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不是被動句的一項是

A.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B.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C.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D.吾屬今為之虜矣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北京市101中學(xué)2011-2012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13

下列句中,不是被動句的一項是

[  ]

A.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B.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C.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D.吾屬今為之虜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xué)2008-2009學(xué)年度高二第一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題:

景公追晏子

  齊有北郭騷者,結(jié)罘罔①,捆蒲草,織萉屨②,以養(yǎng)其母,猶不足。踵門見晏子曰:“愿乞所以養(yǎng)母!标套又椭^晏子曰:“此齊國之賢者也。今乞所以養(yǎng)母,是說夫子之義也,必與之!标套邮谷朔謧}粟府金而遺之,辭金受粟。

  有間,晏子見疑于景公,出奔,過北郭騷之門而辭。北郭騷沐浴而見晏子,曰:“夫子將焉適?”晏子曰:“見疑于齊君,將出奔!北惫}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車太息而嘆曰:“嬰之亡豈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标套有。

  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說晏子之義,而嘗乞所以養(yǎng)母者焉。吾聞之,‘養(yǎng)其親者,身伉其難!耜套右娨,吾將以身死白之!敝鹿,令其友操劍、奉笥③而從,造于君庭,求復(fù)者④曰:“晏子,天下之賢者也。今去齊國,齊必侵矣。方見國之必侵,不若死,請以頭托白晏子也。”因謂友曰:“盛吾頭于笥中,奉以托!蓖硕载亍F溆岩蚍钔卸^復(fù)者曰:“此北郭子為國故死,吾將為北郭子死!庇滞硕载。

  景公聞之,大駭,乘驲⑤而自追晏子,及之國郊,請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聞北郭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嘆曰:“嬰之亡豈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注釋:①罘(f*)罔:捕獸的網(wǎng)。②萉屨(f5ij)):麻鞋。③笥(s@):一種容器。④復(fù)者:負責(zé)通報的人。⑤驲(r@):一種車。

(1)

下列各句加粗的字意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門見晏子曰:     踵,登

B.

夫子之矣:      勉,勉強

C.

晏子之義:     說,仰慕,欣賞

D.

于君庭,求復(fù)者曰:  造,來到,前往

(2)

下列句子,表示被動意義的一項是

[  ]

A.

過北郭騷之門而辭。

B.

造于君庭。

C.

齊必侵矣。

D.

請而反之。

(3)

下列各組句子,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亡,豈不宜哉! ÷劚惫以死白己也。

B.

國之必侵。    晏子疑于景公。

C.

吾將身死白之。   但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D.

謂其友曰。     人之力而敝之。

(4)

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達“舍生取義”的一組是

①竊說先生之義,愿乞所以養(yǎng)母者。

②見疑于齊君,將出奔。

③養(yǎng)其親者,身伉其難。

④方見國之必侵,不若死。

⑤其友因奉托而謂復(fù)者。

⑥請以頭托白晏子也。

[  ]

A.

①②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5)

對“養(yǎng)及親者,身伉其難!钡囊馑祭斫正確的一項是:

[  ]

A.

奉養(yǎng)過自己父母的人,自己要承擔(dān)他的危難。

B.

奉養(yǎng)他的親戚的人,這個人一定能承擔(dān)災(zāi)難。

C.

能奉養(yǎng)自己父母的人,他自身要能擔(dān)當(dāng)危難。

D.

奉養(yǎng)自己親人的人,應(yīng)奮不顧身地承受災(zāi)難。

(6)

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使人分倉粟府金而遺之”,反映了晏子關(guān)心人才,禮賢敬士的精神。

B.

北郭騷“辭金受粟”,表現(xiàn)了他孝順母親但絕不貪心的品格。

C.

北郭騷因晏子是國之棟梁,且?guī)椭^自己,決心以死為晏子辯白。

D.

