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6.甲、乙兩同學在學完酸的化學性質后,做了如下實驗:

【觀察與討論1】甲同學在做實驗時觀察到的明顯現(xiàn)象是懸濁液變澄清.再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觀察與討論2】乙同學在做實驗時開始沒有觀察到氣泡產生,于是對碳酸鈉能否與鹽酸反應表示懷疑.甲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在碳酸鈉溶液中滴加少量稀鹽酸,先發(fā)生反應Na2CO3+HCl═NaCl+NaHCO3,繼續(xù)滴加稀鹽酸,再發(fā)生反應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甲同學認為,乙同學實驗時還應繼續(xù)加入稀鹽酸,才能觀察到有氣泡產生.
【觀察與討論3】甲同學先將廢液緩慢倒入一潔凈的廢液杯中,乙同學在觀察到氣泡產生后,也將實驗廢液緩慢倒入該廢液杯中,沒有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經過討論確定,甲同學的試管中廢液含有的溶質一定有CaCl2,乙同學的試管中廢液含有的溶質一定有NaCl(均寫化學式).
為了處理實驗后產生的廢液,甲、乙同學決定對廢液杯中最終廢液溶質的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最終廢液中含有什么溶質?
【猜想與假設】猜想1:廢液中含有CaCl2、NaCl(寫化學式)兩種溶質.
猜想2:廢液中含有CaCl2、NaCl、HCl(寫化學式)三種溶質.
猜想3:廢液中含有NaHCO3、CaCl2、NaCl三種溶質.
【活動與探究】甲、乙同學為了驗證猜想,進行了如下實驗:
甲同學實驗: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鹽酸,無氣泡產生.
乙同學實驗: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紅色.
【結論與反思】(1)猜想2(填“1”或“2”或“3”)正確.
(2)要得到相同的結論,還可采用很多種方法.如加入氧化鐵粉末,可觀察到溶液呈黃色即可.
【表達與交流】甲、乙同學確認了最終廢液中溶質的成分,若直接排放,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蝕下水道,你認為處理該廢液的方法是將廢液中和至中性再排放.

分析 【觀察與討論1】氫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能生成氯化鈣和水;
【觀察與討論2】只有當稀鹽酸足量時,碳酸鈉溶液才能夠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觀察與討論3】無論氫氧化鈣和稀鹽酸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形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鈣;
無論碳酸鈉和稀鹽酸的質量如何,形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鈉;
【猜想與假設】如果物質之間恰好完全反應時,廢液中含有氯化鈣和氯化鈉;
如果稀鹽酸過量時,廢液中含有氯化鈣、氯化鈉和氯化氫;
如果稀鹽酸不足,廢液中含有碳酸氫鈉、氯化鈣和氯化鈉;
【結論與反思】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以判斷廢液中溶質的組合情況;
【表達與交流】酸性溶液能夠腐蝕下水道等.

解答 解:【觀察與討論1】甲同學在做實驗時觀察到的明顯現(xiàn)象是懸濁液變澄清.故答案為:懸濁液變澄清.
【觀察與討論2】乙同學實驗時還應繼續(xù)加入稀鹽酸,才能觀察到有氣泡產生.故答案為:繼續(xù)加入稀鹽酸.
【觀察與討論3】甲同學的試管中廢液含有的溶質一定有氯化鈣,化學式是CaCl2;
乙同學的試管中廢液含有的溶質一定有氯化鈉,化學式是NaCl.
故答案為:CaCl2;NaCl.
【猜想與假設】
猜想1:廢液中含有CaCl2、NaCl兩種溶質;
猜想2:廢液中含有CaCl2、NaCl、HCl三種溶質;
故填:CaCl2、NaCl;CaCl2、NaCl、HCl.
【活動與探究】
甲同學實驗: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鹽酸,無氣泡產生,說明溶液中不含有碳酸氫鈉;
乙同學實驗: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紅色,說明溶液中含有氯化氫.
【結論與反思】(1)由以上分析可知,猜想2正確.故填:2.
【表達與交流】若直接排放廢液,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蝕下水道等;處理該廢液的方法是:將廢液中和至中性再排放.
故答案為:腐蝕下水道;將廢液中和至中性再排放.

點評 實驗現(xiàn)象是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現(xiàn),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為揭示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實質奠定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2015年10月,中國女藥學家、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屠呦呦從中醫(yī)古籍里得到啟發(fā),通過對提取方法的改進,首先發(fā)現(xiàn)中藥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瘧原蟲的成分,她的發(fā)現(xiàn),在抗瘧疾新藥青蒿素的開發(fā)過程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下列有關青蒿素(Artemisinin,化學式為C15H22O5)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82
B.青蒿素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質量比是9:4
C.青蒿素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
D.青蒿素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用“”和“”代表兩種不同的單質分子,它們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可能不是化合反應
B.每個生成物分子由3個原子構成
C.該反應有2種生成物
D.參加反應的兩種反應物分子個數(shù)比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久置變渾濁B.酒精揮發(fā)
C.鍋爐爆炸D.礦石粉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在X2+2XY2=4XY中,1克X2與一定量的XY2反應能生成5克XY,則X2與XY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是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如下圖所示,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儀器①的名稱試管.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可選取的發(fā)生裝置是A(填序號).
(3)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應選用的收集裝置是C(填序號)
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將一根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滿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二氧化碳在下列變化中,只發(fā)生物理變化的是( 。
A.滅火B.溶于水中C.制成干冰D.進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2015年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的主題是“踐行綠色生活”,核心是增強全民環(huán)保意識、節(jié)約意識、生態(tài)意識.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提倡使用節(jié)能燈B.提倡使用塑料袋購物
C.紙張雙面打印D.大力發(fā)展公共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習的基本方法.
(1)按照要求填寫下表
名稱硫酸根離子 氫氧化鈣氯化亞鐵氫氣銨根離子氧化鋁
符號${SO}_{4}^{2-}$ Ca(OH)2 FeCl2 H2 ${NH}_{4}^{+}$Al2O3
(2)將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從平原帶到高原時,塑料袋鼓起.試從微觀的角度分析原因是分子間有間隔.
(3)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有三種:分子、原子、離子.現(xiàn)有C、Na、NaCl、H2O、Fe五種物質,根據(jù)構成物質的粒子種類,自擬分類標準,選出相同的粒子構成的物質歸為一類.
分類標準:由分子構成,包括的物質有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