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項中劃線字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A、長歌當(dāng)哭(dàng) 異(chà) (pǐ) (chà)
B、人飛船(zài) (chà) 勤(yīn) 油(kāi)
C、敷衍責(zé)(sè) 色(jué) (zì) 裝(zhuó)
D、然長逝(kè) 首(bǐ) (suǐ) (pīng)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河北省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項中劃線字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     ]
A、長歌當(dāng)哭(dàng) 異(chà) (pǐ) (chà)
B、人飛船(zài) (chà) 勤(yīn) 油(kāi)
C、敷衍責(zé)(sè) 色(jué) (zì) 裝(zhuó)
D、然長逝(kè) 首(bǐ) (suǐ) (p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河北省藁城一中高一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課外文言文閱讀                             石鐘山記  蘇軾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贬B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fēng)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①,北音清越,桴②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cè)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③,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④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⑤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dāng)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fēng)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⑥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yīng),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釋:①函胡:通“含糊”,重濁而模糊。 ②桴:鼓槌。 ③棲鶻:宿巢的老鷹。
④噌吰:形容鐘聲洪亮。 ⑤涵澹澎湃:波浪激蕩。 ⑥窾坎鏜鞳:擊物聲和鐘鼓聲。
【小題1】對下列文中加點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①微風(fēng)鼓浪    鼓:振動,這里有激起的意思   ②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    雖:連詞,即使。
B ①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   徐:慢慢地。 ②自以為得之矣        以為:認(rèn)為。 
C ①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適:往,赴,動詞。  ②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   殆:危險。
D ①至莫夜月明    莫:同“暮”,傍晚。       ②空中而多竅          竅:窟窿。
【小題2】對下列句中加點的“之”字的用法,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      ) 
①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     ②送之至湖口     ③徐而察之 ④汝識之乎    ⑤周景王之無射也

A.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D.①②③④⑤用法各不相同。
【小題3】下列句子中,屬于賓語前置句式的一項是    (       ) 
A.今以鐘磬置水中B.古之人不余欺也C.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D.得雙石于潭上
【小題4】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篇帶有調(diào)查、考辨性質(zhì)的游記。作者之所以想要探究石鐘山命名的原因,只不過是對李渤的觀點有所懷疑。
B.月夜來到絕壁下,作者看到的景象和聽到的聲音令他覺得心驚肉跳,甚至一度產(chǎn)生了動搖,想要放棄此次行動,但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C.作者認(rèn)為石鐘山名字的由來,是由于微波沖擊石洞和風(fēng)浪沖擊大石的小孔而發(fā)出了類似鐘鳴之聲。這和酈元的看法倒頗為接近。
D.作者并非單純記游,而是將月夜游江提升到一種理性的高度,悟出“事不目見耳聞”就不能“臆斷其有無”的道理。
【小題5】翻譯文中加下劃線的句子(6分)
(1)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4分)
(2)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4屆河北省高一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課外文言文閱讀                              石鐘山記   蘇軾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贬B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fēng)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①,北音清越,桴②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cè)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③,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④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⑤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dāng)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fēng)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⑥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yīng),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釋:①函胡:通“含糊”,重濁而模糊。  ②桴:鼓槌。  ③棲鶻:宿巢的老鷹。

④噌吰:形容鐘聲洪亮。  ⑤涵澹澎湃:波浪激蕩。  ⑥窾坎鏜鞳:擊物聲和鐘鼓聲。

1.對下列文中加點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①微風(fēng)鼓浪     鼓:振動,這里有激起的意思    ②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     雖:連詞,即使。

B ①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    徐:慢慢地。  ②自以為得之矣         以為:認(rèn)為。 

C ①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適:往,赴,動詞。   ②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    殆:危險。

D ①至莫夜月明     莫:同“暮”,傍晚。        ②空中而多竅           竅:窟窿。

2.對下列句中加點的“之”字的用法,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      ) 

①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     ②送之至湖口     ③徐而察之  ④汝識之乎    ⑤周景王之無射也

  A、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   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   D、①②③④⑤用法各不相同。

3.下列句子中,屬于賓語前置句式的一項是    (       ) 

A、今以鐘磬置水中   B、古之人不余欺也C、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D、得雙石于潭上

4.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篇帶有調(diào)查、考辨性質(zhì)的游記。作者之所以想要探究石鐘山命名的原因,只不過是對李渤的觀點有所懷疑。