晏子兩次感嘆“不知士”,都反映了對不了解北郭騷之義的愧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0-2011學(xué)年湖北省武漢市三角路中學(xué)高二上學(xué)期期末語文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登西臺慟哭記
〔宋〕謝翱
始,故人唐宰相魯公開府南服,余以布衣從戎。明年,別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過張睢陽廟及顏杲卿所嘗往來處,悲歌慷慨,卒不負其言而從之游。今其詩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無以藉手見公,而獨記別時語,每一動念,即于夢中尋之;蛏剿亻浚茘共菽,與所別之處及其時適相類,則徘徊顧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過姑蘇。姑蘇,公初開府舊治也,望夫差之臺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臺。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臺。
  先是一日,與友人甲、乙若丙約,越宿而集。午,雨未止,買榜江涘。登岸,謁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毀垣枯甃,如入墟墓。還,與榜人治祭具。須臾,雨止,登西臺,設(shè)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畢,號而慟者三,復(fù)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時,往來必謁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復(fù)東望,泣拜不已。有云從南來,渰浥浡郁,氣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擊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極?莫歸來兮關(guān)塞黑;癁橹禅B兮有咮焉食?”歌闋,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復(fù)登東臺,撫蒼石,還憩于榜中。榜人始驚余哭,云:“適有邏舟之過也,盍移諸?”遂移榜中流,舉酒相屬,各為詩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風(fēng)凜,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復(fù)賦詩懷古。明日,益風(fēng)雪,別甲于江,余與丙獨歸。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書及別詩來,言:“是日風(fēng)帆怒駛,逾久而后濟;既濟,疑有神陰相,以著茲游之偉。”余曰:“嗚呼!阮步兵死,空山無哭聲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茲游亦良偉。其為文詞因以達意,亦誠可悲已!”余嘗欲仿太史公著《季漢月表》,如秦楚之際。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書,故紀(jì)之,以附季漢事后。
                                                     (選自《晞發(fā)集》)
【注】文天祥抗元失敗被殺后八年(即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謝翱與其友人登西臺祭之,并作此文以記其事,“慟乎丞相(即文天祥)”、“慟乎宋之三百年”。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卒不負其言而從之游從:使……跟從
B.余以布衣從戎從戎:參軍
C.適有邏舟之過也,盍移諸盍:何不
D.歌闋,竹石俱碎闋:畢,罷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A.明年,別公漳水湄B.往來必謁拜詞下
C.則徘徊顧盼D.悲歌慷慨
【小題3】以下六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記述作者“登臺慟哭魯郡公”的一組是
①以事過張睢陽廟及顏杲卿所嘗往來處
②望夫差之臺而始哭
③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臺
④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臺。
⑤往來必謁拜祠下
⑥適有邏舟之過也
A.③④⑥B.①②⑥C.①③⑤D.②③④
【小題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長于用典,作者所贊頌的大量歷史名人司馬遷、顏杲卿、張巡等與文天祥都寄托了深沉的朝代更迭與興亡之感。
B.文章中元兵的出沒、甲乙丙等姓名的隱去充分體現(xiàn)了文網(wǎng)的森嚴(yán),但作者悲哀沉痛、泣血吞聲之情,不能自掩。
C.作者以景物描寫來烘托祭奠的隆重、肅穆氣氛,突出風(fēng)緊、云暗、雪狂,給人壓抑的心理。
D.本文記載了作者與友人登富春江嚴(yán)子陵釣臺,冒著生命危險祭奠宋末英雄文天祥的故事。
【小題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遂移榜中流,舉酒相屬,各為詩以寄所思。(4分)
(2)既濟,疑有神陰相,以著茲游之偉。(3分)
(3)其為文詞因以達意,亦誠可悲已!(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01 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句中,不是被動句的一項是
[     ]
A.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B.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C.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D.吾屬今為之虜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陽固,字敬安。性散儻,不拘小節(jié)。少任俠,好劍客,弗事生產(chǎn)。年二十六,始節(jié)好學(xué),遂博覽篇籍,有文才。

