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隆中對》內(nèi)容,將諸葛亮向劉備提出的具體戰(zhàn)略方針排列順序。正確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禮賢下士,收羅人才;②安撫邊境各民族;③廣布“仁義”;④結(jié)好孫權(quán),搞好外交;⑤鞏固荊、益基地;⑥利用帝室之胄的身份,打出“正統(tǒng)”旗號;⑦選擇時機(jī),兩路出兵北伐;⑧搞好內(nèi)政。 A、⑥③①⑤②⑧⑦④ B、⑥①③⑤②④⑧⑦ C、⑥③⑤②④⑧①⑦ D、⑥③①⑤②④⑧⑦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填空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隆中對》選段,回答問題。(共15分)
【甲】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qiáng)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乙】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謂郭隗曰:“齊因孤之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然誠得賢士以共國①,以雪先王之恥,孤之愿也。先生視可者,得身事②之!惫笤唬骸巴醣赜③士,先從隗始。況賢于隗者,豈遠(yuǎn)千里哉!”于是昭王為隗改筑宮而師事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趨④燕。燕王吊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
【注釋】①共國:共同治理國家。②事:侍奉。③致:招致,引來。④趨:奔赴。
1.翻譯下面句中劃線的詞語。(4分)
(1)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 (2)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
(3)卑身厚幣以招賢者( ) (4)燕王吊死問孤(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以弱為強(qiáng)者 賢能為之用
B.曹操比于袁紹 信義著于四海
C.因屏人曰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D.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3.翻譯下面句子。(4分)
(1)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譯:
(2)況賢于隗者,豈遠(yuǎn)千里哉! 譯:
4.對選段理解或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甲】段隆中對策,層次清晰。先論“不可爭”與“不可圖”,次論“可爭”與“可圖”, 最后寫“爭”與“圖”的步驟和規(guī)劃,層層闡述自己的見解。 |
B.談到建立“霸業(yè)”根基,諸葛亮先集中論述了占據(jù)荊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緊承論述 占據(jù)兩州的可能性,條分縷析,論證嚴(yán)密。 |
C.作為人物傳記,【甲】段是對主人公的正面描寫,與隆中對前、隆中對后的側(cè)面烘托 相得益彰,人物形象豐滿突出。 |
D.【以】文燕昭王采納了郭槐的建議,拜郭槐為師,為他建造了宮殿,后來沒多久就引 |
發(fā)了“士爭趨燕”的局面。
5.“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是現(xiàn)實的一面鏡子。結(jié)合甲乙兩段內(nèi)容,說說其中的哪些策略對當(dāng)今治國仍具有現(xiàn)實指導(dǎo)意義?簡要概括三點即可。(3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甲】段隆中對策,層次清晰。先論“不可爭”與“不可圖”,次論“可爭”與“可圖”, 最后寫“爭”與“圖”的步驟和規(guī)劃,層層闡述自己的見解。 |
B.談到建立“霸業(yè)”根基,諸葛亮先集中論述了占據(jù)荊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緊承論述 占據(jù)兩州的可能性,條分縷析,論證嚴(yán)密。 |
C.作為人物傳記,【甲】段是對主人公的正面描寫,與隆中對前、隆中對后的側(cè)面烘托 相得益彰,人物形象豐滿突出。 |
D.【以】文燕昭王采納了郭槐的建議,拜郭槐為師,為他建造了宮殿,后來沒多久就引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湖北省黃岡市漕河鎮(zhèn)中九年級上學(xué)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隆中對》選段,回答問題。(共15分)