B、月夜來到絕壁下,作者看到的景象和聽到的聲音令他覺得心驚肉跳,甚至一度產(chǎn)生了動搖,想要放棄此次行動,但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C、作者認(rèn)為石鐘山名字的由來,是由于微波沖擊石洞和風(fēng)浪沖擊大石的小孔而發(fā)出了類似鐘鳴之聲。這和酈元的看法倒頗為接近。

D、作者并非單純記游,而是將月夜游江提升到一種理性的高度,悟出“事不目見耳聞”就不能“臆斷其有無”的道理。 

5.翻譯文中加下劃線的句子(6分)

(1)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4分)

(2)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河北省藁城一中2011-2012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 題型:048

課外文言文閱讀

石鐘山記

蘇軾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fēng)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cè)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④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dāng)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fēng)水相吞吐,有坎鏜鞳⑥之聲,與向之噌者相應(yīng),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者,周景王之無射也;坎鏜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釋:函胡:通含糊,重濁而模糊。桴:鼓槌。棲鶻:宿巢的老鷹。

 、:形容鐘聲洪亮。涵澹澎湃:波浪激蕩。⑥窾坎鏜:擊物聲和鐘鼓聲。

(1)

對下列文中加粗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

①微風(fēng)浪         鼓:振動,這里有激起的意思

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     雖:連詞,即使。

B.

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 徐:慢慢地。

②自以為得之矣       以為:認(rèn)為。

C.

①余自齊安舟行臨汝    適:往,赴,動詞。

②酈元之所見聞,與余同  殆:危險。

D.

①至夜月明        莫:同“暮”,傍晚。

②空中而多竅        竅:窟窿。

(2)

對下列句中加粗的“之”字的用法,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①而長子邁將赴饒德興尉

②送至湖口

③徐而察

④汝識

⑤周景王無射也

[  ]

A.

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

B.

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

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

D.

①②③④⑤用法各不相同。

(3)

下列句子中,屬于賓語前置句式的一項是

[  ]

A.

今以鐘磬置水中

B.

古之人不余欺也

C.

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D.

得雙石于潭上

(4)

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這是一篇帶有調(diào)查、考辨性質(zhì)的游記。作者之所以想要探究石鐘山命名的原因,只不過是對李渤的觀點有所懷疑。

B.

月夜來到絕壁下,作者看到的景象和聽到的聲音令他覺得心驚肉跳,甚至一度產(chǎn)生了動搖,想要放棄此次行動,但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C.

作者認(rèn)為石鐘山名字的由來,是由于微波沖擊石洞和風(fēng)浪沖擊大石的小孔而發(fā)出了類似鐘鳴之聲。這和酈元的看法倒頗為接近。

D.

作者并非單純記游,而是將月夜游江提升到一種理性的高度,悟出“事不目見耳聞”就不能“臆斷其有無”的道理。

(5)

