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橫線詞語運用正確的是 |
A.春天來了,公園里人潮如織,隨波逐流,人們盡情地享受著無限春光。 B.在分組討論時,他能夠做到語言豐富,夸夸其談地充分表達(dá)自己的想法。 C.只有平時勤學(xué)苦練,做到曲不離口,拳不離手,才能牢固地掌握好一門技術(shù)。 D.我們在學(xué)習(xí)上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這樣學(xué)習(xí)成績才能更快地提高。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北京市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與朱元思書
吳均
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天下獨絕 群響畢絕 B.蟬則千轉(zhuǎn)不窮 轉(zhuǎn)視積薪后
C.好鳥相鳴 好為《梁父吟》 D.橫柯上蔽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猿則百叫無絕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B.從流飄蕩 求而從者
C.鳶飛戾天者 念無與為樂者 D.與朱元思書 借旁近與之
12.下面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生動描寫了富陽、桐廬一帶富春江上優(yōu)美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愛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隱的情懷。
B.第①段的“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見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寫山光水色的總體特點。
C.第②段主要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點。
D.第③段先描寫群山的靜態(tài)美,再鋪寫山中的各種聲音,這是以靜寫動,顯示山中熱鬧的景象。
第Ⅱ卷(非選擇題,13-24題,共96分)
13.把第卷文言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山巒)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2分)
(2)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2分)
14.簡要概括下列文段的主要內(nèi)容。(2分)
吳均,字叔庠,吳興故鄣人也,家世寒賤,均好學(xué)有俊才。沈約①嘗見均文,頗為稱賞。天監(jiān)初,柳惲②為吳興太守,召樸主簿,日引③與賦詩。(節(jié)選《梁書》,卷四十九)
注:①沈約:南朝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②柳惲:南朝齊時詩人。③引:召引,這里可理解為“請”。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人教版(新課標(biāo)) 七年級(上冊) 題型:閱讀理解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廣東省中山市2012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年四川省涼山州高中階段招生統(tǒng)一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四川省中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選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闕,通“缺”
B.沿溯阻絕/沿,順流而上
C.其間千二百里/間,相距
D.清榮峻茂/榮,茂盛
2.下面句子加粗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B.或王命急宣 /或以錢幣乞之
C.哀轉(zhuǎn)久絕/沿溯阻絕
D.素湍綠潭/可以調(diào)素琴
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寫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文中依次寫出了夏季的三峽呈現(xiàn)奔放美;春冬的三峽顯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峽卻展示著凄婉美。
B.第三段寫三峽春冬景色時,既描寫了“素湍綠潭”的靜景,也描寫了“回清倒影”的動景,動靜結(jié)合,相得益彰。
C.第四段中寫“高猿長嘯”突出了秋天三峽的凄冷。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漁歌歌謠,是運用了正面描寫的手法進(jìn)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了三峽秋天蕭瑟凄清的氣氛。
4.把上文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家鄉(xiāng)的春雪
一提起春天,人們腦海中總會出現(xiàn)一幅桃紅柳綠、生機(jī)勃勃的景象;然而北國的春天卻是另有一番特色的。
孟春時節(jié),江南大概早已是鵝黃嫩綠、姹紫嫣紅一片春意盎然了;又有誰會想到,在這塞外小鎮(zhèn),北國的初春,還是完全在這皚皚的白雪統(tǒng)治之下呢!
