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學習“滅火器原理”后,設計了如下圖所示實驗,并對反應后瓶中殘留廢液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廢液中所含溶質(zhì)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猜想1:廢液中的溶質(zhì)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猜想2:廢液中的溶質(zhì)只有NaCl。 
猜想3:廢液中的溶質(zhì)是NaCl和HCl。猜想4:廢液中的溶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
【討論與交流】小明認為猜想1無需驗證就知道是錯誤的,他的理由是      。
【實驗與結論】
(1)小亮同學為驗證猜想2,取少量廢液裝入試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xiàn)酚酞溶液不變色,于是小亮認為猜想2正確。你認為他的結論        (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             。
(2)小美為驗證猜想3,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該溶液滴到濕潤的pH試紙上,測得pH=4,她認為猜想3正確。對她的操作方法、測量結果及結論的評價,正確的是    。
A.方法不正確,結果偏小,結論正確B.方法不正確,結果偏大,結論正確
C.方法正確,結果偏大,結論正確 D.方法正確,結果偏小,結論不正確
(3)小麗為驗證猜想4成立,可選擇的試劑             。
【拓展與應用】若廢液中的溶質(zhì)是NaCl和HCl,根據(jù)HCl的性質(zhì),無需另加試劑,只要對廢液進行操作即可從廢液中得到NaCl固體。
(4)向一定質(zhì)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0%的Na2CO3溶液。反應過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質(zhì)量與產(chǎn)生沉淀或氣體的質(zhì)量關系如下圖所示。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oa段表示生成    (填“氣體”或“沉淀”)的質(zhì)量;
②c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zhì)為           ;(2分)
③x值為          。(寫出計算過程)(3分)
【猜想與假設】
NaCl和Na2CO3
【討論與交流】
HCl和Na2CO3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實驗與結論】
(1)錯誤、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NaCl和HCl時,滴加酚酞溶液也不變色。
(2)B;
(3)稀鹽酸(或稀硫酸)、氫氧化鈣溶液(或氫氧化鋇溶液)、氯化鈣溶液(或氯化鋇溶液)。(合理即可)
【拓展與應用】
蒸發(fā)
(4)① 氣體; 
② NaCl和Na2CO3(或氯化鈉和碳酸鈉);
③ 106。

試題分析:【猜想與假設】根據(jù)題意可知,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氣體,故反應后的廢液的可能組成是:①恰好完全反應,廢液中的溶質(zhì)只有生成的氯化鈉;②濃鹽酸有剩余,則廢液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鈉和剩余的鹽酸;③碳酸鈉有剩余,廢液中含有剩余的碳酸鈉和生成的氯化鈉。
【討論與交流】由于碳酸鈉和鹽酸能反應,故二者不能同時存在于同一種溶液中,錯誤。
【實驗與結論】
(1)由于酚酞試液只遇堿性溶液變紅色,故當溶液中有HCl剩余時,滴加酚酞溶液也不變色,無法證明只有NaCl,錯誤。
(2)根據(jù)猜想3可知,廢液中的溶質(zhì)是NaCl和HCl,故只要能證明其pH<7,即可證明有HCl的存在,故小美的結論是正確的;但由于pH試紙事先被潤濕了,故相當于將待測溶液稀釋了,稀釋后的溶液的酸性會減弱,故pH會變大。故選B
(3)檢驗碳酸鈉的存在,即檢驗碳酸根離子的存在,故可以把碳酸根離子轉(zhuǎn)化為沉淀或氣體來驗證,稀鹽酸(或稀硫酸)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氫氧化鈣溶液(或氫氧化鋇溶液)、氯化鈣溶液(或氯化鋇溶液)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沉淀。
【拓展與應用】由于鹽酸是氯化氫的水溶液,受熱時,溶質(zhì)氯化氫氣體會逸出,故直接蒸發(fā)即可除去氯化氫。
(4)①向一定質(zhì)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二者均能與Na2CO3溶液反應,且CaCl2與Na2CO3溶液反應生成的碳酸鈣沉淀還能與HCl反應,生成CaCl2、水和二氧化碳,故相當于碳酸鈉會先與鹽酸反應,當鹽酸完全反應,才開始與氯化鈣反應,所以oa段表示生成氣體的質(zhì)量。
②b點表示碳酸鈉恰好完全反應,此時溶液中只含有生成的NaCl一種溶質(zhì);而c點時,碳酸鈉已過量,故此時溶液中溶質(zhì)為生成的NaCl和剩余的Na2CO3。
③根據(jù)上面的分析可知,碳酸鈉先與鹽酸反應,再與氯化鈣反應;結合圖示可知,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2.2g,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5.0g。
設生成2.2g二氧化碳氣體所需的Na2CO3的質(zhì)量為m,生成5.0g碳酸鈣沉淀所需Na2CO3的質(zhì)量為n,則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m                  2.2g
106:44=m:2.2g
解得,m=5.3g
Na2CO3+ CaCl2=CaCO3↓+2NaCl
106         100
n            5.0g
106:100=n:5.0g
解得,n=5.3g;
所以x=(5.3g+5.3g)÷10% =106g
點評:對于驗證型實驗探究,要熟記物質(zhì)的性質(zhì)或變化規(guī)律,根據(jù)給出的實驗設計方案,進行實驗、分析和探究,并通過觀察、記錄和分析的實驗現(xiàn)象,來驗證該物質(zhì)的性質(zhì)或變化規(guī)律等;解答最后一問,一定要注意碳酸鈉會先與鹽酸反應,再與氯化鈣反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小麗在探究堿的化學性質(zhì)時,將稀鹽酸滴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意外地看到有氣泡產(chǎn)生,她認為氫氧化鈉溶液已經(jīng)變質(zhì)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氫氧化鈉溶液變質(zhì)的原因:                                         
【提出問題】變質(zhì)后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什么?
【猜想假設】小麗對變質(zhì)后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溶質(zhì)成分做出了兩種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實驗設計】為驗證上述猜想哪個正確,小麗設計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樣品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小紅認為小麗的實驗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實驗與結論】小紅另外設計并完成了實驗,請你幫她填寫下面的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步驟1: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樣品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過量的                                     
                    
