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對通假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B.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卒,通“悴”,副職。 C.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來。 D.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屆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學(xué)期第二次聯(lián)考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列語段,完成小題(共24分)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①(有刪節(jié))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書云欲相師,仆道不篤,業(yè)甚淺近,環(huán)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②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見取。仆自卜固無取,假令有取,亦不敢為人師。為眾人師且不敢,況敢為吾子師乎?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xué),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shù)矣。
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逼屯動埂⑹裰,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前六七年,仆來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shù)州。數(shù)州之犬,皆蒼黃③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聞?wù)摺=耥n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吾子行厚而辭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雖仆敢為師,亦何所增加也?假而④以仆年先吾子,聞道著書之日不后,誠欲往來言所聞,則仆固愿悉陳中所得者。吾子茍自擇之,取某事,去某事,則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陳者,其為不敢也決矣。
吾子前所欲見吾文,既悉以陳之,非以耀明于子,聊欲以觀子氣色,誠好惡如何也。今書來,言者皆大過。吾子誠非佞譽(yù)誣諛之徒,直見愛甚故然耳!
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無取乎?吾子幸觀焉,擇焉,有余以告焉。茍亟來以廣是道⑤,子不有得焉,則我得矣,又何以師云爾哉?取其實而去其名,無招越蜀吠怪,則幸矣。宗元復(fù)白。
【注釋】①本文是作者被貶永州期間給韋中立的一封回信。韋中立,潭州刺史韋彪之孫,曾寫信要求拜柳宗元為師,并不辭道遠(yuǎn),從長安到永州去拜訪求教。返回京城后,又寫信給柳宗元,要求拜師。②吾子:古時對人的尊稱,可譯為“您”,比“子”更親切。③蒼黃:同“倉皇”,驚慌失措的樣子。④假而:假如⑤茍亟來以廣是道: 如果我們經(jīng)常往來交談,以擴(kuò)充發(fā)揮作文之道
【小題1】下列各句加橫線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仆自卜固無取卜:占卜 |
B.犯笑侮,收召后學(xué)犯:冒著 |
C.被南越中數(shù)州被:覆蓋 |
D.則仆固愿悉陳中所得者中:心中 |
A.因抗顏而為師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
B.至無雪乃已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C.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D.其為不敢也決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
A.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陳者 | B.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 |
C.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 | D.或師焉,或不焉 |