又是一場大雪過后,天空像海一樣蔚藍(lán),并且比海藍(lán)得更晶瑩剔透。千峰萬嶺,極目一望,盡是白色,閃耀著一片連接不斷的銀光。山頂上積雪未融,如白銀宮闕;向陽的山頭上冒著乳白色的煙霧,繚繞,蒸騰,匯集成云朵;澹澹的幾朵白云,一半鑲在天空中,一半粘在山峰上,似乎是個安琪兒,展開一幅冰綃,要替這山加冕。
1.下列加線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春意盎然 皚皚 宮闕 繚繞
A.àng ái què rào B.yāng ái quē rào
C.àng ǎi què rào D.yāng ǎi quē rào
2.給下列加線字注音。
(1)塞外小鎮(zhèn) (。 (2)澹澹的幾朵白云(。
(3)一半粘在山峰上( ) (4)要替這山加冕 (。
3.下列詞語中的加線字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姹紫嫣紅 皚皚白雪 極目一望 晶瑩剔透
A.美好 形容霜、雪潔白 盡頭 透明
B.美好 覆蓋 頂點 光亮
C.美麗 形容霜、雪潔白 盡 光亮而透明
D.美麗 面積大 盡 光亮而透明
4.對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辭手法判斷有誤的是(。
A.“北國的初春,還是完全在這皚皚的白雪統(tǒng)治之下”運用擬人化手法。
B.“山頂上積雪未融,如白銀宮闕”運用借喻手法。
C.“向陽的山頭上冒著乳白色的煙霧,繚繞,蒸騰,匯集成云朵”運用暗喻手法。
D.“春雪——這北國之春的使者,你委實太美麗了”運用擬人手法。
5.第3自然段寫春雪,作者抓住了春雪與冬雪的區(qū)別之處,寫出了春的陽剛之氣、春的熱力。試將最能體現(xiàn)春雪這一特色的句子找出來,寫在下面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關(guān)于第3自然段的觀察點及觀察角度,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定點觀察仰視 B.動點觀察俯視
C.定點觀察與動點觀察相結(jié)合俯視 D.定點觀察與動點觀察相結(jié)合仰視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07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1 題型:048
閑散的日子我喜歡去瀏覽我書里的那些書ch*________。眼睛一格一格地從書的最底層爬上去,看我的書又增添了幾許,又老去了幾本。隨意地抽出其中的一本,也不是要坐下來細(xì)細(xì)地品嘗,只是想整理一下自己的記憶:這本書出于什么動機(jī)什么時候哪個地方買的?它幫我派上了什么用場?如果偏偏那本書來得特別有故事,便總是要泛起好多清晰的細(xì)n@________的回憶。有時候打開書,見那書已上圈圈點點地用心讀過,我想起曾經(jīng)在某個夜晚或清晨也算是沒有把時光虛擲過。如果抽出的那本書偏偏新嶄嶄的散發(fā)著油墨香,便覺得人生真是短暫和倉促( ),既然來不及去讀完自己要讀的書。于是頹( )喪地想:這么些好書只有留到年老時或者給孫輩去讀了。好蒼涼和無可奈何的感喟呵!不過,因了書ch*________里密密匝匝的豎列著那些藍(lán)藍(lán)綠綠抑或素素凈凈的書,我也算是找到了讓自己活得富裕的理由。
閑散的日子,我喜歡在雨中踽踽散步或接受陽光淋漓沐浴。我亦喜歡在十月里去踏碎一些夕陽的金片抑或在三月里撒播一串春天的足音;閑散的日子,我高興或不高興都喜歡去無人的郊外或者廣袤的田野或寂靜的山谷亦喜亦悲亦哭亦笑地去釋放一種心情或者收獲一種思想。
1.根據(jù)拼音在橫線上寫出漢字。
2.給加粗字在括號內(nèi)注音。
3.A.“袤”按音序查字法應(yīng)查________,按部首查字法應(yīng)查________部________畫。
B.請寫出“隨”的筆順:________
4.結(jié)合語境說說詞語的意思。
富裕:________
沐。篲_______
5.請在文中找出四個你喜歡的疊詞,寫在下列橫線上,請注意書寫工整。
________
你能選舉其中的一例說說運用疊詞的好處嗎?
