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及甲、乙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為氧化物,能與溶液A反應得到黃色溶液,則甲的化學式為_ _。
(2)乙為廚房中常用的調味品,可由A、B兩種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得到,則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 _。
(3)固體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與D反應可得到B,該反應屬于基本類型中的_ _,其中D的化學式為_ _;指出D的一種用途_ _。
(4)已知上述物質間存在如圖所示的關系(“→”表示轉化關系;“—”表示反應關系),其中E與F的物質類別相同,則E的化學式為_ _,F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 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利用能源、節(jié)約能源、保護環(huán)境是我們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
(1)充分燃燒1000g天然氣和煤所產生的CO2和SO2氣體的質量如圖所示,則 燃燒對環(huán)境影響較小,1000g煤中硫元素的質量為 (假設硫元素完全轉化為SO2).
(2)SO2的大量排放能形成酸雨,pH 5.6(填寫“<”、“>”或“=”)的降雨稱為酸雨,在煤燃燒后將煙氣通入吸收塔并“噴淋”石灰水進行“脫硫”可減少SO2的排放,石灰水需要“噴淋”的目的是 ,石灰水與S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SO2和堿反應與CO2相似).
(3)目前,在汽車尾氣系統(tǒng)中安裝催化轉化器可將污染物CO,NO轉化為無毒的CO2和N2,2CO+2NO2CO2+N2,請根據“在化學反應過程中有元素化合價變化的化學反應,叫做氧化還原反應”判斷,該反應 (填寫“是”或“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高溫下某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B.該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沒有變化
C.圖中的兩種化合物都屬于氧化物
D.該反應所得生成物的質量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有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124.9 g,向該溶液中逐滴加入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直至生成Cu(OH)2沉淀,沉淀的質量與所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右圖所示。求:
(1)恰好生成最大沉淀量時所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的總質量為____g;
(2)恰好生成最大沉淀量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其中B為紅色固體,C是胃液的主要成分,E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等。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
間存在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_ _;C_ _。
(2)寫出化學方程式:①_2_;②_ _。
(3)C與B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除去下列各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不正確的是( )
A.N2中的O2用灼熱的銅網
B.CO2中的H2O用濃硫酸
C.CaO中的CaCO3用適量的稀鹽酸
D.NaCl中的Na2CO3用適量的稀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兩個同學在實驗室做了兩個實驗及所得結論如下:
A同學:實驗操作及實驗現象:帶火星的木條伸入到一集氣瓶中,木條不復燃。結論:說明集氣瓶中沒有氧氣。B同學:實驗操作及實驗現象:將燃著的木條,伸入到集氣瓶中,木條沒有熄滅,結論:集氣瓶中盛有純凈的氧氣。請分析,這兩位同學所得結論是否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