出。
⑶“凌絕頂”就真的征服了山嗎?孔子、杜甫,雖已在歷史長河中激起絢麗的浪花,但作為肉體的生命終究如電光石火逝去,而泰山仍然巍峨屹立。正是“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⑷看來,山不僅是一種空間意象,同時暗含時間的張力,“踏遍青山人未老”的精力和豪情,終究敵不過鐵定的自然規(guī)律。山就像一位穩(wěn)重、長壽的智者,無言然后德厚,讓人心生敬仰。
⑸至于詩意地山居,一直以來是凡俗之人的奢念。
⑹賈島的《尋隱者不遇》里的隱者,如仙人一般縹緲灑脫,我猜想這隱者并不是真有其人,倒像賈島自己,厭倦了滾滾塵世間的車馬喧囂、人聲鼎沸,于是虛擬了一段與童子的對話,也算是“身在紅塵,心在青山”的一種吧!
⑺那么縱然征服不了山,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何不坐下來與他交朋友?
⑻“幸有我來山未孤”,不知哪個詩人說的,霸道里面分明有心虛的寂寞,還是像李白那樣比較好,獨坐敬亭山,把青山作為知己,與之深情對視,“相看兩不厭”;辛棄疾也不錯,與青山眉目傳情:“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這種平起平坐,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雖然有一定自戀情結(jié)在里面,但真正的“山人合一”,正是這種境界。
⑼而有意思的是,“青山有幸埋終骨”。李白和辛棄疾死后,都魂歸青山,算是真正的“山人合一”了。李白去世后,本來是殯于龍山東麓的,但他生前仰慕南朝詩人謝靈運,曾發(fā)下過“悅謝家青山”、“宅近青山鄰謝眺”的夙愿。五十年后,后人將他的遺骨遷葬于安徽的青山,讓他和謝靈運做了“鄰居”;而辛棄疾去世后,葬于江西鉛山縣的陽原山中,當?shù)厝藶榱思o念辛棄疾,改此山為稼軒山。
⑩山是文人遠隔塵世、隱居避世的一個古典的符號,文人的魂夢總與青山相牽。
⑾很喜歡元朝宋方壺的《山坡羊》那句“青山相待,白云相愛”。后來在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里,作者為了表現(xiàn)黃蓉的聰明伶俐,寫她面對“漁樵耕讀”中的樵子,唱的正是這首《山坡羊》。后來有人戲稱這是“宋代才女唱元曲”,金庸寫書時可能尚未想到這一點,但也說明他對這首曲子太喜歡了,以致犯下一個常識性的錯誤。“青山相待,白云相愛”,視富貴如浮云、隱居青山不求功名的灑脫,何等令人向往!
⑿青山不僅可以做朋友,還可以當書來讀。
⒀清代文人葛慶增有詩云:“書是青山常亂疊,燈為紅豆總相思!
⒁書是青山,這是文人專用的比喻,非常絕妙。
⒂反過來說,青山其實就是一本書。
⒃走近一座青山,就是打開一本好書,崎嶇的山路恰似跌宕的文思,巧奪天工的奇石宛如字字珠璣,游山像讀書,既有“山重水復”的困惑,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⒄而登不同的山,就是讀不同的書,即使是登同一座山,也會“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就像同一個人各個年齡段讀一本書,滋味不盡相同。
⒅初次見山,是見山是山,這是讀山的第一境界,正像讀書的第一階段,初讀一本書,是見書是書,只是停留于表面現(xiàn)象,沒有深入。
⒆然后,見山不是山,正如見書不是書,閱讀者開始懷疑、探究。
⒇最后,見山還是山,終于了悟,正如見書還是書,不過這是讀懂了人生這部大書。
【小題1】根據(jù)文意,解釋第(3)段中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含義。(2分)
【小題2】文章主要寫了三點內(nèi)容,它們是(2分)
山不能被征服,只能讓人敬畏。
(3)
【小題3】簡述第(11)段中“青山相待,白云相愛”的修辭表達作用。(2分)
