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等高線圖(圖1)
精英家教網(wǎng)
(1)某中學(xué)組織學(xué)生秋季舉行登山活動,登山活動如圖1所示,登上山頂B點有A→B、C→B兩條線路.你認為比較省力登上山頂?shù)穆肪是
 
路線.
(2)同學(xué)們爬上山頂時熱得汗流浹背,而此時山腳下A地氣溫為22℃,你認為山頂此時氣溫大約低于
 
℃.
(3)在下山時有一部分同學(xué)選擇B→A路線.路上遇雨,雨水匯聚到路上成了小溪,你認為可信嗎
 
.(可信或不可信) 
讀材料和圖2:
材料“我每天把紙船一個個放在急流的溪中…夜來了,我的臉埋在手臂里,夢見我的紙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緩緩地浮泛前去.”(泰戈爾《紙船》)
(4)假設(shè)圖2中就是詩人放入紙船的那條河流,在圖中河流中字母D、E、F所表示的三段河段中,與詩中紙船放在急流的溪中相符合的河段是圖中字母
 
所在的河段,而紙船在“星光下緩緩地浮泛前去”是字母
 
所在的河段.
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
山谷為集水線,能形成河流,山脊為分水線,不能形成河流.
在同緯度地區(qū),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解答:解:(1)讀圖1可知,A→B等高線密集,坡陡,C→B等高線稀疏,坡緩,故登上山頂B點,比較省力的路線是C→B;
(2)當(dāng)山腳下A地(海拔為100米)氣溫為22℃,山頂?shù)暮0胃叨仍?00米以上,根據(jù)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計算可知,此時山頂氣溫大約低于22℃-(400-100)÷100×0.6℃=19.6℃;
(3)山谷為集水線,能形成河流,山脊為分水線,不能形成河流,讀圖可知,B→A路線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不可能形成小溪;
(4)假設(shè)圖2中就是詩人放入紙船的那條河流,在圖中河流中字母D、E、F所表示的三段河段中,D河段等高線密集,坡陡,水流急,故與詩中紙船放在急流的溪中相符合,E河段位于盆地,此河段可以通向外面的世界,故與紙船在“星光下緩緩地浮泛前去”相符合.
故答案為:(1)C→B;(2)19.6;(3)不可信;(4)D;E.
點評: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理解解答.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等高線圖回答

(1)A點海拔多少米?
100米
100米
 A、B兩點的相對高度是多少米?
100米
100米
你估計山頂?shù)暮0未蠹s是多少米?
800米以上900米以下
800米以上900米以下

(2)從A點爬到山頂和從B點爬到山頂,哪條登山線路較好
A
A
請說出你的判斷理由.
A線路處比B線路等高線排列稀疏,坡度較緩,爬山比較容易
A線路處比B線路等高線排列稀疏,坡度較緩,爬山比較容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讀“等高線圖”,回答問題:(11%)
(1)圖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是:
A
 
; B
 
;C
 
; D
 

(2)該圖是根據(jù)
 
來定方向,甲山頂位于乙山頂?shù)?!--BA-->
 
方向.
(3)甲山頂與乙山頂?shù)南鄬Ω叨仁?!--BA-->
 
米.
(4)該圖的比例尺大小為1:
 

(5)從F處上山容易,還是從A處上山容易?為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分別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
A
 
,B
 
,C
 
,D
 

(2)圖中箭頭表示小河的流向,請問小河的流向是否正確?
 

(3)A點位于D點的
 
方向,C點位于A點的
 
方向.
(4)甲山頂相對于乙山頂?shù)母叨仁?!--BA-->
 
米.
(5)甲乙山頂之間的圖上距離是2.5厘米,根據(jù)圖上比例尺,計算甲乙兩地的實際距離是
 
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讀等高線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稱:
C
 
;   D
 
;  E
 

(2)在這幅圖中,最高點的海拔至少在
 
米以上.
(3)圖中A處位于B處的
 
方向.
(4)如果要從A、B兩處爬山,則選擇從
 
處爬山要容易些.
(5)假設(shè)該圖的比例尺為1:500000,那么AB兩地間的直線距離約是
 
千米.
(6)B處建有一座鐘樓,A、C、D三處只有一處能看到,那么能看到B處鐘樓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