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面是有關(guān)國慶閱兵的新聞報道,請用規(guī)定的符號,直接在原文上修改。

換用號:            增補號:           刪除號:          調(diào)位號:

    新中國成立60周年盛大的國慶閱兵和慶典活動幾乎差不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海外各大媒體紛紛予以報道關(guān)注。以下是兩家國外媒體的報道要點:

    關(guān)聯(lián)社:慶典的規(guī)模反應(yīng)出中國人對新中國成就的自信一一中國從一個飽受戰(zhàn)火摧殘的貧窮國家,變成一個經(jīng)濟和外交大國。

    英國《金融時報》:如果說去年的北京奧運會給中國提供了展示其成就,那么10月1日的閱兵式則將讓人們銘刻中國不斷增強的實力。

3、① “幾乎”和“差不多”去掉一個;② “報道”和“關(guān)注”位置互掉;③ “自信”換成“自豪”;④ “成就”后加“的機會”;⑤ “銘刻”換成“銘記”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期中題 題型:改錯題

下面是有關(guān)國慶閱兵的新聞報道,請修改其中的錯誤。
       新中國成立60周年盛大的國慶閱兵和慶典活動幾乎差不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海外各大媒體紛紛予以報道關(guān)注。以下是兩家國外媒體的報道要點:
       關(guān)聯(lián)社:慶典的規(guī)模反應(yīng)出中國人對新中國成就的自信一一中國從一個飽受戰(zhàn)火摧殘的貧窮國家,變成一個經(jīng)濟和外交大國。
       英國《金融時報》:如果說去年的北京奧運會給中國提供了展示其成就,那么10月1日的閱兵式則將讓人們銘刻中國不斷增強的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1—5題。

   (新華社長江前線2222時電)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1000余華里的戰(zhàn)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qū)域。20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獲港、魯港地區(qū),24小時內(nèi)即已渡過30萬人。21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地點在九江、安慶段。至發(fā)電時止,該路35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23,余部23日可渡完。這一路現(xiàn)已占領(lǐng)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正向南擴展中。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dāng)面之?dāng)骋嗉娂姖⑼,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此種情況,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zhàn),銳不可當(dāng);另一方面,這和國民黨反動派拒絕和平協(xié)定,有很大關(guān)系。國民黨的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拒絕和平,都很泄氣。戰(zhàn)犯湯恩伯21日到蕪湖督戰(zhàn),不起絲毫作用。湯恩伯認(rèn)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弱點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線。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我東路35萬大軍與西路同日同時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所有預(yù)定計劃,都已實現(xiàn)。至發(fā)電時止,我東路各軍已大部渡過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戰(zhàn)中,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dāng)常碱I(lǐng)揚中、鎮(zhèn)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并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我軍前鋒,業(yè)已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

   1. 一篇新聞,主要包括      三部分,其中     是新聞內(nèi)容的提要,    部分大都是簡明地概括報道的事實或中心。      部分要具體展開事實或進一步突出中心。

   2. 上文從兩方議論敵人毫無斗志的原因,這兩方議論為什么一詳一略?兩方面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

  3. 文中為什么多次出現(xiàn)至發(fā)電時止和表示具體數(shù)字的詞語?

  4. 文中此種情況是指什么情況?

  5.“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句中,不料應(yīng)怎樣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后面問題。

新華社長江前線2222時電 ①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1000余華里的戰(zhàn)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②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qū)域。③20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獲港、魯港地區(qū),24小時內(nèi)即已渡過30萬人。④21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地點在九江、安慶段。⑤至發(fā)電時止,該路35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2/3,余部23日可渡完。⑥這一路現(xiàn)已占領(lǐng)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正向南擴展中。⑦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dāng)面之?dāng)骋嗉娂姖⑼,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⑧此種情況,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zhàn),銳不可當(dāng);另一方面,這和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xié)定,有很大關(guān)系。⑨國民黨的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拒絕和平,都很泄氣。戰(zhàn)犯湯恩伯21日到蕪湖督戰(zhàn),不起絲毫作用。

1.畫線部分在新聞里稱為“電頭”,它分別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發(fā)電地點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個要點。“電頭”的作用是: 表明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報道及時。這則消息的電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示了戰(zhàn)役在迅速發(fā)展之中。

2.本文的導(dǎo)語部分是( )

A.新華社長江前線2222時電     B.第①句

C.第①②句                       D.第①②③句

3.將第⑤句中的“至發(fā)電時止”換成“現(xiàn)在”好不好?為什么?

