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出下列句子的言外之意。
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言外之意是?

A、歐洲人毀滅了中國人創(chuàng)造的文明,這才是真正的野蠻。
B、歐洲人是文明人,對文明有著相當不錯的理解,而對野蠻人做的就是讓他們變文明。
C、歐洲人對自己是文明人的貶斥。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18分)
學者的態(tài)度與精神
①我向來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學者的態(tài)度;最景仰的,是歐洲中古學者的精神。
②古印度學者的態(tài)度怎么樣?他們的態(tài)度就是:絕對地服從真理,猛烈地犧牲成見。
③古印度學說的派別將近百種,他們互相爭辯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他們爭辯的態(tài)度,卻很可注意。當未辯論以前,那辯論者往往宣言:“若辯論敗了,就自殺以報,或歸依做弟子!鞭q論之后,那辯論敗的不是立刻自殺,就是立刻歸依對方做弟子,決不作狡辯,決不作遁詞①,更沒有無理的謾罵,話出題外,另生枝詞的現(xiàn)象,像我中國學者的常態(tài)。這種態(tài)度,你佩服不佩服?這才真是“只曉得有真理,不曉得有成見”呢!這就是古印度學者的態(tài)度,我希望中國的新學者也有這種態(tài)度。
④歐洲中古學者的精神又怎么樣呢?他們的精神就是:寧愿犧牲性命,不愿犧牲真理。
⑤歐洲中古時的學者,因發(fā)明真理,擁護真理,以致焚身或入獄的,很不鮮見。他們那為真理而犧牲生命時所受的痛苦,若給中國學者看了,覺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卻因此昌明了!人類卻因此進化了!那學者一時的生命與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學者的心中只曉得真理的價值,不曉得自己生命的價值,這才真正是“學者的精神”!
⑥總之,學者的責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學者的第一生命。小我的成見與外界的勢力,都是真理的大敵。抵抗這種大敵的器械,莫過于古印度學者服從真理、犧牲成見的態(tài)度;歐洲中古學者擁護真理,犧牲生命的精神。這種態(tài)度,這種精神,正是我們中國學者應具有的態(tài)度,應抱的精神!
                                      (選自《百年老課文》,有改動)
  [注]①遁詞:因為理屈詞窮而故意避開正題的話。
【小題1】下列對文章結(jié)構(gòu)層次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小題2】從第③段畫線句子看,如果辯論失敗,中國學者會有哪些“常態(tài)”?(4分)  
【小題3】第⑤段談歐洲中古學者的精神時,提到“中國學者”有什么作用?請加以分析。(6分) 
【小題4】概括文章的主要觀點。(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18分)
學者的態(tài)度與精神
①我向來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學者的態(tài)度;最景仰的,是歐洲中古學者的精神。
②古印度學者的態(tài)度怎么樣?他們的態(tài)度就是:絕對地服從真理,猛烈地犧牲成見。
③古印度學說的派別將近百種,他們互相爭辯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他們爭辯的態(tài)度,卻很可注意。當未辯論以前,那辯論者往往宣言:“若辯論敗了,就自殺以報,或歸依做弟子!鞭q論之后,那辯論敗的不是立刻自殺,就是立刻歸依對方做弟子,決不作狡辯,決不作遁詞①,更沒有無理的謾罵,話出題外,另生枝詞的現(xiàn)象,像我中國學者的常態(tài)。這種態(tài)度,你佩服不佩服?這才真是“只曉得有真理,不曉得有成見”呢!這就是古印度學者的態(tài)度,我希望中國的新學者也有這種態(tài)度。
④歐洲中古學者的精神又怎么樣呢?他們的精神就是:寧愿犧牲性命,不愿犧牲真理。
⑤歐洲中古時的學者,因發(fā)明真理,擁護真理,以致焚身或入獄的,很不鮮見。他們那為真理而犧牲生命時所受的痛苦,若給中國學者看了,覺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卻因此昌明了!人類卻因此進化了!那學者一時的生命與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學者的心中只曉得真理的價值,不曉得自己生命的價值,這才真正是“學者的精神”!
⑥總之,學者的責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學者的第一生命。小我的成見與外界的勢力,都是真理的大敵。抵抗這種大敵的器械,莫過于古印度學者服從真理、犧牲成見的態(tài)度;歐洲中古學者擁護真理,犧牲生命的精神。這種態(tài)度,這種精神,正是我們中國學者應具有的態(tài)度,應抱的精神!
                                      (選自《百年老課文》,有改動)
  [注]①遁詞:因為理屈詞窮而故意避開正題的話。
小題1:下列對文章結(jié)構(gòu)層次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小題2:從第③段畫線句子看,如果辯論失敗,中國學者會有哪些“常態(tài)”?(4分)  
小題3:第⑤段談歐洲中古學者的精神時,提到“中國學者”有什么作用?請加以分析。(6分) 
小題4:概括文章的主要觀點。(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3