A.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見取 | B.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 |
C.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 D.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
A.在這封書信中,柳宗元首先說自身條件差,夠不上當(dāng)老師的資格,婉言謝絕了韋中立“欲相師”的請求。當(dāng)然,這不過是他的謙虛之辭,并不是他拒絕的真正原因。 |
B.接著,作者從師道衰落的歷史談到目前的情況,舉韓愈“抗顏而為師”受到嘲笑打擊為鑒,以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為喻,說明師道之衰,自己不敢為師的社會原因。 |
C.柳宗元說,已經(jīng)陳列了中立想看的全部文章,并不是想炫耀,只是想看看中立是不是真的喜歡他的文章;還提到,從中立的來信可知,中立對作者文章的過譽(yù),只是中立特別喜歡的緣故。 |
D.最后柳宗元提出采取老師之實,不必講求師之名的辦法,這樣既可以免遭嘲笑攻擊,又能達(dá)到行師道的目的。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導(dǎo)學(xué)大課堂必修三語文蘇教版 蘇教版 題型:048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楊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進(jìn)士。授工部主事。督逋山西,憫其民貧,不俟奏報輒返。尚書李鏈劾之,有詔復(fù)往。最乃與巡按御史牛天麟極陳歲災(zāi)民困狀,請緩其征。從之。歷郎中,治水淮、揚(yáng)。值世宗即位,上言:“寶應(yīng)汜光湖西南高,東北下。運(yùn)舟行湖中三十余里。而東北堤岸不逾三尺,雨霪風(fēng)厲,輒沖決,陰阻運(yùn)舟,監(jiān)城、興化、通、泰良田悉遭其害。宜如往年白圭①修筑高郵康濟(jì)湖,專敕大臣加修內(nèi)河,培舊堤為外障,可百年無患,是為上策。其次于緣河樹札數(shù)重,稍障風(fēng)波,而增舊堤,毋使庳薄,亦足支數(shù)年。若但窒隙補(bǔ)闕,茍冀無事,一遇霪潦,蕩為巨浸,是為無策!辈孔h用其中策焉。出為寧波知府。請罷浙東貢幣,詔悉以銀充,民以為便。累遷貴州按察使,入為太仆卿。世宗好神仙。給事中顧存仁、高金、王納言皆以直諫得罪。會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煉白金器百余因郭勛以進(jìn),云以盛飲食物,供齋醮,即神仙可致也。帝立召與語,大悅。朝用言:帝深居無與外人接,則黃金可成,不死藥可得。帝益悅,諭廷臣令太子監(jiān)國.“朕少假一二年.親政如初!迸e朝愕不敢言。最抗疏諫曰:“陛下春秋方壯,乃圣諭及此,不過得一方士。欲服食求神仙耳。神仙乃山棲澡練者所為,豈有高居黃屋紫闥,袞衣玉食,而能白日辯舉者?臣雖至愚,不敢奉詔!钡鄞笈⑾略t獄,重杖之,杖未畢而死。
最既死,監(jiān)國議亦罷。明年,勛以罪瘐死。朝用詐偽覺,亦伏誅。隆慶元年,贈最右副都御史,謚忠節(jié)。
《明史·列傳九十七》
注:①白圭(.1419--1474),字宗玉,南宮人。明朝正統(tǒng)七年考取進(jìn)士。曾任陜西按察副使、浙江右布政使、兵部右侍郎,累官工部尚書、兵部尚書。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憫其民貧,不俟奏報輒返。憫:同情,憐恤
B.專敕大臣加修內(nèi)河,培舊堤為外障培:給堤壩壘土
C.請罷浙東貢幣,詔悉以銀充幣:金錢
D.明年,勛以罪瘐死瘐;在獄中病死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最乃與巡按御史牛天麟極陳歲災(zāi)民困狀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
B.而增舊堤,毋使庳薄,亦足支數(shù)年諸君而有意,瞻余馬首可也
C.以所煉白金器百余因郭勛以進(jìn)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云以盛飲食物,供齋醮,即神仙可致也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楊最忠直敢為的一組是()
①不俟奏報輒返 ②專敕大臣加修內(nèi)河,培舊堤為外障
③請罷浙東貢幣,詔悉以銀充 ④累遷貴州按察使,人為太仆卿
⑤豈有高居黃屋紫闥,袞衣玉食,而能白獅舉者
⑥最既死,監(jiān)國議亦罷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⑥ D.④⑤⑥
4.下列對本文的分析和評價,錯誤的一項是()