【小題4】對本文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 )(4分)
A.中國古代文人喜歡山,大致是由于對山的敬畏之心。 |
B.賈島的《尋隱者不遇》其中蘊涵著詩人尋求歸隱的思想感情。 |
C.只有死后歸葬于山,才能體現(xiàn)文人“山人合一”的精神理想。 |
D.舉金庸之例說明文人創(chuàng)作中也會有小瑕疵的。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0年上海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題。(12分)
文人與山
⑴“廬山,沒有了文人本來也不要緊,卻少了一種韻味,少了一種風情!边@是余秋雨的一句話。不排除文人的自作多情,但不得不承認,山不在高,有“文”則名。
⑵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于是,泰山成為天下名山。這引得無數(shù)文人都想登到山頂,領略一下“小天下”的滋味。杜甫就發(fā)過宏愿,“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后來還真登上了泰山之巔,在日觀峰看日出。
⑶“凌絕頂”就真的征服了山嗎?孔子、杜甫,雖已在歷史長河中激起絢麗的浪花,但作為肉體的生命終究如電光石火逝去,而泰山仍然巍峨屹立。正是“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⑷看來,山不僅是一種空間意象,同時暗含時間的張力,“踏遍青山人未老”的精力和豪情,終究敵不過鐵定的自然規(guī)律。山就像一位穩(wěn)重、長壽的智者,無言然后德厚,讓人心生敬仰。
⑸至于詩意地山居,一直以來是凡俗之人的奢念。
⑹賈島的《尋隱者不遇》里的隱者,如仙人一般縹緲灑脫,我猜想這隱者并不是真有其人,倒像賈島自己,厭倦了滾滾塵世間的車馬喧囂、人聲鼎沸,于是虛擬了一段與童子的對話,也算是“身在紅塵,心在青山”的一種吧!
⑺那么縱然征服不了山,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何不坐下來與他交朋友?
⑻“幸有我來山未孤”,不知哪個詩人說的,霸道里面分明有心虛的寂寞,還是像李白那樣比較好,獨坐敬亭山,把青山作為知己,與之深情對視,“相看兩不厭”;辛棄疾也不錯,與青山眉目傳情:“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边@種平起平坐,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雖然有一定自戀情結(jié)在里面,但真正的“山人合一”,正是這種境界。
⑼而有意思的是,“青山有幸埋終骨”。李白和辛棄疾死后,都魂歸青山,算是真正的“山人合一”了。李白去世后,本來是殯于龍山東麓的,但他生前仰慕南朝詩人謝靈運,曾發(fā)下過“悅謝家青山”、“宅近青山鄰謝眺”的夙愿。五十年后,后人將他的遺骨遷葬于安徽的青山,讓他和謝靈運做了“鄰居”;而辛棄疾去世后,葬于江西鉛山縣的陽原山中,當?shù)厝藶榱思o念辛棄疾,改此山為稼軒山。
⑩山是文人遠隔塵世、隱居避世的一個古典的符號,文人的魂夢總與青山相牽。
⑾很喜歡元朝宋方壺的《山坡羊》那句“青山相待,白云相愛”。后來在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里,作者為了表現(xiàn)黃蓉的聰明伶俐,寫她面對“漁樵耕讀”中的樵子,唱的正是這首《山坡羊》。后來有人戲稱這是“宋代才女唱元曲”,金庸寫書時可能尚未想到這一點,但也說明他對這首曲子太喜歡了,以致犯下一個常識性的錯誤。“青山相待,白云相愛”,視富貴如浮云、隱居青山不求功名的灑脫,何等令人向往!
⑿青山不僅可以做朋友,還可以當書來讀。
⒀清代文人葛慶增有詩云:“書是青山常亂疊,燈為紅豆總相思!