“語文之旅”綜合性學習開始了,請你隨我們到下列站點參加活動。

【字詞苑】

(1)下面是小華寫的一段讀書感言,請給文稿中的加粗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避開xu1n囂,拋開煩惱,獨自享受溫馨的書香,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書猶如浩瀚無邊的大海,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澎湃。我仿佛是大海里的一葉扁舟,欣賞著變hu4n奇異的風景,感受著人生的樂趣。

溫馨( 。 ∨炫龋ā 。 u1n_______囂  變hu4n________

【辯論臺】

(2)小文主持了一場“我看漢語魅力”辯論會,正方反方激烈交鋒。

  正方:漢語魅力無窮。同樣一組詞語,按不同順序組合,就能表示多種多樣的意思。目前,在亞洲、歐美許多國家,一股漢語學習的熱潮正隨著中國對外影響的擴大而日益膨脹,漢語必將成為全球的強勢語言。

  反方:漢語的魅力在消退。①漢語中有些同音詞、同義詞混淆難辨,造成聽讀障礙,影響我們的學習興趣。②目前,許多幼兒園開了識字課,增加了幼兒的學習負擔,不利于幼兒快樂成長。③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種種原因,外語的強勢地位越來越突出。因此,漢語的魅力之光逐漸暗淡了。

A.正方辯詞的畫線句中有一個詞語使用不當,應把“________”改為“________”。

B.反方辯詞中的第________句(只填句子序號)不能證明反方觀點。

【表演廳】

(3)小剛策劃本組同學表演一場“水滸戲”。

  京劇表演中,常用臉譜象征某種人物形象的特點。下面這張黑臉譜常用來代表強悍、勇猛,小剛打算用它來扮演下面?zhèn)溥x的《水滸》人物。你認為這張黑臉譜最適于扮演________,因為從________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他的強悍、勇猛。

【探究宮】

(4)小方搜集到下面一個有意思的圖表,并和大家一起進行了探究。他說:“從圖表中可以看出,隨著事業(yè)成就由小到大,記憶能力在其中的重要性逐漸下降!蹦憔屠斫饽芰騽(chuàng)新能力對事業(yè)成就的重要性也發(fā)表了一點看法,你說:“從圖表中還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輕松練習  九年級語文(上) 題型:048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月是故鄉(xiāng)明

季羨林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xiāng),人人的故鄉(xiāng)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的故鄉(xiāng)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孤單。因此,在中國古代詩文中,月亮總有什么東西當陪襯,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勝數(shù)。

  我的故鄉(xiāng)是在山東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山,也不知山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個圓而粗的柱子吧,頂天立地,好不威風。以后到了濟南,才見到山,恍然大悟:山原來是這個樣子呀!因此,我在故鄉(xiāng)里望月,從來不同山聯(lián)系。像蘇東坡說的“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完全是我無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鄉(xiāng)小村卻大大地有。幾個小葦坑占了小村面積一多半。在我這個小孩子眼中,雖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樣有氣派,但也頗有一點煙波浩渺之勢。到了夏天,黃昏以后,我在坑邊的場院里躺在地上,數(shù)天上的星星。有時候在古柳下面點起篝火,然后上樹一搖,成群的知了飛落下來,比白天用嚼爛的麥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樂此不疲,天天盼望黃昏早早來臨。

