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diǎn)詞的含義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中庭。

2、1.天空

2.D

請?jiān)谶@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陜西省中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欲逐之。魯連謂孟嘗君日:“猿猴錯(cuò)木據(jù)水,則不若魚鱉;歷險(xiǎn)乘危,則騏驥不如狐貍;曹沫奮三尺之劍,一軍不能當(dāng),使曹沫釋其三尺之劍,而操銚鎒。與農(nóng)夫居垅畝之中,則不若農(nóng)夫。故物舍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則謂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則謂之拙。拙則罷之,不肖則棄之,使人有棄逐,不相與處,而來害相報(bào)者,豈用世立教之道哉?”孟嘗君曰:“善!”乃弗逐。(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
【注】①舍人:門客。②錯(cuò):同“措”,放棄。③曹沫:春秋魯莊公時(shí)武士。④銚鎒(yáonòu):農(nóng)具。⑤堯:傳說中的遠(yuǎn)古圣君。⑥用世立教:治理國家,教化百姓。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粗詞語的含義。
(1)使曹沫其三尺之劍 釋:_______________
(2)與農(nóng)夫垅畝之中  居:_______________
(3)堯亦有所不矣   及:_______________
(4)則之不肖     謂:_______________
2.下列四組句子中,加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不魚鱉    為傭耕,何富貴也?
B.故物舍所長  食之不能盡
C.來害相報(bào)者  時(shí)時(shí)間進(jìn)
D.弗逐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曹沫奮三尺之劍,一軍不能當(dā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選出與文章蘊(yùn)含的道理相同的一項(xiàng)(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陜西省中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秦并趙,北向迎燕。燕王聞之,使人賀秦王。趙王系之。使者曰:“秦趙為一,天下服矣。燕之所以受命于趙者,為秦也。今臣使秦,而趙系之,是秦趙有郄。秦趙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無妨于趙之伐燕也!壁w王以為然而遣之。
  使者見秦王曰:“燕王竊聞秦并趙,燕王使使者賀千金!鼻赝踉唬骸胺蜓酂o道,吾使趙有之,子何賀?”使者曰:“臣聞全趙之時(shí),南鄰為秦,北下曲陽為燕,趙廣三百里,而與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勝秦者,國小而地?zé)o所取。今王使趙北并燕,燕趙同力,必不復(fù)受于秦矣。臣竊為王患之!鼻赝跻詾槿,起兵而救燕。(選白《戰(zhàn)國策·燕策》,有改動(dòng))
【注釋】①系:拘囚。②郄同“隙”,嫌隙。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粗詞語的含義。
(1)秦趙為一,天下矣(   )
(2)趙王以為然而之(   )
(3)而與秦相五十余年矣(   )
(4)臣竊為王之(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臣之使秦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B.無妨于趙伐燕也 屬予作文以記
C.國小地?zé)o所取  鄒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麗
D.臣竊王患之   鄉(xiāng)身死而不受
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燕王竊聞秦井趙,燕王使使者賀千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選文中的燕使和《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鄒忌說服對(duì)方的方式,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河北省模擬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數(shù)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shí)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賾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fēng),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shí)時(shí)有。風(fēng)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滿井游記》節(jié)選)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數(shù)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欹嵌盤屈,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選民退士之所游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已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右溪記》節(jié)選)
注:①營溪:即營水,河流名。②抵:擊拍。③欹嵌(qīqiàn):石塊錯(cuò)斜嵌插溪岸的樣子;”欹“.通”敲“;傾斜。④洄懸激注:洄(hui),漩渦。懸,形容觸石濺起的浪花。激,形容被石遏制而造石成的急流。注,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⑤逸民退士:指不為官的隱者扣歸隱的官宦。
1、解釋下面加著重號(hào)的詞語。
(1)柔梢風(fēng) 披:______________
(2)而歌者 罍: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hào)的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脫籠鵠     肉食者謀
B.潭中魚可百頭  麥田淺鬣寸
C.而城居者未之也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止,是
D.波乍明     愈恭,禮愈至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風(fēng)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流數(shù)十步,合營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從哪些方面來寫滿井春色?突出了滿井初春怎樣的特點(diǎn)?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兩文在寫景的同時(shí)都抒發(fā)了作者獨(dú)特的感受,結(jié)合文中語句說說,你從兩文中分別讀出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陜西省中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quán)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時(shí)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zé)實(shí),虛偽不齒;終于邦域之內(nèi),咸畏而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芍^識(shí)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dòng)眾,未能成功,蓋應(yīng)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節(jié)選自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注釋】①儀軌:禮儀法度。②約:省減,簡約。③權(quán)制:合乎時(shí)宜的制度。④服罪輸情:認(rèn)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亞匹:同一流人物。亞:同類。
1.判斷下列語句中加粗詞的解釋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cuò)誤的打”ד)
(1)百姓,示儀軌      撫:安撫,撫慰(     )
(2)盡忠時(shí)者雖仇必賞    益:利益(     )
(3)犯法怠慢者雖必罰    親:親人(     )
(4)終于邦城之內(nèi),咸畏而之 愛:愛戴,擁戴(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
A.諸葛亮為相國也
   予獨(dú)愛蓮出淤泥而不染
B.服罪輸情者重必釋
   我之死,有子存焉
C.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昭陛下平明之理
D.刑政雖峻無怨者
   鳴之不能通其意
3.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稱贊諸葛亮是”識(shí)治之良才“,請結(jié)合課文《出師表》加以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期末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宋·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予初十日到郡,連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風(fēng)亭月榭間,以紅粉笙歌一兩隊(duì)點(diǎn)綴,亦復(fù)不惡。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dú)往會(huì)心。嘗秋夜坐釣月磯,昏黑無往來,時(shí)聞風(fēng)鐸,及佛燈隱現(xiàn)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與無際偕訪仲和于此。夜半月出無人,相與坐石臺(tái),不復(fù)飲酒亦不復(fù)談以靜意對(duì)之,覺悠悠欲與清景俱往也。生平過虎丘才兩度,見虎丘本色耳!(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記》,有刪改)
[注釋]①虎丘:蘇州名勝。②紅粉笙歌:指歌女奏樂唱歌。③釣月磯:在虎丘山頂。④風(fēng)鐸:懸于檐下的風(fēng)鈴。⑤無際、仲和:作者的友人。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hào)的詞。
(1)無與為樂者 念:____________________
(2)懷民亦未 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與無際偕訪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
B.萬鐘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
D.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yuǎn)矣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話說說蘇軾是怎樣描寫承天寺夜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承天寺的夜色與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點(diǎ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秦并趙,北向迎燕。燕王聞之,使人賀秦王。趙王系之。使者曰:“秦趙為一,天下服矣。燕之所以受命于趙者,為秦也。今臣使秦,而趙系之,是秦趙有郄。秦趙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無妨于趙之伐燕也!壁w王以為然而遣之。

