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今年我市初中化學實驗考查的內(nèi)容是“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請回答下列相關(guān)問題.
(1)下列有關(guān)連接儀器方法的描述中,錯誤的是:C(填字母序號).
A.將單孔膠塞的約二分之一旋進試管口
B.乳膠管與玻璃導管連接前用水潤濕管口
C.乳膠管一端塞進玻璃導管內(nèi)
D.玻璃導管口一端旋進乳膠管一端
(2)①圖1是某人設(shè)計的制備二氧化碳的示意圖,其中有3處錯誤.
②寫出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氣體的化學方程式2HCl+CaCO3═CaCl2+H2O+CO2↑.
③“實驗是檢驗化學原理的最高法庭”.下列有關(guān)實驗室收集二氧化碳方法的敘述中,符合實驗事實的是ABCD(填字母序號).
A.因為CO2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CO2
B.因為CO2溶解性并不強,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又很不穩(wěn)定,可用排水法收集CO2
C.排水法收集CO2時,需觀察倒置的試管內(nèi)液面下降和有氣泡從試管口逸出
D.通常狀況下,CO2密度大于空氣,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O2
E.因為CO2是無色氣體,排空氣法收集CO2時,需用燃著的木條“驗滿”
(3)如圖2所示,向集滿CO2的試管內(nèi)倒入約占試管容積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緊膠塞,上、下持續(xù)振蕩一定時間.
①請寫出實驗室鑒定CO2的化學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②充分振蕩后,試管內(nèi)壓強<(填“>”“=”或“<”)試管外大氣壓強;
③振蕩試管前,旋緊膠塞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水沖出試管腐蝕皮膚、促進石灰水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分析 (1)有關(guān)連接儀器方法的敘述中,錯誤的是:乳膠管一端塞進玻璃導管內(nèi),應該是玻璃導管口一端旋進乳膠管一端;乳膠管與玻璃導管連接前用水濕潤管口,應該是玻璃導管口用水濕潤.
(2)圖1是某人設(shè)計的制備二氧化碳的示意圖,其中的錯誤有:導管伸入橡皮塞太長了,進入液體內(nèi),氣體無法導出;鐵夾應該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收集氣體的試管沒有固定;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可用燃著的木條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
(3)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水;充分振蕩后,試管內(nèi)壓強小于試管內(nèi)大氣壓強,因為二氧化碳反應了;振蕩試管前,旋緊膠塞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水沖出試管腐蝕皮膚、促進石灰水充分吸收CO2

解答 解:(1)有關(guān)連接儀器方法的敘述中,錯誤的是:乳膠管一端塞進玻璃導管內(nèi),應該是玻璃導管口一端旋進乳膠管一端;乳膠管與玻璃導管連接前用水濕潤管口,應該是玻璃導管口用水濕潤,故選:C;
(2)①圖1是某人設(shè)計的制備二氧化碳的示意圖,其中的錯誤有:導管伸入橡皮塞太長了,進入液體內(nèi),氣體無法導出;鐵夾應該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收集氣體的試管沒有固定;
②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A.因為CO2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CO2,故A正確;
B.因為CO2溶解性并不強,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又很不穩(wěn)定,可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故B正確;
C.排水法收集CO2時,需觀察倒置的試管內(nèi)液面下降和有氣泡從試管口逸出,故C正確;
D.通常狀況下,CO2密度大于空氣,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D正確;
E.因為CO2是不能支持燃燒和不能燃燒的氣體,故排空氣法收集CO2時,需用燃著的木條“驗滿”,故E錯誤;
故選:ABCD;
(3)①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②充分振蕩后,試管內(nèi)壓強小于大氣壓強,因為二氧化碳反應了;
③振蕩試管前,旋緊膠塞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水沖出試管腐蝕皮膚、促進石灰水充分吸收CO2
故答案為:(1)C;
(2)①3;
②2HCl+CaCO3═CaCl2+H2O+CO2↑;
③ABCD;
(3)①CO2+Ca(OH)2═CaCO3↓+H2O;
②<;
③防止石灰水沖出試管腐蝕皮膚,促進石灰水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常見氣體的發(fā)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探究,發(fā)生裝置依據(jù)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選擇,收集裝置依據(jù)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選擇.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科技節(jié)活動中,化學實驗小組做了如下實驗,請回答以下問題.

(1)圖A所示實驗可觀察到“鐵樹”上浸有無色酚酞試液的棉團由白色變?yōu)榧t色,該實驗中沒有涉及的性質(zhì)是B(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B.氨分子有一定質(zhì)量 C.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
(2)圖B所示實驗,將注射器中濃石灰水注入瓶中,會看到雞蛋被“吞”入瓶中,原因是Ca(OH)2+CO2═CaCO3↓+H2O.
(3)圖C所示實驗,當通過導管向熱水中通入氧氣時,白磷在水下燃燒,該實驗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為:①可燃物;②達到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③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4)圖D所示實驗觀察到紫色小花變?yōu)榧t色,小花變紅的原因是H2O+CO2=H2CO3(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青藏高原上氧氣體積分數(shù)仍是21%,但空氣稀薄
B.空氣中氮氣含量最多,其質(zhì)量分數(shù)為78%
C.氧氣易溶于水,以供給水生動物呼吸
D.汽車尾氣隨意排放,與霧霾形成無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能與多種物質(zhì)反應.下列對有關(guān)反應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有氧氣參加的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
B.氧氣和液氧是兩種不同的物質(zhì)
C.鐵、硫、石蠟在氧氣中的燃燒的反應都是化合反應
D.氧氣難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能源、環(huán)境與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
(1)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
(2)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將其轉(zhuǎn)化為可燃性氣體,此過程可認為是碳與水的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

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2O $\frac{\underline{\;高溫\;}}{\;}$CO+H2
②該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3)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人們積極尋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NH3燃燒的產(chǎn)物沒有污染,且釋放大量能量,有一定應用前景.
①NH3中氮元素和氫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4:3.
②將NH3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4NH3+3O2═6H2O+2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對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進行驗證:
當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時間后,F(xiàn)中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的物質(zhì)是碳酸; G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H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幾種燃燒現(xiàn)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煤油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火焰并冒黑煙
B.浸透水的棉花球接觸酒精燈火焰即燃
C.硫在純氧中燃燒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D.燃著的蠟燭一吹就滅因降低了蠟燭的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有關(guān)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不易溶于水B.通常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C.液態(tài)氧和固態(tài)氧都呈淡藍色D.在標準狀況下密度比空氣略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在實驗中有時需要多次重復實驗,其主要目的是為了( 。
A.避免偶然現(xiàn)象,使結(jié)果更真實B.得到較多的數(shù)據(jù)
C.實驗失敗后重新再做D.得出不同的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