  到了更晚的時候,我走到坑邊,抬頭看到晴空一輪明月,清光四溢,與水里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我當時雖然還不懂什么叫詩興,但也顧而樂之,心中油然有什么東西在m6ng( 。﹦印S袝r候在坑邊玩很久,才回家睡覺。在夢中見到兩個月亮疊在一起,清光更加晶瑩ch6ng(  )ch8( 。5诙煲辉缙饋,到坑邊葦子叢里去撿鴨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閃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個蛋。此時更是樂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鄉(xiāng)呆了6年,以后就離鄉(xiāng)背井,漂泊天涯。在濟南住了10多年,在北京度過4年,又回到濟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歐洲住了近11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40多年了。在這期間,我曾到過世界上將近30個國家,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光y!( 。n!( 。┑娜鹗咳R芒湖上,在平沙無y0n( 。┑姆侵薮笊衬校诒滩ㄈf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該說都是美妙絕倫的,我都異常喜歡。但是,看到它們,我立刻就想到我故鄉(xiāng)中那個葦坑上面和水中的那個小月亮。對比之下,無論如何我也感到,這些廣闊世界的大月亮,萬萬比不上我那心愛的小月亮。不管我離開我的故鄉(xiāng)多少萬里,我的心立刻就飛來了。我的小月亮,我永遠忘不掉你!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年近耄耋,住的朗潤園是燕園勝地?浯笠稽c說,此地有茂林修竹,綠水環(huán)流,還有幾座土山,點綴其間。風光無疑是絕妙的。前幾年,我從廬山休養(yǎng)回來,一個同在廬山休養(yǎng)的老朋友來看我。他看到這樣的風光,慨然說:“你住在這樣的好地方,還到廬山去干嘛呢!”可見朗潤園給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樹,有竹,有花,有鳥,每逢望夜,一輪當空,月光閃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濛,一碧數(shù)q!ng( 。┒液上氵h溢,宿鳥幽鳴,真不能不說是賞月勝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誰來到這里,難道還能不顧而樂之嗎?

  然而,每值這樣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鄉(xiāng)葦坑里的那個平凡的小月亮。見月思鄉(xiāng),已經(jīng)成為我經(jīng)常的經(jīng)歷。思鄉(xiāng)之病,說不上是苦是樂,其中有追憶,有ch$u( 。⿶,有留戀,有惋惜。流光如逝,時不再來。在微苦中實有甜美在。

  月是故鄉(xiāng)明,我什么時候能夠再看到我故鄉(xiāng)里的月亮呀!我悵望南天,心飛向故里。

注:季羨林,生于1911年,山東臨清縣人。東方學者,印度語言文學專家、翻譯家、散文家。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對于中印文化關系的研究很有成就。在文學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潤集》《季羨林散文集》《季羨林選集》《萬泉集》及個人回憶錄《留德十年》。

1.給下列拼音填上漢字。

m6ng( 。﹦印  ch6ng ch8( 。(  )  y! n!( 。(  )