【甲】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qiáng)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乙】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謂郭隗曰:“齊因孤之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然誠得賢士以共國①,以雪先王之恥,孤之愿也。先生視可者,得身事②之!惫笤唬骸巴醣赜③士,先從隗始。況賢于隗者,豈遠(yuǎn)千里哉!”于是昭王為隗改筑宮而師事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趨④燕。燕王吊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
【注釋】①共國:共同治理國家。②事:侍奉。③致:招致,引來。④趨:奔赴。
【小題1】翻譯下面句中劃線的詞語。(4分)
(1)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 (2)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
(3)卑身厚幣以招賢者( ) (4)燕王吊死問孤( )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以弱為強(qiáng)者 賢能為之用
B.曹操比于袁紹 信義著于四海
C.因屏人曰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D.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小題3】翻譯下面句子。(4分)
(1)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譯:
(2)況賢于隗者,豈遠(yuǎn)千里哉! 譯:
【小題4】對選段理解或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甲】段隆中對策,層次清晰。先論“不可爭”與“不可圖”,次論“可爭”與“可圖”, 最后寫“爭”與“圖”的步驟和規(guī)劃,層層闡述自己的見解。 |
B.談到建立“霸業(yè)”根基,諸葛亮先集中論述了占據(jù)荊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緊承論述 占據(jù)兩州的可能性,條分縷析,論證嚴(yán)密。 |
C.作為人物傳記,【甲】段是對主人公的正面描寫,與隆中對前、隆中對后的側(cè)面烘托 相得益彰,人物形象豐滿突出。 |
D.【以】文燕昭王采納了郭槐的建議,拜郭槐為師,為他建造了宮殿,后來沒多久就引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屆湖北省黃岡市九年級上學(xué)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隆中對》選段,回答問題。(共15分)
【甲】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qiáng)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乙】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謂郭隗曰:“齊因孤之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然誠得賢士以共國①,以雪先王之恥,孤之愿也。先生視可者,得身事②之!惫笤唬骸巴醣赜③士,先從隗始。況賢于隗者,豈遠(yuǎn)千里哉!”于是昭王為隗改筑宮而師事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趨④燕。燕王吊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
【注釋】①共國:共同治理國家。②事:侍奉。③致:招致,引來。④趨:奔赴。
1.翻譯下面句中劃線的詞語。(4分)
(1)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 (2)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
(3)卑身厚幣以招賢者( ) (4)燕王吊死問孤(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以弱為強(qiáng)者 賢能為之用
B.曹操比于袁紹 信義著于四海
C.因屏人曰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D.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3.翻譯下面句子。(4分)
(1)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譯:
(2)況賢于隗者,豈遠(yuǎn)千里哉! 譯:
4.對選段理解或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甲】段隆中對策,層次清晰。先論“不可爭”與“不可圖”,次論“可爭”與“可圖”, 最后寫“爭”與“圖”的步驟和規(guī)劃,層層闡述自己的見解。 |
B.談到建立“霸業(yè)”根基,諸葛亮先集中論述了占據(jù)荊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緊承論述 占據(jù)兩州的可能性,條分縷析,論證嚴(yán)密。 |