4.第⑧句中的“此種情況”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對本文先寫中路軍的原因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路軍發(fā)起進攻的時間最早。    B.中路軍首先突破敵軍防線。

C.中路軍24小時內(nèi)30萬人全部過江。D.中路軍所遇之?dāng)车挚馆^為頑強。

6.對作者在記敘中插入第⑧⑨兩句議論的用意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贊頌我軍英勇善戰(zhàn)、銳不可當(dāng)?shù)挠⑿蹥飧拧?/span>

B.說明戰(zhàn)犯湯恩伯軟弱懼戰(zhàn),指揮失當(dāng)。

C.揭露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和平協(xié)議的反動本質(zhì)。

D.分析敵軍紛紛潰退、毫無斗志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課文精彩語段閱讀題

 。ㄐ氯A社長江前線2222時電)、偃嗣窠夥跑姲偃f大軍,從1000余華里的戰(zhàn)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②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qū)域。③20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獲港、魯港地區(qū),24小時內(nèi)即已渡過30萬人。④21日下午5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地點在九江、安慶段。⑤至發(fā)電時止,該路35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⑥這一路現(xiàn)已占領(lǐng)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正向南擴展中。⑦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dāng)面之?dāng)骋嗉娂姖⑼,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⑧此種情況,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zhàn),銳不可當(dāng);另一方面,這和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xié)定,有很大關(guān)系。⑨國民黨的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拒絕和平,都很泄氣。⑩戰(zhàn)犯湯恩伯21日到蕪湖督戰(zhàn),不起絲毫作用。⑾湯恩伯認(rèn)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弱點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線。⑿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⒀我東路35萬大軍與西路同日同時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⒁所有預(yù)定計劃,都已實現(xiàn)。⒂至發(fā)電時止,我東路各軍已大部渡過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⒃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戰(zhàn)中,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dāng),占領(lǐng)揚中、鎮(zhèn)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并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⒄我軍前鋒,業(yè)已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

1)第②句“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能否改為“東起江陰,西至九江(不含)”?

2)一則新聞,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新聞內(nèi)容的提要,__________________部分大都是簡明地概括報道的事實或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要具體展開事實或進一步突出中心。

3)上文從敵我兩方議論敵人毫無斗志的原因,這兩方議論為什么一詳一略?能否顛倒?為什么?

4)文中為什么多次出現(xiàn)“至發(fā)電時止”和表示具體數(shù)字的詞語?

5)文中加點的“此種情況”是指什么情況?

6)“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本渲小安涣稀睉(yīng)怎樣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年蘇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新聞兩篇》練習(xí)卷(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列語段,做后面的題目

(新華社長江前線 22日22時電)(1)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1000余華里的戰(zhàn)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2)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qū)域。(3)20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獲港、魯港地區(qū),24小時內(nèi)即已渡過30萬人。(4)21日下午5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地點在九江、安慶段。(5)至發(fā)電時止,該路35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6)這一路現(xiàn)已占領(lǐng)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正向南擴展中。(7)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dāng)面之?dāng)骋嗉娂姖⑼耍翢o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8)此種情況,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zhàn),銳不可當(dāng);另一方面,這和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xié)定,有很大關(guān)系。(9)國民黨的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拒絕和平,都很泄氣。(10)戰(zhàn)犯湯恩伯21日到蕪湖督戰(zhàn),不起絲毫作用。(11)湯恩伯認(rèn)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弱點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線。(12)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13)我東路35萬大軍與西路同日同時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14)所有預(yù)定計劃,都已實現(xiàn)。(15)至發(fā)電時止,我東路各軍已大部渡過南岸,余部 23日可以渡完。(16)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戰(zhàn)中,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dāng)常碱I(lǐng)揚中、鎮(zhèn)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并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17)我軍前鋒,業(yè)已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

