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36700  36708  36714  36718  36724  36726  36730  36736  36738  36744  36750  36754  36756  36760  36766  36768  36774  36778  36780  36784  36786  36790  36792  36794  36795  36796  36798  36799  36800  36802  36804  36808  36810  36814  36816  36820  36826  36828  36834  36838  36840  36844  36850  36856  36858  36864  36868  36870  36876  36880  36886  36894  133493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59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被淹沒的土地

  孟加拉國位于恒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平均海拔10米以下。境內(nèi)河流縱橫,大小河流有230多條,河湖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10%。受熱帶季風的影響,大部分地區(qū)的年降水量為2000~3000毫米,東北部地處山地迎風坡,年降水量高達5000~6000毫米。每年7~9月為雨季,降水豐沛,占全年降水量的80%。由于降水過于集中,河道極易泛濫,河道泛濫寬度可達160千米,約有一半的耕地被淹沒,水深可達1~4米。

(1)從材料可以看出,孟加拉國的地形以________為主,氣候主要是________氣候。

(2)孟加拉國年降水量比較________,降水季節(jié)分配________。這是受________________因素的影響。

(3)孟加拉國的東北部地處山地的________,受________因素的影響降水量偏多。

(4)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議來解決孟加拉國的河道泛濫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59

調(diào)查一下你的家鄉(xiāng)有哪些少數(shù)民族,并選擇其中之一,請他們談談自己民族的起源、文化及風俗習慣,并搜集相關(guān)資料,最后以小論文的形式整理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59

  我國的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yè)終于有了自己的標志(見下圖)。這一綠色的標志象征著中國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yè)在和平繁榮、生機無限的大環(huán)境中協(xié)調(diào)、有序、全面的發(fā)展。請結(jié)合表一、表二,從人是消費者的角度,談談像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的重要性。

表一 我國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耗占當年新增財富的百分率(%)

表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59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早在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的漢朝,中國已經(jīng)有了過百萬人口的城市。可以說,在中國歷史上,中國人口已經(jīng)眾多。有人認為,中國歷史上人口眾多的一個原因是,中國人從兩千年前一直就用筷子作為吃飯工具,而不是像同時期的其他民族,還是用手抓飯吃,因此中國人相對少病,有利于人口的增長。法國這樣的西歐先進民族,刀叉進餐方式還是在1670年才被采用,那時的法國皇帝路易十四還由于覺得難用而拒絕使用它。

(1)這段文字你覺得有道理嗎?說說你對控制中國人口的看法。

(2)寫出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公式,就此談談影響人口增長的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59

以100年為基準,如果早婚(20歲)早育可生兒代人?如果晚婚(25歲)晚育可生幾代人?有什么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59

閱讀下列材料,思考問題。

地球自轉(zhuǎn)的證明

  古時候的人每天看見太陽、月亮和星星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好像有這么一個圓穹形的“天”,天上的太陽、月亮和星星在大地的周圍不停地轉(zhuǎn)動著。因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便主張:“天動地靜”的“地心說”,認為天體永遠圍繞地球這一宇宙中心做勻速圓周運動。直到16世紀,波蘭人哥白尼才提出了“地動說”,認為太陽、月亮和星星的東出西沒,完全是由于地球自轉(zhuǎn)的關(guān)系。由于地球的自轉(zhuǎn),地球上出現(xiàn)了白晝和黑夜的交替變化。

  地球自轉(zhuǎn)時,任何時候只有一半面對太陽。面對太陽的一面是白天,相反的一面是黑夜。隨著地球自轉(zhuǎn),令另一面朝向太陽,原先是黑夜的那些地方慢慢地變成白天。因為地球自轉(zhuǎn)一周需要24小時,所以大部分地區(qū),從黑夜變成白晝,再從白晝變成黑夜需要24小時。

  據(jù)說第一個用科學實驗證明地球自轉(zhuǎn)的是意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伽利略。他在一座塔上讓一物體自由落下,如果不受其他影響,落下的方向應該是垂直的。但是當?shù)厍蜃赞D(zhuǎn)時,塔頂繞行的圓弧比較大,而塔基繞行的圓弧比較小。換句話說,在同一時間里塔頂走的路程較遠,而塔基的路程較短,所以就轉(zhuǎn)動得較慢。由于物體具有慣性,從轉(zhuǎn)動得比較快的塔頂落下來時,仍然保持著隨塔頂轉(zhuǎn)動時的速度,因此,與轉(zhuǎn)動得比較慢的塔基相比,在同一時間里它向東面就要走得遠一點,所以物體并不是從塔頂垂直落下,而是落在稍向東一點的地方,如下圖所示。從很深的枯井口丟下的物體,也能夠觀察到這樣的現(xiàn)象。高斯的實驗結(jié)果也證明了同樣的結(jié)論,他在美國塔里馬拉克的礦井中釋放物體,下落5000英尺(合為1524米),向東偏大約三英尺左右。

  1851年,法國物理學家傅科也做過一個實驗,就是有名的傅科擺試驗。他在巴黎萬神廟的圓形屋頂?shù)拈L平架上,用一根長度為67米的金屬絲,懸掛著一個質(zhì)量為28千克的鐵球做成一個擺子。在重力和鐵絲的拉力作用下,在其垂直位置附近振動。如果不考慮地球自轉(zhuǎn),這就是簡單的單擺。由于地球自轉(zhuǎn)的影響,使擺的擺動平面作順時針偏轉(zhuǎn)。但是這個轉(zhuǎn)動很緩慢。為了觀測這一效果,必須使擺做長時間擺動。這就要求其懸掛點幾乎沒有摩擦,擺錘也必須很重以便減小空氣阻力的影響。又因為按單擺的規(guī)律要求擺的擺動偏角應很小,為了便于觀測,所以擺的懸線就必須很長。

