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從 A 或B 兩題中任選一個作答,若兩題均作答,按 A 計分。

在一定條件下,Mg 和 MgH2的相互轉化可以實現(xiàn)氫氣的儲存和釋放。其工作原理如圖。

A

B

(1)氫氣儲存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2)氫氣很容易逃逸,若氫氣存儲效率為 10%,儲存 1 kg 氫氣,至少需要 Mg 的質量為_______ kg。

(1)氫氣釋放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_______。

(2)理論上,52 kg MgH2最多能釋放氫氣的質量為_______ kg。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9-2020 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四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方法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法

A

檢驗一瓶O2是否收集滿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中

B

鑒別H2 和CH4

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燒杯

C

證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將白磷放入80℃熱水中,不燃燒,通入氧氣后白磷燃燒

D

比較Fe、Cu、Ag的金屬活動性

將Fe和Cu分別放入AgNO3溶液中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河北省邯鄲市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把下列物質分別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面粉 C.蔗糖 D.冰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陜西省西安市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實驗方案設計不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區(qū) 分 NaCl 和 NH4NO3

加水溶解后,測溶液的溫度

B

除去氮氣中的氧氣

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銅

C

分離 KCl 和 MnO2 的固體混合物

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D

除去 CO 中的 CO2

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炭層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北京市中考適應性訓練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甲、乙兩位同學分別利用下圖裝置研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

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 40℃,紅磷的著火點為 240℃。

甲同學:擠壓滴管 1,一段時間后,加熱燃燒管至 260℃以上,白磷和紅磷均不燃燒。

乙同學:微熱燃燒管至 a℃,一段時間后,擠壓滴管 2,白磷迅速燃燒,而紅磷不燃燒。

(1)甲同學擠壓滴管 1 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2)從燃燒條件角度分析,甲同學實驗中白磷和紅磷均不燃燒的原因是_______。

(3)乙同學實驗能證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則 a 應選擇_______(填字母序號)。

A25℃ B80℃ C2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北京市中考適應性訓練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老北京炸醬面,一道傳統(tǒng)的中式面食,以其濃郁的醬香和多樣的菜碼而著名。

(1)菜碼可以依據(jù)時令而變化,常見的菜碼有黃瓜、黃豆、蘿卜、芹菜等,以上菜碼中富含蛋白質的是_______。

(2)笊籬(zhàolí)由竹篾、柳條、金屬絲等編成。烹飪時,可以用它來撈取面條,其分離原理與_______(填“過濾”或“蒸發(fā)”)類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北京市中考適應性訓練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從安全角度考慮,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家用電器著火時,立即澆水滅火

B.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把鍋蓋蓋上

C.碰倒酒精燈,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立即用濕布蓋滅

D.不慎將濃硫酸滴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并涂上 3%~5%的碳酸氫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知識整理的內容中,有錯誤的一組是

A化學與健康

B化學與生活

缺鐵﹣易引起貧血

葡萄糖在人體內的作用﹣供給能量

霉變食物不能食用﹣可能含有黃曲霉素

清洗油污﹣用洗潔精

區(qū)分羊毛和滌綸﹣用灼燒方法

硬水軟化﹣煮沸

C化學與安全

D化學與環(huán)保

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防止發(fā)生爆炸

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隔絕氧氣

實驗室中的蔗糖可以品嘗﹣蔗糖沒有毒性

使用無磷洗衣粉﹣減少水污染

使用可降解塑料﹣減少白色污染

少用含硫燃料﹣減少酸雨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20年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中考模擬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收集氫氣 B.稀釋濃硫酸 C.檢查氣密性 D.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