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圖是煉鐵高爐及爐內(nèi)化學反應過程示意圖,其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①焦炭充分燃燒
②高溫煅燒石灰石
③灼熱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應
④一氧化碳將鐵礦石還原成鐵.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③④

分析 化合反應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反應生成一種物質(zhì),其特征是:“多變一”;
在高爐煉鐵過程中,焦炭充分燃燒產(chǎn)生二氧化碳,屬于化合反應;高溫煅燒石灰石,屬于分解反應;灼熱的焦炭將二氧化碳還原為一氧化碳,是化合反應;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變化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

解答 解:化合反應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反應生成一種物質(zhì),其特征是:“多變一”
①焦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
②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鈣的反應不符合“多變一”的特征,符合一變多的分解反應特征.
③焦炭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的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
④一氧化碳和鐵礦石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不符合“多變一”的特征,不屬于化合反應.
答案:B.

點評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掌握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只有這樣才能對物質(zhì)的反應類型做出正確的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將下述左列和右列的相關項用線段連接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化學方程式中,書寫正確的是( 。
A.H2O$\frac{\underline{\;通電\;}}{\;}$H2↑+O2B.C+O2$\frac{\underline{\;燃燒\;}}{\;}$ CO2
C.CaCO3+2HCl=CaCl+H2O+CO2D.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過濾操作的儀器有鐵架臺,燒杯,漏斗,玻璃棒,濾紙
操作要領是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壁二低:漏斗內(nèi)濾紙邊緣低于漏斗口邊緣,漏斗內(nèi)液面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傾倒液體時,燒杯與玻璃棒接觸,玻璃棒末端與漏斗內(nèi)三層濾紙?zhí)幗佑|,漏斗下端與承接濾液的燒杯內(nèi)壁接觸
某同學經(jīng)過多次過濾,濾液仍然渾濁,原因是濾紙破損,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該同學需要進行的改進是換濾紙,重新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金屬銅、鎳、鋁等常用作制作硬幣,我國一元幣為鋼芯鍍鎳合金,五角幣為鋼芯鍍銅合金,一角幣為鋁合金或不銹鋼,在選擇鑄造硬幣的材料時,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  )
A.金屬的耐腐蝕性B.金屬的顏色
C.金屬的硬度D.金屬價格與硬幣面值的吻合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為了研究煉鐵原理,某校九年級這實踐活動小組按如圖所示,用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進行實驗,請你一起參與.

(1)該實驗開始時,要先通一會兒一氧化碳再點燃酒精燈,其目的是排盡硬質(zhì)玻璃管內(nèi)的空氣,防止CO與空氣混合遇熱爆炸.
(2)硬質(zhì)玻璃管內(nèi)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3)試管口玻璃管口處將尾氣點燃的好處是點燃未反應完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化學用語是我們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請用適當?shù)幕瘜W用語填空:
(1)2個氮原子2N 
(2)3個水分子3H2O
(3)碳酸鈉中的陰離子CO32-
(4)氯化鎂中鎂元素為+2價$\stackrel{+2}{Mg}$Cl2; 
(5)2個鋁離子2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1980年我國首次制成一輛燃氫汽車,乘員12人,以50公里/小時行駛了40公里.為了有效地發(fā)展民用氫能源,首先必須制得廉價的氫氣,下列可供開發(fā)又較經(jīng)濟的制氫方法是C
.A.電解水   B.鋅和稀硫酸反應    C.太陽光分解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據(jù)《陜西日報》報道,我省水果出口拓展到63個國家和地區(qū),種類已達13種.
(1)獼猴桃被稱為水果中的“維C之王”,維C的化學式為C6H9O6一個維C分子由21個原子構(gòu)成.
(2)每到春季,果園里就會花香四溢,這說明了分子的特征:分子是不斷運動.
(3)為了增加水果產(chǎn)量,常需要對果樹進行灌溉,某山泉水的pH在7.5~7.9之間,該泉水顯堿性(填“酸性”、“堿性”或“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