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昭通)燃燒與我們的生活與社會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1)右圖是燃燒條件的示意圖:
請根據(jù)初中所學知識,寫出燃燒的三個條件:
物質具有可燃性
物質具有可燃性
;
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
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同時,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xiàn)為
熱量
熱量
變化.人類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能量,大多來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屬于
混合物
混合物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分析:熟悉燃燒的三個條件,化學變化的性質,化石燃料的組成.
解答:解:(1)物質燃燒的三個條件:①物質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與氧氣接觸③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故答案為:①物質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與氧氣接觸③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表現(xiàn)為吸熱和放熱,即熱量的變化.石油是由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
故答案為:熱量、混合物
點評:本題以圖示的形式考查燃燒的條件,能量的變化,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燃燒的特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燃燒與爆炸善用之為福,不善用之為禍.
(1)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滅火方法:①熄滅液化氣灶火焰時,關閉閥門  ②木材著火時,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③油鍋著火時,用鍋蓋蓋滅  ④熄滅酒精燈時,用燈帽蓋滅  ⑤房屋著火時,用高壓水槍滅火  ⑥森林著火時,將大火蔓延線路前方的一片樹木砍掉.請你從滅火原理角度,選擇一種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分類標準
隔絕氧氣
隔絕氧氣
,包括的事例
②③④
②③④
(填序號).
(2)近日,有媒體報道面條可燃,一些市民據(jù)此擔心面條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劑.僅從面條可燃就判斷加入了添加劑是不科學的,因為面粉含有的主要營養(yǎng)素淀粉本身是可以燃燒的,淀粉的化學式為(C6H10O5n,它完全燃燒的產(chǎn)物是
水和二氧化碳
水和二氧化碳
;面粉不僅可以燃燒,一定條件下還會發(fā)生爆炸(2010年2月我國某大型面粉廠灌裝車間發(fā)生面粉爆炸,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為避免類似事件,生產(chǎn)過程可采取的措施有
BC
BC
(填寫序號).
A.密封門窗,隔絕氧氣              B.嚴禁吸煙,杜絕火源
C.輕拿輕放,減少粉塵揚起            D.提高淀粉的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7.(2010?昭通)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在集氣瓶內放了少量水來吸收SO2,實驗結束后,集氣瓶內仍殘留一定量的SO2.圍繞如何處理這些SO2的問題,同學們進行了相關探究.
[提出問題]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由此想到,選用氫氧化鈉等堿性溶液吸收SO2,效果會怎樣?
[設計與實驗]用兩套完全相同的裝置做對比實驗(SO2不溶于植物油也不與其反應),如圖所示:

(1)為確保實驗的準確性,要先檢查裝置的______;
(2)實驗開始叫,先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再將注射器內等體積的水和NaOH溶液分別注入充滿SO2的集氣瓶;
(3)充分吸收SO2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實驗后進入兩個集氣瓶內植物油的體積.
[結論與解釋])①把一片藍色石蕊試紙放入盛有二氧化硫氣體的集氣瓶中,石蕊試紙沒有變化②用膠頭滴管吸取蒸餾水,滴在藍色石蕊試紙上,試紙沒有變化③把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放入盛有二氧化硫氣體的集氣瓶中,試紙變?yōu)榧t色
(1)甲實驗中,SO2溶于水且與水反應生成H2S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乙實驗中,SO2與NaoH發(fā)生反應最終生成NaHSO3;
(3)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知,用堿性溶液比用水吸收SO2的效果______.
[拓展與遷移]
(1)在必須用煤作燃料的情況下.要減少SO2的排放,請你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3.(2010?昭通)燃燒與我們的生活與社會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1)右圖是燃燒條件的示意圖:
請根據(jù)初中所學知識,寫出燃燒的三個條件:
①;
②;
③.
(2)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同時,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xiàn)為變化.人類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能量,大多來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屬于(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9.(2010?昭通)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回答有關問題.
(1)鎂條在氧氣中燃燒:.
(2)氫氧化鈉與稀硫酸反應:,該反應屬于反應基本類型中的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