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西瓜榨成西瓜汁B.玉米發(fā)酵制成酒精
C.汽油揮發(fā)D.鋁塊壓成鋁箔

分析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jù)此分析判斷.

解答 解:A、西瓜榨成西瓜汁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玉米發(fā)酵制成酒精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C、汽油揮發(fā)過程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D、礦石粉碎過程中只是形狀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B.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請回答以下問題:
(1)化學課上,同學們用圖①所示裝置探究水的組成.通電一段時間后,在試管1中收集到的氣體是氫氣,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反應方程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2)自來水的凈化過程如圖②所示,其中為了使水中懸浮雜質沉降,可在凈水池中加入適量明礬作凝聚劑.自來水消毒方法有多種,其中次氯酸鈣[Ca(ClO)2]是常用的消毒劑,次氯酸鈣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
(3)水是常用的溶劑,下列溶液中溶劑不是水的有②(填序號).
①生理鹽水  ②消毒用碘酒   ③高錳酸鉀溶液    ④注射用葡萄糖溶液
(4)2014年“中國水周”的宣傳主題為“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節(jié)約保護水資源”.下列生活習慣應該擯棄的是③④(填序號).
①用盆接水洗菜                   ②用養(yǎng)魚水澆花草
③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④使用含磷洗衣粉
(5)在水蒸發(fā)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②④(填序號).
①水分子不斷運動                 ②水分子的大小隨溫度升高而變大
③水分子之間間隔增大             ④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學習了氣體的制取和收集后,對相關知識進行總結,請你一起參與,并完成下面題目內容:

(1)寫出下列儀器名稱:a酒精燈,b長頸漏斗.
(2)若用D裝置收集氧氣,則氧氣應從c口通入(填“c”或“d”).
(3)裝置B可用于制取CO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裝置B也可用于制取O2,化學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若用裝置E收集CO2并測量生成的CO2氣體的體積,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并與水反應.
(5)二氧化碳氣體的檢驗是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變渾濁,此反應原理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從微觀的角度了解物質及其變化,更有助于認識物質組成和變化的本質.

(1)圖甲是鈣原子和氧原子形成氧化鈣的示意圖.
①氧化鈣的化學式為CaO;圖中的x=20.
②從得失電子的角度看,反應中鈣原子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2個電子,形成相對穩(wěn)定結構.
③由圖甲可知,元素的原子得到電子后,其化合價將降低(填“升高”或“降低”).
(2)圖乙是水通電分解的微觀示意圖.
①該圖反映了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②該反應中發(fā)生變化的粒子是H2O(填符號,下同),反應中的最小粒子是H、O,通電時與電源的負極相連的電極產生的氣體可用燃燒的的木條來檢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為物質的分類關系,①與②是并列關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純凈物,則③不可能是( 。
A.金剛石B.二氧化碳C.甲烷D.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某工地多次食物中毒,經(jīng)化驗誤食工業(yè)食鹽亞硝酸鈉所致,亞硝酸鈉化學式NaNO2,其中N的化合價( 。
A.+2B.+3C.+4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屬于第四周期元素的特點是電子層數(shù)等于四,Ca2+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18,其能量最低點電子層有2個電子.金屬鉀和鈉化學性質有許多相似之處,其原因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白磷、紅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燃燒.以下是利用它們的可燃性進行的三個實驗,請分別回答問題.

(1)通過實驗1可以探究燃燒的條件.燒杯中放有熱水,a、b、c處分別放有藥品,實驗中只有a處的白磷燃燒.a與c對比;a與b對比,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和溫度達到著火點,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2)通過實驗2可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待集氣瓶中的紅磷熄滅,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當觀察到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中,液面約上升到刻度1處的現(xiàn)象時,可達到該實驗目的.
(3)通過實驗3可以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實驗前將白磷放入錐形瓶中,稱量裝置的總質量,引燃白磷,待反應后再稱量裝置總質量,發(fā)現(xiàn)托盤天平保持平衡.整個實驗過程中氣球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氣球先膨脹后縮。
綜合分析上述三個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③④⑥.(填①~⑥序號)
①實驗1中的熱水只起隔絕空氣的作用     ②實驗2中紅磷可以換成木炭
③實驗2若未達到實驗目的,可能是由于裝置氣密性不好
④實驗3中的氣球起到了平衡瓶內外氣體壓強的作用
⑤實驗3中的氣球作用是收集產生的氣體
⑥實驗3錐形瓶內事先放少量細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某學生設計了如下一些實驗并進行探究.請你參與評價或幫助他分析完成相關問題.
Ⅰ.【探究目的】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Ⅱ.【查閱資料】25℃(室溫)、101kPa下,100g水可溶解0.1366gCO2
二氧化碳能與燒堿(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Ⅲ.【提出問題】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多少?
Ⅳ.【猜想假設】若各裝置都能將集氣瓶中的氧氣耗盡、木炭燃燒都轉化成CO2、燒杯中液體都足量,忽略導管中的空氣和進入導管中的液體對測量的影響,則集氣瓶中吸入液體體積應該約占集氣瓶容積的$\frac{1}{5}$.
Ⅴ.【實驗探究】
方案
裝置
操作①關閉旋塞;
②將足量的銅網(wǎng)加熱至紅熱狀;②將足量的紅磷點燃;②將足量的木炭點燃;②將足量的木炭點燃;
③立即伸入集氣瓶中并塞緊膠塞;④充分反應,待集氣瓶中氣溫冷卻至室溫后打開旋塞;至燒杯中液面保持不變時記錄集氣瓶中吸入液體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幾分之幾.
記錄約$\frac{1}{5}$約$\frac{1}{5}$<<$\frac{1}{5}$約$\frac{1}{5}$
結論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1}{5}$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1}{5}$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含量遠小于$\frac{1}{5}$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1}{5}$
Ⅵ.【反思交流】
(1)當集氣瓶中氣溫未冷卻至室溫即記錄集氣瓶中吸入液體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的體積分數(shù)為a,當集氣瓶中氣溫冷卻至室溫后再記錄集氣瓶中吸入液體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的體積分數(shù)為b,則a<b(填“>”或“<”或“=”).
(2)丙方案所測數(shù)據(jù)遠小于$\frac{1}{5}$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ɑ蛳难鯕,又產生新的二氧化碳氣體又沒有除去).
(3)以乙方案為例,試分析在測定過程中,對測定結果帶來誤差的因素可能有裝置氣密性差、集氣瓶中氣溫未恢復至室溫就讀數(shù)等.(任答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