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X、Y、Z三種金屬,X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Y、Z在常溫下幾乎不與氧氣反應;如果把Y和Z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兒,在Z表面有銀析出,而Y沒有變化。根據(jù)以上實驗事實,判斷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弱的順序正確的是( )

A.X、Y、Z B.X、Z、Y

C.Y、Z、X D.Z、Y、X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qū)中考四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現(xiàn)有Cu、CuO、Cu(OH)2三種固體的混合物共20g,將其加入燒杯中,倒入稀H2SO4,恰好完全反應后過濾,測得濾渣質(zhì)量為2.2g,將濾液蒸干后,得到固體質(zhì)量32g,求原混合物CuO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A.49% B.32% C.40%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陜西省寶雞市中考三模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圖設計的裝置用于實驗室制取CO2并對它的部分性質(zhì)進行探究,按要求答題:

(1)圖A裝置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發(fā)生裝置B與A裝置相比,優(yōu)點是_____。

(3)用C裝置收集二氧化碳,驗證二氧化碳是否集滿,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_____(填“a”或“b”)導管口處。

(4)將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D裝置中出現(xiàn)明顯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中考二;瘜W試卷 題型:實驗題

根據(jù)如圖所示的實驗圖示回答問題。

(1)甲實驗:是驗證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實驗,其中的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紙花。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噴水后放入盛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

(2)乙實驗:稀釋濃硫酸時,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

(3)丙實驗:是一組對比實驗,實驗目的是_________;

(4)丁實驗:實驗能充分證明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中考二;瘜W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用化學用語表示:

(1)氖氣_________;

(2)水銀_________;

(3)2個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4)Fe2+中“2+”的含義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中考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固體分別溶于水,水溶液溫度降低的是( )

A. NaCl B. NH4NO3

C. CaO D.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為了探究白磷的燃燒條件,某同學進行了下列兩個實驗。

實驗Ⅰ:分別持燃燒匙內(nèi)的少量白磷或紅磷點燃,并按照圖1進行實驗。觀察到白磷或紅磷均劇烈燃燒,過一會兒熄滅。

實驗Ⅱ:利用80℃的熱水、少量干燥的白磷和紅磷,按照圖2進行實驗。觀察到只有薄銅片上的白磷劇烈燃燒。

(1)實驗Ⅰ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什么?______________

(2)實驗Ⅱ中,運用對比的方法,能夠得出白磷燃燒需要的條件。請寫出其中的對比之處及其相應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得出白磷燃燒的條件之間的關系,實驗Ⅱ利用了條件控制法:把白磷放在熱水中,使之與空氣隔絕。其設計意圖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

(4)若將圖2中空燒杯取下,實驗Ⅱ也會有相同的現(xiàn)象。說明空燒杯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結合相關知識,說明液態(tài)二氧化碳可以用作滅火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品牌的牛奶中,鈣的含量為104.2mg/100g。這里的“鈣”指的是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勃利縣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實驗操作時,用托盤天平稱量固體藥品,由于失誤砝碼放在左盤,藥品放在右盤,天平平衡時,讀數(shù)為5.2g(5.0g以下用游碼),則藥品的實際質(zhì)量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在量取液體藥品時,俯視讀數(shù)造成量取結果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