C.作為人物傳記,【甲】段是對主人公的正面描寫,與隆中對前、隆中對后的側(cè)面烘托 相得益彰,人物形象豐滿突出。 |
D.【以】文燕昭王采納了郭槐的建議,拜郭槐為師,為他建造了宮殿,后來沒多久就引 |
發(fā)了“士爭趨燕”的局面。
5.“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是現(xiàn)實的一面鏡子。結(jié)合甲乙兩段內(nèi)容,說說其中的哪些策略對當(dāng)今治國仍具有現(xiàn)實指導(dǎo)意義?簡要概括三點即可。(3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隆中對》選段,回答問題。(共15分)
【甲】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qiáng)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乙】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謂郭隗曰:“齊因孤之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然誠得賢士以共國①,以雪先王之恥,孤之愿也。先生視可者,得身事②之!惫笤唬骸巴醣赜③士,先從隗始。況賢于隗者,豈遠(yuǎn)千里哉!”于是昭王為隗改筑宮而師事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趨④燕。燕王吊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
【注釋】①共國:共同治理國家。②事:侍奉。③致:招致,引來。④趨:奔赴。
21.翻譯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 (2)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
(3)卑身厚幣以招賢者( ) (4)燕王吊死問孤( )
2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以弱為強(qiáng)者 賢能為之用 B.曹操比于袁紹 信義著于四海
C.因屏人曰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D.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23.翻譯下面句子。(4分)
(1)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譯:
(2)況賢于隗者,豈遠(yuǎn)千里哉! 譯:
24.對選段理解或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甲】段隆中對策,層次清晰。先論“不可爭”與“不可圖”,次論“可爭”與“可圖”,
最后寫“爭”與“圖”的步驟和規(guī)劃,層層闡述自己的見解。
B.談到建立“霸業(yè)”根基,諸葛亮先集中論述了占據(jù)荊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緊承論述占
據(jù)兩州的可能性,條分縷析,論證嚴(yán)密。
C.作為人物傳記,【甲】段是對主人公的正面描寫,與隆中對前、隆中對后的側(cè)面烘托相
得益彰,人物形象豐滿突出。
D.【以】文燕昭王采納了郭槐的建議,拜郭槐為師,為他建造了宮殿,后來沒多久就引發(fā)
了“士爭趨燕”的局面。
25.“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是現(xiàn)實的一面鏡子。結(jié)合甲乙兩段內(nèi)容,說說其中的哪些策略對當(dāng)今治國仍具有現(xiàn)實指導(dǎo)意義?簡要概括三點即可。(3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甲】段隆中對策,層次清晰。先論“不可爭”與“不可圖”,次論“可爭”與“可圖”, 最后寫“爭”與“圖”的步驟和規(guī)劃,層層闡述自己的見解。 |
B.談到建立“霸業(yè)”根基,諸葛亮先集中論述了占據(jù)荊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緊承論述 占據(jù)兩州的可能性,條分縷析,論證嚴(yán)密。 |
C.作為人物傳記,【甲】段是對主人公的正面描寫,與隆中對前、隆中對后的側(cè)面烘托 相得益彰,人物形象豐滿突出。 |
D.【以】文燕昭王采納了郭槐的建議,拜郭槐為師,為他建造了宮殿,后來沒多久就引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06年四川省樂山市初中畢業(yè)暨高中招生語文試卷(新課程) 題型:048
中國歷史上有無數(shù)名人,但沒有誰能像諸葛亮這樣引起人們長久不衰的懷念;中國大地上有無數(shù)祠堂,但沒有哪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這樣,讓人生無限的崇敬、無盡的思考和深深的遺憾。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區(qū)略偏南的鬧市。兩顆古榕為屏,一對石獅拱衛(wèi),當(dāng)街一座朱紅飛檐的廟門。你只要往門口一站,一種塵世暫離而圣地在即的莊嚴(yán)肅穆之感便油然而生。進(jìn)門是一庭院,滿院綠樹披道,雜花映目。劉備殿飛檐翹角,雄踞正中。過劉備殿,又一四合院,東西南三面以回廊相通,正北是諸葛亮殿。由諸葛亮殿沿紅墻翠竹之夾道就到了惠陵,這是劉備的墓。這些樹、殿、陵都被一線紅墻環(huán)繞,墻外車馬喧,墻內(nèi)柏森森。諸葛亮能在一千五百年后依舊享此前配天子廟、右依先帝陵之祀地,并千百年來香火不絕,這氣象也真絕無僅有了。