太和中,從大將軍宋王劉昶征艾陽。昶嚴(yán)暴,治軍甚急,三軍戰(zhàn)栗無敢言者。固啟諫,并面陳事宜。昶大怒,欲斬之,使監(jiān)當(dāng)攻道;卦谲娪聸Q,志意閑雅,了無懼色。昶甚奇之。軍還,言之高祖。年三十余,始大將軍府參軍事。

初,世宗委任群下,不甚親覽,好桑門之法。尚書令高肇以外戚權(quán)寵,專決朝事;又成陽王禧等并有釁故,宗室大臣,相見疏;而王畿民庶,勞敞益甚。固乃作《南北二都賦》,因以諷諫。

世宗末,中尉王顯起宅既成,集僚屬飧宴。酒酣問固曰:“此宅何如?”固對日:“晏嬰湫隘,流稱于今;豐屋生災(zāi),著于《周易》。此蓋同傳舍耳,唯有德能卒。愿公勉之。”顯默然。他日又謂固曰:“吾作太府卿,庫藏充實,卿以為何如?”固對曰:“公收百官之祿四分之一,州郡贓贖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為多。且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豈不戒哉!”顯大不悅,以此固。又有人間固于顯,顯因奏固剩請米麥,免固官。

既無事役,遂闔門自守,著《演賾賦》,以幽微通塞之事。

肅宗即位,大軍征硤石,敕為仆射李平行臺七兵郎。平奇固勇敢,軍中大事悉與謀之。又命固節(jié)度水軍,固設(shè)奇計先期乘賊,獲其外城。軍罷,太傅、清河王懌舉固,除步兵校尉,領(lǐng)汝南王悅耶中令。尋加寧遠將軍。時悅年少,行多不法,屑近小人。固上疏切諫,以感動悅,悅甚敬憚之。懌大悅,以為舉得其人。丁母憂,號慕毀病,杖而能起。練禪之后,猶酒肉不進。時田年逾五十,而喪過于哀,鄉(xiāng)黨親族咸嘆服焉。

神龜末,清河王懌領(lǐng)太尉,辟固從事中郎。屬懌被害,元義秉政,朝野震悚。懌諸子及門生吏僚莫不慮禍,隱避不出,素為懌所厚者彌不自安。固以嘗被辟命,遂獨詣喪所,盡哀慟哭,良久乃還。仆射游肇聞而嘆曰:“雖欒布、王何以尚也?君子哉若人!”

固剛直雅正,不畏強御,居官清潔,家無余財。終歿之日,室徒四壁,無以供喪,親故為其棺斂焉。

  (節(jié)選自《魏書》)

注:①桑門,即“沙門”,佛教專指依戒律出家修道的人。②釁故:罪行。

9.對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年二十六,始節(jié)好學(xué)    折:改變

B.始大將軍府參軍事    辟:征召

C.顯大不悅,以此固    銜:貶謫官職

D.以幽微通塞之事    明:表明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軍還,言高祖       ②邪曲害公也

B.①以諷諫             ②相如持壁卻立

C.①以為舉得人         ②吾還也

D.①無事役             ②管仲用,任政于齊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體現(xiàn)陽固“不畏強御”的一組是

①固啟諫,并面陳事宜。②且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豈不戒哉!③以明幽微通塞之事。④固設(shè)奇計先期乘賊,獲其外城。⑤懌大悅.以為舉得其人。⑥遂獨詣喪所,盡哀慟哭,良久乃還。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陽固性格灑脫大方,不拘小節(jié)。年輕時,好行俠仗義,不營正事。到二十六歲時,開始轉(zhuǎn)變,勤奮好學(xué)。