翻譯文中加下劃線的句子

(1)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浙江省紹興一中分校高二12月月考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質(zhì)厚,少緣飾。少孤,事母孝,舉進(jìn)士,不忍去左右,自負(fù)母入京師。既擢第,母亡,廬墓側(cè),食不鹽酪,藉無茵席。服除,以窶困調(diào)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聞,擢補龍武軍錄事參軍。德秀不及親在而取,不肯婚,人以為不可絕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為?”初,兄子襁褓喪親,無資得乳媼,德秀自乳之,能食乃止。既長,將為娶,家苦貧,乃求為魯山令。有盜系獄,會虎為暴,盜請格虎自贖,許之。吏曰:“彼詭計,且亡去,無乃為累乎?”德秀曰:“許之矣,不可負(fù)約。即有累,吾當(dāng)坐,不及余人!泵魅毡I尸虎還,舉縣嗟嘆。玄宗在東都,酉甫五風(fēng)樓下,命三百里縣令、刺史各以聲樂集。是時頗言且第勝負(fù),加賞黜。德秀惟樂工數(shù)十人,聯(lián)袂歌《于蔿于》!队谑l于》者,德秀所為歌也。帝聞,異之,嘆曰“賢人之言哉!”德秀益知名。所得俸祿,悉衣食人之孤遺者。歲滿,笥余一縑,駕柴車去。愛陸源佳山水,乃定居。不為墻垣扃鑰,家無仆妾。歲饑,日或不爨。嗜酒,陶然彈琴以自娛。人以酒肴從之,不問賢鄙為酣飫。德秀善文辭,作《蹇士賦》以自況。房琯每見德秀,嘆息曰:“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碧K源明常語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恥者,識元紫芝也!碧鞂毷d卒,家惟枕履簞瓤而已。
《新唐書·元德秀傳》
注:①擢第:登第,單進(jìn)士。②酉甫:音pú,合聚飲食。③笥:音sì,盛衣物的竹器。④飫:音yù,飽。
【小題1】下列句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政惠:仁慈
B.德秀自之乳:喂養(yǎng)
C.益請虎自贖格:擊打
D.吾當(dāng),不及余人坐,受牽連
【小題2】下列對人物的思想性格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舉進(jìn)士,不忍去左右,自負(fù)母入京師——為國為親,忠孝兩全。
B.許之矣,不可負(fù)約——一諾千金,言而有信。
C.人以酒肴從之,不問賢鄙為酣襖——寬厚不羈,不論貴賤。
D.嗜酒,陶然彈琴以自娛——豁達(dá)自任,志向高雅。
【小題3】下列敘述與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項是(   )
A.元德秀不忍離開母親,就背著母親去京城入試。母親去世,他服喪期滿,任南和縣尉,后升任龍武軍錄事參軍。
B.元德秀為官所得俸祿全部用于撫養(yǎng)孤獨無依的人,任滿的時候,他是趕著柴車離開的,他死的時候,家中只有最起碼的生活用具。
C.元德秀在陸源為官定居的時候,縱情山水,常彈琴、喝酒、寫文章以自娛。
D.元德秀任魯山縣令時,不怕獲罪,批準(zhǔn)一個被關(guān)押的盜賊殺虎自贖。
第II卷(非選擇題  76分)
【小題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吾不幸生衰俗,所不恥者,識元紫芝也。(4分)
                                                                        
(2)猥以微賤,當(dāng)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陳情表》)(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4屆浙江省分高二12月月考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質(zhì)厚,少緣飾。少孤,事母孝,舉進(jìn)士,不忍去左右,自負(fù)母入京師。既擢第,母亡,廬墓側(cè),食不鹽酪,藉無茵席。服除,以窶困調(diào)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聞,擢補龍武軍錄事參軍。德秀不及親在而取,不肯婚,人以為不可絕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為?”初,兄子襁褓喪親,無資得乳媼,德秀自乳之,能食乃止。既長,將為娶,家苦貧,乃求為魯山令。有盜系獄,會虎為暴,盜請格虎自贖,許之。吏曰:“彼詭計,且亡去,無乃為累乎?”德秀曰:“許之矣,不可負(fù)約。即有累,吾當(dāng)坐,不及余人!泵魅毡I尸虎還,舉縣嗟嘆。玄宗在東都,酉甫五風(fēng)樓下,命三百里縣令、刺史各以聲樂集。是時頗言且第勝負(fù),加賞黜。德秀惟樂工數(shù)十人,聯(lián)袂歌《于蔿于》。《于蔿于》者,德秀所為歌也。帝聞,異之,嘆曰“賢人之言哉!”德秀益知名。所得俸祿,悉衣食人之孤遺者。歲滿,笥余一縑,駕柴車去。愛陸源佳山水,乃定居。不為墻垣扃鑰,家無仆妾。歲饑,日或不爨。嗜酒,陶然彈琴以自娛。人以酒肴從之,不問賢鄙為酣飫。德秀善文辭,作《蹇士賦》以自況。房琯每見德秀,嘆息曰:“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碧K源明常語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恥者,識元紫芝也!碧鞂毷d卒,家惟枕履簞瓤而已。

《新唐書·元德秀傳》

注:①擢第:登第,單進(jìn)士。②酉甫:音pú,合聚飲食。③笥:音sì,盛衣物的竹器。④飫:音yù,飽。

1.下列句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政惠:仁慈

B.德秀自之乳:喂養(yǎng)

C.益請虎自贖格:擊打

D.吾當(dāng),不及余人坐,受牽連

2.下列對人物的思想性格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舉進(jìn)士,不忍去左右,自負(fù)母入京師——為國為親,忠孝兩全。

