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1.現有三支試管,分別加入不同溫度和體積的水,試管編號及相關數據如下表.
試管編號ABC
水的體積/mL51010
水的溫度/℃202050
(l)向三支試管中各加入0.5g硫酸銅粉末,完全溶解,溶液顏色最深的是試管A.
(2)再向B、C兩支試管中分別加硫酸銅粉末至飽和,則B中溶液的顏色較C中的淺(或不同);
(3)由此實驗可得出:①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大,有色溶液的顏色越深;②溫度越高,硫酸銅的溶解度越大(或溫度不同,硫酸銅的溶解度不同等合理答案).

分析 硫酸銅溶液顏色與其溶液的質量分數有關,質量分數越大溶液顏色越深;結合實驗中所用水的體積、水的溫度,利用硫酸銅的溶解性特點,完成三種溶液顏色的對比并歸納出規(guī)律.

解答 解:(1)向三支試管中各加入0.5g硫酸銅粉末,完全溶解,A試管內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最大,其顏色也就會最深;
(2)向B、C兩支試管中分別加硫酸銅粉末至飽和,由于B試管內水的溫度低于C,因此B試管內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會小于C,則B中溶液的顏色較C中的淺;
(3)由以上實驗可得出,溶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越大,其溶液的顏色越深;溶液溫度越高,硫酸銅的溶解度越大,則相同量的水中會溶解更多的硫酸,則其溶液的顏色也會越深;
故答案為:
(1)A;(2)淺(或不同);(3)①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大,有色溶液的顏色越深;②溫度越高,硫酸銅的溶解度越大(或溫度不同,硫酸銅的溶解度不同等合理答案).

點評 分析實驗數據中的異同,把該異同點與實驗所欲探究的規(guī)律或結論進行對比,此為解答此類問題時需要進行的分析與推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學好化學能使我們更好地認識各種現象,更輕松、合理地解決實際問題,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在蔬菜大棚里需要補充能促進植物光合作用到氣體是CO2,(填化學式)天然氣中的主要成分是CH4(填化學式).
(2)現有四個常見化學術語:①乳化②蒸餾③催化④氧化,選擇上述各化學術語填寫在與下列做法有聯系的空格中(只需填序號):
用蒸餾法淡化海水②;用洗衣粉可除去衣物上的油漬①.
(3)人被蚊蟲叮咬后皮膚會紅腫痛癢,這是由于蚊蟲在被叮咬的皮膚內注入了少量的酸性物質所致,在被咬的皮膚上涂少許下列生活用品中的B(填序號),痛癢便會消失.
A、香油    B、肥皂水   C、醋   D、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已知鋇的金屬活動性處于鉀和鈉之間,下列反應可以實現的是( �。�
A.鋇可以從氯化鉀溶液中置換出鉀
B.鋇可以從冷水中置換出氫而得到氫氣
C.鋇可以從氯化鈉溶液中置換出鈉
D.在溶液中鋇離子可以氧化金屬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對下列事實或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
 選項 事實或現象解釋 
 A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質不同 兩種物質的元素組成相同,分子構成不同
 B 夏天的高壓鋁線比冬天長 夏天溫度高,鋁原子體積變大
 C 冰水混合物屬于純凈物 都含有同種分子
 D 加熱時,水蒸發(fā)快 水分子受熱,運動速度加快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如圖所示,2個甲分子反應生成1個丙分子和3個乙分子,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C.
A、反應生成的丙物質屬于單質
B、參加反應的甲物質屬于化合物
C、該反應中原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
D、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2017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節(jié)約集約利用資源,倡導綠色簡約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這個主題是(  )
A.出行時乘坐公交車或步行B.將廢舊的塑料制品填埋處理
C.改進燃油品質,減少汽車尾氣排放D.對嚴重污染環(huán)境的企業(yè)叫停整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方法與相應科學原理不對應的是(  )
選項方法科學原理
A用洗滌劑清洗油污利用了洗滌劑的乳化作用
B用氮氣作填充燈泡延長燈泡壽命氮氣化學性質較穩(wěn)定
C鍋蓋蓋滅著火的油鍋降低溫度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下
D銹蝕的鎖芯中加少量鉛筆芯屑石墨有潤滑作用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實驗室有一包由兩種鹽(不含氫元素)組成的白色粉末和一瓶標簽破損的未知酸溶液.為了確定各自成分,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

已知,氣體A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固體B是農業(yè)上常用的由兩種元素組成的鉀肥.則:氣體A是CO2;未知酸溶液是HCl;組成白色粉末的兩種鹽是K2CO3和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1)若該反應為高溫下進行的置換反應,且A、C為黑色固體,A具有磁性,D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液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3O4+2C_3Fe+2CO2↑.
(2)若該反應為A燃燒不充分的反應,且A由兩種元素組成,質量比為3:1,B可供給動物呼吸,常溫下C為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H4+3O2_2CO+4H2O.
(3)若在20℃時,將B溶于乙醇中配成飽和溶液,通入適量A發(fā)生反應,且A是參與光合作用的氣體,B為堿,C為純堿,則在乙醇中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20℃時,B、C在水中和乙醇中的溶解度
物質水中的溶解度乙醇中的溶解度
B109g17.3g
C21.8g<0.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