B. 面對嚴(yán)暴的將軍,陽固敢于直諫,憑勇敢果決終獲認可;面對敵人,他有勇有謀,設(shè)奇計取得勝利。

C. 皇帝昏庸,權(quán)臣專斷,陽固寫《南北二都賦》《演賾賦》諷諫;中尉王顯侈奢自夸,他毫不客氣,直言相勸。

D. 陽固為人至孝至義。母親去世,他“喪過于哀”,讓人嘆服;為報清河王知遇之恩,他不顧安危,“盡哀慟哭”,令人敬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0—2011學(xué)年度湖北省武漢二中、龍泉中學(xué)高二下學(xué)期期末聯(lián)考語文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共19分)
答段縫書
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師時,嘗為足下道曾鞏善屬文,未嘗及其為人也。還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輹运勗g鞏行無纖完,其居家,親友惴畏焉,怪某無文字規(guī)鞏,見謂有黨。果哉,足下之言也?
鞏固不然。鞏文學(xué)論議,在某交游中,不見可敵。其心勇于適道,殆不可以刑禍利祿動也。父在困厄中,左右就養(yǎng)無虧行,家事銖發(fā)以上皆親之。父亦愛之甚,嘗曰:“吾宗敝,所賴者此兒耳!贝四持娨。若足下所聞,非某之所見也。鞏在京師,避兄而舍,此雖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于罪之中有足矜者,顧不可以書傳也。事固有跡,然而情不至是者,如不循其情而誅焉,則誰不可誅耶?鞏之跡固然耶?然鞏為人弟,于此不得無過。但在京師時,未深接之,還江南,又既往不可咎,未嘗以此規(guī)之也。鞏果于從事,少許可,時時出于中道,此則還江南時嘗規(guī)之矣。鞏聞之,輒瞿然。鞏固有以教某也。其作《懷友書》兩通,一自藏,一納某家,皇皇焉求相切劘,以免于悔者略見矣。嘗謂友朋過差,未可以絕,固且規(guī)之。規(guī)之從則已,固且為文字自著見然后已邪,則未嘗也。凡鞏之行,如前之云,其既往之過,亦如前之云而已,豈不得為賢者哉?
天下愚者眾而賢者希,愚者固忌賢者,賢者又自守,不與愚者合,愚者加怨焉。挾忌怨之心,則無之焉而不謗,君子之過于聽者,又傳而廣之,故賢者常多謗,其困于下者尤甚。勢不足以動俗,名實未加于民,愚者易以謗,謗易以傳也。凡道鞏之云云者,固忌固怨固過于聽者也。家兄未嘗親鞏也,顧亦過于聽耳。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過于聽者之言,縣斷賢者之是非,甚不然也。孔子曰:“眾好之,必察焉;眾惡之,必察焉”。孟子曰:“國人皆曰可殺,未可也,見可殺焉,然后殺之”?镎,通國以為不孝,孟子獨禮貌之以為孝?、孟所以為孔、孟者,為其善自守,不惑于眾人也。如惑于眾人,亦眾人耳,烏在其為孔、孟也?足下姑自重,毋輕議鞏!
(選自《王安石集》)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嘗為足下道曾鞏善屬文屬:寫B.吾宗敝敝:衰敗
C.嘗謂友朋過差差:過錯D.通國以為不孝通:通過
【小題2】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明曾鞏是“賢者”的一組是(   )
①始熟而慕焉友之     ②家事銖發(fā)以上皆親之     ③親友惴畏焉   ④鞏在京師,避兄而舍   ⑤其心勇于適道⑥鞏聞之,輒矍然
A.①③⑤B.②⑤⑥C.②④⑥D.③④⑤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王安石看來,曾鞏是個“賢者”;在曾鞏的父親看來,曾鞏是一個“纖完”的人。
B.在段縫看來,曾鞏是一個缺點很多的人,是不值得人敬重的。
C.作者認為對某一個人的看法不能道聽途說,一定要和他接觸然后得出結(jié)論。
D.作者用孔孟的例子證明人應(yīng)自守節(jié)操,不被別人的觀點左右。
【小題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父在困厄中,左右就養(yǎng)無虧行,家事銖發(fā)以上皆親之。(3分)
譯文:                                                 
(2)凡鞏之行,如前之云,其既往之過,亦如前之云而已,豈不得為賢者哉?(4分)
譯文:                                                 