A.楊最到山西催繳租稅,看到百姓的貧困狀況,于心不忍,沒有向皇上請示就返回了,后來被人檢舉,才不得不再次奉詔前往山西。
B.楊最曾負(fù)責(zé)治理淮水、揚(yáng)子江的水患,當(dāng)時明世宗提出了上、中、下三條治理寶應(yīng)汜光湖的對策,楊最和大家都認(rèn)為中策最好。
C.明世宗喜好神仙之術(shù),許多正直的大臣都因直言進(jìn)諫而獲罪,但楊最仍不顧自身安危提出反對意見,最后遭受杖刑重罰致死。
D.楊最死后,世宗令太子監(jiān)國的想法沒有實行,而蠱惑皇上的奸臣方士也都得到了懲罰,隆慶元年,楊最受到了朝廷的追封。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07年高考語文第一輪復(fù)習(xí)測試題 題型:048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陳思王(曹)植字子建。年十歲余,誦讀詩、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言,善屬文。太祖(曹操)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倩,請)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dāng)面試,奈何倩人?”時鄴銅爵臺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性簡易,不治威儀。輿馬服飾,不尚華麗。每進(jìn)見難問,應(yīng)聲而對,特見寵愛。太祖征孫權(quán),使植留守鄴。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廙、楊修等為之羽翼。太祖狐疑,幾為太子者數(shù)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jié)。文帝(曹丕)御之以術(shù),矯情自飾,宮人左右,并為之說,故遂定為嗣。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太祖大怒,公車令坐死。由是重諸侯科禁,而植寵日衰。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誅修。植益內(nèi)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為關(guān)羽所圍。太祖以植為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罷之。文帝即王位,植與諸侯并就國!渤W詰嵲梗Ю鞫鵁o所施,上疏求自試。植每欲求別見獨談,論及時政,幸冀試用,終不能得。既還,悵然絕望。常汲汲無歡,遂發(fā)疾薨,時年四十一。
評曰:陳思文才富艷,足以自通后葉,然不能克讓遠(yuǎn)防,終致攜隙。傳曰“楚則失之矣。而齊亦未為得也”,其此之謂歟! (陳壽《三國志·任城陳蕭王傳》)
諺言“貧不學(xué)儉,卑不學(xué)恭”,非人性分也,勢使然耳。假令太祖防遏植等,在于疇昔,此賢之心,何緣有窺望乎?至于植者,豈能興難?余每覽植之華采,思若有神。以此推之,太祖之動心,亦良有以也。 (魚豢《魏略》)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性簡易,不治威儀 治:講究、注重 B.不自雕勵,飲酒不節(jié) 雕勵:雕飾
C.文帝(曹丕)御之以術(shù) 御 :統(tǒng)治 D.公車令坐死 坐死:因罪處死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植既以才見異 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齊桓晉文之事》)
B.文帝(曹丕)御之以術(shù) 無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C.于是以罪誅修 今王鼓樂于此(《莊暴見孟子》)
D.于是悔而罷之 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莊暴見孟子》)
下列句子中,表明曹植“特見寵愛”和“植寵日衰”的原因的一組是
⑴誦讀詩、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言,善屬文 ⑵植援筆立成,可觀
⑶性簡易,不治威儀 ⑷每進(jìn)見難問,應(yīng)聲而對
⑸丁儀、丁廙、楊修等為之羽翼 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jié)
⑺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 ⑻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
A.⑴⑵⑷/⑸⑹ B.⑴⑷/⑸⑺⑻