  證明地球自轉(zhuǎn)的現(xiàn)象有很多。例如,我們在前面討論的地球形狀,知道地球是南北兩極有些扁平,而赤道則稍許凸出,就是由于地球自轉(zhuǎn)的結(jié)果。

北極星期三  某恒星期三 經(jīng)度0° 東經(jīng)90°

西經(jīng)90°

(1)下列地理現(xiàn)象中,能說明地球自轉(zhuǎn)的是

[  ]

A.晝夜現(xiàn)象
B.晝夜長短變化
C.四季變化
D.太陽東升西落

(2)關(guān)于地球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轉(zhuǎn)動的中心相同

B.自轉(zhuǎn)產(chǎn)生晝夜長短的變化,公轉(zhuǎn)產(chǎn)生晝夜交替的變化

C.轉(zhuǎn)動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東

D.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分開單獨進行

(3)假如地球自轉(zhuǎn)時,地軸不傾斜,而是同公轉(zhuǎn)軌道面相垂直,在同一地區(qū)還會出現(xiàn)季節(jié)變化嗎?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59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地球究竟有多大?

  第一個用科學方法測定地球大小的人是在亞里士多德之后300的另一個希臘人埃拉托色尼,他用一個非常簡單而巧妙的方法測出了地球的周長。當時,埃拉托色尼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工作。有一年,他移居距亞歷山大港正南方800千米的尼羅河邊的一個叫“塞恩”的小城,即今日的阿斯旺。在那年夏至的中午,他發(fā)現(xiàn)相距800千米遠的兩個城市,在同一個時間里,陽光照射的角度是不一樣的。每年夏至那天的正午,太陽光直射到塞恩城的枯井底,即太陽正好處在頭頂。埃拉托色尼又在亞歷山大豎起一根木桿,在夏至那天正午測量太陽光與木桿的夾角為7.2°。這個夾角就是塞恩和亞歷山大兩地之間的地球圓弧所對的圓心角(如下圖所示)。他由數(shù)學公式:

地球周長:800千米=360°∶7.

  計算出地球的周長約為40000千米。這就是世界上對地球大小最早的測量。

  根據(jù)人造地球衛(wèi)星對地球的直接測量以及現(xiàn)代數(shù)學和物理的計算,算出地球的周長為40075696千米。同當初埃拉托色尼的計算結(jié)果相差不到四百分之一,古希臘的文明由此可見一斑。

你認為埃拉托色尼計算的地球周長四百分之一的誤差出現(xiàn)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59

  閱讀下列材料,思考問題。

地球的形狀

  在古代由于條件的限制,不能認識地球的真面目。如古代巴比倫人認為大地是龜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古希臘人則認為大地的形狀像一個凸起的大圓盤;古代俄羅斯人認為大地像一塊圓盾,是由三條極大的鯨用背馱著,使它浮在大洋表面上……

  最早提出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一天畢達哥拉斯來到海邊,眺望水平線那邊駛來的帆船。他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最初露出水平線的總是船桅的梢,然后才出現(xiàn)帆,最后出現(xiàn)整個船身(圖1)。經(jīng)過思考,他斷定大地的表面是圓形的。

圖1

  170年后,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第一個為這種說法提出了證據(jù)。他發(fā)現(xiàn),當一個人向北方旅行時,天空上的各種星辰相對于地平線的高度就在改變(圖2)。他還發(fā)現(xiàn),在發(fā)生月食的時候,月亮邊緣呈圓弧形的黑影。當時的人們已經(jīng)知道月食是由于地球擋住太陽光對月球的照射所形成的。由此他認為地球的形狀肯定是一個圓球。

圖2

  直到16世紀初期,偉大的航海家麥哲倫繞地球航行一周以后,才最后證明大地是球形的。1519年9月,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為弄清大地形狀問題,和他的水手們乘著五艘西班牙兵船,由西班牙的桑盧卡爾港出發(fā),一直向西穿過大西洋,到達南美洲東岸。1520年.他們繞過了南美洲南端麥哲倫海峽,又繼續(xù)在茫茫無邊的太平洋上航行。他們克服了種種難以想像的困難,終于在1521年到達菲律賓群島。不久,麥哲倫就在那里遇難。他的船員們繼續(xù)向西航行,橫渡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維多利亞號——五艘船中惟一的一艘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他們第一次完成了環(huán)繞地球的偉業(yè),以親身經(jīng)歷的事實,證明了大地是球形的。人們根據(jù)麥哲倫的這個結(jié)論才給“地球”取了這個名字。

(1)請談談你從人們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中得到的啟示。

(2)有關(guān)地球的形狀描述正確的是

[  ]

A.皮球似的正球體

B.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

C.赤道稍扁兩極略鼓的橢球體

D.規(guī)則的橢球體

(3)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  ]

A.6371千米
B.40000千米
C.5460千米
D.8000千米

(4)為什么地球儀的形狀是規(guī)則的正球體?

(5)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它的周長約為

[  ]

A.6371千米
B.5460千米
C.40000千米
D.70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59

你吃過肯德基和麥當勞嗎?搜集資料,從國際合作的角度,說一說肯德基和麥當勞公司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