(3)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過于聽者之言,縣斷賢者之是非,甚不然也。(3分)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共19分)
答段縫書
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師時,嘗為足下道曾鞏善屬文,未嘗及其為人也。還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輹运勗g鞏行無纖完,其居家,親友惴畏焉,怪某無文字規(guī)鞏,見謂有黨。果哉,足下之言也?
鞏固不然。鞏文學(xué)論議,在某交游中,不見可敵。其心勇于適道,殆不可以刑禍利祿動也。父在困厄中,左右就養(yǎng)無虧行,家事銖發(fā)以上皆親之。父亦愛之甚,嘗曰:“吾宗敝,所賴者此兒耳!贝四持娨。若足下所聞,非某之所見也。鞏在京師,避兄而舍,此雖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于罪之中有足矜者,顧不可以書傳也。事固有跡,然而情不至是者,如不循其情而誅焉,則誰不可誅耶?鞏之跡固然耶?然鞏為人弟,于此不得無過。但在京師時,未深接之,還江南,又既往不可咎,未嘗以此規(guī)之也。鞏果于從事,少許可,時時出于中道,此則還江南時嘗規(guī)之矣。鞏聞之,輒瞿然。鞏固有以教某也。其作《懷友書》兩通,一自藏,一納某家,皇皇焉求相切劘,以免于悔者略見矣。嘗謂友朋過差,未可以絕,固且規(guī)之。規(guī)之從則已,固且為文字自著見然后已邪,則未嘗也。凡鞏之行,如前之云,其既往之過,亦如前之云而已,豈不得為賢者哉?
天下愚者眾而賢者希,愚者固忌賢者,賢者又自守,不與愚者合,愚者加怨焉。挾忌怨之心,則無之焉而不謗,君子之過于聽者,又傳而廣之,故賢者常多謗,其困于下者尤甚。勢不足以動俗,名實未加于民,愚者易以謗,謗易以傳也。凡道鞏之云云者,固忌固怨固過于聽者也。家兄未嘗親鞏也,顧亦過于聽耳。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過于聽者之言,縣斷賢者之是非,甚不然也。孔子曰:“眾好之,必察焉;眾惡之,必察焉”。孟子曰:“國人皆曰可殺,未可也,見可殺焉,然后殺之”?镎,通國以為不孝,孟子獨禮貌之以為孝?、孟所以為孔、孟者,為其善自守,不惑于眾人也。如惑于眾人,亦眾人耳,烏在其為孔、孟也?足下姑自重,毋輕議鞏!
(選自《王安石集》)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嘗為足下道曾鞏善屬文屬:寫B.吾宗敝敝:衰敗
C.嘗謂友朋過差差:過錯D.通國以為不孝通:通過
小題2: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明曾鞏是“賢者”的一組是(   )
①始熟而慕焉友之     ②家事銖發(fā)以上皆親之     ③親友惴畏焉   ④鞏在京師,避兄而舍   ⑤其心勇于適道⑥鞏聞之,輒矍然
A.①③⑤B.②⑤⑥C.②④⑥D.③④⑤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王安石看來,曾鞏是個“賢者”;在曾鞏的父親看來,曾鞏是一個“纖完”的人。
B.在段縫看來,曾鞏是一個缺點很多的人,是不值得人敬重的。
C.作者認為對某一個人的看法不能道聽途說,一定要和他接觸然后得出結(jié)論。
D.作者用孔孟的例子證明人應(yīng)自守節(jié)操,不被別人的觀點左右。
小題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父在困厄中,左右就養(yǎng)無虧行,家事銖發(fā)以上皆親之。(3分)
譯文:                                                 
(2)凡鞏之行,如前之云,其既往之過,亦如前之云而已,豈不得為賢者哉?(4分)
譯文:                                                 
(3)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過于聽者之言,縣斷賢者之是非,甚不然也。(3分)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山西省實驗中學(xué)2006-2007學(xué)年度高三語文第一次月考試卷 新課標(biāo) 人教版 新課標(biāo) 人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下題。