C.⑵⑶⑷/⑹⑺ D.⑶⑷/⑸⑹⑻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曹植十多歲就博覽群書,下筆成文,以至使曹操以為是請人代寫的,后來,在新落成的銅雀臺上的比試中,曹植因其出眾的才華讓曹操非?粗。
B.曹植原來性情平和,生活簡樸,不事張揚(yáng),加之才華橫溢,思維敏捷,曹操對他很寵愛,曾多次想立他為太子,但他后來放任無忌,最終失寵于曹操。
C.曹植做事任性,飲酒無度,加上又不像曹丕那樣善于偽裝自己討人歡心,漸漸失去了曹操的寵信。后來司馬門和醉酒事件是他當(dāng)不成太子的失望心情的流露。
D.失勢之后的曹植雖內(nèi)心充滿怨憤,但還希望能有機(jī)會施展自己的才華。他多次請求曹丕會見,好讓自己被賞識,受重用,但終未如愿,只得郁郁寡歡,英年早亡。
聯(lián)系全文看,下列對陳壽和魚豢的觀點的認(rèn)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壽和魚豢都認(rèn)為曹植才華橫溢,魚豢認(rèn)為曹植文章文采華美,好像有神助一般,陳壽認(rèn)為曹植的文采足以流傳后世,特別是在齊楚兩地。
B.陳壽認(rèn)為曹植的悲劇源自其不能自我克制、不懂退讓以及缺少遠(yuǎn)慮的性格,這是從本質(zhì)上對曹植由寵而罷悲劇因素的把握,對讀者很有啟發(fā)意義。
C.魚豢認(rèn)為曹植本是一個聰明有才華的人,是不會發(fā)生災(zāi)難的,同時魚豢根據(jù)自己對曹植文采的感受,推想曹操當(dāng)初被他的文章感染,也是很有道理的。
D.陳壽和魚豢都對曹植的不幸感到惋惜,但都認(rèn)為曹植的悲劇除了自己的錯誤外,曹操也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對此,陳壽說得委婉,魚豢說得直截。
把下列劃線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譯文:
②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譯文:
③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文: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
安丙,字子文,廣安人。淳熙間進(jìn)士,調(diào)大足縣主簿。通判隆慶府,嘉泰三年,郡大水,丙白守張鼎,發(fā)常平粟振之。尋又鑿石徙溪,自是無水患。知大安軍,歲旱,民艱食,丙以家財即下流糴米數(shù)萬石以振。事聞,詔加一秩。
開禧二年,程松為四川宣撫使,吳曦副之。松夜延丙議。丙為松言曦必誤國,松不省。蓋丙嘗為其父客,素知曦。三年正月甲午,曦僭號建官,稱臣于金,以丙為丞相長史、權(quán)行都省事。事既熾,丙不得脫,度徒死無益,陽與而陰圖之。遂與楊巨源、李好義等謀誅曦。丙遣弟煥往約諸將,相與拊定。于是傳檄諸道。曦僭位凡四十一日。三月戊寅,陳曦所以反及矯制平賊便宜賞功狀,自劾待罪,函曦首級與曦所受金人詔印及所匿庚牌附驛。
時方議和,丙獨戒飭將士,以攻為守,威聲甚著。時沿邊關(guān)隘悉為金毀,丙遺時相書,云:“今于關(guān)表廣結(jié)義士,月給以糧,俾各保田廬,逮事定,則系之尺籍而勸之耕,庶可經(jīng)久!
賊張福、莫簡叛。賊自閬趨遂寧,所過無不殘滅。丙欲自持十萬緡往益昌募士。魏了翁移書宰執(zhí),謂安丙不起,則賊未即平,蜀未可定,雖賊亦曰:“須安相公作宣撫,事乃定耳!痹t起丙為四川宣撫使,予便宜。丙奏:“臣不辭老以報國!敝了鞂,賊猶負(fù)固于普州之茗山。丙下令諸軍合圍,絕其樵汲之路以困之。未幾,俘獲張福等十七人以獻(xiàn)。
先是,夏人來乞師并兵攻金人,丙且奏且行,分遣將士趨秦、鞏、鳳翔,委丁焴節(jié)制,師次于鞏。夏人以樞密使子寧眾二十余萬,約以夏兵野戰(zhàn),宋師攻城。既而攻鞏不克,乃已。丙卒,訃聞,輟視朝二日。
(選自《宋史·安丙傳》,有刪改)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松夜延丙議延:邀請 |
B.陳曦所以反及矯制平賊便宜賞功狀矯:假托 |
C.師次于鞏次:駐扎 |
D.賊猶負(fù)固于普州之茗山負(fù):遭受 |
A.②⑤⑥ | B.①④⑥ | C.②③④ | D.①③⑤ |
A.安丙恪盡職守,體恤百姓。他在隆慶府任職時,郡中發(fā)大水,他稟告上司,打開糧倉救濟(jì);他任大安軍知軍,曾用自家糧食救濟(jì)遭旱災(zāi)的百姓。 |
B.安丙敢于和叛逆之人作斗爭。他對宣撫使程松說,吳曦會貽誤國事,后來吳曦叛國投敵,并封安丙官職,安丙機(jī)智地與吳曦周旋,最終鏟除了吳曦。 |
C.安丙很有威望,平定叛賊有功。叛賊張福等人作亂,官員和叛賊都認(rèn)為只有安丙才能平定叛亂,朝廷起用安丙,他領(lǐng)兵平叛,俘虜了張福等人。 |