1.第(2)句“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能否改為“東起江陰,西至九江(不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篇新聞,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_____________是新聞內(nèi)容的提要,_____________部分大都是簡明地概括報道的事實或中心,_____________部分要具體展開事實或進一步突出中心。

3.上文從兩方議論敵人毫無斗志的原因,這兩方議論為什么一詳一略?兩方面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則消息的主體部分先寫西路軍后寫東路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為什么多次出現(xiàn)“至發(fā)電時止”和表示具體數(shù)字的詞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劃線的“此種情況”是指什么情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句中,“不料”應(yīng)怎樣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新華社長江前線22日22時電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1000余華里的戰(zhàn)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qū)域。20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qū),24小時內(nèi)即已渡過30萬人。21日下午5時,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地點在九江、安慶段。至發(fā)電時止,該路35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2/3,余部23日可渡完。這一路現(xiàn)已占領(lǐng)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正向南擴展中。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dāng)面之?dāng)骋嗉娂姖⑼,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此種情況,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zhàn),銳不可當(dāng);另一方面,這和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xié)定,有很大關(guān)系。國民黨的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拒絕和平,都很泄氣。戰(zhàn)犯湯恩伯21日到蕪湖督戰(zhàn),不起絲毫作用。湯恩伯認(rèn)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弱點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線。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我東路35萬大軍與西路同日同時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所有預(yù)定計劃,都已實現(xiàn)。至發(fā)電時止,我東路各軍已大部渡過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戰(zhàn)中,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dāng),占領(lǐng)揚中、鎮(zhèn)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并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我軍前鋒業(yè)已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   
(1)在文中用“//”劃分導(dǎo)語和主體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含”一詞能否去掉?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導(dǎo)語中找出兩個表現(xiàn)我軍英雄氣概和強大力量的短語:________;________。
(4)主體部分為何先寫中路軍的渡江情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畫橫線句子的表達方式是什么?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千余華里的戰(zhàn)線”的起止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對這段文字所報道的新聞內(nèi)容概括準(zhǔn)確的一項是
[     ]

 A.交代渡江戰(zhàn)役的情況! 
 B.交代渡江戰(zhàn)役的時間、地點! 
 C.簡述渡江戰(zhàn)役勝利成功! 
 D.簡要說明渡江戰(zhàn)役的區(qū)域! 
(8)這段導(dǎo)語的特點是什么?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果將“百萬大軍”改為“百萬軍隊”好不好?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橫渡”寫出我軍具有怎樣的氣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橫線畫出文中的議論部分,并說說議論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指出這段消息的五要素。
 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jié)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此種情況”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亦”字照應(yīng)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余部23日可渡完”中的“余部”能否換成“剩下的”,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與中路、西路軍不同,課文詳寫了東路軍的戰(zhàn)況,為什么這樣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加粗的一組動詞,形象的寫出了我軍的________和________。
(18)填空。
 ①“那一天”指的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 
、凇皷|面防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同日同時”指的是________日________時! 
(19)“所有預(yù)定計劃,都已實現(xiàn)!毕铝袑Α邦A(yù)定計劃”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
 A.東路軍與西路軍同日同時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  
 B.我軍已突破安慶、蕪湖線,占領(lǐng)廣大南岸陣地!  
 C.東路軍已大部渡過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D.我軍前鋒,業(yè)已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 
(20)簡答!  
 ①本段第一句中,戰(zhàn)犯湯恩伯對長江防線作了兩點判斷,實際情況又如何呢?請從文中找出相應(yīng)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凇安涣险菧鞑绞徍哪且惶,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边@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邸皻灉纭迸c“擊潰”、“占領(lǐng)”與“控制”這兩組詞在句中能互換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