  袁盎者,楚人也,字絲。高后時,盎嘗為呂祿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噲任盎為中郎。

  絳侯為丞相,朝罷趨出,意得甚。上禮之恭,常自送之。盎曰:“丞相如有驕主色,陛下謙讓,臣主失禮,竊為陛下不取也!焙蟪弦媲f,丞相益畏。已而絳侯望袁盎曰:“吾與而兄善,今兒廷毀我!”盎遂不謝。及絳侯免相之國,國人上書告以為反,征系清室①,宗室諸公莫敢為言,唯袁盎明絳侯無罪。絳侯得釋,盎頗有力。絳侯乃大與盎結(jié)交。

  淮南王朝,殺辟陽侯,居處驕甚。袁盎諫曰:“諸侯大驕必生患,可適削地!鄙细ビ;茨贤跻鏅M。及柴武太子謀反事覺,治,連淮南王,上因遷之蜀,檻車傳送。袁盎時為中郎將,乃諫曰:“陛下素驕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為人剛,如有遇霧露,行道死,陛下竟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殺弟之名,奈何?”上弗聽,遂行之;茨贤踔劣,病死,聞,上輟食,哭甚哀。盎入,頓首請罪。上曰:“以不用公言至此!卑辉唬骸吧献詫,以往事,豈可悔哉!且陛下遷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過,有司衛(wèi)不謹(jǐn),故病死!庇谑巧夏私,曰:“將奈何?”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于是文帝立其三子皆為王。盎由此名重朝廷。

  盎素不好晁錯,及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晁錯為御史大夫,使吏案袁盎受吳王財物,抵罪,詔赦以為庶人。吳楚反,聞,晁錯曰:“夫袁盎多受吳王金錢,專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請治盎,宜知計謀!比擞懈嬖徽,袁盎恐。上召袁盎入見,袁盎乃具言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乃可罷。遂誅晁錯。

  吳楚已破,上更以元王②子平陸侯禮為楚王,袁盎為楚相。嘗上書有所言,不用。后袁盎病免居家,梁王欲求為嗣,袁盎進說,其后語塞。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刺者至關(guān)中,問袁盎,諸君譽之皆不容口。乃見袁盎曰:“臣受梁王金來刺君,君長者,不忍刺君。然后刺君者十余曹,備之!”袁盎心不樂,家又多怪,乃之棓生所問占。還,梁刺客后曹輩果遮刺殺盎安陵郭門外。

  太史公曰:袁盎雖不好學(xué),亦善傅會,仁心為質(zhì),引義慷慨,遭孝文初立,資適逢世。時以變易,及吳楚一說,說雖行哉,然復(fù)不遂。好聲矜賢,竟以名敗。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已而絳侯袁盎曰:“吾與而兄善,今兒廷毀我!”望:怨恨

B.

連淮南王,上因之蜀  遷:貶謫

C.

使史袁盎受吳王財物  案:查究

D.

好聲賢,竟以名敗  矜:討伐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①及絳侯免相國 ②不足,又顧而

B.

①上遷之蜀,檻車傳送 ②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C.

不用公言至此 ②至?xí)x鄙軍之日北鄉(xiāng)自剄

D.

①于是上解,曰:“將奈何?” ②公子于是置酒大會賓客

(3)

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袁盎“引義慷慨”的一組是

①臣主失禮,竊為陛下不取也

②諸侯大驕必生患,可適削地

③陛下竟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殺弟之名,奈何

④上自寬,此往事,豈可悔哉

⑤袁盎具言吳所以反狀,以錯故

⑥梁王欲求為嗣,袁盎進說,其后語塞

[  ]

A.

①②⑤

B.

①②③

C.

③④⑥

D.

④⑤⑥

(4)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袁盎為人敢言直諫,強調(diào)等級名分和“禮”的規(guī)范,不能驕矜無禮。他對絳侯和淮南王驕矜無禮的行為就感不到滿并向孝文帝提出了諫言。

B.

吳楚叛亂后,晁錯誣陷袁盎收受吳王財物,對叛亂知情不報。袁盎就向皇上說明了吳王謀反是晁錯唆使的緣故,只有趕快殺掉晁錯以示拒絕,吳軍才可能停止。

C.