⒁書是青山,這是文人專用的比喻,非常絕妙。
⒂反過來說,青山其實就是一本書。
⒃走近一座青山,就是打開一本好書,崎嶇的山路恰似跌宕的文思,巧奪天工的奇石宛如字字珠璣,游山像讀書,既有“山重水復”的困惑,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⒄而登不同的山,就是讀不同的書,即使是登同一座山,也會“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就像同一個人各個年齡段讀一本書,滋味不盡相同。
⒅初次見山,是見山是山,這是讀山的第一境界,正像讀書的第一階段,初讀一本書,是見書是書,只是停留于表面現(xiàn)象,沒有深入。
⒆然后,見山不是山,正如見書不是書,閱讀者開始懷疑、探究。
⒇最后,見山還是山,終于了悟,正如見書還是書,不過這是讀懂了人生這部大書。
1.根據(jù)文意,解釋第(3)段中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含義。(2分)
2.文章主要寫了三點內(nèi)容,它們是(2分)
山不能被征服,只能讓人敬畏。
(3)
3.簡述第(11)段中“青山相待,白云相愛”的修辭表達作用。(2分)
4.對本文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 )(4分)
A.中國古代文人喜歡山,大致是由于對山的敬畏之心。 |
B.賈島的《尋隱者不遇》其中蘊涵著詩人尋求歸隱的思想感情。 |
C.只有死后歸葬于山,才能體現(xiàn)文人“山人合一”的精神理想。 |
D.舉金庸之例說明文人創(chuàng)作中也會有小瑕疵的。 |
E.“見山是山”在初次和最后一次的含義是不同的。
F.山是可以用來讀的,因為它是你的朋友。
5.文章最后把山比成書,是為了突出 (2分)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四川省南充市畢業(yè)生第二次高考適應性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問題。(共23分)
重巒疊嶂間的田園
余秋雨
對于以陶淵明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國民眾不像對魏晉名士那樣陌生,也不像對三國群雄那樣熱絡,處在一種似遠似近、若即若離的狀態(tài)之中。
如果把陶淵明歸入魏晉名士一類,可能有點粗糙。陶淵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時候,阮籍、嵇康也已經(jīng)去世一百多年。他與這兩代人,都有明顯區(qū)別。他對三國群雄為權謀的爭斗看得很透,這與魏晉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與魏晉名士細加對比,就會發(fā)現(xiàn)魏晉名士雖然喜歡老莊卻還不夠自然,在行為上有點故意,有點表演,有點“我偏要這樣”的做作,這就與道家的自然觀念有距離了;而且,魏晉名士身上殘留著太多貴族子弟的氣息,清談中過于互相依賴,過于在乎他人的視線,而真正徹底的放達應該進一步回歸自然個體,回歸僻靜的田園。
于是,我們眼前出現(xiàn)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躍:從漫長的古代史到三國群雄,中國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與軍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晉名士用極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來,讓它回歸個體,悲壯而奇麗地當眾燃燒;陶淵明則更進一步,不要悲壯,不要奇麗,更不要當眾,也未必燃燒,只在都邑的視線之外過自己的生活。
安靜,是一種哲學。在陶淵明看來,魏晉名士的獨立如果達不到安靜,也就無法長時間保持,要么凄凄然當眾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過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確實作出了奮斗的人物,但他們沒有為找回來的自我安排合適的去處,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綁架了。陶淵明說了,這個合適的去處只有一個,那就是安靜。
在陶淵明之前,屈原和司馬遷也得到過被迫的安靜,但他們的全部心態(tài)已與朝廷興衰割舍不開,因此即使身在安靜處也無時無刻不惦念著那些不安靜的所在。陶淵明正好相反,雖然在三四十歲之間也外出斷斷續(xù)續(xù)做點小官,但所見所聞使他越來越殷切地惦念著田園;厝グ,再不回去,田園荒蕪了。他天天自催。
這樣一個陶淵明,應該更使民眾感到陌生。盡管他的言詞非常通俗,絕無魏晉名士的艱澀,但民眾的接受從來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轟動,而陶淵明恰恰拒絕轟動。民眾還在乎故事,而陶淵明又恰恰沒有故事。因此,陶淵明理所當然地處于民眾的關注之外。同時,也處于文壇的關注之外,因為幾乎所有的文人都學不了他的安靜,他們不敢正眼看他。他們的很多詩文其實已經(jīng)受了他的影響,卻還是很少提他。
到了唐代,陶淵明還是沒有產(chǎn)生應有的反響。好評有一些,比較零碎。直到宋代。
尤其是蘇東坡,才真正發(fā)現(xiàn)陶淵明的光彩。蘇東坡是熱鬧中人,由他來激贊一種幾百年前的安靜,容易讓人信任。細細一讀,果然是好。于是,陶淵明成了熱門。
由此可見,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霧遮蓋數(shù)百年之久的,這種云霧主要是朦朧在民眾心間。大家只喜歡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亂喊,卻完全沒有注意那一脈與天相連的隱隱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驚世高峰。