    使者見秦王曰:“燕王竊聞秦并趙,燕王使使者賀千金。”秦王曰:“夫燕無道,吾使趙有之,子何賀?”使者曰:“臣聞全趙之時(shí),南鄰為秦,北下曲陽為燕,趙廣三百里,而與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勝秦者,國小而地?zé)o所取。今王使趙北并燕,燕趙同力,必不復(fù)受于秦矣。臣竊為王患之!鼻赝跻詾槿,起兵而救燕。

(選自《戰(zhàn)國策·燕策》,有改動(dòng))

【注釋】①系:拘囚。  ②郄同“隙”,嫌隙。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詞語的含義。

(1)秦趙為一,天下矣              (                  )

(2)趙王以為然而之                       (                  )

(3)而與秦相五十余年矣             (                  )

(4)臣竊為王之                    (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臣之使秦                                               B.無妨于趙伐燕也

北山有愚公者,年九十                                屬予作文以記

C.國小地?zé)o所取                                        D.臣竊王患之

鄒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麗                         鄉(xiāng)身死而不受

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燕王竊聞秦井趙,燕王使使者賀千金。

4.選文中的燕使和《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鄒忌說服對(duì)方的方式,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1~4題。

用人杰而得天下

    高祖置酒洛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xiàng)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duì)曰:“陛下慢而侮人,項(xiàng)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xiàng)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zhàn)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與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备咦嬖唬骸肮湟,未知其二。夫運(yùn)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xiàng)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比撼颊f服。

                                                        (選自《史記·高祖本紀(jì)》)

【注釋】

①高祖:指漢高祖劉邦,漢朝的開國君主。 

②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給他們。 

③害之:嫉妒他。

④運(yùn)籌策:出席劃策;I策,古代運(yùn)算的工具。 

⑤子房:張良的字。張良,劉邦的謀士。 

⑥蕭何:劉邦的丞相。

⑦韓信:劉邦的大將,封淮陰侯。

1.結(jié)合具體語境,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的字。

①高祖酒洛陽南宮(    )

②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

③不糧道(    )

④此其所以為我也(    )

2.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①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                 

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所降下者因予之      嚙人,無御之者(《捕蛇者說》)

        B.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岳陽樓記》)

        C.戰(zhàn)勝不予人功        鳴之不能通其意(《馬說》)

        D.此所以為我擒也      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勝敗乃兵家常事,可貴的是失敗要知道為何失敗,勝利要知道為何勝利。楚漢戰(zhàn)爭最后劉邦得勝,其中最關(guān)鍵的原因是什么?根據(jù)上文內(nèi)容,項(xiàng)羽最終“失天下”的史實(shí)對(duì)現(xiàn)代管理人員和領(lǐng)導(dǎo)者有什么啟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