D.安丙竭誠為國效力。邊境關(guān)口遭到金國人破壞,他寫信給宰相,提出自己的建議;他派兵和夏國人聯(lián)合攻打金國;他去世后皇帝停止上朝兩天表示哀悼。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0年河南省鄭州市智林學(xué)校高三第一次月考語文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陳思王(曹)植字子建。年十歲余,誦讀詩、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言,善屬文。太祖(曹操)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倩,請)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dāng)面試,奈何倩人?”時鄴銅爵臺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性簡易,不治威儀。輿馬服飾,不尚華麗。每進(jìn)見難問,應(yīng)聲而對,特見寵愛。太祖征孫權(quán),使植留守鄴。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廙、楊修等為之羽翼。太祖狐疑,幾為太子者數(shù)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jié)。文帝(曹丕)御之以術(shù),矯情自飾,宮人左右,并為之說,故遂定為嗣。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太祖大怒,公車令坐死。由是重諸侯科禁,而植寵日衰。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誅修。植益內(nèi)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為關(guān)羽所圍。太祖以植為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罷之。文帝即王位,植與諸侯并就國!渤W詰嵲梗Ю鞫鵁o所施,上疏求自試。植每欲求別見獨談,論及時政,幸冀試用,終不能得。既還,悵然絕望。常汲汲無歡,遂發(fā)疾薨,時年四十一。
評曰:陳思文才富艷,足以自通后葉,然不能克讓遠(yuǎn)防,終致攜隙。傳曰“楚則失之矣。而齊亦未為得也”,其此之謂歟! (陳壽《三國志·任城陳蕭王傳》)
諺言“貧不學(xué)儉,卑不學(xué)恭”,非人性分也,勢使然耳。假令太祖防遏植等,在于疇昔,此賢之心,何緣有窺望乎?至于植者,豈能興難?余每覽植之華采,思若有神。以此推之,太祖之動心,亦良有以也。 (魚豢《魏略》)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性簡易,不治威儀治:講究、注重 | B.不自雕勵,飲酒不節(jié)雕勵:雕飾 |
C.文帝(曹丕)御之以術(shù)御:統(tǒng)治 | D.公車令坐死坐死:因罪處死 |
A.植既以才見異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齊桓晉文之事》) |
B.文帝(曹丕)御之以術(shù)無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
C.于是以罪誅修今王鼓樂于此(《莊暴見孟子》) |
D.于是悔而罷之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莊暴見孟子》) |
A.⑴⑵⑷/⑸⑹ | B.⑴⑷/⑸⑺⑻ |
C.⑵⑶⑷/⑹⑺ | D.⑶⑷/⑸⑹⑻ |
A.曹植十多歲就博覽群書,下筆成文,以至使曹操以為是請人代寫的,后來,在新落成的銅雀臺上的比試中,曹植因其出眾的才華讓曹操非常看重。 |
B.曹植原來性情平和,生活簡樸,不事張揚(yáng),加之才華橫溢,思維敏捷,曹操對他很寵愛,曾多次想立他為太子,但他后來放任無忌,最終失寵于曹操。 |
C.曹植做事任性,飲酒無度,加上又不像曹丕那樣善于偽裝自己討人歡心,漸漸失去了曹操的寵信。后來司馬門和醉酒事件是他當(dāng)不成太子的失望心情的流露。 |
D.失勢之后的曹植雖內(nèi)心充滿怨憤,但還希望能有機(jī)會施展自己的才華。他多次請求曹丕會見,好讓自己被賞識,受重用,但終未如愿,只得郁郁寡歡,英年早亡。 |
A.陳壽和魚豢都認(rèn)為曹植才華橫溢,魚豢認(rèn)為曹植文章文采華美,好像有神助一般,陳壽認(rèn)為曹植的文采足以流傳后世,特別是在齊楚兩地。 |
B.陳壽認(rèn)為曹植的悲劇源自其不能自我克制、不懂退讓以及缺少遠(yuǎn)慮的性格,這是從本質(zhì)上對曹植由寵而罷悲劇因素的把握,對讀者很有啟發(fā)意義。 |
C.魚豢認(rèn)為曹植本是一個聰明有才華的人,是不會發(fā)生災(zāi)難的,同時魚豢根據(jù)自己對曹植文采的感受,推想曹操當(dāng)初被他的文章感染,也是很有道理的。 |
D.陳壽和魚豢都對曹植的不幸感到惋惜,但都認(rèn)為曹植的悲劇除了自己的錯誤外,曹操也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對此,陳壽說得委婉,魚豢說得直截。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