________
6.把文中畫線的最后一句用正楷抄在方框內(nèi),注意書寫正確、端正、整潔。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發(fā)散思維大課堂語文初一(下) 題型:048
王小玉便啟朱唇,發(fā)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數(shù)十句之后,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那知他于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huán)轉(zhuǎn)折;幾囀之后,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jié)節(jié)高起;腥缬砂羴矸逦髅,攀登泰山的景象:□傲來峰削壁千仞,以為上與天通;□翻到傲來峰頂,□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翻到扇子崖,□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后,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shù)遍。從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細(xì),那聲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滿園子的人屏氣凝神,不敢少動。約有兩三分鐘之久,仿佛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fā)出。這一出之后,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這一聲飛起,即有無限聲音俱來并發(fā)。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他那聲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塢春曉,百鳥亂鳴。耳朵忙不過來,不曉得聽那一聲為是。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這時臺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
1.給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發(fā)皓齒 |
五臟六腑 |
熨斗 |
|||
A.g4o |
z4ng |
f) |
y) |
||
B.h4o |
z4ng |
f( |
y)n |
||
C.h4o |
z4ng |
f) |
w8I |
||
D.h4o |
zh4ng |
f( |
y)n |
2.解釋加粗詞語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
A.皓齒:白 |
騁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奔跑 |
B.削壁千仞:七尺或八尺 |
花塢:四面高中間凹下的地方 |
C.相和相合:與“合”同 |
屏氣凝神:除去 |
D.霍然:突然 |
轟然:形容小聲 |
3.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修辭方法
①唱了數(shù)十句之后,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
( )
②愈翻愈險,愈險愈奇。
( )
4.第1自然段“□”處應(yīng)填入的詞語是
[ ]
A.初看 |
又見 |
及至 |
才見 |
又見 |
B.初看 |
及至 |
又見 |
及至 |
才見 |
C.及至 |
才見 |
又見 |
及至 |
才見 |
D.初看 |
及至 |
才見 |
及至 |
又見 |
5.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①這兩段文字運用了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來刻畫王小玉高超的歌唱藝術(shù)。
( )
②在側(cè)面描寫時,作者主要運用了比喻手法將難以描摹的聲音形象化。
( )
③這兩段文字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描摹了難以形容的無形的音樂形象化為具體的有形的實體形象。
( )
④這兩段文字在側(cè)面描寫觀眾的情緒、劇場氣氛時,詳盡具體,用了多種比喻。
( )
6.請從第二段中找出兩句通過描寫觀眾反映來烘托王小玉的表演技藝的句子。
________。
________。
7.在詳略安排上,這兩段文字有什么特點?
答:________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
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
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
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選自《孟子·告子下》)
【乙】于是論次①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禍②,幽于縲紲③。乃喟然而嘆曰:
“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毀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
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④,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于是卒述陶唐⑤以來至于麟⑥止自黃帝始。
(節(jié)選自《太史公自序》)
【注釋】①次:編次,整理。②李陵之禍:李陵兵敗投降匈奴,司馬遷認(rèn)為他是難得的將才,
在漢武帝面前為其辯解,因此被下獄問罪,處以宮刑。③縲紲(léi xiè):原是捆綁犯人的繩索,這里引申為監(jiān)獄。④羑里(yǒu):古地名,今河南湯陰縣北。⑤陶唐:即唐堯,五帝之一。⑥麟:獵獲一只白麟。文中借指漢武帝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
10.結(jié)合文意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4分)
(1)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過:
(3)乃喟然而嘆曰: (4)故述往事: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
(1)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2)《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12.用“∕”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2分)
于 是 卒 述 陶 唐 以 來 至 于 麟 止 自 黃 帝 始。
13.(1)【甲】文中孟子認(rèn)為,一個國家要想避免“亡”的命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2分)
(2)對【乙】文內(nèi)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本文記敘了司馬遷在遭受宮刑之后,忍辱完成《史記》創(chuàng)作的過程。
B.司馬遷借圣人賢士發(fā)憤著述的事來表明自己身處逆境自強(qiáng)的人生態(tài)度。
C.司馬遷作《史記》是為了表達(dá)為李陵辯護(hù)一事的懊悔和對漢武帝的怨恨。
D.列舉圣人賢士的事例,也含蓄地抒發(fā)了司馬遷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氣。
14.【乙】文中作者列舉眾多歷史人物的事例,能證明【甲】文中哪一觀點?(2分)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