平沙無y0n(  )  一碧數(shù)q!ng(  )      ch$u( 。⿶

2.月亮只有一個,為什么作者卻說“人人的故鄉(xiāng)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的故鄉(xiāng)的月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故鄉(xiāng)望月,為什么從不與山聯(lián)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寫故鄉(xiāng)的月亮時,是用什么來陪襯的?你能用一句詩來形容這樣的意境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都是在哪里看到的?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些月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近耄耋的作者,所住之地是燕園勝地,其景色如何?怎樣理解作者這樣寫的意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說“思鄉(xiāng)之病,說不上是苦是樂,其中有追憶、有ch$u( 。⿶,有留戀,有惋惜”,你怎樣理解作者在此句中所表達的情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最后一段,抒發(fā)了作者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渴盼有一日能再回故里。若作者真的回到了久別多年的故鄉(xiāng)時,會有怎樣的情感?與魯迅的《故鄉(xiāng)》比起來,其抒發(fā)的情感會有怎樣的異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讀文答題。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俦彼握軐W家張載說過:“富貴福祥,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于成也。”這句話后來成為很多名人發(fā)憤努力的座右銘,就是“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谶@句話告訴我們,對于生活的強者來說,“逆境比順境好”。這實在是至理名言。
 、弁這樣一種情況:優(yōu)越的條件容易A_________人的意志,腐蝕人的健康肌膚,使人喪失成功的上進心。而艱苦的環(huán)境,坎坷道路,卻能B_________人的意志,增長人的上進心。美國劇作家帕特里克說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明智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說明逆境的優(yōu)越性了。
 、堋岸嚯y興才”曾一度被認為規(guī)律。請看:屈原被放而作《離騷》,司馬遷受官刑而作《史記》,歐陽修兩歲喪父篤學而成才,曹雪芹舉家食粥而寫出了不朽的《紅樓夢》,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而雪洗國恥,韓信遭胯下之辱而統(tǒng)率百萬雄兵……他們都是在與逆境搏斗中,成為杰出人物的。
 、輴鄣仙r候一邊賣報一邊做化學實驗。有一次,不慎在火車上引起失火,被車長打聾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發(fā)明家。印度偉大詩人泰戈爾早年喪父,靠兄長養(yǎng)大。由于他發(fā)奮學習,成為亞洲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他們哪個不是同不幸命運搏斗的強者?
  ⑥作家老舍早年喪父,3歲還不會說話,條件可謂差矣,但由于他的刻苦磨煉,終于寫出了《駱駝祥子》等蜚聲世界的名作。
 、呃钛嘟苷f:成才的往往是那些出身貧寒的窮孩子,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喈斎唬覀儾⒉环磳邆鋬(yōu)越條件,但是如果具有優(yōu)越的條件,切不可等吃坐穿,而應利用這種條件,更努力學習才是。
 、峥傊婢呈亲钃跞跽叩拇笊,也是C_________強者的熔爐,更是D_________人才鋒芒的硎石。青年朋友,不要講生活的清苦艱辛,而要講志向的高遠,為了祖國的未來,把“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吧!
1.分別從“冶煉、砥磨、磨煉、消磨”中選出合適的詞填到下面的橫線上。
A處應填_________ B處應填_________ C處應填_________ D處應填_________
2.指出文中加粗詞語的指代內(nèi)容。
(1)“這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種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怎樣提煉出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為什么要引用美國劇作家帕特里克的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⑥段列舉一系列古今中外成才的事例,在論證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上海市松江區(qū)2010屆初三第三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文,完成下題

讀一本書,做一段修行

梁文道

 、僦形脑瓉硎菦]有標點符號的,所以要讀書先要學句讀,自己去給文章加標點符號。這個任務是讀者的,而不是作者的。不只中文是這樣,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臘文也都沒有標點符號?磥恚恢恢袊,全世界的作者都喜歡折磨他的讀者們。

 、诖蠹矣袥]有想過古人為什么要這么折磨讀者?古代書的產(chǎn)量是很低的,市面能找到的書的種類也很少。羅馬帝國時代一年只能出產(chǎn)一兩百種書。中世紀末期有個歐洲最博學的學者——他一輩子也只看過800多本書,所以古人的博識與今天是不一樣的。大家都說孔子很博學,但那時候有幾本書呢?古人講究的博學是深讀,一兩百本書放在你面前,可能是你一生要讀的書了,所以要慢慢讀、一個字一個字讀,讀完再讀,一遍遍去體會字里行間的意思——很快讀完,以后沒得讀豈不很痛苦?

