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甲圖所示,小明同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反應后為確定鹽酸與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小明從燒杯中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于是他得出“兩種物質(zhì)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jié)論.

(1)小華認為小明的結(jié)論不正確,他認為除了“恰好完全中和”外還有第二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是________.
(2)請你另設(shè)計一個實驗,研究上述燒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寫下表:
///恰好中和
第二種可能性
上面乙圖是將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有關(guān)粒子之間反應的示意圖,請你回答:
(3)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
(4)從圖中可看出該反應的微觀實質(zhì)是________.

解(1)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為無色,根據(jù)酚酞為無色說明溶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呈酸性,所以本題答案為:鹽酸過量;
(2)要想知道反應是否恰好進行,可以通過測反應后溶液的PH的方法,所以本題答案為:用玻璃棒蘸取反應后的溶液滴在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照,發(fā)現(xiàn)其PH小于7,說明溶液呈酸性,鹽酸過量;
(3)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此反應為復分解反應,所以本題答案為:NaOH+HCl=NaCl+H2O,復分解反應;
(4)氫氧化鈉和鹽酸的反應為中和反應,中和反應的實質(zhì)是酸中的氫離子和堿中的氫氧根離子結(jié)合生成了水分子,所以本題答案為:H++OH-=H2O.
分析: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為無色,僅僅根據(jù)酚酞為無色不能確定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可以通過測反應后而要的PH的方法進行確定,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此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酸堿中和的實質(zhì)是酸中的氫離子和堿中的氫氧根離子結(jié)合生成了水分子.
點評:本題考查了酸堿中和反應的實質(zhì)以及設(shè)計實驗證明兩者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7、如甲圖所示,小明同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反應后為確定鹽酸與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小明從燒杯中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于是他得出“兩種物質(zhì)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jié)論.

(1)小華認為小明的結(jié)論不正確,他認為除了“恰好完全中和”外還有第二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是
鹽酸過量

(2)請你另設(shè)計一個實驗,研究上述燒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寫下表:

上面乙圖是將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有關(guān)粒子之間反應的示意圖,請你回答:
(3)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復分解反應

(4)從圖中可看出該反應的微觀實質(zhì)是
H++O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5、王老師在化學課上經(jīng)常組織同學們開展一些探究活動:
(1)有一次王老師剛說為了探究酸的通性,需要先將濃硫酸稀釋成稀硫酸.小明就立刻自告奮勇上臺說要來完成這項稀釋工作,王老師對他的學習熱情給予了高度評價,不過當他用大量筒量取好20mL濃硫酸后,正準備將水加入到量筒中時,王老師立即進行了制止,并說他犯了兩個原則性錯誤.請你寫出小明的這兩個錯誤
不能在量筒中直接稀釋濃硫酸
;
不能將水加入到濃硫酸中

(2)一次王老師讓甲、乙兩組同學分別做常見酸和堿與指示劑反應的實驗,所做的實驗和使用的試劑如右圖所示.實驗后廢液分別集中倒進各組的廢液缸時,發(fā)現(xiàn)甲組廢液呈紅色,乙組廢液呈藍色.
請你分析廢液的成分:甲組廢液可能含有
甲組:NaCl、CaCl2、HCl
;
乙組廢液中可能含有
乙組:NaCl、CaCl2、NaOH、Ca(OH)2

假如將甲組的廢液直接排入鑄鐵管下水道,會造成什么危害?
答:
會造成下水管道被腐蝕

(3)自然界的物質(zhì)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而這些變化不僅與物質(zhì)的性質(zhì)有關(guān),還與外界條件密不可分.因此人們利用這其中的規(guī)律,就可在生產(chǎn)、生活和科學實驗中,通過控制條件來控制化學反應的發(fā)生.王老師要同學們結(jié)合初中化學已學過的知識,來說明以下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碳及碳的氧化物進行了一系列拓展性探究學習.
【探究一】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的拓展探究
(1)傾倒二氧化碳實驗
甲、乙兩同學將兩瓶完全相同的足夠的二氧化碳氣體,分別以甲圖、乙圖的方式將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燒杯中,請分析回答:
①甲同學用甲圖的方式傾倒,觀察到兩根蠟燭是由下而上熄滅,該實驗說明二氧化碳具有
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
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
、
密度比空氣大
密度比空氣大
的性質(zhì).
②乙同學用乙圖的方式傾倒,觀察到的結(jié)果是兩根蠟燭都沒有熄滅,請你聯(lián)系學科知識分析,蠟燭沒有熄滅的原因
二氧化碳受熱后密度變得比空氣小,隨著熱氣流上升,因此二氧化碳沒有進入燒杯
二氧化碳受熱后密度變得比空氣小,隨著熱氣流上升,因此二氧化碳沒有進入燒杯

(2)二氧化碳與二氧化硫溶解性對比實驗
丙同學用相同的試管分別收集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做了如右圖所示的對比實驗,現(xiàn)象如圖.分析該現(xiàn)象得到的結(jié)論是
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二氧化碳
.該實驗設(shè)計的思路:一是利用對比實驗,二是利用
氣體溶于水使試管內(nèi)壓強減小
氣體溶于水使試管內(nèi)壓強減小
的原理產(chǎn)生實驗現(xiàn)象.
【探究二】在學習了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后,小明對課本上實驗進行如下改進:
將CuO和足量炭粉充分混合,平鋪在反應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按圖連接儀器(加熱裝置和固定裝置省略,下同).

實驗開始時緩慢通入氮氣,過一段時間后,加熱反應管a,觀察到管內(nèi)有紅色固體產(chǎn)生,b瓶的溶液中出現(xiàn)白色渾濁.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xù)通氮氣,直至反應管冷卻.根據(jù)以上敘述回答問題:
(1)通N2的目的是
將反應管內(nèi)的空氣(或O2)排盡
將反應管內(nèi)的空氣(或O2)排盡

(2)寫出b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3)停止加熱前是否需要先斷開a和b的連接處?
不需要
不需要
.為什么?
因為繼續(xù)通入氮氣,b瓶中的液體不會倒吸入a管
因為繼續(xù)通入氮氣,b瓶中的液體不會倒吸入a管

(4)小梅認為: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中既有CO2,又有CO.為驗證此猜想,小梅對上述裝置做了如下改進并實驗:

小梅觀察到
甲中有紅色固體生成
甲中有紅色固體生成
現(xiàn)象,證明了氣體中的確含有CO.
小明認為小梅的實驗不能證明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產(chǎn)生了CO2,其理由是
因為甲中CO與CuO反應生成了CO2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因此不能證明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生成了CO2
因為甲中CO與CuO反應生成了CO2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因此不能證明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生成了CO2
.(5)本實驗的尾氣是否需處理?如需處理,請回答如何處理;如不需處理,請說明理由:
需要,因為反應過程中有CO產(chǎn)生,可在尾氣管口放上一個點燃的酒精燈
需要,因為反應過程中有CO產(chǎn)生,可在尾氣管口放上一個點燃的酒精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8年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中考化學一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8?沂源縣一模)如甲圖所示,小明同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反應后為確定鹽酸與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小明從燒杯中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于是他得出“兩種物質(zhì)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jié)論.

(1)小華認為小明的結(jié)論不正確,他認為除了“恰好完全中和”外還有第二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是______.
(2)請你另設(shè)計一個實驗,研究上述燒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寫下表:
///恰好中和
   第二種可能性
上面乙圖是將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有關(guān)粒子之間反應的示意圖,請你回答:
(3)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
(4)從圖中可看出該反應的微觀實質(zhì)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