梁王想成為漢景帝的繼承人,袁盎進言勸說,從此以后,這種議論便被中止,梁王因此怨恨袁盎,曾經(jīng)派人刺殺袁盎。

D.

司馬遷認為,在孝文帝剛繼位時,袁盎碰上了適宜的時代,才智得以施展。而時局在變動情,等到吳楚反叛時,他誅殺晁錯的建議雖被采納,但他已不再被重用。

(5)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4分)

譯文:

(2)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4分)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廣東省廣州五中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
又謂逵曰:“館中祿薄,能家來乎?”逵曰:“親老不能涉險遠!睓u徐曰:“當(dāng)百金為助!卞游ㄎǘ。又遣所親申前言,諷逵往謝,逵不答,檜怒,欲擠之,未及而死。帝臨哭檜還,即遷逵著作佐郎兼權(quán)禮部員外郎。帝如景靈宮,秘省起居惟逵一人。帝屢目逵,即日命引見上殿,帝迎謂曰:“卿知之乎?始終皆朕自擢。自卿登第后,為大臣沮格,久不見卿。秦檜日薦士,未嘗一語及卿,此知卿不附權(quán)貴,真天子門生也。”詔充普安郡生府教授。逵奏:“言路久不通,乞廣賜開納,勿微賤為間,庶幾養(yǎng)成敢言之氣!钡奂沃。二十六年,遷著作郎,除起居郎。入謝,帝又曰:“秦檜炎炎,不附者惟卿一人。”逵曰:“臣不能效古人抗折權(quán)奸,但不與之同爾,然所以事丞相禮亦不敢闕。”又曰:“受陛下爵祿而奔走權(quán)門,臣不惟不敢,亦且不忍。”明年同知貢舉,盡公考閱,革舊弊,遂得王十朋、閻安中!疾求外,帝命國醫(yī)王繼先視疾,不可為矣。卒年四十一。帝為之抆淚嘆息。逵嘗自謂司馬溫公不近非色不取非財吾雖不肖庶幾慕之。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加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而逵對獨當(dāng)帝意當(dāng):適合
B.親老不能涉險遠親老:親人和老人
C.逵不答,檜怒滋:更加
D.除起居郎尋:不久
【小題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①儈以實對          ②能以家來乎        ③當(dāng)以百金為助  
④以此知卿不附權(quán)貴  ⑤勿以微賤為間      ⑥盡公考閱,以革舊弊
⑦逵以疾求外
A.①③⑤B.②④C.⑤⑦D.③④⑥
【小題3】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能夠表現(xiàn)趙逵不附權(quán)貴的一組是(   )(3分)
① 論君臣父子之情甚切,擢第一。  ②逵單車赴闕。    ③逵唯唯而已。
④諷逵往謝,逵不答。             ⑤帝為之抆淚嘆息。
A.①④B.②③⑤C.①②⑤D.③④
【小題4】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趙逵讀書能考察歷代興衰治亂事跡和當(dāng)代名人賢士的行為節(jié)操,深入探討研究,尊崇接近那些賢人。
B.趙逵中進士后因言論不合秦檜的心意而被罷免官職,后經(jīng)皇帝詢問才被任命為朝官,赴朝廷時,征稅者迎合秦檜的心意搜查他的行囊。
C.趙逵在朝任官,秦檜既出言打擊又想施惠拉攏,趙逵不為所動。秦檜死后,趙逵受皇帝信任升官。
D.趙逵直言奏告皇帝應(yīng)廣開言路使人敢言,后來他主管科舉考試,能完全公正地考核察看考生,革除舊弊,選到了王十朋等人才。
【小題5】斷句和翻譯。(9分)
(1)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斷句。(3分)
逵嘗自謂司馬溫公不近非色不取非財吾雖不肖庶幾慕之
(2)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秦檜炎炎,不附者惟卿一人。
②臣不能效古人抗折權(quán)奸,但不與之同爾,然所以事丞相禮亦不敢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