猜想一
正確
步驟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學;瘜W課外活動小組,對銅制品生銹很很感興趣.經(jīng)查閱資料,知道銅銹的主要成份是堿式碳酸銅,俗稱銅綠,化學式為
Cu2(OH)2CO3.他們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銅綠受熱分解后,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外,試管中還有一些黑色粉末狀固體.為了更清楚地了解這種黑色粉末,小明和小娜準備通過實驗探究,進一步分析黑色固體的組成,并驗證產(chǎn)生的氣體:
(1)提出問題:黑色固體是什么?
(2)猜想與假設:

(3)設計實驗方案:
向試管中的黑色固體滴加足量的        (填化學式)溶液,充分反應后,觀察固體的溶解情況和所得溶液的顏色;
(4)現(xiàn)象與結論:
小剛和小娜經(jīng)過實驗之后,都給自己的猜想做了正 確的評價.如果你的猜想是正確的話,實驗現(xiàn)象應為:                                     
(5)若用如圖所示裝置驗證兩種氣體生成物(無水硫酸 銅遇水變藍),應將生成的混合氣體先通過 B 裝置,.當將氣體通入裝置A進行驗證,氣流應從    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觀察與比較是化學學習和研究中經(jīng)常使用的科學方法。請結合下列實驗,回答問題:

甲                       乙                  丙
(1)甲圖實驗中,裝       的注射器容易被壓縮。
(2)鐵在空氣中生銹是鐵跟氧氣、水等物質(zhì)作用的結果。乙圖的實驗目的是為了探究鐵生銹時需要_____________。
(3)取一定質(zhì)量的鎂、鐵兩種金屬,分別與相同濃度的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氫氣的質(zhì)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丙圖所示。圖中_______(填“a”或“b”)曲線表示鎂的反應。根據(jù)丙圖,還可推知反應結束時,鎂、鐵消耗HCl的質(zhì)量比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的是
A.用鉛筆芯代替石墨試驗導電性B.用燃著的木條區(qū)分二氧化碳和氮氣
C.用磁鐵吸引來區(qū)分鐵絲和鋁絲D.用水區(qū)分氫氧化鈉固體和硝酸銨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方案中,正確的是 
A.制備NaOH溶液:將飽和的Na2CO3溶液與適量的石灰水混合后過濾
B.檢驗碳酸根離子:將要檢驗的物質(zhì)與稀鹽酸混合,觀察是否產(chǎn)生氣泡
C.證明NaOH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在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
D.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用NH4Cl溶液與NaOH溶液混合加熱,比較反應前后溶液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興趣小組對物質(zhì)的性質(zhì)進行相關探究。
【提出問題】氯化氫( HCl)氣體顯酸性嗎?
【進行實驗】該興趣小組的同學根據(jù)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實驗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藍的汁液染成藍紫色的紙質(zhì)干燥小花進行如圖1的三個實驗:

實驗現(xiàn)象:I和Ⅱ中小花不變色;Ⅲ中小花變紅色。
【查閱資料】圖2是同學們查閱的氯化氫氣體溶于水的示意圖。
【實驗結論】氯化氫氣體不顯酸性。
【交流反思】
(1)從微觀角度分析氯化氫氣體不顯酸性的原因是                             
(2)小明向?qū)嶒灑笾凶兗t的小花上噴足量的稀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現(xiàn)小花最后變成黃綠色,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紫甘藍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顯        色。
(4)下列實驗可以用來說明氯化氫氣體不顯酸性的是              
A.測試鹽酸的導電性,鹽酸能導電
B.干燥的碳酸鈉粉末放人氯化氫氣體中,不反應
C.氫氣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氫氣體
D.干燥的碳酸鈉粉末放人鹽酸中,能反應
【拓展應用】
(1)該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探究分子的運動情況,在玻璃管兩端同時放人蘸有試劑的棉花,做了如右圖所示實驗,發(fā)現(xiàn)在玻璃管內(nèi)形成了 白色煙環(huán)(成分力氯化銨)且偏向蘸有濃鹽酸的棉花一端。
①白色煙環(huán)偏向蘸有濃鹽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                     
②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氣體,燃燒100 9氫氣,理論上生成氯化氫氣體的質(zhì)量是多少?(在答題卡上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小明同學將一塊光亮的純銅片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發(fā)現(xiàn)銅片表面全部變黑.請你一起參與以下探究.
(1)提出問題:黑色物質(zhì)的成分是什么? (2)查閱資料:①酒精在不完全燃燒時會產(chǎn)生炭黑.
②炭黑不與稀酸反應,也不溶于稀酸;氧化銅可與稀酸反應而溶解.
(3)猜想與假設:黑色物質(zhì)可能是a:氧化銅,b:炭黑,c:           
(4)實驗方案:取一小片變黑的銅片,放入盛有足量        (填化學式)溶液的試管中,觀察現(xiàn)象.
(5)現(xiàn)象與結論:若現(xiàn)象是       ,則猜想a正確,試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有一瓶標簽殘缺的試劑可能是濃鹽酸,有同學提出打開瓶塞觀察。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猜想假設B.收集證據(jù)C.設計實驗D.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