 、酃糯鸀槭裁礇]有標點符號?因為他不需要讀那么快。標點符號的流行只是近兩三百年間的事情。標點符號是怎么誕生的呢?它其實是一個商業(yè)行為的結(jié)果。五六百年前,歐洲出現(xiàn)了古登堡印刷術,書籍出現(xiàn)并成為最古老的工業(yè)產(chǎn)品,進入市場成了商品。出于成本考慮,印刷商也就是書商就想做大量印刷來攤薄成本,于是他們發(fā)明了標點符號,讓書變得更容易讀、讀得更快。

 、芰硗,古人的書是沒有分段的,也沒有章節(jié)。今天我們看《論語》,一篇與另一篇之間是沒有關系的,卷只是物質(zhì)上的單位,竹簡不夠了,再換一卷繼續(xù)寫。中國古代的書是這樣,印度、阿拉伯、歐洲的書也是這樣。印刷術出來之后,出版商才開始給書籍做段落篇幅的劃分。

 、莘侄萎a(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以前歐洲人讀不分段的《圣經(jīng)》每次都老老實實從開篇讀起,《圣經(jīng)》分段以后,人們開始認為不同的段落重要程度不同,分歧就產(chǎn)生了。所以英國大哲學家約翰·洛克說:“《圣經(jīng)》分段印刷是無恥商人釀制的悲劇,他們?yōu)榱俗尅妒ソ?jīng)》更暢銷強行分段,分段以后我們的信仰將四分五裂。”后來的結(jié)果被洛克不幸言中——基督教分裂成一大堆教派、教會。所以分段令我們離開精讀,開始泛讀。

 、藓芏嗳藛栁遥绾巫x得快一點,但其實如何讀得好更重要。古人是怎樣讀書的呢?他們不是看,是反復地讀,慢慢地讀,讀出聲音來。朗讀能讓人沉浸到書里面去,這樣一個沉浸的狀態(tài)會產(chǎn)生一個重要的效果——這就是修煉的效果。

 、呶沂种惺且槐尽冻了间洝罚@本書目前在中國很熱,因為溫家寶總理在看,克林頓、布什、密特朗都看過。奧勒留并不是為出版而寫的,他是寫給自己讀的——不斷研讀,修身養(yǎng)性。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本修行集,他的寫作本身就是修行,之后的不斷研讀也是。寫作,在英文里面就叫Spiritual Writing,所以它的讀者也要把它當作一個精神修煉來讀,不斷地讀、反復地讀。這些領導人一遍遍地讀《沉思錄》,就是在做精神修煉。古人讀《論語》也是這樣。所以讀書是為了改變自己,變化人格,變成另外一個人。這一點古人都是知道的。

 、辔覟槭裁粗v這個?因為我發(fā)現(xiàn)今天大家只是把讀書當做一個工具,想通過它拿到什么東西。讀書其實是一種精神操練,是我們已經(jīng)失落的一個傳統(tǒng),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恢復它,找一本書去修煉自己,追求自己的變化。

(選自《城市畫報》,略有改動)

(1)

閱讀第②段,完成下列兩小題。

(1)不改變句意,把畫線句改為陳述句。

________

(2)作者認為古代沒有標點符號是“因為他不需要讀那么快”,“不需要讀那么快”的理由是A.________;B.________。

(2)

第⑤段引用英國大哲學家約翰·洛克說的話,其作用是________。

(3)

本文的寫作思路如下:首先論述________,其次論述分段使我們離開精讀,最后論述________。

(4)

對題目“讀一本書,做一段修行”的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P>

[  ]

A.

只有讀古書,才能修煉精神。

B.

讀書,就是精神操練的過程。

C.

可理解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D.

用正確的讀書態(tài)度促進我們自身的轉(zhuǎn)變和提高。

(5)

作者認為“讀書其實是一種精神操練”,你同意嗎?請根據(jù)你的看法完成相應的題目。

(1)(同意)補充論據(jù)______________

(2)(不同意)說明理由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