B.許之矣,不可負(fù)約——一諾千金,言而有信。

C.人以酒肴從之,不問賢鄙為酣襖——寬厚不羈,不論貴賤。

D.嗜酒,陶然彈琴以自娛——豁達(dá)自任,志向高雅。

3.下列敘述與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項是(   )

A.元德秀不忍離開母親,就背著母親去京城入試。母親去世,他服喪期滿,任南和縣尉,后升任龍武軍錄事參軍。

B.元德秀為官所得俸祿全部用于撫養(yǎng)孤獨無依的人,任滿的時候,他是趕著柴車離開的,他死的時候,家中只有最起碼的生活用具。

C.元德秀在陸源為官定居的時候,縱情山水,常彈琴、喝酒、寫文章以自娛。

D.元德秀任魯山縣令時,不怕獲罪,批準(zhǔn)一個被關(guān)押的盜賊殺虎自贖。

第II卷(非選擇題  76分)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吾不幸生衰俗,所不恥者,識元紫芝也。(4分)

                                                                        

(2)猥以微賤,當(dāng)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陳情表》)(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質(zhì)厚,少緣飾。少孤,事母孝,舉進(jìn)士,不忍去左右,自負(fù)母入京師。既擢第,母亡,廬墓側(cè),食不鹽酪,藉無茵席。服除,以窶困調(diào)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聞,擢補龍武軍錄事參軍。德秀不及親在而取,不肯婚,人以為不可絕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為?”初,兄子襁褓喪親,無資得乳媼,德秀自乳之,能食乃止。既長,將為娶,家苦貧,乃求為魯山令。有盜系獄,會虎為暴,盜請格虎自贖,許之。吏曰:“彼詭計,且亡去,無乃為累乎?”德秀曰:“許之矣,不可負(fù)約。即有累,吾當(dāng)坐,不及余人!泵魅毡I尸虎還,舉縣嗟嘆。玄宗在東都,酉甫五風(fēng)樓下,命三百里縣令、刺史各以聲樂集。是時頗言且第勝負(fù),加賞黜。德秀惟樂工數(shù)十人,聯(lián)袂歌《于蔿于》!队谑l于》者,德秀所為歌也。帝聞,異之,嘆曰“賢人之言哉!”德秀益知名。所得俸祿,悉衣食人之孤遺者。歲滿,笥余一縑,駕柴車去。愛陸源佳山水,乃定居。不為墻垣扃鑰,家無仆妾。歲饑,日或不爨。嗜酒,陶然彈琴以自娛。人以酒肴從之,不問賢鄙為酣飫。德秀善文辭,作《蹇士賦》以自況。房琯每見德秀,嘆息曰:“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碧K源明常語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恥者,識元紫芝也!碧鞂毷d卒,家惟枕履簞瓤而已。
《新唐書·元德秀傳》
注:①擢第:登第,單進(jìn)士。②酉甫:音pú,合聚飲食。③笥:音sì,盛衣物的竹器。④飫:音yù,飽。
小題1:下列句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政惠:仁慈
B.德秀自之乳:喂養(yǎng)
C.益請虎自贖格:擊打
D.吾當(dāng),不及余人坐,受牽連
小題2:下列對人物的思想性格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舉進(jìn)士,不忍去左右,自負(fù)母入京師——為國為親,忠孝兩全。
B.許之矣,不可負(fù)約——一諾千金,言而有信。
C.人以酒肴從之,不問賢鄙為酣襖——寬厚不羈,不論貴賤。
D.嗜酒,陶然彈琴以自娛——豁達(dá)自任,志向高雅。
小題3:下列敘述與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項是(   )
A.元德秀不忍離開母親,就背著母親去京城入試。母親去世,他服喪期滿,任南和縣尉,后升任龍武軍錄事參軍。
B.元德秀為官所得俸祿全部用于撫養(yǎng)孤獨無依的人,任滿的時候,他是趕著柴車離開的,他死的時候,家中只有最起碼的生活用具。
C.元德秀在陸源為官定居的時候,縱情山水,常彈琴、喝酒、寫文章以自娛。
D.元德秀任魯山縣令時,不怕獲罪,批準(zhǔn)一個被關(guān)押的盜賊殺虎自贖。
第II卷(非選擇題  76分)
小題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吾不幸生衰俗,所不恥者,識元紫芝也。(4分)
                                                                        
(2)猥以微賤,當(dāng)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陳情表》)(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