直到宋代,尤其是蘇東坡,才真正發(fā)現(xiàn)陶淵明的光彩。由此可見,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霧遮蓋數(shù)百年之久的,這種云霧主要是朦朧在民眾心間。大家只喜歡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亂喊,卻完全沒有注意那一脈與天相連的隱隱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驚世高峰。陶淵明這座高峰,以自然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筆描寫自然。
請看: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
有了高遠的心懷,有可能主動地對自己作邊緣化處理。而且,即便處在邊緣,也還是充滿意味。魏晉名士對人生的高層次思考方位卻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靜、優(yōu)雅。
他終于寫出了自己的歸結(jié)性思考: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形影神贈答詩》
“大化”——一種無從阻遏、也無從更改的自然巨變,一種既造就了人類,又不理會人類的生滅過程,一種絲毫未曾留意任何輝煌、低劣、咆哮、哀嘆的無情天規(guī),一種足以裹卷一切、收羅一切的颶風和烈焰,一種撫摩一切、又放棄一切的從容和冷漠——成了陶淵明的思維起點。陶淵明認為我們既然已經(jīng)跳入其間,那么,就要確認自己的渺小和無奈。而且,一旦確認,我們也就徹底自如了。徹底自如的物態(tài)象征,就是田園。
(節(jié)選自余秋雨《重巒疊嶂間的田園》,略有刪改)
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
A.陶淵明拒絕轟動,又沒有故事,所以宋代以前一直不為民眾和文壇接受。
B.第一段中劃線處“他可能還會覺得”的內(nèi)容,從字面上看是陶淵明覺得,實質(zhì)上是作者覺得。
c.陶淵明雖然也斷斷續(xù)續(xù)地做過一些小官,但他對田間勞動更感興趣,他惦念著自己的田園,擔心自己的田園荒蕪了,因此辭官回到了田園。
D.中國的文化人格從漫長的古代到東晉末期出現(xiàn)了三次非常重要的發(fā)展變化。
E.本文采用了比較、比喻、欲揚先抑等手法,增強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取得了很好的藝術表達效果。
2.文章開頭說:“如果把陶淵明歸入魏晉名士一類,可能有點粗糙”,“可能有點粗糙”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作者這樣說的理由是什么?該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3.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說明“安靜”對中國文化人的影響。(5分)
4.作者在文末說,大家只喜歡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亂喊,卻完全沒有注意那一脈與天相連的“隱隱青褐色的高峰”。從古到今很多文人都喜歡成為“土坡”,不愿成為“被遮蓋數(shù)百年之久的高峰”。針對這一文化現(xiàn)象,談談你的看法。(8分)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問題。(共23分)
重巒疊嶂間的田園
余秋雨
對于以陶淵明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國民眾不像對魏晉名士那樣陌生,也不像對三國群雄那樣熱絡,處在一種似遠似近、若即若離的狀態(tài)之中。
如果把陶淵明歸入魏晉名士一類,可能有點粗糙。陶淵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時候,阮籍、嵇康也已經(jīng)去世一百多年。他與這兩代人,都有明顯區(qū)別。他對三國群雄為權謀的爭斗看得很透,這與魏晉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與魏晉名士細加對比,就會發(fā)現(xiàn)魏晉名士雖然喜歡老莊卻還不夠自然,在行為上有點故意,有點表演,有點“我偏要這樣”的做作,這就與道家的自然觀念有距離了;而且,魏晉名士身上殘留著太多貴族子弟的氣息,清談中過于互相依賴,過于在乎他人的視線,而真正徹底的放達應該進一步回歸自然個體,回歸僻靜的田園。
于是,我們眼前出現(xiàn)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躍:從漫長的古代史到三國群雄,中國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與軍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晉名士用極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來,讓它回歸個體,悲壯而奇麗地當眾燃燒;陶淵明則更進一步,不要悲壯,不要奇麗,更不要當眾,也未必燃燒,只在都邑的視線之外過自己的生活。
安靜,是一種哲學。在陶淵明看來,魏晉名士的獨立如果達不到安靜,也就無法長時間保持,要么凄凄然當眾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過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確實作出了奮斗的人物,但他們沒有為找回來的自我安排合適的去處,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綁架了。陶淵明說了,這個合適的去處只有一個,那就是安靜。