我穿過一座座院落,悄悄地向諸葛亮殿走去。殿柱矗立,貫天地正氣;殿門前敞,容萬民之情。諸葛亮端坐龕臺上,頭戴綸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他的左右是其子諸葛瞻,其孫諸葛尚。殿后有銅鼓三面,為丞相當(dāng)初治軍之用,已綠銹斑駁,卻余威尚存。殿的左右兩壁書著他的兩篇名文,左為《隆中對》,右為《出師表》。我透過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從中發(fā)現(xiàn)這位東方“思想家”的過去。我看到他在國亂家喪之時,布衣粗茶,耕讀山中;我看到他初出茅廬,羽扇輕輕一揮,八十三萬曹兵灰飛煙滅;我看到他在斬馬謖時那一滴難言的濁淚;我看到他在向后主自報家產(chǎn)時那一顆坦然無私的心。記得小時候讀《三國》,總希望蜀國能贏,那實在不是為了劉備;而是為了諸葛亮。這樣一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贏,真是天理不容。但他還是輸了,上帝為中國歷史安排了一出最雄壯的悲劇。
一千五百年前,諸葛亮輸給了曹魏,但他卻贏得了從此以后所有人的心。我從大殿上走下,沿著回廊在院中漫步。這個天井式的院落像一個歷史的隧道,我們隨手可翻檢到唐宋遺物,甚至還可以駐足廊下,與古人聊上幾句。杜甫是到這祠里最多的。他的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唱出了這個悲劇的主調(diào)。南面東面兩廊的墻上嵌著岳飛草書的前后《出師表》,我默讀著“臨表涕零,不知所言”,讀著“漢賊不兩立,王業(yè)不偏安”,看那墨跡筆走龍蛇,倒海翻江,如涕如淚,如槍如戟,我似乎聽到了兩位忠臣良將遙隔九百年的靈魂共鳴。這座天井式的祠院一千五百年來就這樣始終為諸葛君的英氣所籠罩,我看到一個個的后來者,他們在這里扼腕嘆息,或仰天長嘆,或沉思默想。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在這個天井小院里一站,就受到一種莊嚴(yán)的召喚。人人都為他的凜然正氣所感召,都為他的忠義之舉而激動,都為他的淡泊之志所凈化,都為他的聰明才智所傾倒。人有才不難,有德也不難,難得的是德才兼?zhèn)洌胁庞挚蠟樘煜氯伺d利,有功又不自傲。
歷史已經(jīng)過去,我們對諸葛亮卻更覺親切。諸葛亮在那場歷史戰(zhàn)爭中并不單純地為克曹滅魏,他不過是要實現(xiàn)自己的治國理想,是在實踐自己的做人規(guī)范,他在試著把聰明才智發(fā)揮到極限。他借此實現(xiàn)了作為一個人,一個歷史偉人的價值。史載公元247年,“桓溫征蜀,尤見武侯時小吏,年百余歲。溫問曰:‘諸葛丞相今誰與比?’答曰:‘諸葛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后,不見其比!薄耸挛幢乜尚牛T葛亮確實實現(xiàn)了超時空的存在。古往今來有兩種人,一種人為現(xiàn)在而活,拼命享受,死而后已;一種人為理想而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個人不管他的官位多大,總要還原為人;不管他的壽命多長,總要變?yōu)楣;而只有極少數(shù)人才有幸被百姓篩選,歷史擢拔而為神,享四時之祀,得到永恒。
(選文有刪改)
1.文章第4段中說的“漢賊不兩立”中“漢賊”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兩位忠臣良將”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
2.文章開頭就說“中國大地上有無數(shù)祠堂,但沒有哪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一樣,讓人生無限的崇敬、無盡的思考和深深的遺憾”。作者崇敬、思考和遺憾的是什么?請分別舉一例說明。
答:崇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遺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jù)本文內(nèi)容,用簡潔的語言舉例說明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人?
4.你怎樣理解“一個人不管他的官位多大,總要還原成人;不管他的壽命多長,總要變?yōu)楣;而只有少?shù)人才有幸被百姓篩選,歷史擢拔而為神,享四時之祀,得到永恒”?
5.文章結(jié)尾部分說“古往今來有兩種人,一種人為現(xiàn)在而活,拼命享受,死而后已;一種人為理想而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你愿做前一種人還是后——種人?怎樣做才能成為這種人?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四川省中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
梁衡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