在陶淵明之前,屈原和司馬遷也得到過被迫的安靜,但他們的全部心態(tài)已與朝廷興衰割舍不開,因此即使身在安靜處也無時無刻不惦念著那些不安靜的所在。陶淵明正好相反,雖然在三四十歲之間也外出斷斷續(xù)續(xù)做點小官,但所見所聞使他越來越殷切地惦念著田園。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園荒蕪了。他天天自催。
這樣一個陶淵明,應該更使民眾感到陌生。盡管他的言詞非常通俗,絕無魏晉名士的艱澀,但民眾的接受從來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轟動,而陶淵明恰恰拒絕轟動。民眾還在乎故事,而陶淵明又恰恰沒有故事。因此,陶淵明理所當然地處于民眾的關注之外。同時,也處于文壇的關注之外,因為幾乎所有的文人都學不了他的安靜,他們不敢正眼看他。他們的很多詩文其實已經(jīng)受了他的影響,卻還是很少提他。
到了唐代,陶淵明還是沒有產(chǎn)生應有的反響。好評有一些,比較零碎。直到宋代。
尤其是蘇東坡,才真正發(fā)現(xiàn)陶淵明的光彩。蘇東坡是熱鬧中人,由他來激贊一種幾百年前的安靜,容易讓人信任。細細一讀,果然是好。于是,陶淵明成了熱門。
由此可見,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霧遮蓋數(shù)百年之久的,這種云霧主要是朦朧在民眾心間。大家只喜歡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亂喊,卻完全沒有注意那一脈與天相連的隱隱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驚世高峰。
直到宋代,尤其是蘇東坡,才真正發(fā)現(xiàn)陶淵明的光彩。由此可見,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霧遮蓋數(shù)百年之久的,這種云霧主要是朦朧在民眾心間。大家只喜歡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亂喊,卻完全沒有注意那一脈與天相連的隱隱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驚世高峰。陶淵明這座高峰,以自然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筆描寫自然。
請看: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
有了高遠的心懷,有可能主動地對自己作邊緣化處理。而且,即便處在邊緣,也還是充滿意味。魏晉名士對人生的高層次思考方位卻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靜、優(yōu)雅。
他終于寫出了自己的歸結(jié)性思考: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形影神贈答詩》
“大化”——一種無從阻遏、也無從更改的自然巨變,一種既造就了人類,又不理會人類的生滅過程,一種絲毫未曾留意任何輝煌、低劣、咆哮、哀嘆的無情天規(guī),一種足以裹卷一切、收羅一切的颶風和烈焰,一種撫摩一切、又放棄一切的從容和冷漠——成了陶淵明的思維起點。陶淵明認為我們既然已經(jīng)跳入其間,那么,就要確認自己的渺小和無奈。而且,一旦確認,我們也就徹底自如了。徹底自如的物態(tài)象征,就是田園。
(節(jié)選自余秋雨《重巒疊嶂間的田園》,略有刪改)
【小題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
A.陶淵明拒絕轟動,又沒有故事,所以宋代以前一直不為民眾和文壇接受。
B.第一段中劃線處“他可能還會覺得”的內(nèi)容,從字面上看是陶淵明覺得,實質(zhì)上是作者覺得。
c.陶淵明雖然也斷斷續(xù)續(xù)地做過一些小官,但他對田間勞動更感興趣,他惦念著自己的田園,擔心自己的田園荒蕪了,因此辭官回到了田園。
D.中國的文化人格從漫長的古代到東晉末期出現(xiàn)了三次非常重要的發(fā)展變化。
E.本文采用了比較、比喻、欲揚先抑等手法,增強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取得了很好的藝術表達效果。
【小題2】文章開頭說:“如果把陶淵明歸入魏晉名士一類,可能有點粗糙”,“可能有點粗糙”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作者這樣說的理由是什么?該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小題3】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說明“安靜”對中國文化人的影響。(5分)
【小題4】作者在文末說,大家只喜歡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亂喊,卻完全沒有注意那一脈與天相連的“隱隱青褐色的高峰”。從古到今很多文人都喜歡成為“土坡”,不愿成為“被遮蓋數(shù)百年之久的高峰”。針對這一文化現(xiàn)象,談談你的看法。(8分)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四項任選三項)(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孟子二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淵明《飲酒》)
(3)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勸學》)
(4)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隱•錦瑟》)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導練必修一語文粵教版 粵教版 題型:048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